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经验啊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谧TOP    时间: 2010-10-15 19:25
标题: 经验啊经验
总算拿到通知书了,也宣告3年的考研历程终于告一段落。Chenxi兄早就要求写些经验,但前一阵子等着无聊就光在论坛上灌水恶搞了,现在,还是得说点正经的…
2001年偶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进武汉大学,虽然是被调剂到应用化学专业,但也没太在意。但是,渐渐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实在不感兴趣,逃课成了家常便饭。空闲时间就在珞珈山下东湖之滨看看风景,当然,除了自然景观,也看“人文风景”,尤其是夏天的时候~……^_^
到了大三,也跟着大伙稀里糊涂地加入了考研大军。考什么呢,反正我是学理科的,既然对化学不感兴趣,那就改生物吧,反正两者也有联系。听说北大美女较多,恩,那就考那里吧,而且这个学校也是很不错的….@#%^$^$!
当时对于考研真的是什么都不懂,还以为一切象高考一样。国庆后才开始复习,每天看书顶多三四个小时,然后就是上网,打牌,消磨时间。专业课有的书甚至连一遍都没看完。对于政治稍微留意了一些,报了个任汝芬的班,也挺仔细地看书和做题。最后考的分数是73,居然是三次中最高的。.. 这也是第一次时唯一感到有面子的地方..
最后结果当然不用说了,一败涂地。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唉
05年的三四月间我是在极度失落中度过的,一时酒量大增。突然感觉对于未来失去了把握,觉得迷茫。但当时没有去找工作,因为不想再从事化学啊!想来想去,还是要考研。考什么呢?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还是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但我到底喜欢什么?我知道,从小我就对国际时事感兴趣,喜欢听一些世界历史的故事,但是,我可以向这个方向转么?偶可是一直学理的啊!这么个180度的大转弯,会不会又是“找死”?
还好家里人坚决支持我,和老爸通电话时,他说,我知道你从小就喜欢这个,你要改,我们坚决支持你。改专业改行当者多矣,你只要足够努力,怎么会考不上?
我说,那好,我就考北大国关吧。然后他说,行啊,另外,社科院,外交学院你也可以先了解了解,那都是好地方。   恩?外交学院?… 偶对天发誓,那是偶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然后就去几个学校主页看了看,比较之余,发现还是外院的规定比较明确,象什么参考书目,招生人数,有无考研辅导班,历年试题等东西,都有很清晰的说明。说实在话,那时哪里顾的真去了解外院到底有多好,只听说是“外交官的摇篮”就足够了。对于我这样横跨专业和学校的人来说,我更关心的是考试的公平度,象北大居然还有没有指定用书的考试科目(标注:自备),我说,你狠…偶不去冒那个险…
五一的时候下定决心:外交学院,外交学!
这一举动自然在同学朋友中引起不小的争论,他们说我是不是疯了。我心里其实也有疑虑,但想到如果考不上就不得不去那恐怖的实验室工作,我只能咬咬牙,相信自己!我自己选择的路,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把指定的参考书买回来,慢慢啃。当时觉得很开心,终于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而且再看看,不少东西以前好象也都有所了解,什么中美建交,珍宝岛事件,“三个世界”,都听说过嘛,挺熟悉的?~ 感觉真的很兴奋,不过后来才知道,那太肤浅了。
毕业之后回家了一趟,处理一些东西,然后返回武汉,租房复习。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复习顺利进行的时候,却受到了感情上的打击,消沉了近两个月。等到11月再重振精神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够了。专业书看了有三四遍吧,但理科时留下的一些学习习惯却不适用于文科,我忽略了书本而去找题目训练,最后是书没有完全看透(自以为是掌握了),题目做的也不好。最终的结果也实在是惨不忍睹。

