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国关史名词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1-16 21:17
标题:
国关史名词解释
我感觉这里总结的太罗嗦了,不适合考试答题,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找到最好的
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FaGuo、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 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英国荷兰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三是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姿态。
《乌德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
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FaGuo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FaGuo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评价: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亚眠条约 :1802年3月27日,FaGuo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同英国在FaGuo北部的亚眠签订的和约。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保留荷兰属地外,归还FaGuo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所有港口和岛屿,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FaGuo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年5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美国独立战争:(1861-1865)美国联邦政府反对南部种植园主武装叛乱的战争。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黑人奴隶两种制度的尖锐矛盾。实质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冲突。北方为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自由劳动力,充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废除黑奴制,这就和南方黑人奴隶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1861年,南部各州宣布独立,***国家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大大提高了黑人的积极性,政府军转败为胜。1865年,攻占里士满,内战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资产阶级的继续,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从此,美国一方面仍把注意力放在西半球一方面把触角伸到了亚太。
[
本帖最后由 flyingfish_ 于 2006-2-7 04:25 PM 编辑
]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8 00:35
三十年战争 发生于1618—1648年的第一次全欧性国际战争。中世纪后期,欧洲国家之间、王权与教权之间以及宗教内部矛盾重重,1618年,哈布斯堡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导致捷克人民起义,成为战争的导火线。战争逐渐由德意志内部扩展至全欧,以法、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等为一方,以皇帝、西班牙等为一方,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均先后卷入,经历了三十年,表面为宗教分歧,其实质是哈布斯堡王朝同盟与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争权夺利。最终是FaGuo一方胜利。双方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伯利亚和约》,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它发生于封建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交替阶段,是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入近代国际的契机,对近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七年战争 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和英法争霸的战争。1756年,奥地利为了夺取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夺占的西里西亚,阴谋复仇,为此,奥地利首先与FaGuo结盟,此后,俄国、萨克森、瑞典和西班牙等国先后加入。当时,英国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牵制FaGuo,于是与普鲁士结盟。双方在欧洲及世界许多地方展开了战争。在欧洲,普鲁士首先挑起战争并打败了奥地利军队,萨克森投降。1762年俄国退出战争,战局出现改观。1763年,普鲁士、奥地利和萨克森签订条约,欧洲战事结束。同时英法在欧洲以及美洲、印度等地为争夺殖民地展开了战争。1763年,FaGuo战败被迫媾和。在这场战争中,FaGuo的海军几乎被消灭殆尽,FaGuo的海外殖民地也大量丧失,英国夺取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普、俄开始在国际关系中取得大国地位。是普鲁士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
奥地利继承战争 1740年一1748年,欧洲国家围绕奥地利王位继承问题而进行的国际战争。1740年,奥地利国王死,事先经各国同意,其长女继位。列强欺女王软弱,普鲁土首先向其索要土地,引发战争。FaGuo助普,为抗衡FaGuo,英国和荷兰助奥,形成了主要以普、法为一方,以英、奥、行为一方的国际战争。结果英国一方占上风。1748年战争结束。结果英普得到加强,奥地利失去了大量土地,FaGuo一无所获,各国矛盾加深,播下了七年战争的种子。
西班牙继承战争1700年西班牙国王死,根据遗嘱FaGuo王室和奥地利王室都有权继承工位。两国展开争夺,形成以FaGuo、西班牙等为一方,以英国、奥地利等为另一方,结果英国一方占上风。最后签订《乌德勒支条约》结束战争。西班牙被瓜分,英国扩张了海上势力;FaGuo受到削弱,但仍保住了其欧洲强国地位,荷兰和奥地利等也得到一些利益。
普奥对丹战争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一场王朝战争,目的是想从丹麦手中夺取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个地区本来是两个小公国,长期以来从属于丹麦国王,但是它们不愿与丹麦合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德意志早就对它们垂涎三尺。石勒苏益格同丹麦的关系比较密切,它的南部居民是德意志人:荷尔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德意志人,按维也纳会议规定,它又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1863年,丹麦企图把这两个公国并入丹麦,普鲁士联合奥地利,以此为借口,1864年1月发动对丹麦的战争,于当月即占领了荷尔斯泰因,2月又占领了石勒苏益格,丹麦战败,放弃对两公国的统治权。普鲁士得到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占领荷尔斯泰因。这成为两国不断摩擦的根源,为普鲁士的挑衅提供了机会。
