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外媒:鸦片战争重演 中国会否囤积黄金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11-8 08:45
标题:
外媒:鸦片战争重演 中国会否囤积黄金
福布斯中文网11月4日发表评论,题为《黄金,中美博弈的新战场?》。文章摘编如下:
令人悲哀的是,历史总在以某种方式自我重复,尤其是重复糟糕的事情。现在我们手边最合适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失衡以及这个国家不愿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16世纪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社会繁荣,经济上自给自足、闭关锁国。欧洲商人来到中国购买茶叶、丝绸和香料,并带来欧洲工业产品以图交换。然而中国君主却对欧洲商品丝毫没有兴趣,完全禁入。因而,黄金和白银成了唯一被接受的交易媒介(货币)。
随着这种贸易格局滋生的问题就是,作为被普遍接受的通货,欧洲的金、银因此而被不断抽干、耗竭。用经济学术语来讲,这样就导致欧洲(内部)的贸易流动由于通货短缺而减缓。
这种明显无法忍受的不利局面被一件商品扭转过来,欧洲人很快找出了中国人需要的一种进口商品——鸦片。鸦片也一样被皇帝禁于国门之外,然而和所有这类违禁商品一样,大规模走私应运而生。当中国皇帝对走私活动展开严厉镇压的时候,欧洲的炮舰出现在中国海岸线上,炮声打破了禁令,导致两次鸦片战争。
欧洲人找到的第二个扭转贸易失衡的办法,是在殖民地印度种植茶叶(红茶),从而剥夺中国仰赖的这一主要出口商品的贸易地位。中国这个曾经的强大国家因此而逐渐趋弱,这一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无视国际贸易互惠需要的错误决策。
再将历史翻回到500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又一次成为强大国家,而且又一次重演对外贸易单边有利的格局。这种情况会不会再一次走向恶性的结局?是的,答案很悲哀,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这一次不需要再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中国再一次愚弄了自己,这一回他们误以为把贸易失衡(出超)换成以美元发行的美国国债攥着,就代表公平交易了。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不会再有中国人手里巨额外汇储备吸干世界贸易体系内外汇通货的危险后果了。如今更像是薯片品牌old Doritos的广告人物杰雷诺说的那样“尽你所需地大吃大嚼吧,我们会做出更多薯片。”
事实是主角变成了美元,和古时候的金银不同,美元这种法定纸币,是一种不断贬值的资财。万一中国想在美国国内大量消费其美元储备的话,就会迅速推高通胀并因此导致美元以更快的速度贬值。
我们从中国人手里拿走商品,换给他们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头。就像Doritos做薯片一样,我们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因为现在中国人别无其他出路。好吧,我私下承认,其实中国人还是有生路可循的,不过他们很可能太保守太畏缩了,不敢冒风险。
中国的一种出路是宣布自己为黄金的终极买家(buyer of last resort,注,有最终托盘人的意味),也就是说,中国将以他们指定的美元价格,购入所有市面上公开销售的黄金。这不是重返金本位制,而是对美元和黄金两者的(再)估值过程拦腰插一脚,进行绑票。
要实现这样一种政策,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必须暗中不断倾其所能地买入黄金。当这种购买行为最终引来全世界的瞩目,届时就可以公布这项新政了。和黄金大囤积者身份一起大白于天下的,还会是该月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的设定。中国人可以按需要频繁地、一步步地把黄金基准价格推高,来保持其黄金/美元混合储备的购买力,或者捞取现在还不得而知的其他好处。
那么,世界黄金市场对此又将怎样反应呢?一旦中国的这项政策得到市场的确信,交易者就很可能将黄金交易行情推至基准价格上方。那么美国政府又会对此变局作何应对呢?这个我没法说,不过我私下认为,华盛顿应该会被吓得不轻。甚至可能恐惧到为美元也采纳这一个政策。
美国方面应先下手为强,防止中国诉诸如此激进的政策,因为类似这些备选方案对世界经济甚至可能更具破坏性,对美国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再犯日本人于1980年代所犯的那种错误上了,当时日本人为救济贸易失衡而采取了购买美国不动产的下策。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再继续放任美元贬值,就等于驱中国入困兽之境,我害怕到时候结局对两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不会太妙。
美国目前的经济困局源自几十年来政府的管理失当。解决办法,要么是强劲的经济增长,要么是通胀。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