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后人诗评张灵甫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2 23:07
标题: 后人诗评张灵甫
时任华野六纵副司令员的皮定均,下令厚葬张灵甫。由于张灵甫原军服破污不堪,下葬时穿着一身新的解放军军装。六纵政治部主任谢胜坤安排人花了1000万元北海币(根据地货币),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尸,就地安葬于一村民的地瓜窖内,并筑起了大坟丘,墓碑上书“国军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将军之墓”。

后人评价:
    
    不敢忘,我不能忘。穿过历史的迷雾,感觉到了那道坚毅的目光。南征北战,身先士卒,他把一腔爱国情洒在冲锋的路上;几度奇兵,从容淡定,日寇记住了优雅又强悍的儒将。锦绣河山,荡气回肠,一身伤痕是忠贞的证明,残疾的腿是卫国的勋章。只为这片深爱的热土,怎容他倭寇嚣张!铁血的将领,铁血的军队,祖国宁折不弯的脊梁。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人埋骨疆场,留下了多少中华军魂的绝唱。直到那一天,倭寇举手降,英雄归故乡。
    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只希望今后国富民强,可是,走了日寇,自家兄弟却吵得沸沸扬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终于再次剑拔弩张。
    热血换来的胜利,谁不愿和平永享;可溶入骨髓的三民主义,他不能背弃这份信仰。于是,抗日的英勇之师,重整钢枪;于是那瘸腿的将军,再披戎装。
    只是这一次,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满怀,没有了阵前杀敌的淋漓酣畅,只有无可奈何一声叹息,只有手足相残的黯然神伤。
    最后,到了那片荒山上。回天虽无力,将军不肯降。
    舍了生命,殉了信仰,一纸遗书,写尽了铁血柔肠:
    ——对不住,老父与爱妻;
    ——放不下,党国和校长……
    后来的事,他是否知晓——
    党国亡了,江山换了模样;
    校长走了,带着那残存的梦想;
    爱妻一生守寡,为他把孤儿抚养……
    今天,人们走在那片石山上,他们只知道,这里埋葬了一位骄傲的王牌师长。残阳下,一行刺眼的大字,映射出无限的凄凉。
  生前心已碎,身后任人谤。
  可笑我们庆祝抗日的胜利,却贬斥着那位痛击日寇的悍将;
  可怜他誓死捍卫过的土地,竟容不下一座祭奠英灵的庙堂。
  一副衣冠冢,徒惹人心伤。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23:07
张灵甫不就是枪杀老婆被关起来那个吗?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07
是条好汉。再说就过多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7
世上有无数的灵堂,很多英雄却并未被埋葬
岁月的光阴,可以超度过去的是非
一味的辩白可以招致更多的锋芒
前世之争,死则死矣
不知后人的口舌是否了解地下的心肠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08
搂主文章中批露的观点和迷惑,
也是曾经使我久萦于心的思索:

如何评价近代史上的精英人物?
有无一个客观的标准?

以不才认为:这个标准是存在的;
---这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旋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和大业。

凡是推动这个大业完成的事件和人物
---就是民族的英雄;
凡是阻碍这个大业完成的事件和人物
---就是民族的罪人。

用这个标准去衡量
---善-恶---忠-奸--是-非---对-错,就比较分明了。

至于民族复兴的三个任务阶段待另文论述之。


---蒙童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23:08
张灵甫的可悲处境是他当初没有投降。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8
呵呵,没有投降而被我军俘虏的很多,但他却是少数死的几个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08
最可悲的是他没有战死在抗日的疆场。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8
我想起了僧格林沁,如果他在八里桥战死,估计也是个民族英雄。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08
这首诗好像以前那个前朝遗老经常用。莫非楼主是马甲?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23:08
这首诗你百度下,很多地方都有.另,不要乱猜测,这样不好,哈哈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8
野蛮杀妻和死心塌地追随蒋介石独*说明他头脑简单,愚昧地忠诚与他【她】人! 同时也说明他的极端自私自利!!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08
蒋公毁掉的抗日英雄还少吗?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8
休谈将军勇且骁
残枪断炮殉前朝
臣子空有亡国恨
尽付西风一梦遥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8
张灵甫家在长安县有好大一片土地,作为军人抗击侵略是他的职责,作为地主儿子可以理解他坚决反对他家的财产被"共产".身份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3:08
张无非是蒋看家的一匹恶狗,不同的是这匹恶狗更凶残,更冷酷。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3:09
完全赞同16楼的看法。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