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批批南山的最高原则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10-2-3 05:01
标题:
批批南山的最高原则
批批南山的最高原则
南山说依法治国是最高原则。是这样的吗?
因为有了违法,才需要法,有人犯法,我就法你。这固然没错。
可为什么有违法,主要是人的觉悟和社会制度引起的。
那么是不是应该是:
育德最高
建制其次
定法在三呢?
由此联想到有人解说一国之中,这个国也合法,那个国也合法,或者干脆这个是那个的代表,越来越混淆不清了。这是不是都是认识的问题?法能法住?是不是还得提高认识啊?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5:01
本末倒置,扰乱公堂
多给国家科学发展观和两岸同心同国提点意见和建议!
请南山秘书在这里少谈不断学习南山理论的学习体会和心得汇报!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5:01
楼主咱不用红字了行不?看得人眼花.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5:01
绿字对眼睛最好,可怕被怀疑绿毒。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5:01
楼主的帖不错,尤其是最近针对南山的,但是你得照顾我们年老体弱眼神不好啊,不然怎么支持你啊.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1
我就给你上上科学发展课,不耽误你时间,三秒钟学会,而且是免费。看好了哦:
科学 是严谨的
发展 是前进的
科学就是落款和用印要一致,发展就是用新的不用旧的。
切记!都那么大把年纪了,以后可不许再耍小孩子脾气了哦!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1
这样的颜色怎么样?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5:01
可以.加油啊,我就观战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1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1
尊重网友,保护眼睛,从我做起。
今后就这个颜色了。请大家大胆监督,以观后效。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5:02
.
.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2
楼主,不用吃惊,没多久,老"贵人" 会抛出若干个“最高原则”。
其抛出曲线,出发角度可是随机的, 有45度,30度,15度,25度....,
那玩意, 可得小心啊, 准度更是没谱, 不定弄出个自爆弹,炸膛弹, 老头就歇菜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2
南山应该指出他怎么本末倒置了才对,少搞些大话。。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5:02
振兴中华,同心同国,天下卫公,谁与争锋?
不能忘记和抹杀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功绩
孙中山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文章开始孙中山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孙中山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早在十九世纪末,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始终不渝继承孙中山伟大事业的中国***人将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多少仁人志士为之牺牲、不懈奋斗的祈盼和梦想。
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无疑是照耀中华民族冲破漫长专制和黑暗的第一缕阳光。
毛**就明确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继承。作为二十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显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迪。
在十月革命前,孙中山就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一再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表示要实行社会主义。1912年,他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说》的演说,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福,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
同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的演讲,更是盛赞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在孙中山这样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领袖的极力倡导下,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为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认识条件。
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为之,他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度认为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已经完成,今后应大力开展以民生主义为重点的社会革命。这也是孙中山多次论及和大力称颂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归宿。
1919年孙中山在《论三民主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民生主义的内涵。孙中山痛感“为资本家者,只知机器之为利,而不恤社会之被害也”,中国之行民生主义,即所以“消弭社会革命于未然也。”故“民生主义者,即社会主义也。”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针对党内外一些人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倾向,他指出:“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产主义’,均包括其中”,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
1924年8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
孙中山认为,推翻满清政府,民族主义已达,改良专制政治,民权主义已伸,“至于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我们“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人道主义,实为人类之福音。孙中山十分关注人类的疾苦,提出为“人生谋幸福”,应着手解决“生计”问题。
孙中山说:“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他指出,这种主张,在我国早已有之,“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问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
孙中山还指出:“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故社会主义者,一人类经济主义也……。社会主义系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想,欲从经济学之根本解决,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
孙中山认为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但这正是“社会主义之真髓”,我国古代的博施济众、尚仁、兼爱,都是狭义的博爱,不能普及于人人,只有“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15]所以,“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实行社会主义,“实为人类之福者”。
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社会主义之上乘。针对国民党内一些人对共产党的反对,孙中山特别指出,这些人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知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
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民生赫然在列,意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首次公开提及民生主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 因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申言之,民生主义所应对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在市民社会成熟到一定程度方出现。
一年后,孙中山先生更为明确地说:“这民生主义,是到十九世纪之下半期才盛行的,以前所以没有盛行民生主义的原因,总由于文明没有发达。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着紧”。 简而言之,“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
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如果说要区分一下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孙中山指出,共产这种制度,在原人时代已经是实行了,由于金钱的发生,才“打破了共产”,所以人类社会的斗争,就是要“再到一种新的共产时代”,而“共产主义就是最高理想来解决社会问题的”。
孙中山还对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分析归类,认为“自予观之,则所谓社会主义者仅可区为二派:一即集产社会主义,一即共产社会主义。
……所谓集产云者,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
共产云者,即人在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相比较,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
附件
03B4BDA0.jpg (46.96 KB)
2009-1-29 21:56
16.jpg (58.19 KB)
2009-1-29 21:56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5:02
那咱就倒过来?好吧:
法官坐哪儿,旁边站一群黑衣警察,荷枪实弹。
见一个抢馒头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抢钱包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贩毒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卖淫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拐卖妇女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放火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杀人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贪污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行贿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违章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见一个钱银行的,法官就让抓起来
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法官就让抓起来
终于黑衣警察报告说:
人太多了
法官说:那也给我抓起来
黑衣警察说:
报告,我们被抓起来了
法官抱头鼠窜。。。。。。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2
嗯,俺终于看出点门道来了,南山先生14楼的一番高论有力的证明了蒋介石先生着实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背叛了+++国啊......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5:02
南山二十八
无后有成无成有终
探花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20 12:40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振兴中华,同心同国,天下卫公,谁与争锋?