2次考研没上,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当时真是想放弃了,于是就在3月间去了上海打工。先是卖保险,然后又去了一家药厂搞老本行化学。能拿钱自立的感觉确实不错,但看到药厂那脏兮兮的实验时,闻着那令人恶心的药品气味,我无法想象,要在这个行业干一辈子?至少我还有梦啊!我不想这样沉沦下去,贝多芬那句话怎么说的,要“扼住命运咽喉”是吧?!8月份终于决定,辞职回家考研。
当然,这次和前两次是大不一样了。也不能再一样了……
政治:我用的是高教出版的《大纲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红宝书吧),然后买了一本陈先奎的2000题。主要我用的就是这两本。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就考试大纲的内容而言,我觉得高教的书是最准确的,这个“准确”指的不是与真理的符合程度,而是与最后考试标准答案的符合程度。一些辅导班也会出大纲讲义,但他们的内容偶尔会和红宝书有冲突,这个时候,命题组会默认为以高教的为准,毕竟,那个是最权威的。07年甚至出现过大纲解析中的内容和老马〈〈资本论〉〉中的内容相冲突的情况,而且最后还考了这题(好象是说利润率的那题)。傻瓜都能看的出老马说的是对的,但最后的标准答案说还是以大纲解析为准。说教育部官僚主义也好,死不认错也好,他就那么规定改卷,你能咋办?
政治我是国庆之后开始看书的,到最后临考前总共看了4-5遍吧。对于哲学和政经,要看书,更要做题,最好能看一遍书做一遍题,因为那是应用性灵活性很强的两部分,而且分值也大。毛概和邓论,基本就是看书,多看书。这两部分的真题,在大纲上几乎都能找到原答案(偶尔它也会从〈〈毛选〉〉或〈〈邓选〉〉中搞一两道选择题,那没有办法,但首先是顶多3-4分,其次有时想想也能做出)。练习的话,适当做一点就足矣。因为这两部分考的更是记忆。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偶觉得,对象我们考外院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也要注意,论述题主要是把点答到,而不是论述的多深刻。我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觉得这个方面似乎太熟悉了,结果就“大使“的性质说得不亦乐乎,最后才发现跑题了…
另外,政治的真题我觉得是很有用的。并不一定要说会不会有原题,但是,可以发现,不少的考点(或是相近的考点)是会经常重复考的。
英语: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且不说外院多重视这个,每年研究生考试挂的最多的就是英语。尤其要提醒英语专业的同学,千万不要轻敌大意。考研英语有它自己的规律,这个和专六,专八等是不一样的。必须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来适应它的风格。不然的话,后果有时真的很严重。看看今年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有多少英语专业的兄弟姐妹为他们的英语分数所惊讶?这可谓是血的教训!…
言归正传。英语最关键的可谓是单词,前两次我在这个上吃尽苦头。所以这次准备时,我从辞职回家那天就开始背单词(星火词汇),每天大概45分钟,一直到考试,从未间断。英语是靠积累而不是靠突击的,由于以前的放松,现在重新拾起是有困难,但那也没办法,这是必须要走的路。除了背单词,还坚持每天做一篇阅读。可以说英语100分都和阅读有关——完形和阅读本身自不用说,新体型有技巧,但能把文章读懂也是必须。翻译,更是从长难句中训练出来的。就连作文,从阅读中学到的一些好的句型也能用上。另外,新题型我一直害怕,所以这次也做了大量的针对练习。
总之,我复习英语的经验就是以词汇量为基础,针对考研英语的特点做针对性的训练(真题一定要看,研究它出题的套路)。而且,英语不能间断,最好能天天看,但时间不用很多,每天一个小时多就足够。
专业课:刚听老月说08年要改革,只有专二是外院自己出题,而且参考书会不会改也不清楚。按照去年的那六本书来说,外交学概论是单独一类,100分,其余的5本书则可组成一个系统,200分。大家觉得书很多,但仔细看看的话,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两本书上的很多内容都是和外交史上的内容重合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外交史中中美,中日关系的部分说的更详细了一些)。因此大家不用害怕,看上去块头很大,但实际内容并没有那么多。
外交学概论可能是大家觉得比较难的一本,我第一次考的时候也在这上面栽了。关于这个我实在没什么经验好说,真要说什么的话,就是看,背,默。不怕大家笑话,这本300多页的书已经被我折腾得一分为三了。我起码从头到尾看过十几遍。针对它的名词解释和论述的题型,把书上所有有可能出的考点全整理出来(包括页底注释),然后就是背,默写。搞的我真是头都大,但对我而言只有这样,熟才能生巧。最后的结果也让我感到安慰,从第一年的88到这次的112(而且,最后一道论述还没有写完)。
外交史部分,这里书满多,但也就是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中外关系三部分。国际环境是背景,中国外交是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对外政策总括,中外关系则是具体的双边关系,这三个层次,也许值得把握一下。而且,这些书的前言都很值得认真看看,那里面有研究国关,外交的思维方法。看正文的时候可以分类,中国外交不是分成4部分么,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美,日,欧)、同发展中国家关系(亚,非,拉)、同周边国家关系,多边外交。分类总结一下,书虽多,其实条理很清楚。文科不象理科,要做那么多题目训练,最主要的就是看书。把书看熟了,烂在肚子里,不会考不上的。这门课我第一年考120,这次109,退步了..(不过也许和最后台湾问题那个论述没有写完有关系)
专业课写不完真的是很出乎我意料,从小学到高中我从来都是能提前交卷的。这也让我想到一点,就算提个建议吧,08年考的同学在考试之前最好能把往年的真题认认真真的做一套,真题题量不大,但是能写的内容多。有时自己想,觉得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1,2,3,但是写到纸上的时候每一点可能就有好几百字,论述题写出几千字也不算奇怪。因此如果不能事先有所准备,有可能到时候会手跟不上脑子的。
在家复习的4个多月中,最奢侈的行为大概就是晚上看累了书后打一个多小时CS放松。
除此以外,从没有过整半天时间不看书的。20号走进考场时,我的心里没有一丝紧张,很平静。考完最后一门中国外交走出考场时,虽然天色阴沉,风吹的人很冷,但我仿佛看到了乌云背后的阳光…
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的焦急等待后(我无意中发现确实是这个数字.),终于查到了成绩(这时真的有些怕,偶是拿书挡着屏幕一点点移开看的…),说实话,刚看到分数时我有点失望,也有担心,后来才知道今年的整体情况都不如去年,才心稍安。分数线公布后,我长出一口气,大吼一声:NND,叹息之墙终于突破了!
但如果按照《圣》中的剧情看的话,突破叹息之墙并不代表就能到达极乐净土。复试必须要认真准备,不然,就太可惜了。
末了也把分数报一下,政治70,英语67,外交学概论112,中国外交109。都不是很高,但还好没有跛腿,很均衡。


