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台灣的學生社團都在做什麼?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10-2-3 00:38
标题:
台灣的學生社團都在做什麼?
文藻學生下鄉 為弱童進補
2008/01/03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文藻外語學院學生準備寒假下鄉,為偏遠地區小朋友服務。記者徐如宜/攝影
高雄文藻外語學院三百多名學生,將於寒假下鄉為偏遠地區的小朋友服務。大家發揮創意,策劃各式有趣的營隊,變魔術、彈吉他、比手語、玩電腦等,要讓小朋友過個快樂的寒假。
文藻校長李文瑞昨天為服務團隊授旗,他表示今年出團服務人數較去年成長3倍,顯示有服務熱誠的學生愈來愈多。服務學習是社會趨勢,從服務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成長。
今年的11支服務隊伍,是由17個社團共同籌組;服務對象為原住民、隔代教養、外籍配偶以及社會資源較缺乏的地區。例如童軍團到高雄縣深水國小舉辦「童舟共濟反哺營」;山地服務社至台東縣大溪國小舉辦「英語生活營」;籃球、街舞及排球三社則到屏東縣佳義國小舉辦「Yo-Yo Lucky Ball」等。
愛心服務社社長康海瑞說,「愛心」是可以在生活中落實的,寫一張卡片或是一句話都能讓孩子感覺溫暖。第一次下鄉服務的流行爵士鋼琴社的社長吳亭錚表示,她擔心的是社員會被小朋友問一些很直接或無厘頭的問題,所以出團前特別為社員們安排幾堂心理輔導的課。
服務經驗豐富的陳麗真說,帶小朋友不只要溫柔,還要有愛心、耐心以及技巧,當遇到他們分心的時候,還得想辦法把小朋友勸回教室,需要智慧。學生葉人棻表示,有些小朋友的偏差行為是受到家庭的影響,要用耐心和同理心突破小朋友的防衛心,再輔導。
【2008/01/03 聯合報】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8
台大追夢社 1人夢想 20人實現
?陳宛晶 2008/01/06
台大學生參與社團的風氣鼎盛,許多未登記社團同樣熱門,像追夢社就是其中一個。現任社長是台大資工系的林沂德,社員共有20多人。他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雖然有夢想,卻不知道如何現實它,追夢社的社旨就是要勇於築夢。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校園特派記者陳宛晶/台北報導】
夢想實現1:校內開早餐店。(台大追夢社/提供)
「你有夢想嗎?想要築夢踏實嗎?參加台灣大學追夢社就對啦!」成立才兩年的追夢社有一群喜歡幫別人圓夢的大學生。不管是走路環島、在校內開早餐店,還是瘋狂的圖書館內玩躲貓貓、夜宿大安森林公園,甚至到夜市擺攤賣糖果,只要社員提出夢想,大夥就會盡全力讓夢想成真。
神秘社團未登記 照樣熱門
台大學生參與社團的風氣鼎盛,許多未登記社團同樣熱門,像追夢社就是其中一個。現任社長是台大資工系的林沂德,社員共有20多人。他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雖然有夢想,卻不知道如何現實它,追夢社的社旨就是要勇於築夢。
追夢社在上學期初曾於台大小福樓廣場前擺攤賣早餐,為的只是要完成某一位社員想開早餐店的心願,希望台大人可以吃到健康美味的早餐。林沂德說,當時大家有點手忙腳亂,但看著同學大口咬下飯糰的那一剎那,「早起已不算什麼!」「還有社員笑稱以後畢業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乾脆賣早餐好了。」
夢想實現2:徒步環島。(台大追夢社/提供)
林沂德提到,最瘋狂的夢想應是完成徒步環島壯舉。這個前任社長在玩拼圖時偶然提起的想法,終在去年暑假成行。兩名社員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從台北為起點,靠雙腳走遍全台。無奈在花東縱谷碰上颱風,為了安全以火車代步,平安回到台北後,社員一起為他們接風,「年輕時能留下這些回憶真好,」他說。