普奥战争 (七周战争)普鲁士与奥地利进行的争夺德意志统一运动的领导权的战争。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准备对奥战争。外交上,俾斯麦利用外交手段取得了俄国、FaGuo在未来的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1866年又同意大利结盟。1866年6月,普军进攻荷尔斯泰因,普奥战争爆发。德意志的一些邦国参加奥方作战。为收复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意大利参加普方作战。普军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7月3日普奥双方在捷克萨多瓦进行决战。奥军主力被击溃,普军直通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普奥战争共进行了七周,故又称‘七周战争’。8月23日,普奥签订和约。奥地利答应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告解散:承认普鲁士在美因河以北建立北德意志同盟。对奥战争的胜利,使普鲁士取得了德意志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普法战争 1870-1871年FaGuo和普鲁士进行的争霸欧洲大陆的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后,普鲁土统一了德意志北部,以及策划以武力统一与FaGuo相邻的德意志南部地区并与FaGuo争霸。而法兰西第二帝国为保持霸权,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1870年7月,法对普宣战,但连连战败。9月,色当战役,法军投降。普军包围巴黎。巴黎发生革命。新建立的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政策,勾结法军共同镇压了巴黎公社,并向普军投降。1871年 l月,双方签订停战协定。2月,签订和约。FaGuo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撒斯和洛林。战争埋葬了法兰西第三帝国,各地赔款使FaGuo大受削弱,法德成为世仇,并开始军备竞赛,由此引发列强的军备竞赛。德国完成了统一,渐渐改变欧洲均势。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8 00:38
标题:
再帮你补充些
克里米亚战争 沙皇俄国为争夺土耳其与法、英、撒丁王国进行的国际战争。17世纪以来,土耳其日趋衰落,列强企图侵占之。1853年,俄国为摆脱国内矛盾重重的困境,借口保护境内东正教徒而进军士耳其,首先挑起了战争。土方战败。英法为了维护各自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利益,随后出兵对俄作战,使战争成为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俄战败,于1856年签订和约,结束战争。土耳其丧失大量权益,英法势力在土耳其占优势,俄国在近东的势力受到打击,开始转向远东扩张,且由于战败,激化了国内矛盾,爆发起义,随后被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东方问题l、土耳其与各被压迫的民族;2土耳其与欧洲列强;3、欧洲列强之间。该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发了许多战争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最终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菜比锡战役 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拿破仑远征俄国遭到惨败以后,继续同俄军作战。俄、英等国也决定趁拿破仑征俄失败而消灭之。1813年2月下旬,俄、英、普、西等国又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只好紧急前往迎敌。10月16日,双方在柏林西南的莱比锡城下进行决战,这一战后来被称为是民族之战,意即决定欧洲各民族命运的战斗。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阵营内部开始发生分化,法军大败。2月初,法军突出重围,返回莱茵河两岸。这一战法军损失了三万多人,使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FaGuo在德意志的统治告终,拿破仑帝国面临崩溃的边缘。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战争中最后一次战役。1815年3月,拿破仑从监禁地厄尔巴岛返回巴黎,轻而易举地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重新登上皇位。正在维也纳举行国际会议的英、俄、普、奥等国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分六路向FaGuo扑来。拿破仑希望能将英普军队各个击破,扭转兵力不足造成的被动局面但是失败,不得不与英普两路军队同时作战。6月18日,双方在布鲁塞尔附近的滑铁卢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战斗开始后,法军遭到普英联军的顽强抵抗,拿破仑命令法军全力投入进攻,仍未获胜。下午形势突变,英军也发动反攻,拿破仑两面受敌,法军全线溃败。俄军随后占领巴黎,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从此结束。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美国联邦政府反对南部种植园主武装叛乱的战争。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黑人奴隶两种制度的尖锐矛盾。实质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冲突。北方为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自由劳动力,充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废除黑奴制,1861年,林肯任总统,南部各州宣布独立,***国家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大大提高了黑人的积极性,政府军转败为胜。1865年,内战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资产阶级的继续,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第一次英荷战争 英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和荷兰进行的第一次战争。17世纪下半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企图争夺老牌殖民强国荷兰的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于是,1651年英国颁布旨在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于1652年7月8日开战,双方海军在北海、地中海和印度洋多次激战,最后,荷兰海军终因军事装备落后和指挥不力而战败。1654年,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荷兰的海上力量遭到大大削弱,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英国从此开始建立殖民和海上霸权。
