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论胡 锦 涛称谓“中华台北”的政治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2-3 02:49
标题:
论胡 锦 涛称谓“中华台北”的政治意义
论胡 锦 涛称谓“中华台北”的政治意义
论胡 锦 涛称谓“中华台北”的政治意义
----兼论“+++国”与“中华台北”的政治价值
作者:肖永国
“+++国”是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创建的中国政权的国号。该国号在1949年10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这一历史事实在1971年10月25日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政治认同,而“+++国”的残余政权以占据中国台湾地区的方式得以存续。以1949年10月1日为标志,中国内部的不统一状态或政治分治状态开始出现。这就是“台湾问题”或“两岸关系”的由来。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为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来,为方便台湾地区人民参与国际活动,经过两岸执政机构授权的组织协商,已经不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的“+++国”的偏安政权可以通过“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等名义参与非主权国家或地区性质的国际活动。于是,自国际范围内,两岸共同协商的“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等名义就是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特定称谓,也是“+++国”在台湾的偏安政权参与非主权国家或地区性质的国际活动的特定称谓。对于“+++国”的偏安政权而言,为了维持台湾地区内部政权稳定和社会秩序,维护“+++国”的宪政制度是其偏安政权得以存续的唯一途径。所以,该偏安政权始终以“+++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自诩。
由此可见,在现阶段,“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是两岸在共同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台湾地区参与非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活动,台湾执政当局认同并接受的政治称谓。
2009年5月26日,中国***总书记胡 锦 涛在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见时,首次称谓台湾执政当局为“中华台北”就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一、“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是两岸经过协商共同认可并接受的“+++国”偏安政权的特定政治称谓;
“中华台北”沿自英文“Chinese Taipei”,本来是欧美等地昔日对退守台湾的“+++国”政府(台北政府)的称呼。从197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取代“+++国”代表在联合国的席位,逐渐在很多国际组织中取代了“+++国”的地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所以不承认在台澎金马的“+++国”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反对其参加任何由主权国家参与构成的国际组织,并反对其在国际上使用“+++国”的名称。而“+++国”政府亦拒绝使用“中国台湾”的称呼,也反对直接使用带有台独含义的“台湾”称呼,因此将“Chinese Taipei”翻译为“中华台北”作为折衷名称。
1 9 8 9年4月6日,当时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何振梁与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李庆华签署协议。这就是 1 9 8 9年的名古屋协定。两岸协商之后,“+++国”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义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运动赛事。1970年代后“+++国”也常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义参与APEC、OECD等国际组织。
二、“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是台湾执政当局参与非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活动的特定政治称谓;
对于“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政治称谓,并不是两岸都满意的称谓。在2008年以前,除了正式比赛场合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习惯以“中国台北”的称呼来翻译“Chinese Taipei”。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引起了两岸间关于使用“中华台北”还是“中国台北”的争议。这起争议起始于2008年7月10日台湾执政当局对北京国际媒体中心使用“中国台北”称呼来称谓台湾体育代表团的抗议。台湾执政当局认为,“Chinese Taipei”应译作“中华台北”,大陆媒体将之译为“中国台北”则有矮化之嫌。而中国大陆起初认为,奥委会协议不涉及他人在协议范围外使用“中国台北”的权利,因此不认同矮化一说;然而,在台湾执政当局最高政治领导人马英九、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等人士相继表态不满后,中国大陆的新华社、中新社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7月下旬后已逐渐改用“中华台北”来称呼台湾体育代表团。
以2008年奥运会为标志,“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奥运模式成为两岸开展国际协商的特定政治称谓。中国大陆本着“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在2009年4月经过政治协商,台湾地区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义,以观察员身份参加2009年的世界卫生大会(WHA)。用台湾执政当局的话说,“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作为“+++国”的政治称谓“不满意但可接受”。
三、“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两岸政治认同标志着两岸将以特殊的方式确立未来两岸不统一状态下的政治关系;
