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80’后/天长地久》:有谁共鸣? [打印本页]

作者: 筱幽萌瑜    时间: 2010-6-30 20:14
标题: 《80’后/天长地久》:有谁共鸣?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尽管影片的主创群体与片名有着天然的契合度;这也是一部情感表达极为丰富的电影,哪怕故事的主体在80后这个目标人群中并不具备广泛的普适性;同时更是一部在表达上回归国产电影传统审美取向、内敛而唯美的作品,虽然影片有着明显女性视角的特质。。。。。。
《80’后》的故事以爱情剧为主体,在一个较大时间跨度的设定下融入了中国大陆九十年代初到现今为止的多处时代特征,比如张国荣,比如SARS,比如香港回归和08奥运,其时代剧的创作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有足够可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细节。其实八十年代生人的群体特征,在我看来是孤独而带有较强逆向思维倾向的,因为他们在父母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创伤之后出生,并且童年旁观过发生在八十年代末的信仰危机,在他们的成长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所以独生的大多数缺乏足够的沟通,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在古老的道德体系被逐步土崩瓦解的年代里越来越脆弱,所有积极的,颓废的,甚至中庸的人生态度里最多被提及的就是人生选择的自我诉求,被安排和被设定的生活已经让他们越来越反感,出现诸多莫名的危机意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照此妄言接下去臆断,《80’后》表现伤痛似乎更容易引起共鸣,或者说在影片的目标观众群中能有比较直接的代入感。可惜最终看下来,笔者期待的代入感并不明显。
影片开场就是一个背叛的母亲,一个惨死的父亲,这种令人绝望的未来在孩子的心中可能造成的伤害是不可磨灭的,星辰的优异成绩与孤僻的少年时代有一个反比关系,她的才华并没有在片中直接表现出来,却有数个寄居于舅舅家旁观表弟被灌注亲情的画面,而之后她的命运在遥控汽车穿行客厅的镜头下被表弟接棒,离异,再婚,同一屋檐下有三个不同血亲的孩子。但看这边厢出场的人物,已经包含了孤儿,单亲,重组家庭,好一个用心良苦的伤痕设定!不可否认这种故事背景的设计轻易就能有较强的感情冲击力,并且在叙事上能获得较强的戏剧冲突,但其实普通家庭描述的缺失就已经使这个故事不具备时代剧的普遍特征,也就失去了片名可能涵盖的时代剧野心应有的大范围情感共鸣,所以到最后影片主要的只是一个成长历程较为复杂的女生的爱情经历。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