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报道汶川地震:中国出现广泛公民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0 18: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请的中外记者采访团,5月15日傍晚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前往四川地震灾区采访。记者团成员共来自20家中外媒体,包括美联社、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等外国媒体记者,和香港《经济日报》、香港商业电台、澳门澳亚卫视、台湾“中央社”等港澳台媒体记者,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等内地媒体记者。记者团在成都作短暂停留后,前往绵阳市、北川县和德阳市等地震重灾区采访。

  除了受邀的外国媒体外,几乎所有外国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赶赴了四川,并发回了有关中国地震救援的相关报道。

  中国首次出现广泛的公民社会

  作者[加]GeoffreyYork发自绵阳 编译黄义务

  在通常情况下,这家重庆汽车俱乐部的富有会员,习惯于驾着豪华奔驰越野车在城里转悠,享受他们的周末休闲之旅。

  但本周他们往车里装满了一箱箱药品、食物,驱车到四川地震现场。有近100名俱乐部成员赶往灾区,20辆车组成的车队为无家可归的幸存者送去物资。一名成员说:“我们想都没想就做了,我们有责任帮助兄弟姐妹们。”

  这些奔驰车主们属于成千上万的中国志愿者大军,他们源源不断地涌入震区,显示了规模非凡的民间援助行动。大多数志愿者都是独立、自费和自发组织的,与中国传统的政府法令截然不同。

  在这个民间慈善或社区行动传统不很彰显的国家,四川地震催生了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声势浩荡的“草根”志愿者运动。一些分析家说,这可能是历史性时刻,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广泛的公民社会。

  单是在遭地震重创的绵阳市,就有超过9000名志愿者,其中数百名来自遥远省份。在一个供2万名无家可归者避难的体育场,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在捐助新衣物和提供医疗帮助。道路上挤满了民间援助车队,警察为此不得不让他们给急救车让路。

  在全国范围内,中国人捐出了60多亿元人民币,以帮助大约1000万受到地震影响的灾民。一些人甚至租用推土机、起重机和挖掘机,将它们运到灾区,用以搜寻垮塌建筑物下的幸存者。

  民间运动的到来正值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时刻。距北京AOYUNHUI开幕已不到3个月,中国届时将欢迎整个世界。但前几周,民间欢迎的热度似乎变得不明确和犹豫。几个月来的“民族主义”、对安全的多疑和排外情绪和对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的亲西藏抗议的激烈反应,已经危及到了奥林匹克精神。

  但现在,中国正向世界表明,民族主义有着更人性和富有同情心的一面。地震及中国对此的反应,将软化中国在奥运之前的形象。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政治学家江文然(音译)说:“从政治上讲,这是中国政府的绝佳机会。火炬传递抗议后,他们知道中国国际形象有问题。现在媒体报道的开放性和及时性是空前的,这是中国向前大跨步、朝向更大的开放的时刻。”

  在3月份西藏骚*后,中国爱国者与西方媒体几乎陷入一场战争。但地震最终将使双方停火。江先生说:“我认为出现了一些和解。国内媒体在开放,外国媒体也获准进入灾区。中国正在弥补曾经的错误。”

  在四川的许多志愿者都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从未经历过热火朝天的革命或前几代人的艰辛。一直到今年,他们似乎对任何社区工作或社会活动缺乏兴趣。西藏骚*期间,“后毛时代”的意识形态真空被民族主义所取代,并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意识形态。“但民族主义是双刃剑。在这次地震中,它激发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不是排外或民族沙文主义。地震对许许多多人的意识带来了冲击,他们在真的关心别人。”

  (加拿大《环球邮报》5月17日)

  温总理和美国救援医生拥抱

  作者[英]CliffordCoonan发自北川 编译古雷

  抵达北川之行就像迈向地狱的长征。当你终于艰难进入这座小镇时,呈现在眼前的是可怕一幕。据官方估计,这场中国30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会夺去5万人的生命。但亲眼看到这里的重创场面,很容易会想到最终死亡人数将不止这些。

  通往县城的道路仍未打通。解放军士兵先在3公里之外救援站的红旗前集合,然后徒步进入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的地方的中心地带。

  北川之行最初很顺利,但随着开始爬坡,我们不得不慢下来。我们停下来让抬着尸体以及幸存者的军人先通过,他们的脸因负重爬坡而变得扭曲。这条通往县城的狭窄道路上还有络绎不绝的村民,他们拿着东西急匆匆地赶往设在邻县的避难营。大多数是老人,走得很慢但一刻不停歇。

  我每天都在报道四川地震,似乎不可能想像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在绵竹市汉旺镇,到处都躺着尸体。在都江堰,数百名死去的青少年被从废墟里挖出。

  这个城里的每个人都得出手帮助,记者也不例外。一名哭喊着的妇女说,她听到碎石下面有人在喊,我被叫去找担架和工人,但当我们把人手找来时,石块已被移掉,那里只有一具尸体。人们在地震区经常听到什么声音,经常把丧失亲人者的恸哭误以为是亲人的求救声。营救人员到处喊“喂”和“有人吗”,但往往没有任何反应。