有趣的是,這個社團很搞神秘,社員間習慣以編號相稱,像是林沂德的編號是521號,副社長財金系的蔡松霈是012號。農推系蔡子正是早期成員之一,他說,社團裡聚集的是一群「敢想」、「敢做」的人。他們最近一次完成的夢想是到師大夜市擺攤,賣糖果和自製的髮夾。
第一次擺攤 就被開罰單
「才擺了10分鐘,就被警察開罰單!」林沂德笑說第一次擺攤經驗不足,接到罰單後趕緊轉移陣地,移到角落的位置繼續做生意,總共賣了2600元,扣掉1200元的罰款和成本後,根本沒有賺。他捂著嘴笑說,「雖然很刺激,但這種經驗一次就好。」
【2008/01/06 聯合晚報】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38
彩色鈕扣10元 夢想棉花糖30元 有夢最美
2008/01/06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很多人以為大學生愛玩、只會成天掛在PTT上,其實我們也是也有想法的!」台灣大學追夢社築夢踏實且有計畫。他們賣早餐,賣的是標榜營養健康的飯糰、涼麵和沙拉。最近一次到師大夜市賣軟糖,是把不一樣的棉花糖和軟糖串在一起,再加上一點美工設計,就能賺錢。
台大追夢社長林沂德提到,他們把社團成立的宗旨和想法放到PTT的社版上,吸引了北藝大、政大的學生參加,現在社團已經屬於「跨校性質」,大家會常討論如何把夢想付諸實現。
台大追夢社的社員觀察其他同學發現,多數大學生願意花一百多元和同學一起聚餐、喝下午茶,早餐卻吃得很省,甚至有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為了宣導早餐的重要性,才會興起賣早餐的念頭。
「我們有飯糰、涼麵和沙拉供選擇,賣早餐還可以招攬社員,」林沂德得意地笑著。他說,飯糰裡面有放紅槽肉喔,涼麵也是蔬菜很多的那種,拉沙裡則是放了水果和蔬菜,真是健康又營養啦!
資金的來源就像是發行股票一樣,有同學出兩千元,還有社員的朋友聽到知道覺得超有創意,決定入股,最後募到將近一萬元,但賺到錢後還把錢還給股東。只是攤位看不太專業,還好台大學生不計較啦!
最近一次完成的夢想則是到師大夜市擺攤。「真的是好驚險喔!」社員們拿出簡單的行李箱,貨品擺在箱子內就在夜市裡叫賣,賣的是從大賣場裡買來的棉花糖和軟糖,只是花一點巧思,把棉花糖和軟糖串在一起,再加上一點裝飾。就吸引路過的女生都大喊「好可愛」,一串可賣30元到50元。
還有女生賣自己做了髮夾,就是把從材料行買來的彩色鈕釦黏在髮夾上,一個賣10多元,「很便宜吧!」林沂德說。即使被警察開單,仍跑到角落繼續賣,還有同學負責把風。沒賺到錢至少體驗擺攤的辛勞。
【2008/01/06 聯合晚報】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8
四健會 教會養橘農人SWOT
?劉于甄 2008/01/06
四健會成員在55周年成果發表會中的最大願望是,希望更多人能重視這個以農村服務為主軸的團體。發表會上,神農獎得主的農夫攝影家賴仲由,感謝四健會給予的技術指導,還用了商管策略中SWOT分析來規劃養成柑橘的商業環境。
【聯合報校園特約記者 劉于甄/台北報導】
以農村服務起家的四健會,日前舉行周年發表。培養年輕學子深耕農村的精神,也培養一群高知識農人,秘書長顏淑玲說,希望四健會對台灣農村的努力,能被社會看見。
四健會成員在55周年成果發表會中的最大願望是,希望更多人能重視這個以農村服務為主軸的團體。發表會上,神農獎得主的農夫攝影家賴仲由,感謝四健會給予的技術指導,還用了商管策略中SWOT分析來規劃養成柑橘的商業環境。
四健會秘書長顏淑玲表示,隨著社會轉型,四健會服務對象由農村擴大到全國青少年族群,目前主要經費來源來自農委會和與漁業署,但四健會並不是政府底下的正式的農業推廣機構,而是與基層農會合作,從事進行農業技術改革與鄉村服務。
