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10-2-3 11:39
标题: 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论“两岸问题”政治解决的基本政治准则

----兼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作者:肖永国

    自1949年中国因内战造成两岸政治***形成相互否认的两个政治实体以来,基于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政治坚持,60年来两岸的主权和领土始终处于完整和统一的政治状态。由此可见,在本质上,“两岸问题”或“台湾问题”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的问题,是中国内部的政治问题。

    一、李登辉两岸政治路线的由来;

    败退至台湾岛的台当局在“本土化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李登辉执政当局率先政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试图以“一中两国”的政治模式让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主张以“两德模式”统一中国。这就是“两国论”的政治由来。

    据此,现在有部分两岸民众提出:李登辉比马英九更积极促进中国统一。因为李登辉毕竟在尝试中国统一的“两德政治模式”,而马英九始终拒“两岸统一”于“千里之外”。

    事实上,这些两岸民众看到的仅仅是李登辉“两国论”问题的政治表现。

    二、中国大陆反对“两国论”的政治由来;

    在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前提下,尽管两岸政治处于***状态,但是两岸主权和领土是完整、统一的。即:“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两岸形成的两个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均代表中国,从而实现了两岸在国际范围内中国始终保持“形式统一”的政治状态。两岸在此基础上,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统一模式,是两岸自主决定的事情。也可以说,两岸“形式统一”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这是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提,也是中国大陆对台湾执政当局最大政治容忍的底线。

    李登辉执政当局的“两德政治统一模式”的问题就出在:“特殊的国与国”的两岸政治定位使“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完整的政治状态遭到了政治破坏。一旦两岸失去了“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完整的政治前提,无论台当局是否坚持未来中国统一,两岸关系的实质就是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即,“两岸问题”就由中华民族内部的可以政治调节的中国内部政治矛盾演变为无法政治调节的敌我矛盾。两岸关系政治性质的改变只能迫使中国大陆以武力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统一。

    由此可见,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明显违背两岸历史形成的“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共识,遭到中国大陆强烈的政治反对是必然的政治结果。历史也证明,在李登辉执政期间,李登辉“***求私”的政治行径是有目共睹的。这更加证明中国大陆1996年的政治反应是必须的,也是正当的。

    三、“两国论”与“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外有别的政治争论;

    综上所述,两岸一旦成为“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就涉及两岸主权和领土的政治***,无论未来中国是否还可以统一,两岸连起码的“形式统一”都无法保持的情况下,当然是中国大陆无法容忍的。同时,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也破坏了国际范围内“一个中国”的政治统一。

    李登辉的“两国论”发生后,引发了两岸民众讨论是否存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外有别”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即:“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之间与国际社会具有“互为表里”的政治内涵:

    1、“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之间的政治内涵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即:两岸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的关系,或者说,两岸60年的政治对立期间,中国的主权和领土是完整、统一的政治状态。这就是“一个中国原则”的“里”的部分;

    2、“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内涵是:两岸对立的政治实体在国际范围内均坚持“一个中国”,均积极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统一。即,在国际范围内“一个中国”是处于政治统一的国际状态。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表”的部分;

    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原则”严格地说不存在“内外有别”的问题,相反,“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之间与国际社会是“互为表里”的“一体两面”的政治关系。一旦脱离了以下任何一个政治状态,都意味着两岸政治关系性质的改变:

    1、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或者说,两岸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关系;

    2、两岸“一致对外”,在国际上自觉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或者说两岸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

    至于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采取的不同政治表述,那仅仅是表述方式或表述形式的不同,但是,其本质内涵必须一致。这也是台当局宪政体制得以在台湾政治延续60年的基本政治前提。

    四、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

    在讨论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否是“两国论”的变型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准确掌握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什么?

