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关于设想中选修课的提纲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周    时间: 2005-1-16 19:07
标题: 关于设想中选修课的提纲
朋友们的帖子给我很大鼓励和压力,甚至有些害怕了,所以最近修改讲稿时总是心里没底,我总觉得这种对于文学艺术,进而是人生社会的理论性思考不是没有意义的,但真的很担心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和国关(或者说整个大学中)现在的环境,太格格不入,所以今天先把自己设想讲的东西帖到网上。<br>前面几个作家作品可能大家不太感兴趣(可这是我考虑再三的,在这个题目下,这几位还算是现在能看的),实在不行我想就在讲他们前简单介绍一下作品的大概内容。我真的很担心大家不看他们的作品,那样我设想的在课上和大家讨论的基础就没有了,所以在选作品时我尽量选篇目比较短,大家比较熟悉、特点比较明显的。<br>还是衷心地希望大家可以就选择的作家作品、观照作家的角度等等方面吧,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突然有一个功利的想法,其实这些作家作品和关于现代性的问题,都是近些年文学考研方面专业课里比较热的选题,这也许能增加些这门课的卖点。<br><br>课程名称:<br>现代性的追求<br>——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选讲<br>前言:简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中的几个理论问题<br>1、赵树理——对新文学的“双重修正”<br>2、《白毛女》——经典文本中的“潜台词”(兼评《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br>3、《青春之歌》——一种女性主义的书写<br>4、《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年轻而沉重的质疑声<br>5、王朔——通过语言对历史的思考<br>6、王小波——经验自由主义的思想者的得与失<br>7、《白鹿原》——对抗世界多元文化的中国力量(兼评《红高粱》)<br>8、传统与现代——余华等人先锋创作的意义<br>9、白先勇——张爱玲及其影响下的海派<br>10、高行健——文学存在的理由<br>11、知青文学与阿城<br>12、《我与地坛》——另一种理想主义(可以和张承志、张炜进行比较)<br>13、二元文化对抗下的生命选择——“诗人们”的自杀<br>结语:形而上的现代性追求中,沉重的现实主义题材
作者: gjgxxyljh    时间: 2005-1-16 19:11
你从哪里弄来的啊?
作者: 小强    时间: 2005-1-16 19: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5-1-16 22:59
<!--quote-老周+2005-01-16 19:07--><div class='quotetop'>:(老周 @ 2005-01-16 19:0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朋友们的帖子给我很大鼓励和压力,甚至有些害怕了,所以最近修改讲稿时总是心里没底,我总觉得这种对于文学艺术,进而是人生社会的理论性思考不是没有意义的,但真的很担心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和国关(或者说整个大学中)现在的环境,太格格不入,所以今天先把自己设想讲的东西帖到网上。前面几个作家作品可能大家不太感兴趣(可这是我考虑再三的,在这个题目下,这几位还算是现在能看的),实在不行我想就在讲他们前简单介绍一下作品的大概内容。我真的很担心大家不看他们的作品,那样我设想的在课上和大家讨论的基础就没有了,所以在选作品时我尽量选篇目比较短,大家比较熟悉、特点比较明显的。还是衷心地希望大家可以就选择的作家作品、观照作家的角度等等方面吧,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突然有一个功利的想法,其实这些作家作品和关于现代性的问题,都是近些年文学考研方面专业课里比较热的选题,这也许能增加些这门课的卖点。课程名称:现代性的追求——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选讲前言:简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中的几个理论问题1、赵树理——对新文学的“双重修正”2、《白毛女》——经典文本中的“潜台词”(兼评《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3、《青春之歌》——一种女性主义的书写4、《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年轻而沉重的质疑声5、王朔——通过语言对历史的思考6、王小波——经验自由主义的思想者的得与失7、《白鹿原》——对抗世界多元文化的中国力量(兼评《红高粱》)8、传统与现代——余华等人先锋创作的意义9、白先勇——张爱玲及其影响下的海派10、高行健——文学存在的理由11、知青文学与阿城12、《我与地坛》——另一种理想主义(可以和张承志、张炜进行比较)13、二元文化对抗下的生命选择——“诗人们”的自杀结语:形而上的现代性追求中,沉重的现实主义题材<!--quote2--></div><!--quote3-->4、《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年轻而沉重的质疑声<br>7、《白鹿原》——对抗世界多元文化的中国力量(兼评《红高粱》)<br><br>这两部挺不错的,王小波的,我实在看不下去的说,嘻嘻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5-1-16 23:00
个人认为选的书都挺不错的,可以以讨论的形式来开展,毕竟有争论才能让大家更有兴趣
作者: Sophokles    时间: 2005-1-17 14:26
课程设计够复杂的......如果没有PPT、视频之类的侧面支持,我很可能会听几节就坚持不下去了......<br><br>实话实说哈,老周不要气哦~<br><br>课的内容没的说,有几个章节我说什么也要去听听的^0^
作者: JadeHebe    时间: 2005-1-18 20:12
建议谈一些较新的作品~~~
<br>同学们也都有兴趣
作者: 老周    时间: 2005-1-18 20:42
谢谢友人们的支持和建议,近几年的阅读主要在理论方面,自己都觉得枯燥,所以我就怕一张嘴大家都感觉乏味——大家有心讨论,这可太好了。\r<br>题目完全出于自己的选择,用现在流行的话讲是“原创”,不想有太大的改变了(因为能力和爱好都有限);
<br>前面沉芝麻烂谷子、好分析而不好看的老作品,大家不看就算了,我本来也想,如果开课,用十几分钟简单介绍一下内容就足够了;
<br>“王小波看不下去”让我很吃惊,本以为大家对他会很感兴趣的,不过也许你指他的小说看不下去——那我就有同感了,说不上为什么,也知道他挺深刻,也许是我不喜欢他动辄就走“下三路”的写法;\r<br>视图影象方面我实在不擅长,如果我多做些家务,老婆也许会帮帮忙——尽力吧!如果有关联,我会找些相关的资料,这是肯定的了;
<br>“一些较新的作品”具体不知道指那些,我可能真老了,阅读内容有些跟不上时代了,所以请有心人明示!
