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快评:罗援将军问题尖锐 两岸军事互信很难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3 13:41
标题: 快评:罗援将军问题尖锐 两岸军事互信很难
2009-08-13 00:09:52   

  中评社快评/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11日在杭州表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需要破解三大谜思。大陆是否调整军事部署,要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独立自主地决定,而不能由他人施加压力。罗援出席由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中国评论通讯社、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岸发展研讨会”。他指出,有三大谜思需要破解:一是建立军事互信是否必然是台湾的“票箱毒药”?二是两岸热络的经济交流是否必然导致军事互信?三是建立军事互信是否必须事先设限?

  罗援将军的问题提得十分尖锐,值得各方深思。他概括的三大谜思很准确,很有商榷的空间。两岸军事当局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谜思,只要谜思不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构建就将寸步难行,令人望而生畏。现在,最需要的是让两岸的军事专家及两岸关系专家进行充分的讨论,甚至可以争辩,在分歧中寻找共识,才有可能比较早地打破谜思,进一步克服思想的障碍,向构建军事互信挺进!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3:41
二是两岸热络的经济交流是否必然导致军事互信?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3:41
把全文发出来!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3:41
楼主不贴我来贴吧
罗援少将:两岸军事安全互信夜长梦多


中广网 03-03
  中广网3月3日消息 (记者 穆亮龙)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成为坊间广泛关注的议题,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罗援少将。
  嘉宾介绍:罗援,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少将,博士生导师。
  不能再等30年
  记者:您认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什么时候谈比较合适?两岸“三通”,我们盼了30年现在终于通了,那么,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我们还要等多久呢?
  罗援:就我个人来说吧,当然越快越好。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现在这个有利时机再不抓住,那么再过十年八载之后情况将会更加复杂。但是,很多事情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操之过急也不行。因此,我觉得应该先做好一些铺垫,要暖暖身,然后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就立即启动。我讲的铺垫、暖身就包括双方要做好一些Homework,也就是做好“家庭作业”。各自把我们下一步应该干什么想好了,想明白了,搞好一个路线图,最后再拿到桌面上来探讨这个问题。时机成熟的时候,应该立即启动。
  我看用不了等30年,也没有必要等30年,不用再像“三通”一样“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果说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再等30年,我看台湾问题麻烦就更大了,更难办了。毕竟,夜长梦多。
  要求“撤除对台飞弹”毫无道理
  记者:有岛内人士提出,在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上,首先将要求大陆“撤除对台飞弹”,以展现促进台海共荣共利的诚意。对于这种说法,您怎么解读?
  罗援:我们也注意到,台湾方面多次要求大陆方面要平等对话,那么平等对话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不要强加于人,按我们古话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陆方面并没有把台湾军事部署的调整,作为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一个前提条件,既然如此,台湾方面也不能强加于人,也不应该对大陆方面的军事部署指手划脚。试想,如果一个政府连自己根据自己的国防需求,部署兵力和火力的权利都没有了,都丧失了自主权,那么,这个政府还叫什么负责任的政府。
  再说我们的导弹并不是对着台湾民众的,我们已经多次声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如果你承认你是中国人,你完全可以毫无顾虑,我们不管部署什么武器,对你都不会造成伤害。相反,如果你不承认你自己是中国人,又强占中国的领土,那就对不起了,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反***国家法》来清理门户,以必要手段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有些人连这一点都感到恐慌的话,那就要劝阻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不要铤而走险。大陆方面做好反***的准备是被逼无奈,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才能防止台海地区出现兵戎相见的危机。
  由此看来,引发台海危机的导火索,并不是在于大陆方面部署什么武器装备,而在于“台独”***势力。没有“台独”***势力作祟,两岸应该是相关无事的。所以说,引发台海局势危机最重要的导火索在于“台独”***主义势力。
  美国“只要不添乱就行”
  记者: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将不久前表示,他愿意邀请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军事官员,到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部举行会谈。对于基廷的建议,您怎么看?
  罗援:我认为,两岸的事情还是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基廷上将应该相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智慧,自己会处理好自己的家务事。那么,作为一个局外人他如果有好意、善意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毕竟还是不太了解海峡两岸双方的一些具体情况,一些具体的诉求。所以说,我觉得这件事最好还是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而且,两岸的军人毕竟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时机还没有到军人直接走上前台这一步,最好还是由非官方的、非现役的第二轨道做起,循序渐进,逐步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美国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而不是要直接介入。我说的意思是,美国要遵守自己对中国政府的承诺,不要节外生枝,对两岸关系要起到促进的作用,而不要添乱。只要不添乱就行了。
  军事安全互信必备五大要素
  记者:一个成熟的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应该包括哪些必要的内容?
  罗援:这是一个正在研讨的热门话题,并无定论。我只能谈谈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我想第一,就是要有一个政治共识。这是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基础,没有政治上的互信,设立再多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条款,也都是白搭。这是根本,首先是政治互信,达成政治上的共识,其它问题就可以纲举目张了。
  第二条,就是要规划一个军事安全机制的路线图,搞好顶层设计。也就是要谋划好第一步我们准备干什么,第二步准备干什么,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些都要在事先搞好战略预置,有一个完整的规划。
  第三,是要定出几条原则,也就是要规定几条双方都能接受的游戏规则。
  第四条,是要有几个可供操作的工作平台。也就是有那么几个工作班子,具体抓落实,不能是光务虚,还要务实。
  第五条,是要有一个核查机制。既然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又定了几条规则,但是,如果有人破坏了,谁来对它进行核查,对它进行监督?因此,要有一个监督、核查机制。
  我认为,这是所谓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基本框架,或者说是应该必备的几大要素。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13:41
三大迷思(1)
 中评社杭州8月12日电(记者 王平 刘晓丹 黄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11日在杭州表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需要破解三大谜思。大陆是否调整军事部署,要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独立自主地决定,而不能由他人施加压力。

