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這麼喜歡YST?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2-3 00:53
标题: 這麼喜歡YST?
那我就開個樓轉貼他的文章給大家欣賞~我沒評語,別問我意見,因為我不喜歡他。用你自己的眼光看,用你自己的智慧想吧!

~~~~~~~~~~~~~~~~~~~~~~~~~~~~~~~~~~~~~~~~~~~~~~~~~~~~~~~~

台商和兩岸關係
2009/06/22 12:00:45


YST 最近把全副精力都用在有關軍事的論述,沒有談政治,也不想談政治,因為目前兩岸的發展令我失望。YST 並非不樂見兩岸的關係走向緩和,而是兩岸關係的緩和不應該以這種方式進行。這種沒有原則、單方面給糖的緩和方式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那就是「獨台」。「獨台」之毒更勝「台獨」。

目前大陸的政治運作非常反常,甚至違背原則。劫貧濟富為台灣輸血違反社會主義的原則,兩岸只談經濟、避談政治,甚至默認「一個中國」的內涵可以各自表述,這種混、蒙、打迷糊的行為更是愧對周恩來總理。周總理訂下的「一個中國」政策,邏輯何等嚴密,統一的意志何等堅定。胡錦濤的政治運作給「獨台」無限幻想的空間,胡政府種種怪異的、違反傳統的作風令人百思不解。大陸若不是犯了重大錯誤,就是正在醞釀一個更關鍵、更巨大的圖謀(譬如藏南問題)。YST 希望是後者。反正這個棋局我看不懂,所以乾脆不談。

如果「韜光養晦」成功帶來中國的崛起,那麼鄧小平的騙術真高明,「韜光養晦」必定寫入世界歷史。
如果「和諧社會」成功統一中國或收回藏南,那麼胡錦濤的騙術更高明,「和諧社會」一定可以列入世紀大騙局。

YST 「漫談坦克」的系列文章正到了關鍵處,不想停下來,但是今天看到芷生的「2009年海外台商湖南行」一文忍不住暫時離開軍事話題進入政治話題,因為這篇文章暗示的意義非同小可。

芷生的這篇文章代表非常多台灣人的看法,屬於目前的主流思想,所以是一篇政治非常正確的文章。但是YST認為這種看法是糖衣砲彈,表面上冠冕堂皇、四平八穩,其實內藏毒藥、後患無窮。YST這篇文章屬於針鋒相對,為的是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芷生學養俱佳,YST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兩岸問題,大家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續~


~~~~~~~~~~~~~~~~~補充報告~~~~~~~~~~~~~~~~~~



1 原是一主題開一樓,此合併樓是管理版主所為。
2 原文一字未改,完全照搬。
3 合併後遺失部分,請自行點閱,網址如後,謝謝!
  

天下縱橫談
http://city.udn.com/269






[ 本帖最后由 望蜀 于 2009-7-10 12:12 编辑 ]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53
~ 續 ~



YST 開門見山:反對台商推動兩岸關係。

如果台商安分守己、乖乖做生意、悶聲發大財,這就是了。
如果台商想搞政治,想改變國家政策來謀取更大的利益,我們就要用非常嚴厲的尺度去檢驗他們的動機和目的。

世上多少錯誤的政策就是受到商人的影響而制定的,這種例子古今中外到處都是。柯林頓政府改變商業政策,讓高風險的投資銀行進入傳統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業務就是聽從了美國銀行界有力人士的遊說。這個重大的政策錯誤造成全球的金融風暴和經濟蕭條。這些商人會負什麼責任?他們早就拿了錢跑了,把爛攤子留給政府和普通百姓。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那管國家會怎麼樣?

台灣問題關係中國的崛起,牽涉的範圍包括世界列強的利益和勢力範圍,台商懂個屁,就連郭台銘、張忠謀都站一邊去。國家民族的大事豈能聽從唯利是圖的台商說三道四?

歷史上商人絕大多數沒有遠大的政治眼光,像呂不韋這樣的商人兩千年來也就他一人,所以他的人生事跡才能流傳千古被後人津津樂道。

絕大多數的商人只追逐個人的利益,而且還是眼前的利益。他們唯利是圖,眼光淺薄,台商更是如此。芷生把台商看得太高了。

所以商人影響政治並非什麼好事。我所知道的台商多半不是什麼好東西,國家民族的觀念非常淡薄,甚至沒有。如果要靠他們推動兩岸關係,那中國就完蛋了。
台商推動的兩岸關係一定是「獨台」。
台商如果推動兩岸和平,那麼毫無疑問背後的目的就是「台獨」了。在沒有武力威脅下,台灣百分之百走向獨立。

台商有太多反面的例子,最壞的例子就是為情報局做間諜,這是公開的祕密。台商正面的例子屬於少數,非常少數。YST 在去九寨溝的旅途上就經過一處台商開發的遊覽設施(好像是纜車之類),老闆把各種設備都塗成綠色,還用標語大聲讚揚綠色多麼好、綠色多麼妙。一看就知道是台灣的綠色商人搞的鬼,用非常低級和無聊的方式來宣揚代表台獨的綠色。台獨人士就盡幹這種可笑的事情,那就是用精神方法宣揚台獨來獲得滿足。

