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也就是由于德国人的这些过人之处,西德在战后快速复苏,而东德也堪称当时共产国家的首选。但由于制度的竞赛,东德还是不敌西德。在此过程中,柏林围墙就是民主与极权的最佳标志,虽然如此,双方仍然制定出和平共存的方式。这种“agree to disagree”的妥协,必须是基于双方的高度善意与诚意,再加上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终于使得两德和睦相处了20年之后,最后完成统一。尽管两岸与两德的实例区别甚大,但两岸关系已有向德国模式发展的迹象。比如,北京对于台湾甚至“+++国”接受的程度,已由完全漠视转为适度暗示,现正朝向事实承认的方向迈进。因而,当“九二共识”已具备“一中屋顶”之后,是否有可能向德式的“屋顶理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