第二次英荷战争 英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和荷兰进行的第二次战争。17世纪下半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企图争夺老牌殖民强国荷兰的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第一次英荷战争后英国夺得许多权益但不满足。第二次英荷战争由英荷争夺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国宣战。在敦刻尔克海域和泰晤士河口,荷兰海军击败英国海军舰队。1667年,双方缔结《布雷达条约》,规定:英国将南美洲的苏里南归还给荷兰,并在海上贸易权利方面作出某些让步,荷兰退出北美洲,英国得到它已经占领的新阿姆斯特丹。双方结仇,英国伺机报复。
第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和荷兰进行的第二次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败,伺机报复以夺取更多殖民和海上霸权。1672年4月,FaGuo对荷兰宣战,英国借口《多维尔密约》,站在FaGuo一边对荷兰作战。早在宣战之前英国舰队就开始袭击荷兰的商船队,给荷兰的商船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在1673年8月的海战中,英法联合舰队被荷兰海军击败。1674年,英王查理二世被迫与荷兰单独情和,英荷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重申《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尽管如此,荷兰的海上力量遭到大大削弱,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难与英国在海卜争雄,英国从此取得了更大的殖民地市场和海广霸权。
英布战争 亦称布尔战争,是指1899年10月到1902年5月英国对布尔人的战争。布尔人是南非荷兰移民的后裔,19世纪建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阻碍了英国连接开罗和开普敦的CC计划,为了吞并这两个黄金和钻石矿藏丰富的国家,英国首先采取外交欺诈排除德国的阻挠,发动了英布战争,结果布尔人战败。根据1902年的和约,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划归英国,英国人付给布尔人300万英镑作为补偿。从此南非均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实现了连接开罗和开普敦的CC计划。
美西战争 美国和西班牙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19世纪末的西班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老牌殖民国家,但仍保留了古巴、菲律宾等少数殖民地。美国早就觊觎古巴和菲律宾。1898年2月15日,美国“缅因”号军舰在哈瓦那港发生爆炸。美国报纸利用这一事件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历时不到四个月。美国凭借其海军优势迅速击败西班牙舰队。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和约规定:(l)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2西班牙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群岛让给美国,美国付给西班牙200万美元作为补偿。这次战争以后,美国取得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群岛并事实占领古巴。列宁认为,美西战争是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
日俄战争 20世纪初日本和沙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1895年沙俄带头干涉还辽,日本便寻机报仇。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在中国的扩张日益引起美国和英国的不满,更和日本冲突。英美阴谋支持日本发动对俄战争。1904年日本突袭沙俄军,引发战争,由于沙俄准备不足,加之英国的暗中帮助日本,沙俄在海陆战场均战败,于1905年被迫于美国的斡旋下与日本签订朴资茅斯和约结束战争。俄将从中国夺得的旅顺、大连的租借机及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承认日本吞并朝鲜。削弱了俄国的侵略势力,使日本的侵略势力和野心大大扩张。也为日后两国领土争端埋下祸根。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8 00:40
莫斯科战役 二战中苏联保卫莫斯科和德国发生的战役。苏德战争开始后,德国进展顺利,企图攻占莫斯科逼苏联投降。9月底,德军进攻莫斯科,德军总兵力大约180万人,苏军调集保卫莫斯科的总兵力共125万人,斯大林亲自指挥。起初苏军损失惨重,居于下风。11月中下旬,苏军终于粉碎德军的进攻,12月5日,转入反攻。到次年1月初,莫斯科的直接威胁被解除。l月上旬,苏军利用德军进攻受挫惊慌失措和防寒准备差的有利时机,从三个方向向德军发起总攻。收复大片失地。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约50万人,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大大鼓舞了抗法西斯军民的胜利信心。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中苏联保卫斯大林格勒和德国发生的战役。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虽然实力大为削弱,依然决定利用苏德战场上暂时保持着的优势兵力,企图攻占南方局势重镇斯大林格勒。1942年7月,德军向斯人林格勒大举进犯,把斯大林格勒炸成一片废墟。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斯大林格勒军民殊死抵抗,使德军受到重大伤亡。1942年11月,苏军举行大规模的反攻,至 2月2日,取得完全胜利。它使苏德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开始转入苏军之手,希特勒德国只能转入全线防御,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
东方战线 二战时苏联在东部建立的防止德国进攻的边界线、德国进攻波兰后,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和德国签订了第二个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11月30日,苏联军队大举进攻芬兰,从芬兰手中取得了47760平方千米的土地,在此期间,苏联又迫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与其签订互助条约,获得了在上述三国设置军事基地和驻兵的权利。1940年5~6月,苏联以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破坏互助条约为借口,出兵占领了三国。1946年6月26日晚,苏联逼迫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北部布哥维纳两地,不久,上述两地并入苏联。这样,苏联最终完成了“东方战线”的建设。但是它没有起到预期作用。苏联军队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苏联也遭到世界人民的谴责,损害了其名誉。
