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ZT 聯合筆記/喂!救國團還在嗎?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3 08:48
标题:
ZT 聯合筆記/喂!救國團還在嗎?
ZT 聯合筆記/喂!救國團還在嗎?
【聯合報╱陳東旭】 2009.07.17 03:50 am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達成多項加強文化交流的建議。但早在多年前,兩岸的青年交流,即已展開,且深度與廣度都在擴大。
很多台灣學生因為交流,實際接觸大陸,產生新認知,對大陸的印象也隨之改變。這種不著痕跡的「文化統戰」,效果愈來愈明顯,這也是大陸近年舉辦夏令營、冬令營規模愈來愈大的主因。
以大陸的全國台聯為例,六年來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如今一年即有上千台灣青年參加。學生只需繳交部分活動費,即可參加一趟十餘天的「文化之旅」,參觀大陸名校,品嘗美食,飽覽大好河山等。
不少赴大陸參加過各種冬夏令營的台生,都對這種交流附帶遊覽的模式反應良好。除讓他們改變原來對大陸的刻板印象,也認識了大陸同學,結交成好朋友,甚至變成情侶。
這令人想起台灣當年救國團的寒暑訓練營,學生繳交少許費用,即可參與各種文化、藝術、體育、趣味性的團隊活動。當年很多年輕人透過活動增長人生體驗,結交到好友;但這些年,救國團的活動力似已大不如前。
台灣青年前進大陸參加各種營隊活動,性質類似,同樣能學習技能、增廣見聞、結交新友,只是地點從台灣移到大陸;乍看,還以為台灣救國團在大陸辦活動。近年來,大陸還把觸角往下伸向中小學,利用寒暑假來趟學習之旅、競賽、學術展覽,甚至建立姊妹校。但總是台灣去的多,大陸來的少。
但「單向式」的活動可能導致交流的偏斜,及認知的一面倒,對台灣不利。為求平衡,台灣也應打開心胸,邀請更多的大陸青年學生來台參訪,開放他們來台就學,體會台灣的多元與言論、學術自由。否則,門關得越緊,出血反而越嚴重。
【2009/07/17 聯合報】@ http://udn.com/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ZT 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 廈門開營
【中央社╱台北18日電】2009.07.18 12:00 pm
台灣16所高校126名師生和廈門大學60名師生,今天齊聚廈門大學,參加第7屆海峽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開營儀式。
中新社報導,在10天的夏令營活動期間,包括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大學等台灣16所高校(大學)的126名師生,將與廈大師生一起,近距離體驗閩南文化。
兩岸大學生將參加「閩南文化與閩南方言」和「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等專題講座,閩南文化研習的主題。
展開騎自行車遊覽廈門環島路、參訪鼓浪嶼建築、參訪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的漳州南靖土樓及泉州閩南老街、閩台緣博物館,並展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考察。
海峽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研習夏令營活動從1999年8月開始,迄今已舉辦6屆,參加人數近千人,促進廈門大學與台灣各大專院校的交流與聯繫,增進兩岸大學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2009/07/18 中央社】@ http://udn.com/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8:48
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
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走进故宫 感受北京魅力
“好大好壮观”
营员们在**城楼、人民大会堂、毛**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标志性景点拍照留念后,在导游的引导下进入故宫午门,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故宫之旅”。
对于第一次来北京参观故宫的台胞青年来说,紫禁城之大(特别是与台北故宫相比)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引起他们的啧啧惊叹。映入眼帘的宏伟宫殿、笔直的汉白玉石栏、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充满着威严和高贵。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或图片中见到的宏大建筑,实实在在的矗立在台胞青年的面前时,还是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很多营员甚至只顾着看“金銮殿”发呆,而忘记了拍照。“太伟大了!”“好大好壮观啊!”……营员们不时发出赞叹声。
“故宫面积有72万平方米,房屋据说有9999间半。就在后面,里面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里的很多大殿都铺设‘金砖’,不过不是真正的哦……”记者不时用临时学来的一点故宫知识,在台胞青年面前“卖弄”一下,可这一下子竟吸引了很多人围在我周围问这问那。台胞青年们不时拿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做比较,很多人表示,两岸“故宫”是“同一个故宫”,讲的也是同一个故事、同一段历史。
我要做点什么”
迎风招展的营旗、一团团围观的人群,形成特有的“夏令营”风景。
从台胞青年们的口中,除了对北京故宫的赞许之外,更多的期待和愿望也不时流露出来。台湾学生邱佳盈正在读高中,她说,面对北京故宫等名胜古迹的“诱惑”,她真是夜不能寐,她对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公布的、台湾考生可直接向大陆高校申请就读的政策非常感兴趣,渴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北京的学府。“考上北京的大学会不会很难啊?听说大陆的高考题是全世界最难的!”