看到沒有?台商一面賺大陸人的錢,一面搞台獨,一面看不起大陸人,一面玩大陸的女人,這種台商多了,是台商的主流。

台商在心底是看不起大陸人的,早年的台商還有全體員工被罰跪的事情。想想看這些台商心態多麼狂妄,態度多麼囂張。

大陸的血汗工廠多半是台商開的,就好像人民幣的偽鈔絕大多數是台灣印的。台商根本不把大陸工人當人看,跟台灣吹噓的“人權”完全不搭調。這就是台商和台灣人虛偽的地方。

台灣人高喊「人權」,對大陸的**事件口誅筆伐,藉此提高自己的身價和為自己找到不願統一的理由。想想看,「人權」是個虛的東西,是一個可以自由定義和自由解釋的東西,任何人只要心存反對就可以在人權的話題上叫喊一萬年,反正是各說各話,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所以人權是一個非常容易的話題,這種高調誰不會唱?但是完全是浪費時間。 ~ 續 ~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53
~ 續 ~


前天民進黨通過決議以人權為理由要求法院停止羈押陳水扁。看到沒有?人權真好用。証據鑿鑿的貪污嫌犯陳水扁,民進黨要他有人權,他就有人權,非把他放出來為綠營興風作浪不可。網路上寫文章推動統一的郭冠英,民進黨不想給他人權,他就沒有人權,非把他弄到免職、他的退休金被沒收不可。民進黨把人權玩弄得爐火純青。

有趣的是,台灣人一面高喊「人權」,一面在島內壓榨外勞、定出明文法律歧視大陸新娘、在國外開血汗工廠,做盡傷害人權的醜事。所以這些高喊「人權」的台灣人一眼就被人看出是虛偽的,叫得越高聲的越是虛偽。最近的新聞在廣東東莞發生台商被殺事件,YST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人權豈能由台商說了算。

根據統計,大陸的血汗工廠每年因工作而斷掉的手指有五萬根。他們有幾個人得到合理的賠償?

窮人永遠是被富人看不起的,這是人性。
大陸要改變台灣人對大陸人的態度,要獲得台灣人的尊敬,唯一的方法就是變得比台灣人更有錢,沒有第二條路。

從另一方面來看,即使大陸人普遍比台灣人有錢,台灣也不會跟大陸統一。

你想想,這小島上的總統做得好好的,千萬人之上,無人騎在頭上,只要選上就做四年皇帝,這感覺多好啊!會去當台灣省長和特區首長嗎?當然不會。馬英九不會,任何其他台灣人也不會,這是人性。這就是張學良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張學良即使有再多的不是(譬如好色),就憑他降下東北的五色旗、昇起青天白日旗、服從中央領導,張學良就是中華民族的偉人。

台灣政壇沒有張學良這等人物,台灣商界也出不了呂不韋這樣的人物,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小島上的人只看到小島。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台灣人都是目光如鼠,天天鬼叫什麼“台灣第一”、“台灣優先”、“台灣的主體性”、“台灣研發,大陸製造”、“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這能出一個張學良嗎?開什麼玩笑。

如果有人認為大陸經濟好了兩岸就能統一,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想想看,如果有了錢、比對方富裕就能收回失去的國土,那麼外蒙古早就回歸中國了。

讓我們回到正題。

兩岸關係如果放任台商來推動必定導致「獨台」。

「獨台」使台商左右逢源,對台商最為有利,台商當然大力推動。
「獨台」使中華民國的總統能夠苟延殘喘,馬英九當然高興。
「獨台」使美國長期握著台灣這枚棋子隨時可玩,當然是最有利的狀況。
「獨台」深深傷害了中華民族的利益,但是胡錦濤被「和諧社會」沖昏了。

世界從來不是和諧的,而是力量的平衡。

大陸一廂情願地給台灣輸血,非但沒有得到台灣人感激,反而刺激台灣人更多的優越感和引發台灣人更多的猜忌。今天的台灣人不是正常人。

陳文茜得意洋洋台灣的面板高科技是大陸沒有而又迫切需要的;
胡忠信再三誇耀大陸生產的手機用的是台灣的晶片,大陸沒有晶片高科技;
台灣媒體一再宣傳大陸來台灣大量採購是**的統戰陰謀。

YST 沒有看到一個台灣官員、一個台灣政治人物或一家台灣媒體承認和感謝在全球經濟蕭條的時候大陸對台灣輸血是基於中華民族的同胞愛。

大陸要做火山孝子,全世界都偷著樂。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3
這麼喜歡YST? - 2