    有人说,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不统”、“不独”、“不武”。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是对两岸关系的政治状态的描述,最多可以视作是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谈不上是马英九的政治路线。

    有人说,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识”。马英九说过:“一中各表”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这种说法同样不准确。因为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识”仅仅是马英九执政当局的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表述,是建立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不是马英九的政治路线。

    因为政治路线必须反映两岸政治实体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马英九对两岸政治路线有过表述。马英九说过,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应该从两岸政治实体的“互不承认”发展为“互不否认”,最终实现“相互承认”。基于马英九始终认为“+++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所以,两岸民众很容易知道,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在一定政治条件下由“互不承认”发展为“互不否认”,最终在一定的政治条件下通过“相互承认”的方式实现中国政治统一的发展过程。

    如果两岸民众,尤其是大陆民众,依据马英九要求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政治认同就认为马英九坚持“两国论”,似乎结论下的早了一点。因为至少要清楚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政治认同的政治条件是什么。两岸政治谈判,固然有“一个中国”的政治前提,但是,既然是谈判就是力求达成双方都认同的政治方案才是完整的政治结果。

    马英九两岸政策核心幕僚的台大副校长包宗和在《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文章中,对台湾当局“一中各表”及大陆“一个中国”的各自主张下,提出了新的“一**表”概念。简单的说就是两岸现阶段各自承认“+++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共议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后的“国旗”、“国歌”及“国号 ”。“一中 共表”是以统一为取向,未来两岸可将“共表”文字加载和平协议当中。这是“两岸共建一中屋顶、两岸相互政治承认”的“一中两国”的政治模式。

    具体地说,“ 一中 共表”是指双方都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国”是各自唯一代表中国的主张,而用新的名称取代,比如双方把一个中国都叫“大中华共和国”或“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大中华民主共和国”等。大陆议会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只要台湾不独立,不拥有和研发核武器,不发展进攻性武器,大陆保证10-20年内不对台湾动武。台湾议会也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并承诺台湾不独立、不拥有和研发核武器和不发展进攻性武器。台湾用“中国台湾地区”的名义与外界交往,参加除联合国外的一切国际组织。双方共同组团作为“大中华共和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参加联合国,人员比例由双方协商决定。“大中华共和国”在初级阶段(10-20年内),只设立象征一个中国的统一国旗和“总统和副总统”,不设立其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政府机构。中国大陆地区领导人被中国大陆地区议会选举出来后自然兼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被台湾直选选举出来后自然兼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总统。10-20年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设立象征议会和政府或实质性议会和政府,到时双方再谈。

    其实,这也是马英九几次三番提出“正视现实”、“互不否认”的政治底牌。

    五、马英九的“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与“两国论”的政治异同;

    如果马英九执政当局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前提一旦脱离“两岸从属于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确认,毫无疑问,马英九执政当局自然就滑入“两国论”的政治深渊。所以,马英九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依据台湾“宪法”,大陆也是“+++国”领土的一部分。这种政治宣誓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存续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生死一线”。

    所以,马英九要求中国大陆“正视现实”或“政治承认”是在“两岸从属于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基础上的。台湾执政当局提出“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目的是希望“+++国”能够以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方式在国际社会政治存续。换句话说,马英九执政当局的“一**表”或“一中两国”要符合“一个中国”的政治底线,只可能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

    因为,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仅是代表中国大陆的主权和领土,那么马英九执政当局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本质就是“两国论”;

    2、两岸共建一个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号”的政治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均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情况就不能以中国大陆认同“+++国”为两岸政治协商的政治前提。因为,在两岸没有建立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号”之前,要求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的实质同样是“两国论”。

    由此可见,马英九执政当局提出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与李登辉执政当局的“两国论”有政治区别,但也存在密切的政治联系。

    我们姑且不谈马英九的“一中两国”是否能如愿获得台湾政治和社会的认同,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渡“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而言,大多数大陆民众是不会政治认同的。

    六、两岸通过政治协商确立“+++国”的政治地位;

    综上所述,任何两岸政治方案都不能违背以下两点政治准则;

    1、两岸政治现状的有效改变必须回归“中国内部事务”的政治范畴;

    2、两岸任何一种政治方案不能破坏“两岸从属于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原则;

    显然,马英九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解决方案很容易脱离“中国内部事务”的政治范畴,而且在面对台湾主张“独立”的政治势力的压力下,两岸在执行上都存在太大的政治难度和不可控的政治风险。

    因此,对于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如果能够结合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并与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相结合,或许是一条适合两岸实际的政治路线。换句话说,两岸可以通过适宜的政治身份在保持“一中两国”与“一国两制”之间维持一定程度的平衡的政治条件下,就“+++国”的政治地位做出符合两岸实际的政治安排。

