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5000多万“红领”,我们艰难地养活他们!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0-9-6 22:20
标题: 5000多万“红领”,我们艰难地养活他们!
心情沉痛!今天看腾讯新闻·国内新闻报道:公务员被称“红领” 超越白领成最受青睐行当,文中说上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白领”还是一个惹人向往的阶层。时隔近20年,中国的“红领”悄然出现,成为最被看好的行当。“红领”其实就是公务员阶层。在中国目前大约有5000万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自公务员选拔开始向社会公开考试以来,过去遥不可攀的国家政权管理开始向普通公众敞开大门,民众形象地称之为步入“红领”阶层。在这个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红领”因其收入稳定、福利有保障、晋升有空间成为继“白领”、“金领”之后最受青睐的行当。­

其实这还是保守地说,中国“吃皇粮”的人不止这么多,也就是我们二十多个老百姓养活一个“公仆”,请大家仔细想想,前一段时间网上新闻报道(这种新闻报纸、电视等平媒不敢报)说一个县政府就设了18个副县长,副县长还的配备小蜜吧、司机吧、保镖、打手……乡级、镇级、县级、省级……层层以指数级递进,想想我们的血汗钱、纳税养活的人有多少吧,所以什么教改、医改、房改、养老,这些好听的名词都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想想这些“红领”吃喝嫖赌、这考察那考察花费还不够呢,怎样关老百姓的死活啊!­

新闻中还说在普及“红领”这一词汇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华图教育集团财务总监吴正杲说,“红领”很形象,说明中国是红色政权,公务员的象征。这家在业内已经做到数一数二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在帮助那些想图安稳的年轻一族一圆“红领”梦时也赚得盆满钵满,帮助毕业生判断是否适合当“红领”的公务员素质测试大赛也办了一年又一年,这也从侧面说明“红领”的潜在影响力有多大。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大学毕业要歇斯底里的考公务员了,他们宁可饿死也不就业,就是要考公务员,因为一朝成仙,鸡犬升天啊!看看我们的就业率就知道了,因为国家的钱都用来搞钢筋混凝土建设了,都用来供养五千多万红领了,所以根本没有余钱扩大就业,没有更多的岗位你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不是忽悠人的是什么?央视焦点访谈就说嘛:高校就业率只是“看上去很美” 为达标层层作假。我们就爱玩数字游戏,看看臭名昭著的统计的局的数字,你兜里有50元怎样变成100元呢?统计的局一平均你就100圆了。2009年房价涨幅2.5%,呵呵,把全国人民都当二百五糊弄!­

大学毕业生都知道,甚至全社会都认可红领阶层高于白领、金领,都去报考公务员,根本没人就业,也是无业可就,可我们的就业率是多少呢?焦点访谈说:湖北省孝感学院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了95%,在湖北省名列前茅的高就业率一直是这座学校宣传的重点。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作为三线城市的二类本科院校,90%以上的高就业率格外引人注目。而据介绍,这所学校的音乐学院其就业率竟接近100%。而实际的就业率是多少呢,被采访人张伟:我知道的就业的很少吧,10%都不到吧,应该。这就是层层欺骗、造假的结果,中国人都有好面子的好习惯,给点面子、面子工程、人有脸树有皮……所以虚假下繁荣一点也不过分!­

大家想一下,红领能创造财富吗,他们这一阶层只是靠财政供养的阶层吧,真正的财富是需要白领、蓝领创造的,可是如今人们连白领都摒弃了,这个社会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了。没有财富,或者说没有钱,我们只是靠卖地、卖资源、靠钢筋混凝土的堆砌过活,这是长久之策吗?老百姓手里的积蓄因为省吃俭用是可以撑上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但是吃老本过最低的生活他们能忍,可一旦弹尽粮绝、身处绝境怎么办?国家管你吗?国家不管你,一是根本不想管,二是有那么一点良心也是管不了,因为现在都管不了,到那时候10几亿的人怎么管。用脚后跟想都想得明白。所以不重视白领、蓝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没人创造财富,坐吃山空只有死路一条!国家亟需做的事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有饭吃,才能养活那些“公仆”吧,而扩大就业不是给国企、垄断行业送钱,他们是不思进取的,拿到钱他不是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而是吃喝嫖赌,安个吊灯都要几百万元的,新闻早就报道了吧!真正要扶持的是民营企业,民企没有资金,他想做大苦于没有条件,看看世界发展趋势,哪个国家是靠垄断行业支撑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是现在人们的观念有问题,大学生、普通民众是非常认可红领阶层,如果跻身了就可以万事大吉;而整个社会投资经营环境恶劣,政策不合理,总体表现是在扼杀民营企业,所以导致很多有志于创业的人都把钱投资到楼市、股Shi,没人搞实业。想想现在感觉还不如晚清时代,洋务运动时大兴实业,看看什么陈启沅设立了近代我国第一家私人企业——继昌隆缫丝厂、荣氏兄弟面粉厂……所以我们要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给民企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感觉公务员是不是太多了,我们不是不需要他们,只是他们太庞大了,需要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是不是更利于发展呢!也能减轻财政负担,多为教改、医改做点贡献呢。