神農獎得主賴仲由說,當他還是農會會員時,參加農會三生(生產/生態/生活)的轉型計畫,把將自家柑橘轉行為休閒農場,同時擔任四健會指導員,讓學童參與柑橘栽種,飼養柑橘鳳蝶幼蟲,從中傳承對生命的尊重態度。
台大農推系畢業,目前在四健會內工作的黃守謙分享:,台灣四健青年組織在民國86年正式從台大起家,當時他仍是大一新生,被系上創辦四健會的學長熱情感召,一頭栽進四健行列,一待就是八年。
黃守謙回憶,台灣921921地震發生後,當時大二的他與四健會夥伴迅速組成團體,到鹿谷鄉協助災後重建工作,腳踏實地下鄉服務,是參加四健會令他印象最深的事情。
四健會的會徽是四瓣幸運草,象徵「身、心、手、腦」並用。與其他非營利組織比起來,四健會的社會名氣不算響亮,但誠如四健會提倡的生活實踐教育「從工作中學習,從學習中工作」,農夫攝影家賴仲由、其他它來自台灣各地的農會代表,對草根性的四健組織讚不絕口,在農業被遺忘的繁忙的工商社會中,四健會對接觸土地的工作盡了一份心力。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8
詩人共聚《夢中邊陲》 做清醒的夢
?鍾涵瀞 2008/01/08
12月27日詩人羅智成於誠品信義旗艦店舉辦《夢中邊陲》詩集發表會。文化界友人、學生共襄盛舉,為羅夢中系列作的第三本書《夢中邊陲》一起共同發光發熱。
【校園特約記者鍾涵瀞/台北報導】
「我在人聲鼎沸的酒館/為自己的詩集寫序/屢屢被四周高亢的言談/打擾並/侵入詩作中的場景」詩人羅智成緩緩地將自己新書《夢中邊陲》中的詩篇唸出,作為新書發表會的開場。
《夢中邊陲》詩集發表會由知名作家蔡詩萍、王文華主持,與會多為文藝界人士,學生文藝團體波詩米亞亦參與了這次的活動,該團體行銷組長吳亞軒說:「當時接到羅智成助理電話非常訝異,沒想到繼《夢中書房》、《夢中情人》兩本詩集之後,夢中系列又再次出版。」
作為友人同時也是詩人的陳義芝在發表會開場時表示:「羅智成的書寫是現實的,正如他的書名,他浪漫的書寫中關心邊陲,他的邊陲就是他的詩心。」而同樣是友人的小說家楊照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人介紹羅智成,作為詩人他是狡詐的,當別人都迷迷糊糊的在做夢時,他是清醒的在做夢了。」
台大現代詩社前社長唐漢芸表示:「會來參加羅智成的新書發表會純粹就是喜歡他這個人給人的浪漫感覺,雖說有一陣子因為羅任公職而少見專輯發表,但沈澱三年的作品,讓人眼睛一亮。」
關於這本詩集的評價,波詩米亞總編鍾顏聿評說:「《夢中邊陲》這本詩集太危險,羅智成寫出許多身為寫作者想要極力隱瞞的事情,詩集中許多表達都是詩人的愛戀,將詩人不管對現實的社會、虛幻的愛情的作為披露無遺。」
羅智成亦將長年書寫詩的經驗做一個定義:「什麼叫詩?處理現實元素的夢境就是詩!」為《夢中邊陲》詩集發表會做出最符合的註解。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8
政大登山隊 寧願翹課都要爬山
?何佩珊 2008/01/08
山上的世界比課堂的教學更吸引他們,大學四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爬山,有時為了登山超過一個星期都沒到校上課,這就是許多政大登山隊隊員的寫照。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何佩珊/台北報導】
山上的世界比課堂的教學更吸引他們,大學四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爬山,有時為了登山超過一個星期都沒到校上課,這就是許多政大登山隊隊員的寫照。
自己開路、好幾天不能洗澡、忍受低溫、爛泥…有登山隊隊員開玩笑說自己好像自虐狂,但他們對這些辛苦甘之如飴。
隊員廖芸婕表示,她覺得親身到大自然走一遭可以得到很多書本中得不到的東西。「親眼見到雲海、水鹿、火流星,經歷土石流…有太多讓我難以忘懷的事了。」而且登山的人都會發展出一些特質,就是沉穩、大方和開闊的視野和心胸。
「回到山下充滿束縛的生活,反而讓我很不習慣。」廖芸婕表示。