<br>如果方便,还希望大家可以广泛征求周围同学的意见,多谢了!假期到了,不如暂时放下这些沉重的东西,祝愿大家假期愉快,新春如意吧!
作者: 小强    时间: 2005-1-19 0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19 16:43
恐怕是众口难调吧\r<br>不过王小波跟王朔 坚决支持
<br>我会去听的!
作者: wanglei00    时间: 2005-1-19 19:25
文学还是长久不衰的话题<br><br>无论时代怎么发展 人都有独自面对自己灵魂的时候<br><br>需要倾诉
作者: happylittlelion    时间: 2005-1-19 20:15
最近就有很多人找我倾诉的说
作者: wanglei00    时间: 2005-1-19 20:20
因为你长的太善良 又没什么可戒备的 你骄傲?你该伤心的说~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1-19 20:25
楼上这样说孩子师哥:)
作者: wanglei00    时间: 2005-1-19 20:27
谁叫他是孩子啦~~我比他成熟~:)
作者: happylittlelion    时间: 2005-1-19 20:28
<!--quote-wanglei00+2005-01-19 12:20--><div class='quotetop'>:(wanglei00 @ 2005-01-19 12:2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因为你长的太善良 又没什么可戒备的 你骄傲?你该伤心的说~<!--quote2--></div><!--quote3--><br> <br><br>晕,找我倾诉,是因为我能忍,至于戒备,如果是映射我,那我只能算作自己看错了人
作者: wanglei00    时间: 2005-1-19 20:30
嘿嘿 伤心了把 激动了吧 不成熟的表现哦~~:)
作者: happylittlelion    时间: 2005-1-19 20:46
我是没你成熟<br><br>可是<br><br>我仍然很快乐,快乐就好了
作者: Phevoshym    时间: 2005-1-19 21:08
完全看不懂 这跟标题有关系吗?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1-19 22:06
哎呀,不要吵啊,有人愿意找你倾诉,说明你可靠,你够诚恳……\r<br>
<br>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伤心~~~~当你难受的时候苦恼的时候开心的时候~~~~难道不想有人可以和你分担分享,听你倾诉吗?~我不否认书的力量文学的力量,但是人毕竟是社会动物~需要的是交流,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最自然的交流是永远被需要的.朋友和书籍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力量,或者是相同的力量~缺一不可~~一个人喜欢的书籍反映他的内心,一个人的朋友亦然~~~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19 22:23
嗯\r<br>还是不要过多的谈及感情了吧\r<br>再成熟也不过是大学生
<br>还是小孩子………………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5-1-19 22:56
还是回到正体吧,我指的是王小波的小说,也许我的文学修养不够的缘故吧,插一些图片或者是音像是很必要的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19 23:15
嗯  另外我觉得内容风趣些 也可以比较那个\r<br>
<br>孙学风老师的课我就觉得很不错 听起来很有意思
作者: wanglei00    时间: 2005-1-20 09:14
还是回到正题吧 我很支持开文学方面的选修课 表个态先~:)
作者: -Danva-    时间: 2005-1-20 16:04
其实身边有很多朋友还是很喜欢王小波的,阿城的很不错啊!只是我觉得这课可能难保证人每节课都听了,遇到自己不感冒的作家,也许就没多大兴趣去了。可能大众口味反响会好很多......