2009年5月26日中国***总书记胡 锦 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谈及解决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时,称呼“中华台北卫生署”。这是中国大陆最高政治领导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表述。中国大陆对台湾执政当局的以“中华台北”称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意义:
1、 两岸由1949年的相互否认起步,开始向两岸政治实体特殊承认的政治方向发展;
2、 台湾执政当局试图以“+++国”的方式获得中国大陆的政治认同是不可能实现的两岸政治发展目标;
3、 台湾执政当局对台湾岛内以维护“+++国”的宪政制度的方式实现其政治统治、对国际社会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方式获得非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空间是其主要的政治存续方式;
4、 经两岸政治协商,中国大陆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方式对台湾现行宪政体制予以政治认同和保留就是两岸可行的“形式统一”的基本模式。
由此可见,中国***总书记**以“中华台北”称谓台湾执政当局既是对台湾执政当局参与国际空间的政治认同,也是对保留台湾现行宪政制度的政治保证。这既是中国大陆对台湾执政当局最大的政治善意,也是两岸唯一可行的融合、统一与繁荣的政治道路,更是标志着两岸构建不统一状态下新型政治关系的开始。
归根结底,这也是两岸实现“形式统一”唯一的政治选择。
++++++++++++++++++++++++++++++++++++++++++++++++++++++++++++++++++++++++++++++++++++++++++++++++++++++++++++++++++++++++++++++++++++++++++++++++++++++++++++++++++++++++++++++++++++++++++++++++++++++++++++++++++
附加:《「中华台北」参加WHA叶金川:不满意但可接受》
「中华台北」参加WHA叶金川:不满意但可接受
NOWnews今日新闻(2009-05-07 00:26)
面对H1N1新型流感疫情,月中即将在日内瓦登场的世界卫生大会(WHA)就更显重要性,今年台湾首度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卫生署长叶金川肯定国际突破;不过,对于民进党抨击以中华台北参加WHA根本是矮化国格,叶金川回应,加入世界卫生大会不就是民进党一直努力的目标吗?面对H1N1新型流感疫情,月中即将在日内瓦登场的世界卫生大会(WHA)就更显重要性,今年台湾首度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卫生署长叶金川肯定国际突破;不过,对于民进党抨击以中华台北参加WHA根本是矮化国格,叶金川回应,加入世界卫生大会不就是民进党一直努力的目标吗?
卫生署长叶金川6日面露微笑召开记者会,因为月中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即将到来,他说,「名称现在也改变了,原来是(台湾中国),今年年初叫我们(台北联络单位),现在是(中华台北),虽然我们是+++国,当然我们都不满意,因为我们是+++国,但是可以接受。」卫生署长叶金川6日面露微笑召开记者会,因为月中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即将到来,他说,「名称现在也改变了,原来是(台湾中国),今年年初叫我们(台北联络单位),现在是(中华台北),虽然我们是+++国,当然我们都不满意,因为我们是+++国,但是可以接受。」
不只国际地位提升,还要朝着WHO持续努力,由叶金川领军一行15人16日出发,17日抵达日内瓦,18日参加会议。不只国际地位提升,还要朝着WHO持续努力,由叶金川领军一行15人16日出发,17日抵达日内瓦,18日参加会议。
对于民进党抨击以中华台北身份是矮化国格,叶金川反将一军,「不能透过中国大陆联繫,不能当做会员,不能当做附属会员,这些都是政府、也是跟着民进党步调完全一样的方式。如果矮化(国格),那当初(民进党)为什麽这样去申请?」对于民进党抨击以中华台北身份是矮化国格,叶金川反将一军,「不能透过中国大陆联系,不能当做会员,不能当做附属会员,这些都是政府、也是跟着民进党步调完全一样的方式。如果矮化(国格),那当初(民进党)为什么这样去申请?」
外交大突破,有九成三的民众支持台湾参加世卫活动,但如果沦为政治角力,相信谁也不乐见。外交大突破,有九成三的民众支持台湾参加世卫活动,但如果沦为政治角力,相信谁也不乐见。 (新闻来源:东森新闻记者赖思豪、吕士奇)
附件
“+++国”与“中华台北”.doc (31 KB)
2009-6-1 13:37, 下载次数: 433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49
好久没有看到老肖的文章了。一定认真拜读、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2:49
Chinese Taipei 普通外国人如何认知其含义呢?呵呵台湾自己忽悠自己就行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49
真是高明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49
“+++国”的问题要一分为二,
一是国际层面的问题,就是一个中国的代表权问题,这问题上不会含糊,在国际上事实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都不是大陆人民许可的选项。Chinese Taipei 是可以接受的,且只能是获得非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空间。
二是国内层面的问题,“+++国”作为台湾的宪政体系,台湾人民有感情,大陆不否认。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大陆人民一样是有感情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保留“+++国”可以考虑,可以协商。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2:49
应该给台湾,马英九画画圈圈,不要老来要国际空间,烦
文章结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2:50
归根结底,这也是两岸实现“形式统一”唯一的政治选择。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2:50
“中华台北”和“中国台北”之争也只能在几个说汉语的国家和地区忽悠下,用鸟语的国家估计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0
中华台北成为独台的保护伞。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2:50
六楼的说划个圈圈,还有“反国家***法”的嘛。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0
你也不看看8楼说的,很现实啊,整天的怕台湾飞了,独了,有可能吗?
