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美媒: 马准备两岸和谈?不如说设障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10-2-4 16:56
标题: 美媒: 马准备两岸和谈?不如说设障
2009-10-20


【大公网讯】美国世界日报19日社论说,台湾高层日前传出两岸启动和平协议或军事互信机制谈判前要有些准备功夫,这是一般程序,也是必要条件;但若无心于此,以准备不足为借口,则大可不必;除非另有隐情,则另当别论。

社论说,通过智库学者赵春山,台湾高层抛出的想法是得先完成三项准备:一是先完成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和金融监理协议;二是完成岛内建立政治谈判的共识,不排除公投的选项;第三要国际社会接受,特别是美日两国。

马英九在其任内若能完成这三项准备,两岸统一自该水到渠成,再无任何异议可言,又何必仅停留在启动谈判的阶段。

社论说,这三项准备功夫如果换算成工作天的合理需求,例如岛内共识,或许要等到民进党彻底泡沫化,绿营选民同时完成换脑袋工程;退一万步言,显然还得由蓝营持续推动不懈才有可能。问题出在马政府启动此项工程或宣示即将施行,有如绿营启动「去中国化」或相关公投工程一般的用心用力。所以此一充分共识,根本是说辞而已。与其说是准备,不如说是设置障碍。

再如美日两国何曾公开反对两岸启动政治对话,不都期待两岸能为亚太和平有所贡献?赵春山显然泄露了「天机」,那就是美、日两国一向反对两岸和谈,两岸和谈的指向就美、日而言,当然是迈向统一。而这正是「天机」的核心,即两岸可以和解作生意,但不可从事指向统一的和谈。

台湾当局何以会通过赵春山说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语,例如「我们也不希望美、日(因两岸和谈)和**关系搞坏」。两岸所以拖到今天,这和美国介入何待烦言。冷战时代不谈,就算到了今天美国战略思维依然以中国为假想敌,两岸要谈军事互信机制,美方即传话会主动扮演「咨询」和「后盾」的角色,直视台湾为「附庸」和「马前卒」。

再看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和金融监理协议,设若谈判完成,其所创造的双边利益,台湾方面所得就政经利益言远超过对岸。这就像三通一般,早已不是对岸急而是台湾急。

社论说,北京为了统一的长远利益,必先稳住马英九的施政优势,必要提供马英九充分的经济利基自不待言。至如未来两岸发展及走势究竟产出什么愿景,足以打下两岸互信的基础,马英九对此反见却步。

是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和两岸金融监管协议是实,岛内共识和国际社会接受是虚。实者为可能、可望兑现也,也是台湾的需求;虚者乃借口、别有隐情也。在虚实之间,可以看到马英九的策略走向,即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和金融监管协议最好采取台湾的版本,例如大陆劳工不得入台,大陆农产品不得扩大输台。这是公开摊牌,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运用。

虚者如岛内共识和美日同意,这当然是借口,但不能说没有隐情,而且互相影响。假定马英九不是不想谈,但碍于岛内政治生态,而马英九又有连任的压力,这就不能没有顾忌。这等于马英九在向北京传达个人的处境,而且暗示会有无法承受的负面效应。这就涉及美日两国在台海地区究竟有什么重大利益,会和两岸和谈发生冲突,马英九有义务向支持他的台湾选民作一交代。

马英九对两岸政治谈判最新的说法是两岸现在并非「剑拔弩张」,没有必要也非迫切。难道两岸非要「剑拔弩长」才有可能走向政治谈判桌,谈军事互信机制?如果马英九不是无心之失,两岸互动和互信势必大打折扣。

社论说,北京知道马英九的想法?赵春山说明,曾经通过相关管道,向大陆政府传达。这意味北京早在赵春山公开宣示前已有所掌握。准此,马英九似乎很能周旋于蓝绿两岸和美日国际社会之间,就不知与其周旋者如何看待马英九,特别是蓝营支持者。

中评社香港10月20日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4 16:56
马英九?就是一个打太极的.........从来都没有看好他,在上次台湾台风灾害的事情,他早都伤透了人心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4 16:56
前人铺路,后人才有前进的方向,马英九敢不敢铺路,铺什么样的路,都不是马英九自己说的算的,个人认为两岸统一的主动权已经慢慢转向大陆,台湾想跑都跑不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4 16:56
马英九根本就是个台独派,只不过其表现形式跟陈水扁不一样罢了。如果他在选举的时候就象民进党一样大打台独牌,恐怕他很难选上,因为蓝营会有很多的票是不会投给他的。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4 16:56
国民党没用。在大陆没用。有老美撑着还是被打到台湾。在台湾又被民进党夺了政权。现在重掌政权却无新意。早晚还是完蛋。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4 16:56
想谈就快谈吧!
想谈就谈吧、等罗嗦够了有迟了!--- ---
文章结束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