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林の声音
时间:
2005-12-16 16:35
标题:
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
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
作者:
林の声音
时间:
2005-12-16 16:35
标题:
注释
(1)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命题
P24:
5.老子——道家,唯心。“反者道之动”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反者”指对立面,对立面是道的动力。
P26:
17.张载 “属唯新主义辩证法”印刷错误,应:唯物主义辩证法。
(2)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
P27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
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又把科学包括在内。
P28
2.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错)
这是实证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的观点。
这里的“经验”是指个人的“感觉经验”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对):可能是唯心的也可能是唯物的,关键看把什么作为感觉的源泉。
3.错。属于多元论,最终还是二元论——物质、意识。二元论最终导致唯心主义。
4.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5.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世界统一于物质(对)。存在包括物质和意识。
6.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错)
法:规律。
7.错。
8.理论把握到了必然性,因而具有普遍性;(对) 实践观念是从认识观念转化二来的,(错,认识来自实践)……
7.8.均是黑格尔的观点。
(3)马哲原理的著名命题(全对)
P28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
若为:任何哲学都是……(错)
7.对。
11.对。(列宁)
12.“改造过”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P29
20.“同一”指一致,不是“等同”。
22.指互为条件。
26.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
这里的“也就是”指的是“一致”的意思。
27.这里马克思说的“感性世界”指通过实践改造过的世界。
35.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坚持可知论、辩证法。“至上性”指无限发展。“非至上性”指相对性、有限性,是对每一个时代而言。
人的实践和认识都是有限的。(错):在每一个时代如此,但随着人的发展就是无限的。
39.指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40.对。
44.对。
概念与范畴: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概念: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如桔子)
范畴:同类概念共同本质的概括。(如水果)
唯心主义夸大的是概念或范畴的主观形式。
P30
46.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列宁)
这里的“总和”指不断的转化。
51.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对)
“远离经济基础”指阶级性比较淡。
政治、法律、思想阶级性最强烈,直接反映经济基础。
53.对。
马克思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性(有生有灭)。
“阶级斗争是历史反展的动力”不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看看这段话的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三大贡献是什么。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