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共产党军和国民党军与日军伤亡比例巨大的一些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2-3 00:14
标题:
共产党军和国民党军与日军伤亡比例巨大的一些原因
不可否认的历史是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事情 地无分南北 人无份老幼 都为抗日胜利出过力 更不可否认的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是以国民党领导的 包括中央军 西北军 晋军 滇军 川军等许多地方武装在内的中国军队 是他们消耗了最多的日本侵略者 是他们代表了当时的中国政府 他们是当时世界认识的中国军人 但在日本侵略者的后方 却有着一支当时不太被世界关注和了解 后来震撼世界 和全世界一流军队交锋都不吃亏的武装力量 这就是以中国***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 游击队 这支武装人数没国民党军多 装备没国民党军好 但战斗意志 特别是作战效率远远高于国民党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我个人觉得光从人为可操控的军事角度来说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是单兵素质方面 [ 转自社区 转自速度资讯论单兵素质 日本人确实总体上比国民党军高一截 但并不代表国民党军的战斗力都不如日本 比如有名的西北的第29军 中央军的第74军 这些国民党的王牌部队 绝对不比日本任何一个师团的战斗力差 但是因为和这些王牌部队协同作战的部队 战斗力远不及这样王牌部队 所以在正面作战中 根本就是螳臂挡车 而连年战乱 军队中只有老兵油子和新兵 老兵油子的特点不是战术素养 而是怎么混日子 新兵得不到好的训练 就算杀红了眼 老兵和新兵在日本人看起来就是人肉活靶子 除了勇敢的死去 根本没有任何减少伤亡的手段 而共产党的军队就不一样 这些长征后侥幸活下来的人 至少走了2万5千里 中国所有的地形都走过了 哪怕是一名最低级的士兵都至少身经10战 而且长期和优势敌人作战 可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是精兵 留在南方打游击的更是九死一生 艰苦程度比长征还强 而且共产党的军队长期缺少补给 所以对火器的精准度要求更好 也正由于供给困难 才逼迫共产党对夜战 白刃战有更严格的训练 所以共产党的军官几乎都会拼刺 而且对枪炮的敏感度极高 象许世友上将这样从士兵成长起来的比比皆是 好象听过一个报道 1955年授勋的时候 这些将军有很多是身经千战 那是相当的厉害 其次是统一指挥方面 到东北军的易帜 中国名义上统一为在一个中央政权领导下的国家 但是东北的张学良 山西王阎锡山 云南王龙云 李宗仁 白崇喜等等等等都是地方的实力派 手握重兵 就是中央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象张学良这样的忠臣也能发动兵谏(在这里我不评价对错 只想说明下属不听指挥)战端一开 如果是地方武装独挡一面 绝对不肯把家底拼光 如果和其他派系混编 那更是希望消耗你来 战果我得 国民党军中的黄埔系 这些经过北伐的军人一向非常傲慢 根本看不起地方武装 只听校长的 连阎锡山这样的战区长官都指挥不了 这样下去 怎么形成统一的指挥和战斗力 比如很多军队溃败的速度是惊人的 而在溃败的时候却没有很高的伤亡率 典型的未战先败 而共产党的部队 不管如何 他们忠于的信念是一样的 所以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同伴的消耗预示着自己的毁灭 所以才会很主动的拼死战斗 象《亮剑》的晋西北铁三角 当一方被攻击 就会想方设法阻敌增援 这在国民党军中一定不会是普遍现象 而就因为这个差别 包饺子成为国军战场上的主角 而共产党根本不存在指挥不动的问题 所以在指挥体系很落后的条件下 共产党的军队还是被非常有序的指挥着 最重要的战争理念 [ 转自社区 转自速度资讯 蒋先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 深受日本军事影响 只知道进攻 防守 甚至和日本人对攻 可是他却不考虑实力相差的悬殊 象凇沪会战这样的大败笔 纯粹是给世界看的一场儿戏 日本绝对的海空优势 整师整师的从外地调来的精锐 没进上海就被日本海空军摧毁过半 当全线崩溃的时候 南京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如果将凇沪会战的兵力放在南京 那至少可以挨不到日本的海军炮弹 结果很可能不一样 再如台儿庄会战 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根本没有任何战争艺术 就是拼消耗 填人 不错 台儿庄会战是胜利了 但成强弩之末的国民党军却输掉了更重要的徐州会战 还有忻口会战 喜峰口会战等等 这些阵地战 大量消耗了中国精锐的国防力量 在没有制空权 没有火炮优势的情况下 一味的处处防守是愚笨的 飞机一轰 大炮一炸 就算活下来都已经全无斗志了 而共产党就高明的多 在《论持久战》的指引下 根本不和日军打阵地战 让日本失去空军和火炮优势 利用偷袭 打伏积少成多 越打越大 越打越强 类似平型关大捷 如果正面进攻 按照以往的比例 至少要伤亡1万以上 而共产党的死亡人数只有被击毙的日军一半 这在国民党军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数据 利用近战夜战白刃战 让日本人连子弹多的优势都发挥不了 都是亚洲人拼刺刀的话 根本就是看运气 输了没任何理由 这样的战术怎么会吃亏呢 毛先生厉害将游击战发挥到战略的高度 确实让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似乎决定战争胜负的中心越来越向科技倾斜了 但没有人民智慧的科技是空洞的 科技的关键还是人 日本人没生产冲锋枪失去了整个亚洲 中国没明白团结的意义差点失去国家 观念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关键 但愿我们不要每次被教训后才之后教训的痛根据各方面资料参考: 在八年抗战中,国军将领(师级以上)阵亡206人,而共产党方面仅有左权将军一人。 