具体的解决办法请朋友们参阅《财经郎眼》系列图书,里面详细的介绍了我们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的办法。再次呼吁,红领的职能是有限的,不是越多越好,真正创造财富的是蓝领和白领,是数以亿计的普通大众,请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吧!­(注: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对其中的褒贬我都接受,这才是百家争鸣的味道,大家都可以发表看法,大家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对于里面的数字我尊重网友的建议作了修改,我是希望还原最真实的数据与大家商榷,谢谢大家!)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0-9-6 22:21
“红领”的稳定与“白领”的易碎
上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白领”还是一个惹人向往的阶层。时隔近20年,中国的“红领”悄然出现,成为最被看好的行当。“红领”其实就是公务员阶层。在中国目前大约有5000万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中新社9月3日)


        在这个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红领”因其收入稳定、福利有保障、晋升有空间成为继“白领”、“金领”之后最受青睐的行当。这样的信息难免让人想起公务员的“金饭碗”和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的趋之若骛,更让笔者联想到了当下白领的易碎。


          “红领”最受青睐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加入“分配性努力”队伍而非“生产性努力”队伍。著名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曾区别了到底哪种制度能促进经济增长、哪种制度会妨碍经济增长,他使用了“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两个概念。他认为,人们认为社会不公平,其实是觉得他们每增加一分投入到生产中去,进行“生产性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相反,有些人只把精力放在企图从社会已有的生产成果中分得更多的份额,进行“分配性努力”,却真的能够得逞。这个时候,必然有更多的人不愿再将自己的努力放在生产上,转而放在分配上,经济增长就将陷入停滞。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才热衷于当公务员,参与到公务员队伍中进行“分配性努力”,这其实意味着大家都更愿意去“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意味着人们更愿意把知识与理性主要用于分配而不是生产,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病症,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显然弊大于利。


          与此同时,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白领阶层却日益焦虑化、脆弱化。表面上优厚的薪水和巨大生活压力、风险预期的不成比例,让白领阶层的焦虑有升无降,由此产生了“易碎”心理。不断疯涨的房价、令人生畏的医疗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既可以让那些社会底层群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并成为阻遏他们向上流动的经济瓶颈,当然也会时刻威胁着中产者看似体面风光的生活,蚕食乃至吞噬他们所谓的高薪,使其备感生活的易碎。

  
          更严重的是,我国社会的中产阶层的认同意识正在下降,甚至比10年前的认同度还低,并且有关研究表明,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大约有5%的人不能保持中间收入位置,他们绝大部分遁入了社会收入的最底层。也有学者从统计学上验证了中等收入者的脆弱性、不稳定性。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当下的中产阶层面临的道路非常狭窄:要么努力进入高收入群体,要么往下走,返贫为低收入群体。如果白领阶层不同程度地陷入一种焦虑之中,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社会就只能在焦虑状态下前行,而这种状态下的前行,注定是病态的。


          这与“红领”的稳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笔者的看法,“红领”的稳定与“白领”的易碎折射着社会的弊病,而“红领”最受青睐是创富能力下降的隐喻,这显然不能被社会忽视!


        有人指出,“如果说中国经济算是奇迹的话,那么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这些拿着微薄薪水艰难度日却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懈奋斗的无数中国人……”在这样的前提下,“红领”的稳定与“白领”的易碎就是一道社会题。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0-9-6 22:21
“红领”是社会毒瘤早晚必将拔除
  要说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哪个群体最优越?想必很多人会想起公务员一族。因为公务员待遇稳定,百姓俗称“旱涝保丰收”,又有相比于其他行业更为福利待遇,因此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想方设法混入公务员队伍,单从每年公务员考试已经逐渐赶超考研等现象可以看出,公务员已经成为青年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究其原因不言自明,那就是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了,就业环境更是不容乐观。



        所谓的“红领”说的就是公务员阶层。真是“红领一出,谁与争锋”,以前人们很羡慕白领,但现在看来,白领阶层已经逐显尴尬,有的白领甚至生活的极为惨淡。如果说顾得上吃喝,可能没人有意见,但若想买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变革,很多白领又是“朝不保夕”。



        其实,有很多白领都想挤进红领阶层的,只要自己底子不差,年龄适当,能去考公务员的都去考了,为自己找到一个好营生是许多白领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看中的就是公务员稳定,有时甚至能捞到些“油水”,就算起初的工资低一些,我也相信他们更愿意在公务员阶层呆着,而不是过着那种“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样没保障待遇低的职业生活,之前不是有传出年薪20万的白领辞职报考公务员吗?