珍珠港事件 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为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1年9月即开始入侵印度支那。美国认为这无异于日本的公开宣战,于是加强了对日本的经济压力。双方经过多次谈判,仍然达不成协议。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最后决定于12月8日开始对美、英、荷宣战,决定对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1941年,夏威夷时间12月7日凌晨,日本以损失28架飞机的微小代价,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舰只。取得了战争初期的主动权。事件使美国举国一致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开始,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向盟的建立。
诺曼底登陆 二战时英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所进行的登陆战役。为了减轻正面德军的压力,加快战争的胜利进程,1941年9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也就是要求英国军队在欧洲登陆,同德军作战。1943年,战场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重大转折,年底,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正式商定在FaGuo北部地区登陆,同时在FaGuo南部进行牵制性登陆。 6月 5日午夜开始,盟军开始对德军阵地进行轰炸,6点半以后,登陆部队开始突击登陆。9点,已经基本突破德军阵地,站稳脚跟。到7月初,盟军已有100万部队登陆,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赶来。7月下旬,完成了地面总攻的全部准备工作,诺曼底战役结束,第二战场成功开辟。从此,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加快了它失败的速度。
无限制潜艇战 一战中,德国的海军战略。一战中,德国在主力舰队无法突破英国封锁的情况下,企图用潜水艇来打破英国的海上优势。1915年2月,德国就宣布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对环绕大不列颠和爱尔兰领海以及英吉利海峡中的敌国商船一律击毁,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国的船只也不例外。由于美国的强烈抗议,德国于1916年5月暂时停止无限制潜水艇战。但到了1917年2月,德国又恢复了无限制潜水艇战。在头几个月,协约国损失惨重,英国采取一系列反潜措施,美国也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美国利益为借口,在 19 7年 4月正式对德宣战。在英国和美国海军的联合打击下,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
1894年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1894埃塞俄比亚王国维护主权领土独立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抗战争。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红海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埃塞俄比亚成为英、法、意三国争夺的目标,而意大利逐渐占了上风。1890年,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归它‘保护’,激起了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极大愤慨。1894年意大利公然入侵,孟尼利克2世在人民支持下,组成11万人的军队,在多次挫败意军之后,于1896年的阿杜瓦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意大利在《亚的斯亚贝巴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交付大量赔款。这是非洲国家取得的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次胜利,大大鼓舞了亚非拉人民抗战的信心。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8 00:41
我记得我发过的帖子附件里有,只是好像没人下,也没人顶:(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8 00:43
标题:
这些是战前的战争,危机,事件类
萨拉热窝事件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暗杀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的事件。1914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6月28日上午,斐迪南夫妇检阅军事演习后,对萨拉热窝市区进行巡视。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大公夫妇。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法绍达事件 英法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发生的军事对峙事件。1896年,FaGuo派马尔尚率军从法属刚果向东推进,1898年7月到达苏丹的法绍达村,升起了三色旗。同年9月,英国克其纳也率军从苏丹东部到达法绍达村,升起了英国国旗。两军对峙。英军以武力威胁,要求法军撤走;法军以“有效占领’为由,拒不撤军,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以尼罗河和刚果河为界,英国占领苏丹东部和尼罗河流域,FaGuo占领苏丹西部。
1908波斯尼亚危机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在波斯尼亚问题上发生的军事对持。奥匈帝国于1908年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阻止两地同塞尔维亚合并,引起塞尔维亚人民的强烈反对。塞尔维亚同门的内哥罗联合起来,准备进行武装斗争。俄国企图趁机扩张自己在巴尔干的势力,支持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奥匈得到德国的支持,也向边境调遣军队。双方剑拔多张,战争危机迫在眉睫。但由于俄国没有得到英法的支持,不得不退让,于1909年3月承认奥匈吞并波、黑两地。这次波斯尼亚危机结束。列强矛盾更加激化。
保加利亚危机 1885年到1886年,围绕保加利亚问题而发生的国际战争危机。1885年9月,东鲁米尼亚发生起义,宣布合并于保加利亚,由于起义由反俄势力领导所以沙俄反对,其他列强对此态度不一,为了各自利益,列强和巴尔于各国展开激烈斗争,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反对沙俄。最终各方妥协,由保加利亚选出新大公出任东鲁米尼亚行政长官。危机平息。但是危机使沙俄丧失了原来在保加利亚的许多权益,俄奥矛盾激化,三国同盟再次危机,俄国开始与FaGuo接近。
鲁尔危机 FaGuo和比利时由于赔款纠纷而出兵占领德国鲁尔的事件。一战德国战败,被迫赔款,但不久就借口经济困难要求延期赔款。1923年1月,FaGuo和比利时不顾英国的反对,派兵进驻鲁尔企图夺取那里的财富。法比的这一行动,引起德国政府和人民的极大愤慨,鲁尔地区的德国官员和居民在府也竭力鼓励下开始了范围广泛的‘消极抵货’运动,在一些场合,还出现流血冲突,使德国经济陷于崩溃,FaGuo没有捞到预期的好处,英美的压力下,FaGuo不得不同意由专家委员会研究赔款问题。“‘道威斯计划’提出后法比军队撤出鲁尔区。