    两岸通过政治协商确立“+++国”的政治地位之前,首先应该尊重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其次是在两岸内外政治现实的基础上确定两岸政治协商或谈判的模式和身份,最后对“+++国”做出必要的政治安排。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充分考虑两岸内外的实际,同时确保两岸政治谈判的从属于“中国内部事务”,无论两岸政治谈判的成败,都不会影响两岸既定的内外关系和秩序,更不会导致两岸关系的重大波折或政治倒退。

    (一)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

    两岸内外的基本政治现实是:

    1、两岸均政治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2、海峡两岸处于内战分治的政治不统一状态;

    3、国际主流社会认同唯一合法代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在国际上有极少数的国家政治认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中央人民政府;

    5、台湾执政当局在内部治理及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体系内的国际活动中,继续保留“+++国”的政治存续;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国际环境中,两岸协商台湾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

    由此可见,两岸通过尊重两岸内外政治现实的方式实现了“一个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闭合。该政治闭合,即便在台湾内部存在影响和制约两岸政治统一的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势力的情况下,也是获得两岸内外政治认同的。除此之外,两岸在国际上实现“一个中国”的政治闭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政治作用:

    1、避免两岸的国际政治内耗,便于两岸集中精力做好各自的内部治理;

    2、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中国”的政治闭合,创造两岸“一致对外”的政治环境,有利于通过两岸军事互助与合作的方式应对“两岸周边”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冲突,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

    3、降低两岸在国际范围的政治冲突,防止国际***中国的政治势力勾结台湾岛内的政治势力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4、推进两岸内外的政治和谐,为两岸循序渐进地发展两岸关系及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创造条件;

    (二)两岸政治协商的模式和身份;

    既然是两岸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政治协商,不仅要照顾到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意志和政治愿望,也要考虑到中国大陆的政治感受和政治顾虑。如果说台湾执政当局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或国际活动是不满意但是能接受的政治安排,那么,通过各种方式迫使中国大陆认同“+++国”则是中国大陆既不满意也不接受的政治安排。两岸的政治协商或政治谈判要求解,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两岸的内外国际现实,不能超越两岸的基本政治现实。对于一个政党或政治领导人而言,“尊重政治现实”应该是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的政治前提。

    因此,在两岸内外的政治条件下,开展两岸政治协商适合采取“两岸各退一步、共同维持现状”,即:两岸分别以“中华台北”与“中国大陆”(或“中国北京”)的名义开展政治协商,或者采取“两会模式”通过委托或授权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体现“一个中国原则”,也符合“搁置争议”的政治要求。

    (三)两岸对“+++国”的政治安排;

    两岸可以依据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对马英九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与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相结合形成一种两岸均可以接受的解决“两岸问题”的政治方案。但是,假如台当局以胁迫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做为两岸政治协商或谈判的政治前提,那么,不仅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及“搁置争议”的精神,还与两岸内外的政治事实严重不符,更会危害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正当性、政治诚信及两岸的政治互信。

    因此,可以将台当局提出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与大陆的“一国两制”做政治平衡,采取如下平衡方案:

    1、 “一中各表”、“形式统一”、“互不否认”。这是维持两岸内外政治现状的阶段,也是两岸“形式统一”的阶段;

    2、 “一中 共表”、“政治协商”、“分段承认”。这是两岸政治协商的阶段,也是两岸“政治协商”的阶段;

    3、 “合法地位”、“完全统一”,“完全承认”。这是两岸共同建设中国的阶段,也是两岸“完全统一”的阶段;

    两岸依据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对马英九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与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相结合形成的两岸人民均可以接受的解决“两岸问题”的最终政治方案可以是:

    1、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政治认同的政治条件是 “+++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际上唯一代表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

    2、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分阶段政治承认,并最终认同“+++国”是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合法政府;

    至于“如何分阶段”,以及“怎样实现两岸过渡”,那就需要两岸通过政治协商,以政治协议的方式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方式就不会造成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同时能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





==========================================================================================================================================

附件一:《包宗和: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一中各表”不如“一中 共表”》

附件二:《邱进益宣称“一中两国”是两岸最终的解决方案》

==========================================================================================================================================



附件
两岸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的基本政治准则.doc (75.5 KB)
2009-8-1 12:05, 下载次数: 34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1:39
正文的附件部分
==========================================================================================================================================

附件一:《包宗和: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一中各表”不如“一中 共表”》

附件二:《邱进益宣称“一中两国”是两岸最终的解决方案》

==========================================================================================================================================

