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灾民是「他们」,那麽「我们」是谁?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3 15:08
标题:
灾民是「他们」,那麽「我们」是谁?
社论-灾民是「他们」,那麽「我们」是谁?
* 2009-08-15
* 中国时报
* 【本报讯】
八八水患发展迄今已满一周,但一直到最近一两天,灾区救援的协调整合才渐上轨道,但显然已经错过了救灾的黄金时间。过去一周大部分的国内舆论大都集中在实况报导,鲜少对救灾效率责难批评,主要也是以大局为重,希望以鼓励慰勉增进救灾成效,避免政府与灾民之间的或有嫌隙,以免延误救灾与重建;这样的心境应该是大多数台湾人民所共通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民间与舆论共体时艰的努力,却经常被政治人物的不当作为或发言所干扰甚至破坏。日前,马总统于巡视灾区时接受CN*有线电视网访问时表示,此次灾区以前从未受类似冲击,所以「他们」没有准备好:而灾情严重主要是因为「他们」(灾民)事前未及早撤离所致,引起网民严厉抨击。我们在仔细检视其受访原文后,也认为值得提出批评。
马总统将灾情严重归因为居民未能事先撤离,与先前行政院的说法一致,似乎是府院的共识,也似乎在为中央政府脱卸责任。就事情先后次序而言,先未撤灾民以致后续灾损重大,逻辑上当然没有错;但若从行政责任或民众观感的角度来看,恐怕都是极不恰当的发言。
以灾民撤离为例,虽然其执行确实是地方政府的业务,而撤与不撤确实是灾民自己的决定,但在此当口去评论灾民「没有准备好」,难免给阅听民众画清界限的指涉,极为不妥。灾民地处偏嵎,资讯与危险意识当然都不及中央灾害指挥中心。也正因如此,才有成立灾指中心必要。若以稍微「父权管理」情境类比,则中央政府灾指中心有如父亲,而子女则如地方人民。父亲预见子女可能遭逢危险,遂对子女的行为做出建议,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子女会不会依建议而行,终究是他们的抉择。但是任何做父母的都知道,父母与子女即使同处一屋簷,也不是一个命令一个动作,总要三催四促、反覆叮咛,才可能竟功。无论如何,子女不幸发生灾难,恐怕少有父母会对外人说:「子女没准备好」以致酿灾吧?
以此次水灾撤离情形来看,也许中央救灾中心有发送撤离建议,但中央有追踪执行情形吗?中央究竟知不知道地方没确实执行撤离建议呢?如果不知,那先前建议就是欠缺关怀、虚应故事。如知道地方未撤,有后续追踪催促吗?当气象局一再上修雨量预估时,中央单位有不断增加其撤离建议的强度吗?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尽到承上启下责任吗?我们并不是在此脱卸灾民滞留的责任,但是政府自己都没有善尽职责,又有什麽资格去影射「未能撤离」是罪魁祸首呢?如今救灾仍是如火如荼,总统却说人民没准备好、行政院怪地方不撤村,实在是欠缺同理心与凝聚力。
马总统受访发言最令网民不满的,恐怕是「他们」这两个字。总统对外国记者发言,只适合说「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们」该儘早撤走灾民。当总统将灾民用「他们」来描述,将撤离的主词设定为「他们」时,相对而言就是将救灾者与负责通报的政府机关预设为「我们」。总统在平常是国家行政的领导者,在灾祸侵袭时更是人民精神意志的凝聚者。总统与中央政府的一切施政与发言,都该发挥积极正面的效益,都该是庄重严肃、深思熟虑的。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当然要尽量内括最大多数人民,而避免外排部分人民。但马总统与先前行政院的发言,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思考。媒体民调人民对政府救灾严重不满,一部分来自观其行,恐怕另一部分则是来听其言。
八八水患是台湾近年来罕见的灾难。依现在的死伤损害规模与救灾防灾效率来看,中央与地方政府都绝对有难以迴避的行政责任。虽然舆论不愿意现在去追究或推论责任,但是不客气地说,中央与地方许多大官恐怕都是待罪之身。以目前的暧昧身分,加上死伤规模与民怨,「我们」政府大员的发言还能不谨慎吗?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5:08
靠拉选票拉出来的总统还能怎样??
唉!!!民主??普选!!就这样啦!!!还能怎样???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5:08
人家是做秀拉票选出来的,谁会秀谁上台,当然上台并不见得民众会得益!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