七月危机 一战前夕国际危机。从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到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段时间在外交史上称为“七月危机”。在这段日子里,英国玩弄了一种狡猾的外交阴谋,把德国诱入战争的深渊。之前英国一直伪装恪守中立状态,以诱使德国挑起战争。“七月危机”是一战前夕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危机的延续,并最终酿成了世界大战。
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9世纪末苏丹反英大起义。19世纪上半期,苏丹被埃及统治,英国殖民者、埃及官吏和苏丹贵族相互勾结,对苏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激起了反英大起义的爆发。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881年,起义领导者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导召人民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这次起义声势浩大,战果辉煌。1885年1月,起义军攻占首都喀土穆,击毙英国殖民头干戈登,把起义根到高峰。此后,马赫迪建立了独立的苏丹国家。这次起义坚持近二十年,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给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以巨大的鼓舞。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8 00:45
睡觉~~~~~~~~~~~~~~~~~~~~~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1-18 19:50
呵呵,我也来继续顶,我这里还有好多~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1-18 19:52
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专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对,1688年11月在英国议员的邀请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取而代之,这次没有发生流血冲突的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了立宪君主政体,成为正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外交关系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英法同盟的结束,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二是由于威廉即使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英国荷兰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三是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地采取了主动姿态。
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亚眠条约 :1802年3月27日,FaGuo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同英国在FaGuo北部的亚眠签订的和约。它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主要内容有: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保留荷兰属地外,归还FaGuo及其盟国;英国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的所有港口和岛屿,并专门规定,英国应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FaGuo则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都承认爱奥尼亚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次暂时休战,也是英、法两国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双方虽然都作了让步,但都没有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年5月,英、法之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于同年 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克尽职责。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大部分欧洲各国加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FaGuo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神圣同盟实际上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炮舰外交:帝国主义列强凭借武力威胁,推行其殖民侵略的一种外交活动,亦称炮舰政策。其典型表现在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者派遣海军舰船远征海外,抵达亚非国家口岸,或驶入内河,强使这些国家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以达到侵略的目的。如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利用炮舰强迫中国开放门户,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英、法、俄、美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854年美国派遣海军准将佩里率4艘军舰开到日本江户,迫使日本开国,至1858年,日本德川幕府先后同美、荷、俄、英、法5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总称安政条约),把日本推向半殖民地的边缘。今日的炮舰外交,已成为帝国主义推行其实力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1-18 20:04
二楼的danceage同学,我发现个问题,你的名词解释是以事件的陈述为侧重点,而我找的是以对事件性质分析为侧重点,两者哪一种在答题时为好?一定要回答我哦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1-19 23:40
咱们论坛有位兄弟帖子里说,要答出:时、人、事、因果,加些许评析,一两句的。名词解释么,不是简答,所以陈述为主。
这是我的观点,不过我是外行,本科学建筑的。呵呵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1-20 11:30
有位老师说名词解释总结的太罗嗦,说我们容易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不知道大概一个词多少字为最好,他说100~呵呵
作者:
jimmmy84
时间:
2006-2-2 18:04
gai aho
新年好
猪大家 新的一年 都新的成就和收获!!!