“那倒还不用你做我们的高考题,至少我现在没听说过。”记者含笑回答她,也使她和周围的台胞青年笑声不止。
“我想做些有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做点什么,要是考来北京就容易多了吧?”一位台胞青年在交流中对记者说。“其实你们已经做了很多了,这不,来故宫参观就算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了!”记者这句类似玩笑的话让那个台胞青年羞赧,很不客气地用拳头“报复”了记者一下。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台胞青年畅游水木清华 青春聚首牵起两岸亲缘
中国台湾网7月15日北京消息 “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活动每天都带给我们意外惊喜!”来自宝岛台湾的营员们兴奋地说。今天,活动精彩持续,部分营员来到清华大学,与清华学子促膝交流,聆听校史专家报告,参观游览清华校园……气氛之热烈,令似火骄阳也逊色几分。
75岁高龄老教授深情话“清华”
报告还没开始,一位目光矍铄,字字铿锵的老者,来到台胞青年们中间和大家探讨起了繁简字。“繁体、简体各有其妙,不管写法如何,都是源自汉字。”
工作人员介绍,他就是清华大学校史专场报告会的主讲者——清华大学苗日新教授。苗教授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30年,现任校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今天的报告从康熙帝时候的清华园前期讲起(清华大学建立前200多年),为台湾学子带来清华园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给大家展示自己考证、绘制的清华园历史珍贵图片,绘制之精,构图之美引来一片惊叹。
演讲尾声,他饱含深情地追忆清华大学与台湾高校的深厚渊源。曾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校长的徐贤修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阎振兴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曾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校长……“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简洁深蕴的结束语赢得台胞青年的热烈掌声。
两岸学子热络互动 掌声笑声不绝于耳
做动作猜成语、“真心话、大冒险” ……这些简单平常的游戏将欢乐气氛带到了沸点。整个下午,两岸学子交流互动的教学楼里笑声、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游戏过后,两岸学子边品尝瓜果,边畅聊各自的生活、学习。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台湾大学生最近热衷用qq聊天,能介绍下使用心得吗?”“台湾的小吃真的很诱人,大家提供点‘攻略’,去台湾旅游的时候用得上。”“台湾大学生做志愿者是记学分的,大陆也有要求吗?”三言两语的问答中,两岸学子渐渐相互了解、熟悉。对方的学习、生活一点一滴清晰呈现在彼此眼前。大家在阳光下共享青春,兄弟姐妹沟通零障碍。
清华学子志愿服务台湾同学:牺牲假期又何妨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中,有几名来自清华大学的志愿者,他们听说有台湾的同学来大陆参访、游览,向学校主动报名担当志愿者,忙前忙后为台湾的兄弟姐妹提供帮助、答疑解惑、照料生活。一个星期的时间,不停顿、不休息,只为台湾同学能够在北京享受快乐、舒适的行程。
来自清华大学热电专业的研究生张文杰说:“虽然牺牲了一些假期时间,但是能陪着台湾同学畅游北京实在是件比假期更有意义的事。”
据悉,今天另有三支营员团队分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参观、交流。明天,全体营员将登上居庸关长城、游览颐和园、到秀水街购物,精彩仍在继续。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难忘深情厚谊 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京闭营
中国台湾网7月18日北京消息 昨晚,首都师范大学体育馆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全国台联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此落下帷幕。在闭营大联欢上,1000多名两岸青年一起载歌载舞,传递着友谊和祝福。