您真应该多看看现实的世界,看看现实的两岸关系,不要老抱着意识形态不放。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0
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澄清,
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澄清: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国家的继承。
而你误认为1949以后就是另外一个国家,这是政治概念上的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的时候是通过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赋予其为新民主主义的名副其实中国人民的“ROC”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权力。也就是继承被推翻的+++国南京政府的代表中国权力,至于退居台湾成立的+++国台北政府(简称为中华台北)也就是【+++国南京政府的剩余权力】,法理上称为整体体系的编辑权力和边际效应。
第二,你所说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代表权问题是在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2758号决议文件解决的。
关系是恢复代表联合国宪’章项下的中国的法人代表问题。不是国家主权问题。
就提这么多,意见多了,恐怕接受不了。
附件
政府继承.jpg (222.96 KB)
2009-6-2 11:55
政府继承的共识.jpg (271.51 KB)
2009-6-2 12:41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0
共和国和民国本来就是指代一个国家,共和国就是民国,只是台湾人不承认而已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2:50
本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国,就是台湾不承认
本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国,就是台湾不承认!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2:50
假如反对共和国在台湾,民国在大陆,那么和搞两国论没啥区别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0
台湾人只承认共和国在大陆,其实真正搞“陆独”的是台湾人,包括台湾的蓝营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0
文字游戏。。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2:50
一起回答您的两个问题,核心是法人政府的概念
一起回答您的两个问题,核心是法人政府的概念,
因为你是代表+++国的法人政府,所以你要体现;
第一,你要承认你是+++国的延续,不是另外一个国家的法人政府。这就是所谓实不明则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心不服。
第二,你要代表法人,就要体现法人政府的责任义务和宽容大度。这一点原来是只有宪法上的文字,而没有付诸尽责尽意尽职尽力的行动,好了,马英九上任以后,在一个中国前提下的机会有了。我们开始履行法理赋予我们的责任义务和职责的机会到了。
第三,你要代表台湾,就要让台湾人民当家作主有发言权,有选举权,也有被选举权。这一点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陈菊登陆提出一个“中央政府”和“马总统”的悬念,这一当家作主的挑战,如何回答?那我们先把它搁置起来,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不要毕其功于一役。功夫不到,也不可能一下子什么都能解决。
第四,两岸不是两个中国,这个+++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是历史和现实固有的客观存在。只不过有时我们误以为台湾就是+++国,这是大错特错的政治乱弹琴。台湾是+++国的一部分,部分不是全体,白马非马,盲人摸象的道理,大家都懂,一遇到现实,就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叶障目,叶公好龙啊!
第五,【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共建家园,振兴中华】是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的两岸新关系,心照不宣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当前两岸关系的纲。我们大家现在看到台海的十六字方针【搁置争议,建立互信,求同存异,创造双赢】就是这个纲的目,纲举目张。
以上观点如有不妥,请您批判指出来,我们共同讨论!
谢谢!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2:51
一个中国的原则岂能同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2:51
又让了一步而已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