作者:
蒸蒸日上
时间:
2006-2-6 16:19
顶顶顶
顶
顶顶顶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2-6 21:49
标题:
关于中国的各条约
fish,把主题的名字改为 国关史名词解释 吧。
内容略有遗漏,是因为我删掉了近几年的考题。祝大家新年新气象,新年更努力。
中俄伊犁条约 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2月24日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11年沙俄趁阿古柏侵占天山南麓的机会,出兵强占中国伊犁.187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次年派崇厚赴俄谈判,1879年崇厚与沙俄签订失地赔款的条约,由于朝野反对,清政府未批准。1880年,派曾纪泽前去谈判.次年年签订该约。中国虽收回伊犁等九城,但仍划失了一些地区。通过此约及其后几个勘界议定书,沙俄强占去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并将赔偿沙俄的军费增至九百万卢布。
中俄密约 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幌子,引诱清政府订立的密约1896年6月3日,清政府特使李鸿章接受沙俄的巨额贿赂,出***家主权与民族利益,在莫斯科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伯诺夫签订.共六款.主要内容为:①日本如果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及朝鲜领土,中俄两国派水陆各军“互相援助”;①战时俄国军舰可驶入中国所有口岸;⑤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战时、平时俄国均可用此路运兵,运粮、运军械.从此沙俄在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势力大大加强.
3、中法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FaGuo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1858年6月27日清钦差大臣与FaGuo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主要内容为:(l)FaGuo公使常驻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FaGuo可在各口岸设领事馆: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FaGuo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FaGuo都可“均沾”;(5)FaGuo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往来、停泊;(6)中国给FaGuo赔款银二百万两.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4、中法北京条约 原称《中法续增条约》.FaGuo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第三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1860年10月25日清饮差大臣奕沂与FaGuo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共十款.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外,又增加如下几项重要条款:(l)增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FaGuo招中国人出国做劳工:(3)退赔以前没收的大主教堂财产;法方还在中文约本上私自增加:并任FaGuo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回地,建造自便(4)中国给FaGuo的赔款增至八百万两。签约后,FaGuo与清政府加紧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5、中法黄埔条约 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简称《黄埔条约》.FaGuo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小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后,FaGuo企图趁机获取利益。1844年10月24日,FaGuo专使刺厄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三十六款,附有《海关税则》规定FaGuo享受如下特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中国关税则例须与FaGuo领事‘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而且攫取一些新特权。准許法國傳敎士在通商口岸建立敎堂,自由傳敎。
6、中法新约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或《越南条款》。又称《李巴条约》。FaGuo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由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FaGuo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共十款。主要内容为:(1)清政府承认FaGuo与越南订立的条约;(2)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FaGuo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3)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4)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FaGuo商办;(5)法军退出台湾、澎湖。从此FaGuo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 中国不败而败,丧权辱国,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7.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1858年(咸丰八年)5月28日,沙俄乘英、法侵华联军进攻天津,威胁北京的时候,用武力迫使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由清政府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今爱辉)签订。主要内容是: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8、《望厦条约》 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 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比《南京条约》有所扩大 。并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传教,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9.《中美天津条约》 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 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共三十款。主要内容:(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 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确定领事裁判权。该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即《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由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是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条约共分十三款,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2)割让香港岛给英国。(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抽收进出口货的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此,四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门户。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1844年7月、10月,美国和FaGuo乘火打劫,效仿英国,先后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除割地、赔款之外,与英国同样的特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中英烟台条约》 中国与英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19世纪70年代,英国积极在中国西南寻找新的交通线,由此发生马甲里事件,英国使节以次为借口强迫李鸿章于1876年签定了该条约。规定: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为通商口岸。洋货在‘租界’免收厘金,运往内地免收内地税。英国可以调查云南通商情况和自由来往印藏等地。这使得帝国主义的势力进一步渗入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强。也为英国侵略西藏提供了便利条件。