闭营式上,全国台联副会长史茂林首先致欢送辞。他说,在过去的十几天里,我们力求为营员们安排既有地方特色又富时代气息的各种活动,希望通过参观、交流、联欢等形式,让大家更加深刻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并让两岸青年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友谊。
随后,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代表全国台联收回本届夏令营总营旗,并与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纪斌为营员们抽取了2010年上海市博会邀请嘉宾金卡。
在之后的联欢会上,两岸青年们个个热情洋溢,纷纷上台献歌献舞,现场气氛十分热闹。首都师范大学乐队精彩绝伦的表演、台湾少数民族优美独特的舞蹈、台湾青年诙谐幽默的音乐剧等让晚会高潮迭起,欢声笑语不断。压轴出场的台湾青年歌曲联唱将晚会气氛推到了顶峰,《感恩的心》、《同一首歌》等歌曲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间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记者 张蕾)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謝謝君君!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8:48
不用客气,
更多资讯在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
繁体版 http://big5.chinataiwan.org/
思湘兄也可以叫自己孩子来参加夏令营哦~~~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九十年代大陆渔工劳务赴台时,当地台办介入劳务输出业务,与劳务输出部门有过争斗,劳务部门指说劳务输出是我们管理经营的,当地台办辩说,对台事务是我们对口管理的,都是为了钱,中介费.
涉台旅游,台办就创立了一个海峡旅行社,又是对口管理,台湾当局的陆委会就没有对口管理经营的事业吧?共青团有一个中国青年旅行社,也有一些旅行社挂靠在各个大单位名下,现在搂主转贴的两岸交流,与其说是民间交流还不如说是有关单位借两岸交流搞得垄断性经营.这样的事只能州官放火,百姓是不能点灯的.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8:48
很好啊~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大陸夏令營。。。也可以説是另一種“救國團”。。。嘿嘿嘿。。。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8
这是好事情嘛!~~~啧啧~~~~话说好久没去北京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8:4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8:49
ZT 兩岸校園歌手邀請賽 東吳學生奪金獎
【中央社╱台北19日電】2009.07.20 07:08 am
第五屆兩岸大學生校園歌手邀請賽決賽今晚在廈門結束,台灣太魯閣族的東吳大學學生簡仁智以及大陸復旦大學的馬文瀚分別奪下非通俗組和通俗組金獎。
中新社報導,這次比賽由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和台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兩岸46所大學72名學生歌手在數千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前來廈門參賽。另外還有包括680名台灣青年在內的兩岸5千多名青年學生來到廈門共同聯歡。
經過昨天舉行的複賽,有來自台灣東吳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大同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的5名 (組)台灣選手,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學校的7名(組)大陸選手,與兩對由兩岸選手組成的兩岸特別組合攜手晉級決賽。
身著太魯閣族酋長服的簡仁智以帶著濃郁台灣原住民風味的表演征服來自兩岸的評審,以94分的高分拿下比賽非通俗組金獎。
兩岸大學生校園歌手賽自2005年舉辦以來,規模日增,累計已有70多所兩岸大學302名歌手到廈門參賽,近兩萬兩岸青年參與賽事相關聯歡活動。
【2009/07/20 中央社】@ http://udn.com/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9
ZT CHAIWAN:一個寄望於兩岸大學校園的奇蹟
【聯合報╱社論】2009.07.20 04:01 am
北京宣布將開放台灣學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就讀大陸大學;這將是大陸對台灣發生磁吸效應的新黑洞,或者是兩岸雙贏交流的新平台?