那我就開個樓轉貼他的文章給大家欣賞~我沒評語,別問我意見,因為我不喜歡他。用你自己的眼光看,用你自己的智慧想吧!

~~~~~~~~~~~~~~~~~~~~~~~~~~~~~~~~~~~~~~~~~~~~~~~~~~~~~~~~

在馬英九執政周年談兩岸關係
2009/05/22 22:00:37



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在05月09日刊出馬英九總統的專訪,馬英九表示,未來的三年任期台海兩岸方面還是先經濟、後政治;但是如果2012年能夠連任,政治議題有迫切需要協商的話,他不排除觸及。總統府隨後則表示「不排除」不表示「一定會」。

這個新聞至少引發【天下縱橫談】兩位市民作為主題開欄評論。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馬“若能夠連任不排除兩岸談政治議題”純屬打太極騙糖吃(2009/05/10)

「Abr」:兩岸的同胞們請注意馬總統準備要轉航向了(2009/05/13)

兩位網友的評論都具有重點和深度但是結論不同,對馬英九的評價一正一反,這就是政治有趣的地方。

馬英九執政周年放話如果連任“可能要”、“也不一定會”如何如何,幾千個台灣人包括國民黨的明星朱立倫和胡志強跑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台灣的衛生署長興沖沖地跑到瑞士參加 WHA會議和兩個台獨潑辣女人上演“誰愛台灣”的鬧劇,民進黨的鐵桿台獨和最高民選官員高雄市長陳菊扭扭捏捏、反反覆覆、再三作態下跑到北京訪問,島內名嘴們的評論更是各唱各的調。

這亂哄哄的一切其實只說明了一件事,權力的焦慮。面對崛起的大陸國民黨固然有權力的焦慮,民進黨則更是憂心如焚因為他們還面對中美合作的影響。蔡英文莫名其妙的 517遊行和陳菊手足失措的北京訪問把民進黨的權力焦慮表現得一清二楚。

在展開論述以前我們必須指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固然有鬥爭但是也有合作,鬥爭是因為他們在同一個小島搶錢,合作是共同防統因為他們知道老共一來大家都玩完了。所以國民黨與民進黨表現出來的政權焦慮和搶著跟對岸的**對話其實對中國的統一並沒有幫助,不同的聲音太多反倒會迷惑大陸統一中國的決心,正應了美國政客的一句話,「如果你不能打敗他們,那就迷惑他們。」(If you cannot beat them, then confuse them.)

YST 放下手中寫了一半的軍事文章也來評論一下馬英九執政周年後兩岸關係發生的變化。

(一)馬英九一切以連任為考量

觀察馬英九是非常容易的,因為馬英九心眼很小,志氣也不大,自然政治的目標也不會大。心眼很小和目標不大是一體之兩面,一個藏於內一個形於外,充分刻畫出馬英九的人格特質和施政作為,所以我們要合在一起評論不能分開討論。

1.起因

「連任」這個話題是被江丙坤請辭海基會董事長觸發、數日後在新加坡媒體訪問時被馬英九主動証實。

江丙坤是跟隨連戰的老人,其實他為馬英九工作並不恰當,尤其在賴幸媛這個小他二十多歲、墨綠色、狗屁不通又官迷心竅的小人下面工作,它基本上是一個玩笑和馬式侮辱,這是馬英九表現“天威難測”刻意所做的安排。馬英九是非常工心計的。

馬英九靠國民黨的組織贏得總統大選,並不是靠本身的實力,因為他在台北市市長任內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但是馬英九選上之後在安排內閣人員上卻避開那些為他出力的人,國民黨的立法委員沒有一個入閣,反倒選了一些綠色人物出任重要職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陸委會主委、教育部長和國防部長。馬英九這種作法自然引起黨內很多怨言,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就明顯表達不滿。

馬英九這種過河拆橋不地道的手段很快就要面對現實,連任的選戰雖然通常是投票前一年前才開打,但是馬英九得罪國民黨的補救安排必須及早進行否則肯定出問題。想想看,馬英九如果有什麼心腹也太嫩了,根本不可能坐上國民黨的主席,所以最穩當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兼任國民黨黨主席。那麼「伯公」怎麼辦呢?馬英九的安排就是讓他做海基會董事長。於是江丙坤非走不可。

當江丙坤確切得到這個訊息當然坐不住,現在辭職比幾個月後被人免職要優雅得多。江丙坤立刻提出辭呈,馬英九也立刻慌了手腳,因為這個時差他無法應付。於是馬英九立刻上演了一齣強力慰留的把戲,這就是政治。

馬英九要抓住國民黨黨主席絕不是為了什麼「馬胡會」,百分之百是為了連任必須掌握國民黨的選舉機器,更確切地說,是為了消滅可能冒出來的黨內政敵。

2. 連任高於一切

馬英九對連任的迫切心願在新加坡記者面前表露無疑。才做了一年不到的總統就大談如果能夠連任就如何如何,這是可笑的。有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的政府嗎?那行政院設立那麼多部會做什麼?你馬英九現在都不做的政治議題,連任後怎麼會做呢?

馬英九的忙碌是瞎忙,時間都花在公關上,一切為選舉。

3. 馬英九最操心的不是國家大事而是不能讓國民黨的高人在2012年出頭

民進黨實在太爛了,一個發臭的政黨對國民黨無法構成威脅。馬英九的政敵是在國民黨內,馬英九只要能壓住國民黨內的優秀人才不出頭,2012年的總統就非他莫屬。所以馬英九這個總統最操心的就是不能讓國民黨的能人冒出頭。