登山隊彼此相處都很直來直往,非常真誠。登山隊隊員林志忠說:「有時一爬山就是好幾天不能洗澡,最狼狽的樣子都看過了,彼此間也沒什麼好遮掩的。」
政大新聞系教授林元輝在政大就讀時,也曾隨政大登山隊到處爬山,他曾表示,不到山上真的不會知道台灣有多美,而且他也覺得這段經歷對他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政大登山隊彼此間有很好的感情,學長姊畢業後還組成523登山會,經常指導校內學弟妹,一起出隊爬山,現在政大校內的攀岩場就是畢業學長姐們募款建成的。
不過近幾年參加政大登山隊的人似乎有減少的趨勢。
廖芸婕表示,時間、錢、和體力都是登山隊必須付出的東西。如出隊登山前要參與各種領隊課程,還要接受嚴格體力訓練。男女各要背著十八、十五公斤的重物做負重訓練,還要跑操場十圈。或許就是因為太辛苦才會讓不少人退卻吧。
林志忠也覺得大學登山隊的經營似乎比較困難:「我們爬山時會發現,其實喜歡登山的人變多了,但大學裡參與的人反而減少了,或許是因為大學生外務太多吧。」
不過林志忠覺得,雖然登山不一定要在大學時進行,但大學登山隊和社會登山隊是不一樣的。過去他曾參與過救國團舉辦的登山活動,但一切都是別人為你規劃好的,不像大學登山隊一切都自己來,而且缺乏經費的大學生,登山過程也較克難,可以學到更多東西,體驗也更深刻。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38
義大旺旺社 關懷流浪犬
?劉時均 2008/01/10
義守大學旺旺社去年十月成立,以關懷校內的流浪狗為宗旨,創社社長曾千恬說,「撲殺流浪狗,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劉時均/高雄報導】
北一女校園禁止流浪貓,校友朱天心等人發起救貓大戰,喧騰一時;義守大學的旺旺社也為流浪狗,展開一場「護狗大作戰」。
義守大學旺旺社去年十月成立,以關懷校內的流浪狗為宗旨,創社社長曾千恬說,「撲殺流浪狗,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曾千恬說,目前約有二十隻流浪狗在校園內活動,校方大多請捕狗大隊處理,但校園是開放空間,抓了這批流浪狗,還會有新的一批進來,被抓去收容所的狗超過七天沒人認養,就會被安樂死。
暑假被抓走的流浪狗「小黑」。(劉時均/攝影)
為了貫徹理念,旺旺社在上學期末發動連署活動,希望學校能將掛有狗牌的流浪狗認作校犬,並提供旺旺社可以管理流浪狗的地方,全校約一萬零七百位學生,超過二千位學生響應,將近兩成,後來則因期末考逼近暫停活動,新學期開始將持續運作。
對於校園內的流浪狗,學生看法不一。健管系二年級學生葉芸甫認為,只要不侵犯到學生,他可以接受流浪狗在校園內活動,並希望學校可以收留比較溫馴的狗,讓學生為牠們募款,施打預防針。
受過流浪狗攻擊的機械系四年級學生呂杰融表示,如果流浪狗不影響學生安全可以接受,「一旦跨越了安全的警戒線,校方就應該下決心捕捉,不能手軟。」
義守大學主任秘書徐祥禎表示,學校無多餘空間飼養流浪狗,希望真心愛狗的學生能將狗帶回家,學校應該讓學生有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況且多次有師生反映被流浪狗襲擊,學校為防範未然,才通報環保局抓狗。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8
志工生活體驗多 酸甜苦辣樣樣有
?陳家倫 2008/01/11
「「捐發票,送愛心」,來自中正、嘉義、吳鳳、南華四所大學、廿多名崇禮文教基金會的校園志工,浩浩蕩蕩自嘉義中正公園出發,沿路高喊口號,為創世基金會的植物人籌募發票。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陳家倫/嘉義報導】
「捐發票,送愛心」,來自中正、嘉義、吳鳳、南華四所大學、廿多名崇禮文教基金會的校園志工,浩浩蕩蕩自嘉義中正公園出發,沿路高喊口號,為創世基金會的植物人籌募發票。