        说公务员稳定,但其背后仍有不稳定因素,准确的说应该是“缺陷”。其一,每年有太多的人报考公务员,造成“吃皇粮的人不断增加”,笔试面试虽是过关了,但人品问题对公务员来讲尤为重要,而“公考”在考察人的品行时并无良策,这直接造成公务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公务员的社会公信力产生模糊现象,并面临巨大挑战。其二,公务员不用担心自己失业,又享受着高福利,虽然吸引着很多人挤队插队,但我认为,这样会不会把年轻人的理想、抱负、朝气甩在一边,想方设法挤进公务员阶层呢?关键是,食利人群越来越多时,不见得就是好事,官僚数量的无限膨胀带来的后果,我想人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吧。第三,公务员阶层其实也有潜规则,这倒不打紧,就算自己稀松平常,但公务员这种资本也是值得自己荣耀和别人羡慕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现在的公务员不是财富的创造者,却是财富的拥有者和掠夺者,有的甚至民愤较大,那么整治公务员队伍显的势在必行,拔除它或者另辟挑选人才之途径,说不定哪一天就实行了。



        所谓“福兮,祸之所倚”,公务员只是一种现象,谁又能保证此现象会一成不变呢?事实上,体力也是很有价值的劳动力,一些技能性较高的蓝领工作收入高于很多白领,甚至高于红领,而工作有具有挑战性,不像公务员一样整日浑浑噩噩,暮气沉沉。在很多农村,掌握一门技术就是“铁饭碗”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当然他们也不反对考公务员,但我始终认为,人一旦失去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那绝对是没有前途的。有人说,公务员是社会毒瘤,早晚拔除,我坚信这句话。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0-9-6 22:22
“红领”公务员,其实就是服务员 文/ 张作甫

     一提到公务员,我就想起了官员,一想起官员,我就想起了“人民公仆”,再提人民公仆,我就想起了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让我想起了他们为人民群众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群众排优解难。

      公务员,在我的意识里,就是一个国家按需分配给予的工作岗位,专门为人民群众服务。而官员,就是领导这些服务的人员服务于人民的“头”。而称“公务员”为服务员,其实一点都没有错。而且从资料查看:“公务员”一词,是从外文“civilservant或者civilservice”翻译过来的。英文原意是中国公务员热“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有人直译为“女王的仆人”,有人意译为“文官”或者“文官制度”,也有人译作“公务员”“公务员制度”,有人译作“文职公务员”,或许这种译法更符合原意。美国则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al employee);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联邦德国称为“联邦公务员”或“联邦官员”。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英美等国,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把政府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称为“公务员”。

     但是像“公务员”这样的服务员工作,国家给予的待遇以及福利,是每一个人想拥有的,工资稳定、福利保障、晋升空间,压力小、轻松等,已经成为“白领”、“金领”之后,又一热门的行当。但是,这个岗位,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拥有”,毕竟要经过考试。也是我认为,最难以胜任的工作。为什么难以胜任,我想这不仅仅是公务员自己的要问的问题,更是人民群众要问的问题。试问一句,你们给老百姓服务好了吗?

     这是一个服务性社会,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在为不同的人群服务,也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我们才得以生存。服务的水平、服务的态度都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管从事什么样的服务工作,我们都要以身作则才能对得起人民,尤其是公务员。既然坐在这个职位上,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工作为的是什么。否则,又怎么能对得起人民的寄托和希望,怎么对得起国家给予这么丰厚的保障。试想,当你违背群众意愿的时候,你怎么有脸去领这个工资。

     “红领”,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他的责任,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担当的。

注:转载请署原名,作者张作甫的资料可百度搜索!
作者: 白鹤    时间: 2010-9-6 22:22
金领CEO与红领公务员的有趣对话

 引导语:红领这个名称衍生自蓝领、白领、金领这个系统,为社会主义红色政权工作的公务员们一般被成为红领。按我们传统的说法,为人民服务没有工作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但在一些老百姓的眼里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下面有一个故事或许会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




让人羡慕的公务员职位


  有人说,命运的洪流会让相似的人遇到一起。为了证明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所以有一天,上天让两个网友在网络上相遇了。他们的QQ昵称一个叫“金领”一个叫“红领”。“金领”和“红领”觉得相见恨晚,谈论热烈。谈话间,“金领”开始卖弄自己的名字。


  金领:“咱们金领,年收入百万,名车豪宅。工作嘛,就是开开会,签签字,打打飞的,指挥小蜜发发伊妹儿。每个月身边换的是不同的姑娘,个个身材高挑,容貌靓丽……咱这名字就是牛叉!”