所以我們等著看,國民黨黨主席這個位置馬英九非搶不可。

那些當年舖天蓋地罵宋楚瑜權謀的媒體和記者,譬如黃創夏,怎麼不說馬英九權謀呢?
馬英九不但比宋楚瑜更權謀,而且格局低太多了,因為他只想到自己。俗話說,一流的人用一流的人,二流的人用三流的人。宋楚瑜的省府團隊有一批一流幹練的人才,馬英九的政府團隊有什麼能人?這是台灣的悲哀。


(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

1. 非常被動

馬英九是讀死書的人,雖然早就過了不惑之年,但是並沒有形成自己的哲學思想,因此既缺乏理想也沒有堅定的信念。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他無法inspire人民,甚至不能inspire為他工作的官員們。我們看到他忙碌地飛來飛去作秀,但是看不到他為民服務的 burning desire ,更看不到他為國家帶來的新希望。

馬英九只能被動應付發生的事情,沒有主動帶領國家的能力因為他沒有中心思想。「不統、不獨、不武、互不否認」就是缺乏中心思想的最佳証明,馬英九是一個得過且過沒有確定目標的國家領導人。 ~續~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3
YST揭马某的画皮,稳,准,狠!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53
~續1~



2. 先經濟後政治

前面已經說過「先經濟後政治」是一個得過且過的「拖」的心態,也是一個「騙」的心態。從統的立場來看這是一個錯誤,從獨的立場來看這是一個以拖待變的陽謀。所以統派人士認為極不可取,獨派人士覺得可圈可點。

3. 乞求大陸的施捨和強調台灣的尊嚴

馬英九施政所有的成就都是大陸施捨的:
A.陸客來台旅遊帶來錢;
B.大陸採購團來台降低了台灣的失業率;
C.陸資來台帶來台灣股Shi上升。

馬英九一面乞求大陸的施捨同時拒絕政治談判,另一方面強調和誇耀台灣的尊嚴,佔盡了便宜卻不必付任何代價。

馬英九本身並沒有也不需要任何本事,只不過坐享其成而已。

胡錦濤自己願意做火山孝子,所以也沒有話說。

(三)國民黨需要新的總統候選人

1. 馬英九是不合格的國民黨員

國民黨的全名是「中國國民黨」,親中是天經地義、是愛自己、更是職責、跟愛台灣並沒有牴觸。
想想看,中國國民黨心中沒有中國是個什麼東西?
馬英九聞統色變、拒絕與大陸商談政治議題,根本沒有資格做中國國民黨的黨員。

2. 國民黨需要一個能夠貫徹黨名和宗旨的領導人做2012年的總統候選人

馬英九能做的誰都能做,國民黨沒有必要讓馬連任,更何況國民黨人才濟濟、比馬英九能幹的多的是,沒有必要只看馬英九一人。
如果「先經濟後政治」是國民黨的策略,那麼學法律的馬英九並不適任,財經專長的朱立倫更適合做中華民國的總統。

(四)大陸的兩岸策略

1. 大陸壓寶馬英九政府

大陸支持國民黨的馬英九政府已經非常明顯,經濟上做足了宣傳讓大量的大陸人來台旅行觀光、大陸三大採購團赴台大量採購、大陸資金進入台灣進行投資,政治上大陸讓台灣參與非主權國家的國際活動,軍事上停止針對台灣的演習。

在大陸的操縱下,兩岸氣氛非常的和諧,和一年前有天壤之別,全球都目瞪口呆,台灣人還能上竄下跳麼?

2. 民進黨沒有執政的希望

在大陸的操作下,民進黨執政是沒有希望的。簡單地說,只要大陸在選舉期間操作台灣的股票市場造成股Shi長紅,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就穩贏了。

民進黨的憂心和失落在 517遊行的口號不斷改變和陳菊訪問北京的理由不斷改變就看得很清楚了。

3. 大陸做睜眼瞎子,用犧牲原則來防獨

2008年03月22日,國民黨贏了總統大選。四天後,美國布希總統主動打電話給胡錦濤主席,希望台海兩岸能夠把握這個機會恢復談判。胡錦濤做了正面的回答。

今天兩岸恢復談判百分之百是中美商談後的決定,這是對民進黨最沈重的打擊。

事實上,胡錦濤用犧牲一個中國的原則來恢復兩岸的談判,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錯誤。

「新華社」發表中文與英文的新聞稿,二者的內容稍有出入,但是是關鍵性的出入。YST 引用其中的兩小段:

Hu also expressed hope that the Chinese and U.S. governments will continue to make joint efforts to secure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He (YST 註解即胡錦濤) said it is China's consistent stand that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should restore consultation and talks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sees 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

紅字部分就是大陸同意「一個中國」的定義可以各自表述。這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4. 大陸做火山孝子,用劫貧濟富來防獨

大陸對民進黨政府八年台獨的衝撞搞怕了,於是企圖透過經濟手段給國民黨政府種種好處來獲取台灣人民的支持,防止民進黨重掌政權。