102、“东南互保” 英国在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同时,为控制中国流域的广大富饶地区,导演的一场丑剧。1900年6月26日,英国勾结中国南方的官僚、买办、军阀、炮制了《中外互保章程》9条,其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东南各省官员应禁止谣言,严拿“匪徒”;各口岸停泊的兵轮,必须约束水手等人。由于列强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各国拒绝在互保章程上签字,再加义和团运动迅速被镇压,东南互保未能成立。
10z、《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半殖民地化的不平等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 9月7日由清政府全权代表奕(匡力)、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在北京签订。共十二款,附件十九件。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2) 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3)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至 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对所属境内发生的“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刻镇压,否则立即革职,永不叙用。(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并改善 北河及黄浦两水道。(6)清政府承认“纵信”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各国“道歉”,惩罚擅敢得罪外国的官员,提升为帝国主义效劳的官员。(7)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扩大和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日马关条约 原名《马关新约》。日本强迫清政府定立的关于结束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4月17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共十一款,附有《另约》、《议定专条》各三款。主要内容为:(1)中国 承认朝鲜完全“自主”;(2)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5)允许日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6)片面的最惠国待遇;(7)中国不得逮捕为日 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这个条约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已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二十一条 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的,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灭亡中国的秘密条约。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企图称帝,日本表示支持,并于1915年一月向袁世凯提出该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日本在东北的特权,中国政府聘请日本人为政治、军事、经济顾问,日本人在中国有投资优先权,中国沿海岛屿和港湾不得租借和转让他国等,并加以引诱、威胁、袁世凯复辟心切,几乎全部答应。后来东窗事发,遭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其他列强也表示不满,日本阴谋未能得逞。
国际联盟 简称“国联”,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一战结束前夕,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纲领中提出了建立世界组织的构想。1920年1月,《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成)四十多个国家先后加入,但美国却没有加入。它标榜“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其实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国联只在世界经济、卫生方面发挥过一些作用,在侵略面前几乎完全不起作用,成了一个虚设的机构,但它毕竟是建立国际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1946年4月,国联宣布正式解散。
卡萨布兰卡会议:二战期间,英美法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的战略会议。于1943年1月举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FaGuo戴高乐将军和吉罗将军参加会议。当时,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在胜利进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转折时期。会议主要讨论未来的作战计划,通过了美国建议的对日作战方案,讨论未来的FaGuo政治问题,经过激烈讨论达成协议,由吉罗和戴高乐共同组织FaGuo临时行政机构。美、英在会议上签订了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会议宣布盟国作战最终目的是迫使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但未作出有利于击败法西斯国家的战略决策,反而推迟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2-7 16:26
好的,danceage学姐,我已经改过来了 ~~~
一起努力~~~~~~~~~~~~~~~~~~~~~~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2-7 17:23
晕~又是学姐,得改一改。。叫,学姐夫?不行,波及范围太广。你要是真觉得叫学姐叫的舒服,那我不介意你叫我声学姐大哥~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2-7 18:30
啊?我叫错了啊。。。呵呵,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还是叫学姐大哥吧,呵呵。
改天希望有考研经验的前辈们弄个论述题的帖子,好多人包括我也不懂答题套路~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2-8 13:24
标题:
小fish妹妹
看来你净顾着到处活蹦乱跳找资料了,却没仔细读资料。brave4u同学有篇帖子专讲如何答题,而当代西方国关理论后六章总结里的内容正是完整的论述题答题例子。
作者:
flyingfish_
时间:
2006-2-9 10:18
学姐大哥教训的是,我得好好反省了,打印了一些资料,可是没有仔细看,浪费好多money啊
作者:
jimmmy84
时间:
2006-2-16 17:35
看了大家的流言 很感动啊
希望大家互相帮助!!