兩岸問題不可能在此刻當下圓滿解決,而必須寄望於未來,寄望於十年後,二、三十年後,或更久遠的將來,也就是將寄望於今後數代的兩岸青年。若從此一角度看北京採認學測成績為入學準據,及其勢將衍生的連鎖效應,不能不令人對今後兩岸的大學校園在改善兩岸關係上寄以深切期待。
歷經過去六十年的激盪衝擊,好不容易才從不共戴天的「反攻大陸」、「解放台灣」走了出來,兩岸一直到了最近這兩年才約略出現了「和平/和解」的青稚共識,這也許已是這一代兩岸當局能給後世兩岸子孫的最佳禮物了,但也恐只是僅此而已;未來將如何在這個「和平/和解」的氛圍中,共同創發出一個兩岸雙贏的願景與規制,則尚有待時日,而此一重大責任將會落在今後數代兩岸青年的肩頭。
因此,我們對北京採用台灣學測成績入學,及台大、北大研議合辦「雙聯學位」,及我方擬有條件承認大陸學歷與進一步開放陸生來台,皆持審慎支持的立場。我們的思考是:對台灣而言,未來交流互動日益密切的兩岸大學校園,不要淪為大陸磁吸效應的新黑洞,而應當使之成為兩岸雙贏交流的新平台。
兩岸不可用戰爭解決問題,所以要和平;兩岸要和平,所以要交流;兩岸要交流,但不要被大陸吞掉,而要維護台灣在處理兩岸終極關係的發言地位。此一原則適用於兩岸經貿交流,同樣也當然適用於未來兩岸大學校園的交流。何況,談到經貿交流,台灣未必有當然的優勢;但若論大學校園的交流,以台灣之****,卻存有相當珍貴的相對優勢。也就是說,倘若寄望兩岸大學校園成為一個台灣能夠相對發生較佳影響的人文場域,這應當是合理的期待,亦是台灣朝野可以用心經營的一個新平台。
然而,若將兩岸大學校園視為一個平台,台灣社會與台灣未來的高中生及大學生皆宜有所準備,以資因應。就台灣社會言,應當更加珍惜台灣在民主法治上的成就,台灣的民主與法治將是台灣負笈大陸的「留學生」最珍貴的行李,也是他們在大陸校園中不言自喻的交流資產。然而,倘若這一代父母輩的台灣人,所表現的卻是扭曲的民主、被汙染的法治,及偏差的國際觀;恐將使台灣學生失去原本應有的心理優勢。畢竟,在兩岸大學校園的互動中,除了在學術課程的交流外,那也是未來兩岸願景的搖籃;台灣學生是「華人民主典範」的傳承者與守護者,不必渲染,不著斧鑿,他們在這個兩岸平台上的最大價值,正在於此。
今後數代的台灣高中生及大學生,應當更認真地參與兩岸交流互動的大學校園。《遠見雜誌》主持的一項兩岸年輕人調查顯示,六五?三%的台灣年輕人認為,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大陸的年輕人。可見,台灣的年輕人其實已在環境中嗅得了此種警訊;但是未來數代台灣年輕人所面對的,尚不僅是個人在職場上必須直接或間接迎對大陸人的競爭挑戰,他們也將實際參與台灣價值與大陸磁吸的巨型拔河比賽。面對未來,台灣的年輕人準備好了嗎?
二十五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台大畢業的福建省民選省長?三十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北大畢業的直選中華民國總統?這些想像也許太過迂闊,卻未必不符邏輯。
但是,兩岸所追求的卻未必是此類戲劇性的發展;而是有無可能在以理智及理想為主流的兩岸大學校園裡,及在追求真理與知識的兩岸大學知識分子當中,能夠透過交流互動的知性平台,分別為兩岸,並共同為兩岸開創出一個和平、民主、繁榮與引領世界理想的人類文明典範?