中正大學會資三學生余宛臻捧著發票箱,自下午一點便站在火車站旁的便利商店,直到下午四點才結束一天的發票募捐活動。即使已到「收工」時間,她卻不願馬上離去,「多站一分鐘,也許可能多募到一張發票」余宛臻笑著說,她的「業績」也還不錯,一共募到163張發票。
拖著站了三個多小時的身軀,余宛臻略顯疲憊,卻很開心地走回中正公園集合,回到學校後她就得開始迎接紛沓而至的期未考。
余宛臻說,儘管期末的壓力大得不得了,但她仍走上街頭募集發票,除了她擔任崇禮文教基金會嘉義地區學生活動組組長外,「學習不該只侷限於課堂上,更要走出去多看多聽;關懷弱勢就是個很好的方法。」
在募捐發票的過程中,有時也會遇到有人出言嘲諷,曾經就有一位男子指著她斥喝「幹麻站得那麼辛苦,直接去找郭台銘就好啦!」余宛臻說,她並不以為意,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很慷慨捐出發票,很多小朋友還會吵著向爸媽要發票樂捐,讓她備受鼓舞。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義大老萊子 下鄉陪老人
2008/01/11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大樹報導】
義守大學一群熱心學生組成的「諮輔大使」志工團,常利用假日前往偏遠地區關懷社區老人,效仿古代老萊子娛親的精神,陪老人家談心、逗他們開心,就像孫子一般,讓這些孤單的銀髮族享受天倫的溫馨。
當有些同學趁著假期泡網咖、安排聯誼等活動時,義守大學「諮輔大使」志工團成員,結伴前進偏遠地區,訪視獨居老人,關懷他們的生活起居,成為社區服務的尖兵。
學校諮輔組表示,「諮輔大使」學生,需經志工基礎教育等訓練,深入了解老人的心理。這支團隊分同儕團體輔導、青少年輔導及社區服務三組,其中社區服務組主要的任務是慰訪老人。
義守大學「諮輔大使」足跡遍及大社鄉嘉誠村、大樹鄉三和村等偏遠村落,學生蔡振益說,有些老人家獨自住山區,他們須騎車上山,路況有時不很理想,但為了老人家,還是會勇往直前。
「有些老人家沒人照顧,常因孤單怨聲連連」,「有些老人家防衛心較重,偶爾講話會冷言冷語」,不過諮商大使志工們認為,以同理心看待他們,更應給這些老人家支持與鼓勵。當聽到老人家道謝或看到他們流下感動的淚水時,「所有挫折,其實都不算什麼了」。
【2008/01/11 聯合報】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39
政大卡片遊戲社 玩卡片也可以是門學問
?何佩珊 2008/01/17
你以為玩遊戲王卡片只是小孩子的遊戲嗎?政大有一群遊戲王卡片愛好者成立了「卡片遊戲社」,他們要讓大家知道,玩卡片也可以是門學問。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何佩珊/台北報導】
你以為玩遊戲王卡片只是小孩子的遊戲嗎?政大有一群遊戲王卡片愛好者成立了「卡片遊戲社」,他們要讓大家知道,玩卡片也可以是門學問。
日本卡通「遊戲王」在台灣風靡一時,隨之發展而來的遊戲王卡片遊戲也引發一股風潮,每年台灣都會舉辦全國性遊戲王卡片競賽,勝者還可到日本參賽,除了比賽之外,大家也會趁機和其他玩家交流、交易手中卡片。政大卡片遊戲社社長劉值言表示,台灣應該有上萬名遊戲王卡片玩家。
遊戲王卡片是一種兩人對戰遊戲,每人手上至少要有基本的四十張牌組,牌組中有怪物卡、魔法卡和陷阱卡三種類別且有等級之分,玩家要運用手中的卡片將對方的生命點數八千點扣完,才能獲得勝利。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小孩子的遊戲,但實際上真的厲害的玩家多是高中以上的學生和社會人士。」劉值言說。
劉值言從小學就開始看遊戲王卡通,上大學後決定要和同好一起創卡片遊戲社。她表示當初還曾擔心學校會因不了解遊戲王卡片是什麼而否決社團申請,還好一切都算順利。成立至今約一年的時間,已有十位固定社員,還時常有外校人士來交流對戰。
劉值言表示,因為遊戲王卡玩家中,男女比例非常懸殊,像政大卡片遊戲社中只有她一個女生,所以她就要打理很多行政上的事務。不過也因此,社課時間吸引不少因聽說政大有個女生創辦了卡片遊戲社而來的玩家。