回复 引用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sys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sysop (诸葛国际教育)当前在线

诸葛国际教育

UID17418 帖子1884 精华13 积分6496 威望6496 点 金钱11096 国关币 贡献值8844 点 积分6413 分 好评度4836 点 阅读权限200 性别男 来自面霸应届生求职网 注册时间2007-1-2   
管理员




3#
发表于 2007-8-5 13:08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考研视频函授班火热预定,高分率80%以上!
复试篇
复试最重要的就是英语,然后也要多关注时事。
专业英语:中国日报,21世纪的报纸,英语文摘等报纸杂志都是有用的,其实凡是英文的这方面专业文章看了都不错。《国际政治文选》有的话也可以看看(英译汉的文章和那上面的有些相似)。此外,外交部的英文网站,没事上去看看,有可能有意外收获的哦。这次考试的汉译英在那上面几乎都能找到答案~
听力口语:当然就是先要听懂,然后能清楚流利的回答。CCTV-9当然可以听,不过那个难度还是不小的。有个网站我觉得不错,www.wwenglish.com 那个上面有很多的英语听力训练,VOA,BBC多的是。口语要多读多练,这方面我做的并不好,因此也不敢向大家介绍什么…
专业面试:虽说3场都是“一票否决”,但专业面试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也不用紧张,平时多听听新闻,看看参考,环球时报,对于3-4月间的新发时事和重大时事多关注,然后临场时放轻松,就没什么事。老师不会故意刁难你的。
关于复试的情况前面都有高人说过了,我也没什么新的补充。我运气比较好,三门成绩都在80分以上。最后尘埃落定的时候心里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该过去的都过去了,该来到的也终于来了。
三年的考研路,经验教训兼而有之。首先是,考研和高考不同,现在的社会上大学好象成了一个普通的要求,但研究生则不然。没有谁拿枪逼着你去考。因此一定要想好,到底考什么,为什么考,值不值得。想好了再去准备,不要盲目随大流。
其次,如果决定了要去考的话,就要一心一意,不可分心。最好在复习期间不要涉及感情问题。爱情能给人以动力,但学生时代的感情更像是个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问题。要是在你全心复习的时候“爆炸”的话,那就麻烦了。
三, 考研复习是很艰难的路,贵在持之以恒。尤其对于那些屡次奋战的同学而言,必须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支持下去。我前面说的想好为什么要考也是这个原因。不然,你会觉得没有必要吃那种苦。
四,复习方法的问题。我看到论坛上很多同学在求购笔记之类的一些资料。鄙人以为,大家从小学到大学,早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而那个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人家的思维方式最多作为参考,选出觉得有用的,再融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中。千万不要像邯郸学步那样,舍本逐末,最后两头不着。笔记就在自己看书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套路慢慢总结,最合适。也不要指望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打听什么“内部消息”,压题,如果没有对书的熟练作为基础,那是毫无用处的
考研很辛苦,会寂寞,沮丧,甚至感到绝望。然而如果没有洒下辛勤的汗水,胜利的果实便不会璀璨生辉;因为寂寞,才会感受到屡屡被忽视的人世间最真挚的亲情,友情;从沮丧中发掘快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祝08年冲击外院的同学们都能如愿以偿!
就说这么多了,大家要扔什么随便…鲜花,鸡蛋,砖头..但要质量信得过产品——
扔了鲜花偶去送给MM
扔了鸡蛋偶炒了吃补充营养
扔了砖头偶去盖房子,谁让现在房价这么高……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