CHAIWAN奇蹟,成為一個世界文明的新典範,有無可能在有理智與有理想的兩岸大學校園中孕育誕生?我們不妨心存此想,但其實也只能作此寄託而已。畢竟,兩岸的未來,必然是十之**決定於今後兩岸數代大學生的手中!
【2009/07/20 聯合報】@ http://udn.com/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8:49
五十五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台大畢業的福建省民選省長?
一百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台大畢業的直選中國國家主席?
這些想像也許太過迂闊,卻未必不符邏輯。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9
ZT 台生會將首度登陸舉辦就業研習營
【中央社╱台北23日電】2009.07.23 07:43 pm
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台生會)將於8月中旬首度在大陸舉辦「台生就業研習營」,探討兩岸就業市場發展等議題,凸顯當前台生「就業難」現況。
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說,8月11日和14日將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舉辦「台生就業研習營」,探討當前兩岸學子「就業難」現狀。
他又說,這是第2次舉辦「台生就業研習營」,去年是在台灣首度舉辦,議題重點包括新生入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等。
陳正騰強調,今年首度在大陸舉辦這項研習營,主要是想凸顯「就業難」已成為兩岸青年學子的共同問題。
陳正騰說,尤其大陸台生畢業後,要在兩岸找工作都很困難,特別是,台灣不承認大陸學歷,找工作更難。
根據陳正騰介紹,這次「台生就業研習營」,將邀請青輔會派人演講「青年就業與創業輔導措施」,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也與會演講「兩岸就業市場與發展趨勢」,活動全程免費。
同時,海基會也將給予協助,除了邀請當地台商協會負責人參加,也安排與會台生參觀北京和上海的台商企業,讓台生有機會前往觀摩。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從1985年到2007年,在大陸求學並取得大學以上學歷的台灣學生約有1萬4900多人。
【2009/07/23 中央社】@ http://udn.com/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8:49
ZT 廈門大學將首次錄取台灣保送生
【中央社╱台北24日電】2009.07.24 07:31 pm
廈門大學今年對台單獨招生(單招),受到不少台灣學子青睞,據報導,將有來自台灣的保送生首次入讀廈大。
在網上報名參加今年廈大對台單招的台灣學生今天至廈大現場確認。廈大招生辦主任詹心麗告訴中新社,今年廈大將首次接收第1個台灣保送生。這名在台灣參加高3學歷測試中獲得全優成績的學生陳俊霖,日前已到廈大接受金融學系的面試,很有希望獲得錄取。
她說,廈大今年對台單招吸引比往年更多的學生報名,網上報名者361名。
據報導,今年廈大對台單招專業(科系)大幅增加,從去年3個增加到21個,共計劃招生134名。今年新增的18個對台單招專業分別為:中國語言文學、英語、法學、公共管理、社會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化學、生物科學、海洋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
廈大過去僅有中醫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及新聞傳播學3個專業獲准對台單招。
所謂對台單招,是指考生不必參加中國教育部的港澳台僑聯合考試,直接由廈門大學單獨舉辦報名、入學考試和錄取。
廈門大學是目前大陸唯一一所對台單招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目前在廈大就讀的台灣學生共有340多名。
【2009/07/24 中央社】@ http://udn.com/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8:49
ZT 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鄭州大學得冠
【中央社╱台中市26日電】2009.07.26 07:12 pm
2009第八屆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今天進行最後一天比賽,經過激烈的言語交鋒後,來自大陸的鄭州大學首次參賽即脫穎而出獲得冠軍,台灣的東吳大學贏得亞軍。
台中教育大學、中華青年交流協會、財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及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4日起一連三天在台中教育大學登場,共有來自兩岸的16所大學、78位辯士參加。