不能忘记和抹杀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功绩
孙中山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文章开始孙中山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孙中山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早在十九世纪末,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始终不渝继承孙中山伟大事业的中国***人将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多少仁人志士为之牺牲、不懈奋斗的祈盼和梦想。
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无疑是照耀中华民族冲破漫长专制和黑暗的第一缕阳光。
毛**就明确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继承。作为二十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大人物,孙中山的伟大思想显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就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启迪。
在十月革命前,孙中山就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一再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表示要实行社会主义。1912年,他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说》的演说,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福,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
同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的演讲,更是盛赞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在孙中山这样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领袖的极力倡导下,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为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认识条件。
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为之,他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度认为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已经完成,今后应大力开展以民生主义为重点的社会革命。这也是孙中山多次论及和大力称颂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归宿。
1919年孙中山在《论三民主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民生主义的内涵。孙中山痛感“为资本家者,只知机器之为利,而不恤社会之被害也”,中国之行民生主义,即所以“消弭社会革命于未然也。”故“民生主义者,即社会主义也。”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针对党内外一些人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倾向,他指出:“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产主义’,均包括其中”,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
1924年8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
孙中山认为,推翻满清政府,民族主义已达,改良专制政治,民权主义已伸,“至于民生主义,非以社会主义行之,不能完全。”我们“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则仆之素志也。”
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人道主义,实为人类之福音。孙中山十分关注人类的疾苦,提出为“人生谋幸福”,应着手解决“生计”问题。
孙中山说:“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他指出,这种主张,在我国早已有之,“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问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
孙中山还指出:“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故社会主义者,一人类经济主义也……。社会主义系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想,欲从经济学之根本解决,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
孙中山认为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但这正是“社会主义之真髓”,我国古代的博施济众、尚仁、兼爱,都是狭义的博爱,不能普及于人人,只有“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15]所以,“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实行社会主义,“实为人类之福者”。
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是社会主义之上乘。针对国民党内一些人对共产党的反对,孙中山特别指出,这些人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不知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
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民生赫然在列,意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首次公开提及民生主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 因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申言之,民生主义所应对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在市民社会成熟到一定程度方出现。
一年后,孙中山先生更为明确地说:“这民生主义,是到十九世纪之下半期才盛行的,以前所以没有盛行民生主义的原因,总由于文明没有发达。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着紧”。 简而言之,“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
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如果说要区分一下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孙中山指出,共产这种制度,在原人时代已经是实行了,由于金钱的发生,才“打破了共产”,所以人类社会的斗争,就是要“再到一种新的共产时代”,而“共产主义就是最高理想来解决社会问题的”。
孙中山还对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分析归类,认为“自予观之,则所谓社会主义者仅可区为二派:一即集产社会主义,一即共产社会主义。
……所谓集产云者,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
共产云者,即人在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两相比较,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
附件
03B4BDA0.jpg (46.96 KB)
2009-1-29 21:56
16.jpg (58.19 KB)
2009-1-29 21:56
俺糊涂,收藏了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5:02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邓公没有理论,用的是孙中山的理论。应该正名。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5:02
没料到啊, 这一袋烟的功夫, 老匹夫就捆着自爆弹, 整出响声啦?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5:02
aaaaaaaaaaaaaaaaa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