「其實玩遊戲王卡就跟下棋一樣,都是在訓練思考能力。」劉值言說。這遊戲只要兩個人就可以玩,在對戰時不但要思考如何運用戰術發揮手中牌組,還要預測對方的下一步,這都需要下功夫研究和經驗累績。而且不用擔心會玩膩,因為只要更新牌組,就又可以展開一場不同的對戰。
除此之外,遊戲王卡片也像一門投資。「就像股票一樣,卡片的價格會因為各種消息而漲跌。」劉值言說,例如較稀少的卡片價格自然高,而一但聽說哪張卡片要被禁用,價格就會下降,玩家也要時常注意相關訊息。
她雖屬資歷較淺的玩家,不過現在手中的牌組大概也有一、二萬元以上的價值,其中最貴的一張卡約一千多元。
不過劉值言表示,玩遊戲王卡片除了要懂遊戲規則之外,還要克服語言問題。因為這是日本漫畫轉化來的遊戲,若是不懂日文的人,就要像她一樣花時間努力去硬記卡片上各種效果,否則根本無法玩。
也因為有這些基本門檻,所以現在進來的社員多是有資歷、有興趣的玩家,比較難招收新手。
「不過其實只要對遊戲王卡有興趣、有熱情就不會覺得困難了」劉值言說。他們也正準備舉辦比賽,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來參與。
對遊戲王卡片有興趣的初學者可上遊戲王相關網站了解規則和相關訊息:http://www.superkids.idv.tw/yugi.html。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PTT公益版 網友默默行善
?任容 2008/01/23
全台灣最大的BBS站「PTT實業坊」,諸多討論看板中,有一個鮮為人知,卻默默耕耘的公益版(Ptt-Charity),熱心網友常在版上發起二手物品捐贈團,將愛心送到偏遠地區,讓原住民孩童也能擁有冬天的溫暖。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任容╱台北報導】
全台灣最大的BBS站「PTT實業坊」,諸多討論看板中,有一個鮮為人知,卻默默耕耘的公益版(Ptt-Charity),熱心網友常在版上發起二手物品捐贈團,將愛心送到偏遠地區,讓原住民孩童也能擁有冬天的溫暖。
聖誕糖果送愛心 學童滿足
公益版友黃佩涵、周茹芬及林欣儀還在台北教育大學讀書時,便發動版友捐贈聖誕禮物到新竹縣尖石鄉的新光部落,以文具書籍、玩具為主,為當地泰雅族小朋友帶來對聖誕老公公的期待。
事隔一年,她們已是國小實習教師,教學繁忙之際,仍在公益版發動「聖誕糖果」的捐贈活動。黃佩涵說:「都市孩子生活豐裕,轉角就能遇到小七,孩子卻很難感到滿足;但對於山上的孩子,簡單的糖果就像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
愛心不落人後,這項活動獲得熱烈響應。黃佩涵表示,募集到的糖果遠遠超過新光部落約70名兒童一人一袋的量,因此分給耕莘山學團的隊友,至各部落發放。其中不僅有網友怕小朋友蛀牙,熱心捐贈的牙刷,甚至有來自澎湖的快遞,黃佩涵說:「我們會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生命裡,擁有許多人的關心與祝福。」
募集二手物資 助人同時豐富心靈
2007年底,全台歡慶跨年時,版友chenyee與朋友們募集了三大箱物資送往屏東春日部落,包括棉被、文具、禦寒外套等,與春日國小任教的楊教師合作,以國小學童為主,將物資分給春日部落的家庭。
在公益版多次擔任募集物資召集人,chenyee表示,即使在大眾眼中,部落生活相當缺乏,但對方表示:「也還好啦!我們沒有特別缺什麼。」時,總會開始覺得:「或許真正缺了什麼的,是我們吧!」
球迷照勝投捐錢 累積兩萬捐款
版友bossryo表示,每當中華隊在亞錦賽、世界盃等比賽贏球,他就捐出勝利分數差的100倍金額,而王建民拿下勝投時,也會捐出勝投次數的50倍,最初到便利商店捐錢,而隨著金額增加,將錢捐給世界展望會時,也開始體會到不起眼的幾百、幾千塊,帶來的幫助別人的快樂,是看廣告無法體會的。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谢谢望蜀老兄发的!