  中国对来自外国的救援历来比较谨慎。当国务院总理温Jiabao视察北川时,他发现来自美国“心连心”救援队的医生布赖恩·罗宾逊和其他志愿者走在路上,马上要求停车。他跟这名美国医生拥抱,向他表示感谢。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即便在令人心碎的北川,也有让人感受到希望的故事。“别管我,去救其他人,他们更需要帮助。”一名妇女说。军人们把她放到担架上抬到一处简易急救中心,人们刚刚把她从废墟里救出。她在废墟下挺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72小时。

  在营救站,每当有担架抬回时,救援者就围拢上去。一名幸存者被抬回了,士兵们欢呼,而当看到另一个担架上放的是尸体时,他们都发出失望和伤心的低语。
电视上不间断播放的画面不同寻常

  作者[美]AndrewJacobs::编译王永生

  母亲在对着自己孩子的尸体痛哭。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忙活。脸色严峻的政治领导人在安慰受害者和安抚这个陷入巨大悲痛的国家。

  这样的场景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灾难中司空见惯,但对于中国来说,电视上不间断播放的有关营救努力的画面不同寻常。

  自从地震将四川省农村大片地区夷为平地以来,中国政府就发起了迅速的救援行动,向灾区派出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务院总理也迅速赶到现场。

  迄今,这种做法似乎奏效了。中国网站上和聊天室里充满了赞扬政府应急反应的发言。在天涯论坛,当有人批评政府和军队营救部分地震受害者不力,网民们迅速群起而攻之。一个帖子写道:“那种只说不做的人在这种时刻请闭嘴。”

  如果中国应对这场自然灾害比美国应对“卡特里娜”飓风要做得好,这项成就可能会强化中国政府的观点,即中国的制度能促成良好的政府和快速增长。

  12日以来中国官方的反应,不仅与其邻国缅甸形成鲜明反差,也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的表现大相径庭,那场地震至少造成24万人丧生。毫无疑问,那场灾难的教训铭刻在当前中国执政者的头脑中。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几天,握有权力的“四人帮”对灾难轻描淡写,拒绝了来自外界的援助,由装备不良的军人进行抢救。

  对于此次四川地震的报道也更开放。许多中国记者从地震灾区实况报道,迄今外国记者也没有受到限制。中国官方的宣传喉舌新华社对伤亡情况和救援队伍遇到困难的实时报道,也异乎寻常。

  清华大学传媒学教授史安斌说,他对这次政府的坦率和官方媒体的活力感到惊讶。他把这种开放部分归因于不久前通过的、要求公共官员在自然灾害时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的法规(指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他表示AOYUNHUI正在推动中国尝试更大程度的开放。他说:“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国际标准,我想政府从过去学到了一些教训。”

  (美国《纽约时报》5月14日)

  党支书的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没了

  作者JohnVause发自北川陈家坝 编译朱庆和

  在位于四川省北川县的陈家坝村,这场致命地震的幸存者正耐心等待援助。他们没有怨言。其中有一名伤到背部不能走路的妇女,大声呻吟着。军人们发现后把她及时送去了安全地带。

  地震之后下起了雨,一些已被救出的幸存者就躲在塑料薄膜下。尽管缺少食物、水等供给,也无法打电话,但大多数人都没有索求和抱怨,其中一些人甚至在打牌磨时间,他们都相信会有人来帮他们的。

  我们碰到的许多人仍心有余悸。一名妇女说:“太可怕了。这里到处都是废墟。”

  中国人常说“吃苦”,就像美国人所说的“微笑着承受”。我们从中国人身上充分地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碰到了一些热心助人的人们。有一个人想把一包饼干分给我们吃,因为我们正在报道地震。加油站的一名妇女给我们的越野车加了100美元的油,按规定每次最多只能加13美元。她上来帮了我们一把。加油站有军人负责定量供油。

  我与制片人在布满土堆和石块的路上艰难行进,我们目睹了地震造成的破坏。这次地震的破坏力太大,陈家坝的房子瞬间成为一堆废墟,废墟下面埋着曾生活在那里的居民。

  当地官员们说,当前最主要的不是寻找死者,而是抢救还活着的人。幸存者无处可去,只好挤在简易帐篷里。我不知道残存的楼房有多牢固,我意识到这场地震的影响将持续若干年。

  或许,最令人酸楚的是我们跟陈家坝**党的书记的谈话。他给我们指出方向和提示各种界标——他脸上开始时一直保持平静。他说,那里曾是1.3万人的家园,现在仍有3000人失踪。

  当他向我介绍地震破坏的情况时,我问有多少人遇难。这时眼泪从他的脸颊上滚落,他没有去擦。他说已经有500 人丧生,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

  他正处在悲痛之中,这时对讲机响了。有人叫他过去,他向我们表示歉意,一路跑着重新投入援救工作当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5-20 21:58:09 | 只看该作者
老外真能找事~~好象老师评学生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23:1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