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浅谈“球体国家理论”的时代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10-2-4 20:18
标题: 浅谈“球体国家理论”的时代意义
2009年11月13日至14日,“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成功举行,对关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来说,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两岸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就两岸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甚至碰撞出火花。然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刘国深教授的“球体国家理论”,在会上一经提出,就在两岸专家学者中产生强烈共鸣。海内外媒体纷纷跟进,就这一理论进行分析报道。为什么“球体国家理论”的提出能引出如此大的反响呢?笔者认为,“球体国家理论”迎合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为解决两岸当前的政治定位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一、“球体国家理论”迎合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刘国深教授的“球体国家理论”认为,“中国国家球体”是由祖国大陆与台湾两部分构成,“球体”的球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两个竞争中的政权构成,两部分球面各自都由一定的内部主体支撑,同时也在国内外分别行使既相互区隔又相互依存的对内对外功能。它们分别在“背靠背”的空间和场合代表着中国,双方形成了事实上“一体两面”的关系。因此,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是“一个中国境内两个竞争中国代表权的政权差序幷存”。“球体国家理论”对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精准的定位。“球体国家”理论没有回避“+++国”问题,没有否定“+++国”政权的存在,将“+++国”定位为一个中国境内竞争性的政权符号。这一论述,既具有历史意识,又顾及台湾人民感情需要。呼应了长期以来两岸人民追求和平、谋求发展、共创双赢的心声。
  二、“球体国家理论”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各地区积极谋求快速发展。和平、合作、发展汇成时代洪流,推动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刘国深教授的“球体国家理论”,突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两岸“共同”协商、决定原则。由于两块球面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未来需要解决的是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终止“零和”博弈,有序安排内政外交,幷不把一方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尽最大努力避免两岸兵戎相见,避免任何一方“局部隆起” 或“局部逸出” 。避免“中国国家球体”的运转发生颠簸或颤动现象, 从而对国际社会力量平衡造成扰动。“球体国家理论”是一个稳健的,切实可行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建立两岸共同事务委员会的方案,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和谐世界美好理想的大势。
  三、“球体国家理论”为解决两岸当前的政治定位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范式。刘国深教授的“球体国家理论”摈弃了两岸长期的意识形态纠葛,以极大的勇气面对两岸的政治现实,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把问题扩大化。这一理论既回应了大陆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充分考虑了台湾同胞的关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同大陆人民一样,他们也对美好生活有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球体国家理论”提出,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球体”的表面只有一种颜色代表这个国家,而中国这一“国家球体”的表面是由红蓝双色构成的。这一论述有着极大的创意,它意味着两岸领导层应该放弃政治符号的争执,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回应两岸人民对美好新生活的期待。
  厦门大学 古小明
《联合早报网》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4 20:18
呵呵~似乎台湾人已在此球体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我们都是地球人”的新球体理论。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