小弟有个请求:老兄给找点台湾名胜古迹的图片开一楼吧!(最好有注解, 要求高了点)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大學生引領 貧弱童擁抱科學
【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
世界和平會昨天起舉辦為期三天的科學育樂營,昨天的課程是「天才小釣手」,教小朋友把鐵釘變可以釣到魚的磁鐵。記者邱瑞杰/攝影
世界和平會昨天在婦幼館開辦「動手動腦科學營」,大學生志工帶領來自單親、外籍配偶和貧弱家庭的小朋友學習課外知識,跟上學習腳步。
世界和平會已是第三年在基隆開辦科學營,招募並培訓大學生設計適合外籍配偶與單親家庭子女的服務方案,並負責執行,希望藉由大學生的引領,協助他們增進口語表達、適應學校生活,進而能自我肯定。在他們長大之後,還能以感恩心、同理心,轉變成幫助別人的人。
動手動腦科學營共有三天課程,昨天教小朋友用金屬線順向纏繞鐵釘,再用電池通電,就可以將鐵釘磁化,「釣」起用迴紋針夾住,由小朋友畫在紙上並剪下的魚兒。今天課程是做磁鐵賽車,明天製作創意春聯和紅包袋。
世界和平會表示,社會上慣以「草莓族」形容7年級生較禁不起磨練,但參加營隊來自經國學院幼保系、海洋大學魔術社、實踐社工系和長庚醫學系的11位同學,合作籌辦營隊,服務來自弱勢家庭的小孩,展現不同於草莓族的面貌。
【2008/01/24 聯合報】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志同道合的學習 熱門社團新定義
?顏毓嫻 2008/01/24
國中開始,為了調劑身心,總有五花八門的社團活動提供學生選擇。這些社團活動裡,有超人氣的社團、也有乏人問津的社團,少了「人氣」的社團同學們,則大聲表示,我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的社團,就是我們心中的「熱門社團」。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顏毓嫻/台北報導】
國中開始,為了調劑身心,總有五花八門的社團活動提供學生選擇。這些社團活動裡,有超人氣的社團、也有乏人問津的社團,少了「人氣」的社團同學們,則大聲表示,我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的社團,就是我們心中的「熱門社團」。
就讀於中華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二年級的張育齊表示,一直很希望能夠加強英文,卻不想被考試壓力綁著,因此,在課餘時間選擇英文研習社,看似極冷門的社團,但能和一樣都是為學習英文的朋友同修,「唸英文,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快樂的學習」。
除了多學習英文,張育齊說,學習英文有好朋友一同,又認識了一群為英文而學習英文的朋友,面對「英文」這門課,不再是考試壓力,而是「快樂學習」。
面對於其他的熱門社團,讀大三的林姓女同學表示,玩社團是高中時候的事,現在則希望能夠多學習一些社會經驗,因此將時間留給自己,在外面多學習社會歷練。
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學生則表示,學校裡的社團,「熱門社團擠不進,冷門社團沒興趣」,還是將時間省下來,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O.K! 記住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期待大学生活~到时候我创个台海社去~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39
教養院課輔 邊打工邊當志工
2008/01/25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私立大華技術學院大四學生曾奕翔(後),寒假到新竹縣世光教養院擔任課輔老師。記者王慧瑛/攝影
私立大華技術學院電子系大四學生曾奕翔,體恤從事送貨工作的父母親收入不豐,他從大一開始打工賺生活費,曾在小吃店端盤子。今年寒假,他到新竹縣竹東鎮世光教養院當課輔老師,邊打工邊當志工,儘管賺得不多,他說:「這是最有意義的一次打工。」
曾奕翔住在新竹縣芎林鄉,有2個哥哥、1個姊姊,在家排行老么,為減輕父母親的經濟壓力,他大學學費是靠助學貸款,再打工賺房租和生活費。
曾奕翔的打工經驗豐富,曾任餐廳服務生、送貨員、小吃店跑堂、竹科助理工程師等。他平均每月賺1萬元,一半繳房租,一半是生活費。為降低消費,曾奕翔幾乎不逛街,看電影也覺得奢侈,懂得省錢的他,早餐自己做,每筆支出都記帳。