附件一:《包宗和: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一中各表”不如“一中 共表”》

核心提示: 2009年6月23日马英九核心智囊在出版的《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文章中,提出了新的“一中 共表”的概念。

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一中各表”不如“一中 共表”

作者:台大副校长 包宗和

《联合早报网》2009年6月23日

摘要: “九二共识”所包含的“一中各表”,既对两岸关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又潜藏着不确定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中 共表”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对大陆、台湾和美国在目前阶段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最后提出从“两岸和解”到“形式统一”再到“实质统一”的五个阶段。

    关键词:中国、一中各表、一中 共表、和平统一

    一、前言

    中国从1949年以来,两岸事实上的***、分治和对立已近60年。随着2008年马英九和国民党在台湾执政,两岸都将认同“九二共识”,这为两岸的和平谈判带来的新的契机。但双方对“一中各表”既有共识也存在这分歧。“一中各表”所表达“一中”概念的模糊性使得在具体操作中会遇到现实的冲突。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中 共表”的概念。“一中 共表”可以实现大陆、台湾和美国三方的共赢,对维护两岸和平,逐步实现国家统一将具有现实的深远意义。

    二、“一中各表”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九二共识”指的是1992年海基会及海协会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共识,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国家,两岸同为一个中国,但大陆认知的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认知的中国是“+++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是包括大陆和台湾的+++国。

    “九二共识”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复杂的主权争议里求同存异,在谅解中开展两岸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三、“一中各表”的潜在的威胁和现实的冲突

    国民党与共产党虽然早已达成“九二共识”,但两党对此共识的解读却是有着天壤之别。大陆认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国民党看重的是“ 各表”。这样的结果使得“一个中国”的原则变得十分脆弱和容易误导。“各表”的实质就是在争“谁是中国的正宗”,而在现实中表现为:大部分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正宗”,而少数国家承认“+++国”是中国的“正宗”,这就造成对外实质上仍然是两个中国,两岸始终蕴含着巨大的战争危险。

    1、 “一中各表”所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在外交上是一种互斥关系,也就是说外国你要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要么承认 “+++国”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不得同时与两者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如果大陆多一个建交国,台湾必然少一个建交国,因此“一中各表”必然会产生现实的冲突。所谓外交“休兵”是不可做到的,如果外国主动想与“+++国”断交,又怎能怪罪大陆?

    2、“一中各表”只是维持现实政治势力范围的一个过渡性和模糊性的做法。“一中各表”的潜在威胁就在于它的模糊性。这种维持政治现状,必然使台湾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将来国民党若失去政权,台独再次执政,台湾随时会独立,两岸必将再次面临战争。

    3、在“一中各表”基础上建立的政治互信是短暂的和脆弱的。这是因为“一中各表”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只是在迈向两岸和解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措施,如果中华民族长期处于这种模棱两可的关系中,***是必然的,是违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因此在“一中各表”基础上所签订的两岸和平协议必然是短时期的(最多以四年任期为一个签约期)。因此在“一中各表”基础上创造台湾百年和平不可能实现的。

    四、“一中 共表”概念的提出

    要破解“一中各表”的潜在威胁,又要维持目前大陆、台湾和美国的现实利益和政治格局,必需要有新思维。这就是“一中 共表”,即双方共同表述一个中国的唯一含义。

    “ 一中 共表”是指双方都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国”是各自唯一代表中国的主张,而用新的名称取代,比如双方把一个中国都叫“大中华共和国”或“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大中华民主共和国”等。大陆议会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只要台湾不独立,不拥有和研发核武器,不发展进攻性武器,大陆保证10-20年内不对台湾动武。台湾议会也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并承诺台湾不独立、不拥有和研发核武器和不发展进攻性武器。台湾用“中国台湾地区”的名义与外界交往,参加除联合国外的一切国际组织。双方共同组团作为“大中华共和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参加联合国,人员比例由双方协商决定。“大中华共和国”在初级阶段(10-20年内),只设立象征一个中国的统一国旗和“总统和副总统”,不设立其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政府机构。中国大陆地区领导人被中国大陆地区议会选举出来后自然兼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被台湾直选选举出来后自然兼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总统。10-20年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设立象征议会和政府或实质性议会和政府,到时双方再谈。

    “一中 共表”是双方的形式上合并,而非一方吞掉另一方。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是中国的正宗”的问题,为台湾留足了面子,而不存在矮化台湾的问题。