  正在这“金领”得意打字的当儿,“红领”说话了。


  红领:“兄弟,别忙。你以为金领很牛?话说回来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金领最高不过CEO吧?上头不是还有董事长吗?现在时局多不稳定啊,世界上金融动荡,咱国内人民币升值,你老板要是混不好来个关门大吉,你还有什么豪宅名车?一屁股贷款等你还倒是真的。好,就算你老板厉害,能躲过点风暴啥的,但要做好生意敢得罪咱们吗?咱不拿红领的最高职位和你比,就拿一个小市长和你比比吧,你敢牛叉不听话,咱就在政策里找点条规来治你。你们资本家的屁股哪个是干净的?草民敢和官斗……那些个漂亮姑娘会看得上你这个草民?”


  金领:“呃……”


  红领:“瞧瞧咱这个名字,你知道什么是红领不?公务员,为红色政权打工的人才叫红领。咱的老板是国家,吃的是皇粮,咱是人民的公仆。听,多了不起的称呼。按周星驰的说法,咱是官啊……咱开的是啥车?当然,车牌子不能和你们资本家比,毕竟咱要注意形象,但牌照牛叉啊,咱闯个红灯交警敢管吗!咱为人民服务,人民给咱交汽油钱养车呢。”


  金领:“这个……”


  红领:“豪宅咱买不起,但不代表住不起。你们这些个奸商,就知道在咱伟大的祖国上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骗那些可怜百姓的钱,一个个里有几个做正经生意的?想搞个工程什么的,就知道给咱塞钱送房子。只要咱敢要,那还不是今天住张家老板的,明天住李家老板的?没有咱的功劳,没有咱的签字和红戳子,你一个小草民住得起豪宅吗?奋斗20年去吧!你还比签字呢,比得上咱红戳子牛叉不?”


  金领:“那个……”


  红领:“讲到工作,那老兄你就更别和咱比啦。咱每天工作就是喝茶看报数票子,你比得了吗?当然,辛苦确实是辛苦了点,三天一大会五天一小会那个烦啊,搞得我一开会就打瞌睡。作报告倒都是由秘书代笔,咱跟着读就是了。别以为咱没文化,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可高了,那么好的工作人人都想要啊。现在就是一个火葬场的小职位,也是千人竞争呢,国家只收研究生。话不扯远,讲到辛苦这一点,还有很多被你们害的地方。每天饭局喝得是五粮液,晚上HAPPY夜总会喝得是XO,都搞得咱们一个个不是高血糖就是酒精肝,我容易嘛我!”


  金领:“汗……”


  红领:“咱为了国家的经济,压力可是大着呢,还要常常接受你们这些资本家走狗打过来的糖衣炮弹。自古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可你们却还要把一个个美艳的尤物放在咱的眼前,这不是摆明了让咱犯错误嘛。但咱还是很讲义气的,如果你们在拆迁或者别的什么食用、使用商品上出了问题,咱还要给你们擦个屁股,搞个‘说法’去平息人民的愤怒,毕竟和谐社会很重要……唉,咱们红领的名声就是被你们金领给搞臭的。”


  金领:“这、这、这……”


  红领:“咱做为人民的公仆,为了工作那叫是呕心沥血啊。为了和谐社会,需要欺上瞒下,技巧是需要相当高的。不是人精绝对爬不到这个位置,虽说名声不太好听,但职业是让人羡慕的,按咱网络上的话就是‘嫉妒羡慕恨’啊。你想跟咱比,比得上嘛你?”


  金领:“汗!得,你老兄的名字牛叉,咱跟你了……”



  从此,QQ的世界里又多了一个叫“红领”的昵称……




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人民公仆的表率。



  编后语:红领这个名字的背后,代表的含义是让人敬佩的。孔繁森、焦裕禄等人用自己的行为捍卫了人民公仆这个名称,这个名称的本来意义就应该是如此。但时代的发展却让这个名称变得不再是那么红色了,或许这里有网络发展和媒体公开的原因吧。但事实上,很多社会上的红领工作者确实还在努力工作,为着人民做着事情,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也许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希望红领在百姓心中逐渐变黑是因为这个原因。希望所有的红领工作者们本着做人民公仆的原则,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地为人民服务,人民会感激你们,谢谢!


作者: baconchi    时间: 2010-9-7 01:02
可笑
作者: 左手尾戒    时间: 2010-9-24 16:50
可悲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