台灣的代表隊伍有台中教育大學、銘傳大學、世新大學、東吳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及淡江大學等校;大陸的代表隊伍則有復旦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南昌大學、黑龍江大學、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及福建工程學院等校。
主辦單位指出,參賽隊伍必須針對3個議題:「企業用人應以才為先」、「媒體應該迎合大眾」及「大學發展應該重量不重質」進行3天的論辯,並於今天由前4名隊伍展開排名爭奪戰。
今天的比賽,由東吳大學與鄭州大學爭奪冠亞軍,政治大學與黑龍江大學爭取第三、四名。經過激烈言詞辯論,最後由鄭州大學獲得冠軍,東吳大學屈居亞軍,另外政治大學獲得季軍、黑龍江大學殿軍。
台中市長胡志強及真善美基金會董事長李鍾桂都出席頒獎典禮,並由李鍾桂代表頒贈冠軍獎盃給鄭州大學。首次參賽就獲得冠軍的鄭州大學代表隊非常高興,其中獲得「最佳辯士」榮譽的陳垚指出,兩岸辯論的方式不同,多靠臨場反應,鄭州大學能展現實力,是團隊默契的展現。
【2009/07/26 中央社】@ http://udn.com/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8:49
扁執政時,沒留住的人才...台中縣清水鎮長大的"朱經武"!
ZT 朱經武 當選香港最佳大學校長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9.07.28 03:39 am
香港昨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大學蟬聯香港最佳大學;而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經武當選最佳大學校長,並獲終身成就獎。
當選最佳大學校長的朱經武,為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他於一九四一年出生於湖南長沙,一九四八年移居台灣台中縣清水鎮,在台灣就讀高中及大學,赴美國深造並獲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在貝爾實驗室從事工業研究工作。
二○○一年七月一日起,朱經武出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於今年八月任滿。
【2009/07/28 聯合報】@ http://udn.com/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8:49
ZT 世界科研論文評比 兩岸三地大學躍進
【中央社╱台北30日電】2009.07.30 03:20 pm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今天公布「2009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兩岸三地大學排名都提升。學者表示,調查發現,兩岸大學不同領域各有專精,有互補合作空間。
根據高教評鑑中心公布的論文質量評比,兩岸三地大學不分領域排名前5名分別為台灣大學(102名,去年141名)、北京清華大學(144名,去年152名)、北京大學(147名,去年164名)、浙江大學(179名,去年220名)及香港大學(185名,去年173名),排名都有躍進。
高教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黃慕萱表示,若以工學、理學、農學等不同領域區分,可看出兩岸大學其實各有專精,如在工學領域,台灣就有成大、台大、交通及清華大學在世界排名前60名內,但大陸也有北京清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世界前60名內,以學校規模來看,台灣成就更屬難得。
不過,大陸大學在理學領域明顯優於台灣,台灣僅有台大進入世界排名前100名內,大陸有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及南京大學在世界前100名內;另外,大陸在農學領域的科研論文排比表現也優於台灣。
至於在臨床醫學、生命科學領域,台灣明顯優於大陸;在社會科學領域,香港各大學表現明顯優於台灣與大陸。但黃慕萱認為,大陸大學規模大,進步的力道很強勁,台灣要保持優勢,需持續努力。
黃慕萱表示,兩岸三地科研論文質量表目前明顯進步,大陸近年積極推動高等教育併校、挹注經費已看到效果,台灣5年500億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也有同樣效果。
黃慕萱指出,調查發現,兩岸大學各有專精,有互補合作可能。由於併校、挹注經費對提升大學研究能量效果顯現,她建議政府應持續挹注經費支持大學研究,因為大學研究能量就是國家的知識能量,與國家的競爭力息息相關。
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陳振遠說,雖然台灣的研究型大學已有長足進步,但「規模也是一種實力」,若短時間無法併校,可以先試著校際合作,從合作促進合併。
【2009/07/30 中央社】@ http://udn.com/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