    五、“一中 共表”可实现三方共赢

    1、首先“一中 共表”获益最大的应该是台湾。

    台湾的根本利益是什么?首先是政治上求得长期和平安定的环境,其次是经济上求得台湾地方利益最大化,再次是求得国际空间。“一中 共表”则同时满足上述三种的根本利益。

    首先,双方在名义承认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即“大中华共和国”,既然都是一家人,大陆就没有发动战争的理由和动机,所谓撤销飞弹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一中 共表”可以使台湾获得永久的和平环境。任何有远见的政治家都会看到,无论台湾怎样备战都不可能止战的,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解放军是不怕牺牲的,大陆也不会吝惜经济遭受到重创的。

    其次,既然都是一家人双方协商就会更融洽,台湾就可抓住大陆经济崛起的历史契机,使台湾经济长期繁荣,台湾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这才是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

    再次,“一中 共表”在名义上和形式上承认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而在实际上台湾和大陆互相不统治对方,双方也互不隶属,台湾不存在被矮化的问题,在实质上仍然是维持现状。台湾用“中国台湾地区”的名义与世界所有国家建交,参加除联合国外的一切国际组织,同时台湾地区领导人用“大中华共和国”副总统身份出访一切国家,则使得台湾的国际空间无限扩大。

    实际上,从历史的长远眼光看,大陆与台湾力量对比,时间是越来越倾向于大陆一方的,两岸最终的实质性统一是必然的历史规律。因此,台湾越早越主动地谈统一问题,台湾的发言权才越有分量,才能真正地对台湾根本利益有利。

    2、“一中 共表” 在目前阶段对中国大陆也是获益匪浅。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维护祖国统一是其根本利益,尽管“一中 共表”只是名义上和形式上的统一,但毕竟比“一中各表”所带来的“一中”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前进的一大步。名义上和形式上的统一为实质上的统一赢得了时间。在中国大陆的总体实力没有超越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总和实力之前,大陆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此两岸能和平统一才是上策。“一中 共表”名义上和形式上的统一为迈向实质性统一奠定了基础。

    3“一中 共表”目前阶段也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向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它一方面宣称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但附加的条件是“反对台海任何一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一中 共表 ”虽然在名义上和形式上宣称统一,但实质上仍然维持了现状,即“双方不互相统治也不相互隶属,同时台湾仍然拥有自己独立的军队和独立运作的政府”,美国仍然对台湾这影响巨大。因此“一中 共表”使得维持现状的时间变得更长了,维持现状变得更加有基础了。

    只要各方充分认识到“一中 共表”的现实利益必然会欣然接受。

    六、由“形式统一”迈向“实质统一”

    任何有历史远见的人都会认同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可阻挡的,中国最终完全地实质性统一也是不可阻挡的。因此,中国将来必然会从“形式统一”迈向“实质统一”。本文为其规划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2010年):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和解谈判阶段。

    第二阶段(2010年-2020年):在“一中 共表”的基础上,实现形式上统一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双方议会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只设立象征一个中国的统一国旗和“总统和副总统”,不设立其他实质性的政府机构。

    第三阶段(2020年-2040年):发展“一中 共表”的内涵,实现形式上统一的高级阶段。

    这一阶段,不仅在形式上设立象征一个中国的统一国旗和“总统和副总统”,还设立其他象征性的政府机构,比如象征性的全国议会和政协组织。

    第四阶段(2040年-2060年):实现实质统一的初级阶段。(此阶段可以等以后再谈)

    这一阶段,双方谈判设立实质性的政府机构,比如实质性的全国议会、政府行政机构。

    第五阶段(2060年以后):实现实质统一的高级阶段。(此阶段可以等以后再谈)

    这一阶段,在实质性的全国议会、政府行政机构运作的基础上,双方谈判如何对全国军队实现统一指挥和管理的问题。

    七、结论

    综上所述,从“一中各表”到形式上统一的“一中 共表”再到实质上的统一,是个凝聚共识的长期渐进过程。任何有历史远见的人都会认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阻挡,中国最终统一也不可阻挡。只要把两岸人民真正解放思想,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和谐快速发展,必然会给两岸人民带来真正的长期和平和永久幸福,一个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最终会到来。