  罗援昨天出席由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中国评论通讯社、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岸发展研讨会”。他指出,胡Jintao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提出在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探讨政治关系的建议:“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的谈话发表半年以来,两岸的退役将领首度在高尔夫球场上一比高低,黄埔同学的后代们也开始了续接先辈们的同窗情谊,这都为尔后的军事交流做好了先期铺垫。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与两岸经济交流相比较,两岸军事交流相对滞后;人们曾给予热切期盼的“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究其缘由,这里有三大谜思需要破解:

  一是建立军事互信是否必然是台湾的“票箱毒药”?台湾有些人生怕现在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会使国民党戴上红帽子,戴上“卖台”、“投共”的罪名,会在年底的县市长和三年后马英九争取连任的选举中失分。这种顾虑不无道理,毕竟台湾国民党的一举一动受制于岛内其他政治势力,特别是“绿营” 的掣肘。但是仔细分析2008年10月岛内“陆委会”公布岛内民众对统“独”问题的民调结果可以看出,主张“急独”的远远大于“急统”的,主张“先维持现状,然后走向独立”的远远大于“先维持现状,然后走向统一”的,甚至大于“永久维持现状”的。这些人的“台独”立场一时半会儿不会有根本改变,需要做长期、耐心的争取和转化工作,他们不会因为台湾当局不与大陆“和谈”而转变立场。如果国民党把胜选的希望寄托在迎合、迁就这部分人身上,那在未来的选举中败选是意料之中的事。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个双赢之举,对两岸都有利,何乐而不为?能力是什么?就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本事。如果,国民党连这最起码的能力都丧失了,那么它在未来的选举中能否胜选,就要大打折扣了。

  二是两岸热络的经济交流是否必然导致军事互信?有人认为,只要在经济上推动两岸“三通”就可以导致军事互信。而实际情况是,“三通”启动以来,大陆一些学者认为台湾方面得到了不少实惠,但支持“台独”的民众不降反升,主张“永久维持现状”(实际上是“和平***”)的民意版图反而扩张,“促和”效果并不明显。台湾一些学者则认为,“三通”造成台湾资本进一步外流,产业进一步空洞,两岸经济交流台湾民众未必真正得到了实惠,“台独”可能是更好的选项。由此看来,经济交流与政治交流必须匹配发展,否则,一条腿走路,不仅不会促进政治、军事互信,而且会有碍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两岸经济交流即便取得成果,但由于双方互不信任,没有安全保障,也会是脆弱的。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3:41
三大迷思(2)
  三是建立军事互信是否必须事先设限?有人认为,建立军事互信,大陆必须首先调整军事部署。殊不知,这样不仅不会促成军事互信,反而毒化了探讨军事互信的气氛。

  我个人认为,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要有几条原则。

  第一,大陆是否调整军事部署,要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独立自主地决定,而不能由他人施加压力。

  第二,是否调整军事部署,是谈判的议题,而不是前提。

  第三,军事调整应该平等、互动。大陆调整,台湾也应该调整,如果台湾方面仍以大陆为假想敌,部署兵力、进行军事演习、采购军事装备,特别是维持与美国实质性的军事同盟关系,而美国又以大陆为最大的潜在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大陆单方面调整军事部署?因此,双方都应该拿出诚意来,抓住难得的机遇,积极探讨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起码要先谈起来。

  罗援少将强调,应以大视野来看台海问题,以大智慧来处理台海问题。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3:41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如果你承认你是中国人,你完全可以毫无顾虑,我们不管部署什么武器,对你都不会造成伤害。相反,如果你不承认你自己是中国人,又强占中国的领土,那就对不起了,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反***国家法》来清理门户,----------------------乖乖,不让我吻你都不成。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3:41
如果军人都不说几句鹰派的话,难道我们大陆人全成了和平鸽么?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