作者:
林の声音
时间:
2006-2-26 00:11
原帖由
jimmmy84
于 2006-2-16 05:35 PM 发表
看了大家的流言 很感动啊
希望大家互相帮助!!
有同感啊!!
作者:
danceage
时间:
2006-3-2 13:34
http://spaces.msn.com/danceage1984/
我的空间,欢迎朋友们常来留言!
作者:
flyinghawk1982
时间:
2006-8-5 16:30
哇塞,有这样的好人这个论坛不火才怪!!1
作者:
夏尔特尔
时间:
2006-8-15 19:52
谢谢你的辛苦劳作!!!
作者:
percywinter
时间:
2006-8-18 17:00
谢谢你的好贴啊 辛苦了
作者:
liang-lei
时间:
2006-9-1 21:03
谢谢了!!!!!!!!!
作者:
liang-lei
时间:
2006-9-2 07:52
谢谢了!!!!!!!!!
作者:
278391332
时间:
2006-9-20 14:38
好人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pple_111
时间:
2006-9-22 14:45
祝福好人一生幸福!
TOP考研论坛 -
http://bbs.topkaoyan.net
作者:
zilchxs
时间:
2006-11-12 20:22
标题:
谢谢楼主了
谢谢!辛苦了.
作者:
liuxin6428
时间:
2006-11-17 14:07
标题:
o 耶!!
谢谢你们!!
有这么多好人,我太高兴啦~~~~~~~~~~~~~
作者:
topku
时间:
2006-11-24 20:37
谢谢楼主!
作者:
亦名大国崛起
时间:
2007-1-13 18:56
fish的美国独立战争我看着怎么是美国南北战争呢
作者:
putin_wang
时间:
2007-3-25 11:07
非常感谢
辛苦了
我是跨专业的
以后多多帮忙啊
作者:
feiyuedb
时间:
2007-4-6 10:25
谢谢了!!!!!!!!!
作者:
天蝎女子
时间:
2007-5-13 21:11
除了谢谢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作者:
风中之尘
时间:
2007-5-18 17:31
还有么???
作者:
cxl174176167
时间:
2007-5-20 09:45
我认为除了谢谢,我们还能再大声说一次---我大大的顶你!
作者:
mansitanyin
时间:
2007-5-22 14:53
感谢楼主!!!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
失意者
时间:
2007-6-12 21:56
谢谢了!这下省了好多自己去总结的时间了!太谢谢了!
作者:
wanglilibj2009
时间:
2007-9-17 18:23
万分感谢啊,我可是跨专业的,多谢各位的好心了 ~~~
作者:
hl85517
时间:
2007-9-30 00:27
谢谢楼主哦!o(∩_∩)o...
作者:
lanjingling007
时间:
2007-9-30 11:21
ganxie :am
作者:
19871021
时间:
2007-9-30 19:17
我认为除了谢谢,我们还能再大声说一次---我大大的顶你!。。
作者:
irene89
时间:
2007-10-19 21:21
谢谢分享,谢谢楼主!:)
作者:
yhanwliang
时间:
2007-10-21 17:58
标题:
haha
thanks
作者:
yuanmeimei
时间:
2007-11-21 17:27
3:am Q
作者:
太阳也在
时间:
2007-11-22 10:14
:z 我们不考二战前的,所以不下
作者:
太阳也在
时间:
2007-11-22 10:15
不过还是很感谢哦
作者:
ququbisheng
时间:
2008-2-29 22:30
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作者:
wqcswh
时间:
2008-3-18 13:26
:al :al :al :z
作者:
sanduban
时间:
2008-3-26 14:54
这个论坛真好,都像好朋友一样呢,真好,鼓掌
作者:
kevin.wang
时间:
2008-10-31 17:37
标题:
回复 9# flyingfish_ 的帖子
xie la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