    只要双方把名称改变,就可以给双方带来永世的和平与安宁,就可以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双方领导人也必然会在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

附件二:《邱进益宣称“一中两国”是两岸最终的解决方案》

邱进益:避免误解 莫机关算尽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4-09

   海基会前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表示,1993年首次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的高潮,但双方都存在盲点,以致于后来发生1995、1996年的低潮,今后两岸发展关系要记取教训,切莫「机关算尽」。

   中央社9日报导,邱进益日前获得中国大陆南京大学+++国史博士学位,今晚他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展望,表示了深入的卓见。

   邱进益表示,他的博士论文主要写的是从1988年到1994年两岸关系「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首次辜汪会谈的准备情形、辜汪会谈为何在新加坡举行、议题的设定、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等。

其中关于选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邱进益透露,这是台湾所坚持的,当时的主要考虑有3点:

1、是有利于台湾问题国际化;

2、是新加坡是华人国家;

3、是李光耀在两岸的穿梭。

大陆方面对第1点不是不清楚,但因为第2点以及国际大形势的考虑而同意。

   至于辜汪会谈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邱进益表示,首先,这确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1个高潮,其次,当时双方仍存在盲点,主要是双方初次交手,彼此瞭解不够深,存在若干误判。

   邱进益又表示,具体的情况由于事涉两岸如今都还健在的当事人,因此不便公开。但他举例说,大陆方面对人、对事喜欢「定性」,而所根据的往往又不是第一手资料,因此容易造成误解,同时决策僵化很难转圜。

   就像李登辉前总统所提的「两岸是特殊国与国关系」,其实是「一中两国」架构,与后来民进党政府所提「一边一国」并不相同,可是大陆方面当时却无法瞭解。其他如「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也是当时大陆方面所无法明白的。

   由于双方都存在盲点,以致于在辜汪会谈之后,两岸关系未能进一步拓展,反而还在1995、1996年陷入低潮。

   基于此,邱进益指出,今后发展两岸关系,双方都必需避免过去所犯的错误,都不要「机关算尽」,因为发展两岸关系的目的是改善两岸关系而不是进一步造成敌对。

   同时,对于台湾而言,则要体认两岸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弄清利害关系,采取适当战略。

   邱进益表示,当前两岸关系是健康的,但台湾发展两岸关系不要错失时机,例如两岸要商签的ECFA,可以简单明瞭的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来表述,这样有助于向台湾民众说明,不要被英文名词搞得大家满头雾水,反而难以推动。

   至于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 (WHA)的问题,邱进益表示,大陆方面一定要认清,+++国在台湾的存在是事实,而承认现状才能进一步发展关系,否则仅仅让台湾以某种名义参与WHA,台湾最终是不会满足的。

   因此,邱进益认为,两岸必须彻底谈政治问题,并且迟早要走「一中两国」的路,他相信双方会慢慢找到最大公约数的。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39
路过了!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11:39
对待这么长的文章,还能保持“路过”,很难得!



对待这么长的文章,还能保持“路过”,很难得!

感谢一下先!!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11:39
好长啊~不过还是看完了~
专业就是专业~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1:39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耐心!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39
支持原创!!!

“辛苦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39
打字很累的……%*……(*&……)*(……&——*(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1:39
精品文章!
值得一读!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1:39
除了接受一国两制, 台湾没有其他好的道路可走。祖国大陆保留武力统一台湾的权力。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39
只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其它问题双方好商量!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39
泱泱大国和一个弹丸小岛有什么好商量,不投降我们就打过去。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1:39
台湾问题是不能排除用武力解决的,而且事实必将证明,只有武力才能一劳永逸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11:40
台湾当局畏惧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进的武器,包括各种各样的导弹和核子武器和我们人民军队坚决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念。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11:40
只要祖国大陆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台湾当局必定马上宣布台湾法理“台独”,各位信不信?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40
要彻底肃清台湾岛内的反动派和“台独”势力,对台动武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40
进来是表示关注!路过表示不谈论而已!我的路过可不是想为了一元的环球币啊!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40
在我的眼中,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强盛就是唯一的准则!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40
而两岸间太多的文字游戏最后的结果就是武力说话,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11:40
谁都希望和平统一,但30年为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结果来看,和平统一完全是不可能的,台湾当局甘当美日反华势力***中国的马前卒是最不能让中国大陆人民接受的。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