大陸透過觀光、採購、和投資的手段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蕭條下向台灣注入活水,基本上是劫貧濟富。大陸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比台灣人民差多了,廣大的農民相差的距離更是巨大。大陸的做法是確確實實的劫貧濟富,完全違背社會主義的基本精神。

更進一步說,今天的國民黨早已不是當年的國民黨,這是一個已經被李登輝改造過的國民黨。李登輝的人馬大量留在國民黨內,獨台思想根深蒂固。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差別只有一面國旗,實質上並無不同。

大陸所有的付出只不過買來一點點面子,但是後患無窮。

5. 胡溫政府給全世界的訊息(message)是承認海峽分治的現實

大陸同意不和台灣展開政治談判後果是嚴重和難以預料的。

在馬英九一再強調「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公開談話下,大陸政府避開政治議題,一味地在經濟上給予台灣好處,胡錦濤政府傳達給全世界的訊息是承認海峽分治的現實。這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對未來投下不可預測的變化。

6. 沒有根基的兩岸會談

胡錦濤主席正面回應布希總統的要求並沒有錯,錯在修改「一個中國」的定義,錯在「先經濟後政治」,錯在默認馬英九的「互不否認」和「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就為獨台的滋長提供溫床。

馬英九和任何台灣未來的領導者都不會因為第4點而感恩卻一定會利用第3點來拒絕統一。

以目前大陸上升的國勢在兩岸問題的立場上沒有退讓的理由,更有效的作法是一面向台灣提出包括政治的全面談判,一面讓台商偷跑對台灣形成壓力,先讓台灣內部達成共識。

大陸要明白表示兩岸的談判要在台灣恢復國統會和國統綱領之後,這一點不能退讓。 ~續2~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3
我对他没什么感觉!大家喜欢他,大概是以台独为背景吧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3
~ 續2~


(五)YST 個人的觀察

1. 以中華民族的利益為最高指導原則

不論是民進黨的台獨還是國民黨的獨台都是狹隘的地方主義,中國如果要崛起必須以中華民族的復興為目的,所以要以中華民族的利益為最高指導原則,不但要考慮兩岸三地,還要考慮全球的華人。想想看,若是沒有海外華僑,孫中山能夠推翻兩千年的帝制建立民國嗎?若是沒有海外華僑,中華民國能在抗日戰爭中得到那麼多的物質、金錢和人力的無私奉獻嗎?

沒有中華民族就沒有中華民國,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中國國民黨,也沒有中國**。政治上的決定只考慮政黨是絕對不夠的,一定要從中華民族的方向思考。今天絕大部分的台灣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且和中華民族越走越遠,對這樣的政權不論它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不能容忍,大陸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絕不能有絲毫妥協。

YST 很喜歡「義勇兵進行曲」作為中國的國歌,遠比國民黨的黨歌作為國歌更恰當,因為它號召的是中華民族。

2. 胡溫政府內政做得很好,外交卻不及格

YST 並不生活在大陸,所以對大陸內政的批評也許不夠深度,但是單就免除農民的賦稅、救災的效率、科技的研發、軍事的現代化,我認為胡溫政府在內政上非常有成就,但是在外交上卻非常失敗。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今天的外交環境非常惡劣,甚至不如江澤民時代。對美國低頭、對俄國妥協倒也罷了,英法這種二流國家對中國叫囂也不說了,周遭的小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那個不在咬中國一口?那個不在中國面前上竄下跳?誰把中國看在眼裏?

台灣問題中國的立場更是倒退,國民黨一上台,小布希一個電話打給胡錦濤希望兩岸恢復談判,大陸政府就馬上付諸實施,而且是在修改「一個中國」的定義下付諸實施,這真是一個笑話。

原則性的退讓也發生在東海油氣田和日本的爭執上。想想看,江澤民在軍事力量遠沒有胡錦濤時代強大的情形下也沒有對日本作出任何讓步,也沒有做出和日本人共同開發自己的油氣田這種令外國人恥笑、令中國人痛心的事情。

我們不禁要問:這是一個什麼樣崛起的中國?

3. 大陸滿足於馬英九的獨台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大陸有更重要的外交事務,譬如軍事解決藏南問題,為了避免兩面作戰於是在兩岸問題上大陸把重點放在防獨,把促統退到二線,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即使在這種情形下無論如何也沒有到達修改「一個中國」的定義、非跟馬英九政權展開談判的地步。2008年以後的台灣無論是誰當政是不可能獨立的,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YST 認為在台灣沒有恢復國統會和國統綱領以前大陸不能和台灣展開任何談判。