抗战时国军少将以上将军阵亡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即使按这个数字,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将军阵亡比例也是100:1。 国共两党军队击毙的日军将领比例大约40:1。 国民党军队伤亡341万,共产党军队伤亡61万,双方的比例近6:1。 共产党歼灭日军日军52.7万多人 国民党歼灭日军85万余人.( 都不包括伪军,伪军就是帮日本人打仗的中国人,有被杀100多万,想想心痛啊) 共产党每20~50发子弹毙伤一个敌人 国民党部队大约要2000发子弹才消灭一个敌人 1937年的时候,国军和共军给日军的压力是9:1。 1945年的时候,国军和共军给日军的压力是2:8。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4
说的有道理,顶一下~~~~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14
某些人又要说了,**所写的历史又给人洗脑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14
哎呀呀,悟拓弟弟好久好久不见了十分想念啊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4
很有道理,赞一个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14
8错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
=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希望归于零能来看看。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也只能看看因爲“先入爲主”嗎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15
整篇下結論式的文章,能夠當真? 多點真實的數據比較才有可信度吧! 我點上面的連結還跑出一隻病毒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3 00:15
不好意思!我没查看连接就贴出来,以后回注意的!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数据LZ添了,归于零你要有异议就再贴组数据,我想你欠我的就不用开了,借用LZ的地盘讨论一下,想必LZ没有意见吧?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15
我看看是哪些人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在国内战场上,国民党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可圈可点的成果少得可怜.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那我倒要问问,party可圈可点的又有哪些,别跟我说什么游击,party的游击战根本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的牺牲上的,**自身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除了个百团大战,party未有一场正规战斗,所谓的毙敌数字从何说起。party将领仅有左权一人阵亡,这是荣誉还是耻辱?为国捐躯的200国军将领全都是你们眼中的蠢人么,自己往日军的枪口上撞?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死是因为军事上的低能,我无话可说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15
转一个,说说游击战。
总是有人认为游击战小打小闹,不过瘾,所起的作用也不如会战来得大。提起八路军的战斗,被津津乐道的总是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等。而消灭敌人最多的百团大战和正面战场的一些会战相比,(就消灭日军而言,不包括伪军)只是中等规模而已。平型关战斗就更少了。是否由此而得出游击战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值一提的结论呢?显然不是。