儘管打工占去不少課餘時間,曾奕翔仍維持好成績,且每學期學分都超修,他說:「一樣繳學費,當然要多學一點。」世光教養院為低收入戶、家庭功能不彰的小學生開辦課輔班,課輔老師只領微薄車馬費。
曾奕翔說,今年寒假的打工,重點不在於薪資多寡,而是希望磨練人生態度,所以決定到教養院當課輔老師,教孩子美術、品德等課程。他在學生眼中像鄰家哥哥,感覺親切,很得學生緣。
【2008/01/25 聯合報】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39
中原溜冰社 挑戰7天環島
2008/01/25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中壢報導】
中壢市中原大學溜冰社9名學生27日至下月2日將以7天溜冰環島,讓中斷15年的溜冰環島活動再度啟動並傳承給學弟妹,成為中原溜冰社的新挑戰。
暌違15年的環島溜冰,在中原大學體育室教授翁焜煌、教練張博光的帶領、指導下,廖彥勝、蘇柏寬、張正岳、黃千懿、邱天任、張正緯、吳玉皓、徐培恒、楊治平共9名學生,每晚在中壢市公九溜冰場與中壢市溜冰委員會選手一同練習,藉此鍛鍊體力與耐力來面對環島的嚴酷考驗。
中原大學為確保學生安全,也安排專業訓練老師及護士證照的醫護人員隨行。體育室教授陳玉英也帶領師大研究生團隊,針對溜冰環島選手進行心肺功能與血液中含氧量檢測,希望取得選手生理變化資訊供學術界參考。
溜冰環島行程預定27日清晨5時30分從中原大學出發,經省道到基隆,夜宿宜蘭頭城竹安國小,28日抵達花蓮縣吉安國小,29日抵達台東大學,30日抵達屏東楓港,31日抵達台南勞工育樂中心,2月1日抵達彰化市,於2日深晚返回中原大學。
中原大學溜冰社連絡人張智忠表示,預計以7天時間溜完全程1050公里,除了展現年輕人的熱情與不畏艱難的精神,完成溜冰環島的磨練,更希望藉此推廣直排輪溜冰運動,鼓勵大專青年走向戶外、擁抱自然。
活動發起人翁焜煌指出,中原大學溜冰社成立至今44年,除了每年元旦升旗的傳統活動外,也完成多次溜冰環島挑戰自我壯舉。第一次是民國76年由中原大學醫工系陳國禔,在兩輛機車陪同下,獨自以13天完成環島的壯舉;接著是民國80年由張博光等3人,以9天時間完成溜冰環島;民國83年由李東陽等10名同學,花費11天再度完成壯舉。
【2008/01/25 聯合報】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39
台中的東海大學很好!
你要讀哪一科?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40
成大志工生 樂見「重量級來賓」
?陳亭妤 2008/01/31
學生當志工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遇見「重量級來賓」!目前在成大博物館「世代傳動:成大古早手動機構模型展」擔任志工的機械系四年級學生陳品嘉、吳政軒就有這樣的經驗。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陳亭妤/台南報導】
陳品嘉(左)幫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右)講解古機械運作。(陳品嘉/提供)
學生當志工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遇見「重量級來賓」!目前在成大博物館「世代傳動:成大古早手動機構模型展」擔任志工的機械系四年級學生陳品嘉、吳政軒就有這樣的經驗。
陳品嘉當志工第一天,就遇到回母校訪問的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由他負責解說。陳品嘉回想,當天雖然與鄭崇華互動不多,大半時間都是他講、鄭崇華點頭,「雖然當天很熱,鄭崇華一直用手帕擦汗,但是我卻是緊張得滿身大汗。」
事後他想起,這個難得的經驗應留下一張照片紀念,找到當天幫鄭崇華拍照的台達電企業形象部人員,幾天後就收到快遞包裹,有台達電的簡介及當天所有活動的照片。收到來自台達電的禮物,讓陳品嘉受寵若驚,他笑說:「這大概就是大企業的作風吧!」
志工吳政軒則說,他曾幫一位重量級的教授解說,開始他不知對方身分,只覺得對方很像老師,旁邊帶著兩名學生,手放在背後,靜靜聽他解說,有時點頭、有時又面無表情。
吳政軒說,待他解說完,老師身旁兩人才告訴他:「老師是成大機械畢業的系友、航太系的退休教授,也是博物館館長顏鴻森教授求學時期的老師。」吳政軒恍然大悟,開玩笑說:「怪不得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口試一樣。」
【2008/01/22 聯合報】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