4. 大陸犧牲一中原則來防獨是極為錯誤的

「一中原則」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妥協,連一點點修正的餘地都沒有。

中國大陸在兩岸問題上有這麼急迫嗎?我不認為。
胡錦濤在大陸最具優勢的時候做出原則性的退讓真是不可思議。把「一個中國」的定義修改到可以各自表述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這種原則性的退讓在**外交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想想當初周恩來為中國和台灣的關係所定下的、有名的「三段論」,它的邏輯何等嚴密,豈容任何人胡亂解釋。胡錦濤這麼做對不起去逝的周恩來總理。

5. 大陸同意對台「先經濟後政治」是非常錯誤的

經濟從來就跟政治分不開,也跟軍事分不開,這是為什麼克魯曼(Paul Krugman)來亞洲各國發表的演說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它是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所做的經濟論述。外國人如果聽他的話就完蛋了。

兩岸問題必須先解決政治問題才能談經濟問題。想想看,尤其是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名正言順。如果政治問題不解決那就名不正,所以就言不順,最後一定事不成。馬英九本末倒置倒也罷了,這本來就是他的陽謀,大陸政府如此糊塗不可原諒。

6. 台灣和大陸沒有對等,也不可能有對等

有史以來所有的談判都是根據實力,台灣和大陸商談是不可能對等的,連1985年英國和中國談判都不可能對等。台灣叫囂“對等”屬於不知輕重的胡攪蠻纏,這是沒完沒了的。

大陸必須讓台灣認識到自己是在“技術擊倒”下和大陸展開政治談判,台灣必須犧牲尊嚴才能有經濟的實惠,否則事倍功半,即使達成什麼協議將來也一定會出問題,因為雙方心中的期盼落差太大。

台灣成為 WHA的觀察員後,國民黨(前親民黨)的立委張顯耀已經在TVBS談話節目中談到下一步應該是如何進入 WHO,再下一部就是正式進入聯合國。看到沒有,台灣是得寸進尺的,台灣人的思維非常自然因為大陸自己放棄了原則。

如果台灣不承認已經被“技術擊倒”(TKO),那麼無論大陸給台灣多少好處,兩岸的談判最後一定鬧翻。兩岸問題最後還是要由武力解決。

7. 不考慮政治就全面發展兩岸的經濟會增加統一的複雜性

想想看,一旦兩岸經濟全面發展,在台灣有經濟利益的大陸人一定有很多是在大陸政治上非常有分量的人,譬如太子黨。

當大陸人在台灣的經濟利益產生糾葛和尾大不掉的時候,武力統一的考量會受到大陸自己有力人士的多方阻撓,統一是沒有希望的,至少變成困難重重。 ~續3~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53
粉有道理,不统不独的独台最符合台湾人利益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3
~續3~



8. 胡溫政府的政策為自己製造不確定性

如果不談政治,兩岸的經濟來往是沒有根的。兩岸的政治問題一天不解決,兩岸的發展就帶有不確定性。政治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建立穩定性,而穩定性是建立在確定性上。

所以確定性是政治穩定的基本條件,也是吸引外資和長期經濟建設最重要的條件。

9. 長久分治的害處

兩岸統一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因為長久分治會造成***的事實,也就是獨台的事實。

獨台的運作開始於蔣經國,有可能成就於馬英九。

獨台的後果比台獨還嚴重。大陸如果打定主意要長期維持獨台的現況,那還不如讓台灣獨立算了,因為大陸至少不必劫貧濟富。

10. 國民黨的獨台是陽謀

2008年05月14日,馬英九在美國【時代】(Time)雜誌的專訪中說,在他任內不觸及兩岸統一的議題。
2008年05月20日,馬英九在總統府舉行就職周年的國際記者會中非常清楚地表示,統獨問題需要公投,但是在他任內不論是第一任或是第二任都不會討論或協商統一議題,兩岸關係的未來由子孫這一代來決定。

看到沒有?馬英九的獨台已經擺在檯面上,這是明牌,已經沒有任何懷疑的餘地;胡錦濤對美國表達「一個中國」的鬆動解釋(允許各自表述),造成馬政府左右逢源,台灣政府在政治問題上振振有詞、揮灑自如。

統一的問題如果必須通過台灣的公投,這是笑話,YST可以保証兩岸統一遙遙無期,大陸可以眼巴巴的等到民國一萬年。

YST 醜話說在前面:一旦獨台成為事實(a way of life),胡錦濤和馬英九都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六)結束語: The Buck Stops Here!

中國近代歷史最後一位強人是鄧小平,他不但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上,鄧小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之一;政治上,鄧小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代領導人。更重要的是,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做了四件事情在30年後造成中國天翻地覆的改變和列強在全球戰略佈局深遠的影響:
