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台媒谈两岸语言差异 称对大陆人说窝心会遭白眼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2-4 21:10
标题:
台媒谈两岸语言差异 称对大陆人说窝心会遭白眼
1259803127243_3701.gif (35.2 KB)
环球网记者范凌志报道,两岸民众交流日益频繁,双方相互往来旅游人数日渐增加。但在沟通上,同一用词在两岸的解释可能会大不相同,并容易因此引起误解。比如,台媒称,对大陆人说“窝心”要小心“遭白眼”。台湾《联合报》3日文章就总结了一些: 比如,在台湾,女性喜欢被称为“小姐”,被叫“女士”,是尊称;而在大陆,“女士”也是尊称,但“小姐”则可能指的是在“特种行业”工作的女子。 文章还称,“阿姨”在台湾是年轻人对比自己年长许多,或与父母同辈女人的称呼;但在大陆,“阿姨”也可能指的是“家中的佣人”。 大陆习惯称呼较亲密的朋友为“亲爱的”、“宝贝”,但在台湾,“亲爱的”只能是男女朋友或夫妻之间,“宝贝”通常则是自己的小孩。就连“朋友”这个词,在台湾“朋友”就只是朋友,但在大陆“朋友”还可能隐含男女朋友的意思。 除了称谓之外,两岸的形容词也有同词不同义的现象。 台湾说很“窝心”,指的是对方很体贴、让人心里感到暖意;但“窝心”在大陆则有反义,指的是“让人感到不愉快”,很“闹心”。 两岸对“感冒”的解释也不一样。在大陆,讨厌一个人,要说“我对此人不感冒”;而台湾的用法则完全相反。“可爱”在大陆带有幼稚的意思;而在台湾,可爱是非常普遍,跨年龄、跨性别的正面称赞。 在台湾,为了表示客气会说请您“批评指教”。但是“批评”在大陆还有“清算”的意思;另外,台湾人一天到晚都在“检讨”,在大陆,“检讨”则是很严重指责的意思。 文章最后说,虽然两岸说的都是普通话,但随着时代变迁,台湾与大陆的习惯用语,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意涵。所以,当两岸民众遇到时,要彼此能够用心去了解“这个人究竟在说什么”。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4 21:10
阿姨师傅的叫法都存在的好不好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4 21:10
这就是台湾媒体的报道! 他永远不能全面客观的看待大陆! 就算两岸用语都不能全面客观报道!小姐不一定就是特种行业! 你在那种场合当然用小姐! 一般情况当然还是可以用小姐表示年轻女性!阿姨自己母亲的姐妹也叫阿姨,并不是阿姨就是佣人。佣人不是香港台湾那种,只是一种帮你的工作,一般都是中年妇女,所以一般就叫阿姨,一般路上不认识的,要和她说话也可以用阿姨。大概是以前的说法应该是全国人都是兄弟姐妹吧,都叫阿姨。我自己阿姨把方言换成普通话 就是娘姨。工读生顾名思义就是半工半读的学生。少年犯就是少年犯!影展要看前面加什么不然说影展也不知道是什么影,电影还是照片,都能用。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土豆”是方言说法,个别地区叫洋芋,台湾叫花生。 牛的意思一直在变吧,牛什么是方言:傲气的意思,还有说大话的意思。比如以前的吹牛皮。 矛盾要看用法,心里矛盾当然是纠结犹豫的意思。他和他有矛盾当然是冲突。计算机是电脑,用了计算的那个叫计算器。 师傅不单是这些司机,真的教你东西的也叫师傅。只不过老师主要多指学习教书。还有中国大,各省都用语都有不同,就算同省的不同城市还不同! 一般本地人还是用方言较多,一个浙江每个地方方言都不同,一个县 一个市,可能两个镇的话就不同,这就用普通话,各地普通话都会加入方言内容。酱油北方叫老抽,南方叫酱油。不是看到一个大陆人,全中国人说的和他都一样!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4 21:10
这是个俗语,但南方和北方的意思却是相反的,北方窝心是心里不舒服、难受、受委屈的意思;而南方则是暖心、贴心、心里很舒服的意思.我自己的理解就是暖心、贴心。不看这个我都不知道北方人的意思是不舒服!这就是台湾和大陆的区别,台湾把大陆看成台湾那样简单。大陆的大地方,大陆人都可能不清楚.各种民族,语言,方言。东北话可能东北各地都有不同,吴语就分很多地块,几个吴语片,福建闽南话还有很多不同。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