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部任职的加登幸太郎说,“现在回忆起来,笔者在任时,整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名。50名虽不多,但一年就有18000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加登幸太郎,《中国和日本陆军(下)》,圭文社,1978年版)。这一日常的消耗(显然它不包括一些大的军事行动——如“扫荡”中的伤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实际上相当于每年进行一次大的会战所造成的损失。正面战场上的一些会战,如太原会战,“敌伤亡二万余人”;随枣会战,“估计敌先后伤亡一万三千余人,我军则约二万五千余人”;上高会战,“敌伤亡一万以上,我军亦有一万七千余”(据台湾的《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论文集》——抗战重要战役选录,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可见,这样的“日常”消耗,日军的确难以承受。
当时华北沦陷的县属超过500个,以一个县每天只消灭一个日军的话,则日军每天的损失要超过500人,这相当于一个步兵大队的5/8,一个混成旅团1/5,一个三单位师团的1/20,一个四单位师团的1/30-1/40。反过来讲,也就是平均大约2天可以消灭日军一个大队,5天消灭其一个旅团,20-40天消灭其一个师团。聚少成多,由此可见游击战争的威力所在。
日军作战通常以大队(营)为战术单位,日军有多少这样的单位呢?华北日军有4种部队:甲种师团8个(第20、第108、第109、第5、第114、第10、第14、第110师团),每师团12个步兵大队,16个特种兵,(骑、炮、工、辎重兵)大队,共计步兵96个大队,特种兵128个大队。乙种师团7个(第36、第37、第21、第32、第35、第27、第26师团),每师团9个步兵大队,12个特种兵(骑、炮、工、辎重兵)大队,共计63个步兵大队,84个特种兵大队。独立混成旅团9个,每旅团5个步兵大队,3个特种兵(炮、工、辎重兵)中队,共计45个步兵大队,9个特种兵大队(3个中队折合1个大队)。骑兵旅团2个,每旅团5个骑兵大队,共计10个大队。以上总计步、骑214个大队,特种兵221个大队(《中日血战三部曲》)。
可见,以看似微小的每天每县只伤亡1人,即每天500人这样的消耗率,日军也是持续不了几年的。在抗日战争的8年中,我敌后战场共歼日军52万余人,就整个中国战场来说,日军被中国军队毙伤俘的总数,据日本方面的统计达133万余人(栋田博:《兵队日本史》第280页,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75年6月版;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战争》第266页,侏式会社教育社1979年版。这不包括其在东北地区前六年战争中伤亡数和在滇缅作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伤数。日军在东北的伤亡,据日本方面统计,在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的14年中,日军官兵被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毙伤俘约172,000余人,据我方不完全统计,日军被我击毙者为182,700人,加上伤、俘的不下25万人)。此外,敌后战场还歼灭了大量的伪军。总起来讲,敌后战场所消灭的日伪军,大部分不是靠大的战役战斗取得的,而是靠上述一点一滴的“日常”消耗,在无形中积累起来的。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15
说游击战没用的都是不懂军事的人。有什么样的兵打什么样的仗。要是跟美军一样天上地下火海战术无限弹药的,那还要什么军事家?这种仗谁不能打?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有道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3 00:15
aaaaaaaaaaaaaa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3 00:16
你道日军都是蠢猪么,天天送你50个人头,一年18000人只是理论上的数字,那得是日军出勤率全满的情况。退一步说,G军能在敌后存活,还能收日军人头,靠的只是自己?百团大战之前,日军在华北的驻军不超过20万人,其余都在进攻正面战场,是国军的牺牲换来的共军在敌后生存的空间! 对于那些如此推崇游击战的人,我想问问,既然游击战如此高效,为何两国交战,不一开始就打游击?游击战如此之好,我们大可以把日军请进门来,东北早就该丢,山海关不必守,华北不必守,上海不必守,南京应该拱手送人,枪都不该放,然后让日本占领全境,我们再来打游击。谁都知道这是谬论。 游击战在军事上固然有其优势,灵活机动,可以不断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但战争中决定成败的不光只是军事。回避敌军主力,搞游击战,不得不将大片国土放弃,将祖国锦绣河山丢给日军,无数工矿资源,数万万同胞都丢给日军发落。这就是为什么白崇禧最初也提出“以时间换空间,以小胜积大胜”的方针,但国军不能放弃正面战场,都跟着G军去敌后搞游击的原因。试想真的让日军占领全境,即便可以游击战不断消耗其力量,人民和国家所承受的灾难亦将成几何倍的增长,士气也将大受打击,而日军坐拥中国丰富资源,最后谁胜谁负都将是个未知数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