1. 打開中國的國門和西方世界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尤其是經貿;
2. 說出“致富光榮”、“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論黑貓白貓,能逮到耗子的就是好貓”....等等名言,徹底打破了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建立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新中國;
3. 指定江澤民為第三代接班人,胡錦濤為第四代接班人;
4. 為接班人立下了「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八字箴言。

今天馬英九明明白白說出把台灣問題推給下一代,胡錦濤也韜光養晦、絕不當頭。所以海峽兩岸都沒有人挺身而出為中國的統一作出決定。這使我想起美國總統杜魯門多次在演說中引用的著名成語: The Buck Stops Here!

美國這個四字成語不太好懂,YST 先為它做一點說明,這是我個人的瞭解,讀者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首先,“Buck”在這個成語表面的意思是公鹿。所以“The Buck Stops Here! ”表面的意思就是“公鹿停在這裏不走了!”。但是,這是什麼意思呢?

美國人喜歡玩撲克牌,這個遊戲需要由參加者輪流發牌。為了防止出錯,通常用一個小玩意兒放在發牌者的面前作為一種記號,在早期拓荒時代這個玩意兒經常是一把小刀,刀柄是用公鹿角製成的。如果下一位該發牌的人不願意發牌,他就把這把鹿柄小刀推給下一個人,口語就是“pass the buck”(把公鹿推給下一位)。別問我老美為什麼不說“pass the knife”(把小刀推給下一位),YST 的學問沒這麼大。

“pass the buck”(把公鹿推給下一位)用多了,意思開始轉變,“buck”(公鹿)代表的意思轉變成“responsibility”(責任),於是“pass the buck”(“把公鹿推給下一位”)這個美國口語所代表的意思就演變成“pass the responsibility”(“把責任推給別人”)。

最後,“pass the buck”(“把責任推給別人”)再度轉變,以正面的形式出現,就變成“The Buck Stops Here!”,中文的翻譯是“決定在此做出,由我負起全責!”。

杜魯門總統有一個同鄉好友名叫甘菲爾(Fred M. Canfil),是密蘇里州的聯邦警長。他在密蘇里州的一所少年感化院看到這些少年罪犯製造一種牌子,上面就寫著“The Buck Stops Here! ”。

甘菲爾要求感化院特別為杜魯門總統做一副這種牌子,它是一個玻璃牌子,13英吋長,2.5英吋寬,正面寫著“The Buck Stops Here! ”(“決定在此做出!”) ,反面寫著“ I'm from MISSOURI”(“我來自密蘇里州”),玻璃牌子鑲在胡桃木的底座上,見下圖。


杜魯門總統著名的牌子

1945年10月02日,甘菲爾把牌子郵寄給杜魯門總統。杜魯門顯然很喜歡這個牌子,他將這個牌子長期放在白宮他的辦公桌上,見下圖。


杜魯門總統在他白宮橢圓辦公室的書桌後

杜魯門總統用這個牌子告訴所有人他不會把治理國家的責任推給任何人,他責無旁貸為治理國家做出決定並且為所做的決定負起全部的責任。

在 YST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國共論壇不久前剛開過,海峽論壇正在進行,八千多人來自海峽兩岸在論壇發出很大的噪音。有甚麼意義嗎?達成什麼共識嗎?YST 認為都沒有,不可能有,也不需要有。如此規模的大眾論壇並不是什麼好事,一個國家領導人聽太多聲音會糊塗的,這就中了美國的計。

既然公開向全世界宣告崛起,中國的韜光養晦就已經走到頭了。「崛起」一定是主動的,是克服萬難的。大陸既然叫出崛起的口號,那麼和平或非和平都應該有所作為,這才是真正的崛起。YST 對胡錦濤頗為失望。

YST 寄望習**是中國的杜魯門,寄望這個經過**磨練出來的高幹子弟在中國的統一和崛起上還能保有一點崛起大國的霸氣,他不聽亂七八糟的群眾雜音,他沒有猶疑和膽怯,他有的是捨我其誰的精神沈穩地做出自己的判斷和決定。

在 YST的想像中,習**的辦公桌上有一個牌子,上面寫道:
「決定在這裏做出,我承擔所有的責任!」
(中國版的“The Buck Stops Here!”)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4
命中独台的鬼胎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4
楼主好像从来没阐述过自己对两岸的思想?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54
商人沒有祖國。。。千真萬確。。。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4
YST這篇文章。。。一樣喜歡。。。揭露了資本金的本質。。。不管你是臺灣的還是大陸的。。。比如那個“日B呀”。。。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4