作者: flora    时间: 2005-1-20 1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20 18:31
赵树理……嗯
<br>是有点那个……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5-1-20 20:48
提高文学修养是必要的,支持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1-21 12:17
有没有人愿意开音乐欣赏?呵呵~~希望能整个文化氛围都浓郁起来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21 13:15
音乐差异太大了\r<br>而且古典音乐可能没那么多人喜欢……
作者: 归来的D    时间: 2005-1-21 15:38
<!--quote-流浪的年轻+2005-01-21 04:17--><div class='quotetop'>:(流浪的年轻 @ 2005-01-21 04:1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有没有人愿意开音乐欣赏?呵呵~~希望能整个文化氛围都浓郁起来<!--quote2--></div><!--quote3-->会有的,而且一定会比其他学校更好。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1-21 16:52
<!--quote-feverdeath+2005-01-21 13:15--><div class='quotetop'>:(feverdeath @ 2005-01-21 13:1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
<!--quote2--></div><!--quote3-->
<br>音乐可以分很多种类型来介绍~``比如说开过的歌剧啊芭蕾舞剧~~或者按照乐器来分~~~~~~
<br>如果觉得古典比较闷,有很多可以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的音乐\r<br>或者电影音乐欣赏,只要不是老说的那些都可以~~
<br>思路还是可以很宽的~~~~~~
<br>
<br>
<br>每次去北大看演出的时候就觉得国关的文化氛围不太浓~~可能是人太少了把~~~~~~~~~~~~呵呵~
<br>
<br>绘画欣赏,哈哈
<br>或者宗教与艺术~怎么样~~~~呵呵~~可惜没有这样的老师可能~~~~~搞个讲座也可以~~~~~
<br>幻想ING~~~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22 16:22
宗教与艺术!?\r<br>要不学学插花得了…?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1-22 17:56
家务课~~~~~~~~~哈哈~~~~~~~~~~~~~~~~~~~烹饪课把~~~~~~~~~~~~~~~~~~~~
<br>
<br>
<br>宗教与艺术,太有美感了,神秘~~~~~~~~~~~~~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22 18:23
下学期就开始学宗教啦…\r<br>嗯\r<br>有兴趣的话 还比较轻松\r<br>只是不知道要背的东西有多少\r<br>哎
作者: 归来的D    时间: 2005-1-22 19:50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br><br>古典就是古典,高雅就是高雅,别想空谈什么普及,真正对古典音乐产生长久兴趣的人是有限的,而且这种兴趣的产生不可能完全源自课堂。<br><br>所以,学校里开展单纯的古典音乐教育是不可行的,音乐类教育,或者说艺术类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多元化,浅显化,不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艺术,而是如何为学生打开一道门,让学生有机会去认知艺术世界的奥妙。<br><br>繁重的学业、就业压力使当代大学生不敢把太多的时间消耗在对艺术的探索之上,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在我看来,纯属扯淡,症结在于社会、学校根本不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因为艺术教育也许能使人高贵,但不能直接体现为就业率、收入、专四、托福成绩。<br><br>如果我们能重视艺术教育,当然,包括文学、影视、音乐、绘画等等,也许就真的能离"特色"大学目标近一点,能让很多人在走出校门时带着更高贵的情感而去,带着更多的激情和梦想而去。<br><br>衷心祝福那些为学生、学校谋求福祉的人。
作者: YuYu    时间: 2005-1-22 2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5-1-22 23:51
<!--quote-归来的D+2005-01-22 11:50--><div class='quotetop'>:(归来的D @ 2005-01-22 11:5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
<!--quote2--></div><!--quote3-->好精辟啊…\r<br>没话说了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1-23 18:07
现在早就完全没有激情了~~~~~~~~怎么办~~
作者: YuYu    时间: 2005-1-23 19: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5-1-23 19:49
<!--quote-归来的D+2005-01-22 19:50--><div class='quotetop'>:(归来的D @ 2005-01-22 19:50)</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根据过去的经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br><br>古典就是古典,高雅就是高雅,别想空谈什么普及,真正对古典音乐产生长久兴趣的人是有限的,而且这种兴趣的产生不可能完全源自课堂。<br><br>所以,学校里开展单纯的古典音乐教育是不可行的,音乐类教育,或者说艺术类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多元化,浅显化,不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艺术,而是如何为学生打开一道门,让学生有机会去认知艺术世界的奥妙。<br><br>繁重的学业、就业压力使当代大学生不敢把太多的时间消耗在对艺术的探索之上,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在我看来,纯属扯淡,症结在于社会、学校根本不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因为艺术教育也许能使人高贵,但不能直接体现为就业率、收入、专四、托福成绩。<br><br>如果我们能重视艺术教育,当然,包括文学、影视、音乐、绘画等等,也许就真的能离"特色"大学目标近一点,能让很多人在走出校门时带着更高贵的情感而去,带着更多的激情和梦想而去。<br><br>衷心祝福那些为学生、学校谋求福祉的人。<!--quote2--></div><!--quote3-->支持,不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 YuYu    时间: 2005-1-23 2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