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两岸军事互信和政治互信:战术与战略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10-2-2 23:42
标题:
两岸军事互信和政治互信:战术与战略的问题
两岸军事互信和政治互信:战术与战略的问题
台湾岛内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之后,两岸关系已出现全面缓和与改善的情况,于是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问题就浮上台面了,而这又必然会涉及到政治互信机制问题。笔者认为,两岸政治互信、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台湾政治定位问题、台湾主权归属问题。只要这个大问题解决了,其他类似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两岸军事互信和政治互信
" /?>
仅就两岸关系来说,什么是政治互信?那就是台湾承诺不搞“台独”或“法理台独”;大陆承诺不动用武力,不搞武力统一。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借以建立一种政治互信机制。
而军事互信机制,则必须建立在政治互信机制的基础上。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是从属于政治的,没有“一个中国”作基础的政治互信机制,军事互信机制是很难建成的,即使建成也像是在沙滩上垒建起来的大厦,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这里讲的“一个中国”作基础,并不是指口头上的,文字上的,而主要是指在实际行动中绝不可以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
两岸军队相互关注的问题
就台湾方面说,其最关注的是大陆会不会武力攻台?会在什么情况下攻台?与此相联系的自然是大陆的军费开支和武器配备水平。
而中国大陆目前最关注的是:(一)所称“国军”的战略目标为何,一句话:“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二)如果台湾的三军统帅是“台独分子”,会不会听从指挥?(三)如果外国势力介入台海支持“台独 ”,会否配合他们打自己同胞?(四)台湾的军队从来都信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如今这个民族主义还要不要?
有人说,台湾的军队已经“国家化、法制化”了,任何个人都不能轻易指挥调动军队。然而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许多违背中华民族利益的事情,不都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所谓“自由”、“民主”、“爱台湾”的口号下干出来的吗?军队事实上是参与了的。
两岸关于互信机制的落差
台湾方面,有些学者朋友主张“军事→政治 ”,即先军事后政治,认为这样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由技术层次到较高层次,可能较容易运作;而大陆有些学者朋友则主张“政治→军事”,即先政治后军事,认为这样比较扎实、牢靠、放心,少走弯路。大陆学者并不否认军事互信机制的积极意义和它的作用,但又认为如果没有政治互信,那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权宜性和不稳定的。
政治互信是战略层次,军事互信是战术层次。例如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就是战略层次,军事互信是战术层次。没有共同抗日的政治互信,就不可能有共同抗日的军事互信和行动。有的朋友谈到政治互信和军事互相的相互“反作用”问题,笔者个人同意有这种反作用,但认为也只有在政治互信机制确定后,这种相互促进的反作用才会更大、更有效。
台湾政治定位和互信机制
笔者认为,台湾政治定位问题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既影响到两岸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也影响到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
而这个问题之所以至今不能解决,则又主要是思想问题大于实际问题。笔者曾经写过文章,把在台湾的国民党定位为爱国主义政党,这当然是有根据的,不再详细论述了。而最近这十多年来,国民党因民进党掀起的“爱台”和“卖台”的压力,早就不敢爱国了。红帽子满天飞,避之唯恐不及。
许多人虽有爱国之心,而无爱国之胆,绿营中许多人也大受影响。曾经有两股“妖风”对台湾冲击很大:一是国际上刮起的“**”、“反中”妖风,一是台湾岛内刮起的“***”、“独立”妖风,把人们的思想全搞乱了。
这样一来,“两岸同属中国”的概念就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在不愿明确“台湾主权归属”的情况下,台湾政治定位问题自然不好解决。现在国民党已经重新执政了,有无能力和有无勇气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观察。
大陆飞弹与军事互信机制
台湾所谓飞弹,就是指的导弹,认为大陆在沿海布置上千枚导弹是不理智的,至少会被说成是对台湾“不友善”,对改善两岸关系缺少“善意”和“诚意”,从而又会直接间接影响到两岸的互信问题。
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被完全扭曲了。大陆这样做,至少一是表示保卫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二是防止外国反华势力以武力干涉和介入中国内政的行为。中国大陆的政府和人民,对于台湾同胞历史上的种种不幸,一直感同身受,爱之尚恐不及,怎么可能把导弹对准他们?过去的中国政府没有能保卫和保护好台湾。今天的中国强大了,不能再容忍别人欺侮,也绝不容许历史上的错误重演。
飞弹的撤除问题,不是不能做,而是要看时机和条件,必须在确保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两岸人民共同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以上这六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台湾政治定位问题,台湾主权归属问题。只要这个大问题解决了,其他诸如政治互信、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那么两岸关系就会出现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作者:李家泉)
李家泉教授简历
李家泉,安徽庐江人,1927年元月出生,早期****高级党校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曾长期任职粮食系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主要著作,按时间顺序有《台湾经济》、《祖国的台湾》、《“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李登辉主政台湾之后》、《香港回归往台湾》《两岸“双赢 ”之路》、《陈水扁主政台湾之后》等十余本。主要编著有《台湾总览》、《台湾经济地理》、《台湾经济总览》等大中型工具书。
中国政府先后于1993年8月和2000年2月两次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李均为执笔者或参与者。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42
美国鹰派要求中国弃“国防”换“台海和平”zt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23:42
目前国际局势相当的不稳定 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开始对中国实施包围打击. 中国的台湾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而且还必须是尽快的得到解决 台湾岛内一些鹰派势力统独之心依然不死 现在大陆和台岛内达成共识有点困难,一个中国担心和平解决不了统一问题的时会诉诸武力,但同时老美和倭国亦有参战的可能;另外就是真正开战的时候台湾到底是站在拿一方的问题,这个也许是统一成败的关键. 现在大陆和台虽然处在蜜月期,但是如果美国暗中挑拨离间或者对大陆和台岛内施压,我想后果不会很好的.现在大陆也许相当着急,如果台湾现在就收回来了,那么对中国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既可以牵制倭国,怨偶可以遏止"东盟"那些墙头草,当然最主要的是保证中国生命线的安全和尽最大优势的遏制美国的海外力量. 鄙人感觉大陆和台湾完全可以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但是军队方面是绝对不好整的,也许大陆想去台湾驻扎军队,会遭到台竭力反对,那么大陆和台湾只是处于一种从属关系,就像天朝时期的宗主国关系那样.这样呢中国只是在名义上让别人认为台湾是大陆的一部分.不知道这样的一种状态大陆会不会接受呢. 唉....闹腾这么久了 台岛内统一的呼声难道一点也不存在?同是炎黄子孙,何必这么见外呢?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42
两岸军事互信和政治互信:战术与战略的问题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