小馬哥。。。選黨主席。。。就是爲了“山大王”的寶座能夠連坐8年。。。明白的人都知道。。。說不獨。。。拉藍票。。。說不統。。。拉綠票。。。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54
YST對大陸的意見中肯。。。不過。。。大陸内部未見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腐敗、貧富差別、分配不公,加上最近的民族矛盾。。。等等的制約。。。對外不可能有什麽大動作。。。再過10~20年。。。内部穩定了。。。台獨也好獨台也好。。。張飛吃豆腐。。。小菜一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54
社会上升期嘛!肯定压力大、矛盾多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55
~續1~



1. 用台灣米和台灣水來攻擊外省人

本土台灣人說外省人吃了台灣米、喝了台灣水還不會講台語(其實是閩南語),所以不愛台灣。這是天大的笑話,但是台灣人說得臉不紅心不跳。

這個暴力語言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它簡短、有力、形象、容易懂、欺騙性很高、但不容易解釋清楚,於是造成了巨大的成功。

這個非常暴力的語言流行了很多年,外省人都忍受了,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林全。林全是陳水扁提名的財政部長,他在立法院備詢的時候就遭到一位本土女立委的質詢,因為林全不會說閩南語,就被這位女立委用「吃了台灣米、喝了台灣水還不會講台語,你不愛台灣」羞辱一番。堂堂一位學者,林全在一旁乾站著、聽訓、陪笑臉,把外省人的臉都丟光了。林全的忍辱造成本土台灣人更大的囂張和更大的語言暴力。

回顧歷史,外省人是帶了大陸大量的黃金和國寶來台灣的,沒有白吃台灣米,也沒有白喝台灣水。政府的黃金和國寶不說,YST認識的外省家庭絕大多數當年來台灣的時候都帶有黃金,你想的不錯,還真是吃吃喝喝用掉了,沒用來置產。當時的台灣人被日本搜刮得一貧如洗,如果沒有外省人帶來的大量黃金,新台幣如何發行?哪有台灣後來的繁榮經濟?台灣人是怎麼說話的?

說到吃台灣米,外省人打敗日本人才把台灣人從吃蕃薯的日本殖民變為吃大米的中國公民,所以如果沒有外省人趕走日本人,台灣人也吃不到台灣米。
至於台灣水,是老天爺賞賜的,跟福佬人沒有什麼關係。福佬人把天下雨也攬成自己的功勞,這種話也說得出口,臉皮不是一般的厚。

更進一步說,外省人來台灣是以戰勝國的身分來接收的,是貨真價實的高級外省人,我們是二次大戰的勝利者,能不高級嗎?當然比戰敗的日本人高級多了,這一點大家心裏都明白。管碧玲也好、邱議瑩也罷,心理不平衡是真的(她們心儀的日本人被她們認為低級的外省人打敗),但是她們除了掌摑外省人出氣,心裏深處是明白的,因為面對歷史事實不服也不行。這就是本土台灣人可悲的地方,他們必須用粗魯的方式來掩蓋心中的自卑。

台灣人最缺乏的就是健康的心理建設。管碧玲、邱議瑩、蔡英文的表演只會把台灣帶入更深的沈淪。

大家心裏都明白,外省人是從日本人手上接收台灣,不是從台灣人手上接收。台灣人從來沒有擁有過台灣。
台灣人不勞而獲從殖民變公民,能不慚愧嗎?
台灣人幫助日本人打仗打輸了,卻反而上升為一等公民,可以吃大米飯,可以讀法律系,面對外省人能不自卑嗎?

本土台灣人面對過去不光彩的歷史心中五味雜陳,心理非常複雜,心態非常不平衡。他們要求尊嚴但本身不具學養,他們要求權力但本身又拿不出實力,他們能不走旁門左道運用語言暴力嗎?

2. 「台灣之子」的頭銜

「台灣之子」的頭銜是台獨胡忠信發明的,他用這四個字作書名為陳水扁2000年的總統選舉爭取選票。今天名嘴胡忠信在電視上譴責語言暴力,其實十年前他寫「台灣之子」這本書粗暴地把台灣和陳水扁綁在一起歧視另外兩個候選人連戰和宋楚瑜,這是一種更厲害和更嚴重的語言暴力。

胡忠信的暴力語言是強姦台灣。大家很清楚,連戰的媽媽是外省人,這種台灣人台語稱為“半山”;宋楚瑜這個湖南騾子就更不用說了,連台灣的遠房表哥都沒有資格;只有陳水扁是純種的台灣人。宣揚「台灣之子」和強調「台灣總統」(注意,不是中華民國總統)做出巧妙的呼應和配合構成選戰主軸。台灣人的聰明果然不是蓋的。

「台灣之子」不但是暴力語言,而且是非常可惡與荒謬的暴力語言,其技巧遠比「外省豬滾回中國大陸」高明,其危害也遠比一眼就看出的粗話大得多。如此技巧地強姦台灣達到政治目的真是聰明,怪不得胡忠信常說小學時他就做班長。

(四)行為暴力

單是暴力語言是不足以令對手退卻的,以福佬為主的民進黨非常清楚這一點。想想看,福佬如果只用語言暴力能令平埔族絕種嗎?能把原住民變成高山族嗎?能把客家人趕到丘陵地嗎?

民進黨的暴力是福佬性格的一部分,不可能改變的,除非福佬成為少數,這是因為歷史上福佬的主要利益都是透過暴力取得。但是福佬絕不是民性強悍,福佬暴力成功的方式是以眾欺寡,全憑人多勢眾,一旦成為少數或是面對強大力量便成為非常聽話的順民。這就是成龍說的「台灣需要管」。

在弱勢族群面前特別耀武揚威的都是懦弱的人,福佬的民性其實是懦弱的,成不了大事。小島上的小環境特別容易塑造出這種性格,王定宇就是最好的例子。外省人在這個小島上到了第三代大多數也就是追打老人這點勇敢和出息了。

台灣政壇的語言暴力非但沒有被懲罰而且還得到媒體的高曝光率和選票的回報,這就是台灣民性。政客食髓知味自然發展出種種暴力行為來博取新聞版面。立法院的語言暴力先上升到行為暴力(譬如陳水扁把國防預算書撕破丟到郝柏村面前,媒體播出後陳水扁立刻聲名大噪成為台灣民眾的英雄),最後上升到肢體衝突,這種發展非常自然。 ~續~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