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末,波兰被俄国打败,一名叫做贝尼奥斯基(Maurice August Benyowsky)的波兰军官,被俄国囚禁在西伯利亚。后来这名军官领导其他囚犯,夺狱而出,劫取一艘俄国军舰,从海参崴南下,到达台湾东部,上岸定居。一七八二年,贝尼奥斯基将一份取台湾的计划,献给奥国国王约瑟夫二世( Joseph Ⅱ),结果未被採纳。四年后,贝尼奥斯基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战死。其妻於一七九○年整理回忆录遗稿,以法文出版,不久,英文译本问世,译者William Nicholson,书名《The 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ceAugustus,Count de Benyowsky》。贝尼奥斯基回忆录,就在欧洲广為流传(註一)。
贝尼奥斯基虽然没有在台湾开发史上產生直接影响,台湾方志也无此记载。但从其回忆录出版后的一百年内,台湾先后遭遇英国、美国、普鲁士(註二)、日本、和法国五国的军事攻击之事实来判断,那本回忆录与帝国主义者对台湾的覬覦,很难说没有任何关系。
B、鸦片战后台湾发展:
鸦片战争期间,台湾与英军的三度接触。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并非全面战败,因為在台湾,英舰始终无法得逞。没有理由可以否定,当时英军毫无进窥台湾的意图。因為,贡献许多商船给英国运用的怡行洋行,股东之一的麦地臣(James-Matheson),在鸦片战争进行最激烈的时后,仍中意取台湾。一直到一八五○年代开始,由於台湾煤藏丰富的消息,正符合美国所拟开闢越洋航线之轮船所需,以及失事洋船可能有生还者流落台湾的传闻,才引起四个野心勃勃的台湾计画。第一个计画是以台湾為美国的保护地,第二个计画是主张台湾独立,第三个计画是购买台湾,第四个计画是占领台湾(註三)。美国政府皆未採纳,但美国商人罗宾奈(William M. Robinet)确曾在打狗建立商业殖民地,美国国旗也在打狗飘扬约两年(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