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重温台湾所谓总统就职演讲及变化特点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CampusHR
时间:
2010-2-2 22:53
标题:
重温台湾所谓总统就职演讲及变化特点讨论
民国85年5月20日 公元1996年5月20日
李登辉就职演说
各位远道而来的友邦元首丶各位特使丶外交团的各位使节丶各位贵宾丶
各位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在广大同胞的面前,以庄严欢欣的心情,举行庆祝就职大会。这个盛
会,不仅是+++国第九任总统丶副总统任期的开始,更是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崭新的开端
。
今天,两千一百三十万同胞,正式迈进「主权在民」的新时代。
今天,中华民族进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境界。
今天,在台湾的我们,以无比的骄傲与自信,坚定地告诉全世界:
我们已经成功地站上民主兴革的高峰,且将屹立不摇!
我们已经清楚地证明中国人有能力施行民主制度,运用民主政治!
我们已经有效地扩大了国际民主阵营的力量,对全人类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所以,今天的这个庆典,不是为了庆祝任何一个候选人的胜利,不是为了庆祝任何一个政党
的胜利,而是为了庆祝我们两千一百三十万同胞追求民主的共同胜利!是为了人类最基本的
价值︱自由与尊严,在台澎金马获得肯定而欢呼!
亲爱的全国同胞们:民主的大门已经全然开启,民主的活力正沛然奔放。今天最应该接受喝
采的是每一位+++国的国民。
喝采大家思考国家的未来,如此果断,毫不犹豫。
喝采大家捍卫民主的决心,如此坚定,毫不动摇。
喝采大家面临强权的威胁,如此镇静,毫不屈服。
从此,统治国家的权力属於人民全体,不是个人丶不是政党。这是「自由意志」的充分发挥
,是「主权在民」的完全落实,是真正的「顺乎天,应乎人」,真正的革故鼎新。一切的荣
耀,归於所有的人民。
各位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在这个历史的新起点,我们要以新的决心丶新的作为,开展新的
时代。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生存奋斗的根本凭藉。五十年来的祸福相共,已经让
我们成为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而第一次由人民直选总统,更让我们确立了以台湾为主体
的奋斗意识。
如何让这块土地更美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安全丶更和谐丶更幸福,是两千一百三十万
同胞的共同责任!
「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登辉对全国同胞的需求,有充分的领会,也一定会全力以赴,达
成付托。然而,影响国家发展深远的重大政策,不是由一个人或一个政党就可以决定。因此
,登辉将尽快责成政府,针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广邀各界意见领袖与代表,共商大
计,建立共识,开创国家新局。
竞选活动虽已结束,但是竞选时所作的承诺,一定要切实信守,早日实现。要建设一个现代
化国家,有赖各方人才的投入。为追求政局的安定与国力的壮大,登辉认为,政府决策阶层
的工作,也要不分党派,不分族群,延揽各界品德良好,能力卓越,见识宏远,经验丰富的
人才,来扩大参与。
时代已经改变,社会环境也在变。墨守成规,不思突破,注定将被淘汰。我们不能用权谋的
眼光,推度政治互动;不能以私利的考量,决定政治立场。打闹不能代表民意,杯葛也并非
就是制衡。我们所追求的民主政治理想,除了有效的监督制衡之外,也要力求不同党派能够
为了民众福祉,共同携手奋进。
四年的时光,转眼就会过去,我们没有时间可以犹疑,也没有时间可以等待。为了国家长治
久安的基础,为了後代幸福安乐的未来,就从今天+++国八十五年五月二十日起,我们要
有一个积极的开始。
首先,我们要提升民主运作的广度与深度。以广度而言,我们要与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及国
际人士,分享民主经验。以深度而言,我们必须推动第二阶段的宪政改革,澄清选举文化,
强化廉能政府,改善社会治安,调整政治生态,落实政党政治,以确保民主政治的稳定与发
展。
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同等重要。没有成功的经济发展,我们会失去一切。为了厚植国家实
力,让+++国能在国际社会,以至未来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必
须依据既定时程,如期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并且同步规划推动跨世纪的国家建
设,尽速营造自由化与国际化的经济体系,建设低税负丶无障碍的企业投资环境,改革土地
制度,壮大中小企业,提升国家竞争力,以迎向互利共荣的亚太新世纪,成为国际繁荣发展
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为求均衡发展,我们也将致力内政的革新,并以司法丶教育丶文化与社会重建为重点,同步
并进。
司法改革首要强化法治精神,尤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落实司法审判的公平,真正做到法律
之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如果司法审判不能受到人民充分的信赖,民
主政治势必受到严重的斲伤。司法改革也绝对不能轻忽任何基本人权,包括受刑人及涉讼人
在内,均应得到完整的尊重。对於审检体系的清廉与效率,更要痛下决心,具体改善。
教育改革的重点,则在实践快乐丶满足丶多元,相互尊重的教育理念,以启发潜能丶尊重人
本丶发展个性丶鼓励创造为目标,解除不合理的束缚,建立终生学习的制度,让个人创意与
特性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不断追求自我的成长与实现。我们要导引新生的一代,认识自己的
乡土,热爱自己的国家,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地球村」中,顺利迎
接国际挑战,开拓国家光明前景。
全国同胞们:中华民族能历五千年而不坠,端赖优秀文化的维系。然而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
,中华文化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备经危疑震撼,致使部分国人的信心动摇,国势低落
。所以,登辉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文化的重建与新生。希望在台湾地区的同胞,能建立新的生
活文化,培养长远宏大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我国浩瀚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汲取西方文化精髓
,融合而成新的中华文化,以适应进入二十一世纪後的国内外新环境。
这也就是「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的理念所在。环顾世界文明史上的几个重要文化,大
都发源於一个小的地域,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也起源於中原一隅之地,台湾位於大陆
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汇集点,近数十年来,因时局变化机缘,不但充分保存固有文化传统,并
且广泛接触西方民主丶科学及现代工商业社会文化。再加上台湾的教育水准与发展程度,远
超越中国其他地区,势必逐渐发挥文化主导功能,进而担负起文化「新中原」的重任。
大台湾的经营,不仅在培育新文化,更在重建新社会。随着政治的民主开放,台湾社会已呈
现蓬勃的多元化景象。我们要运用多元化所释放的活力,孕育新的社会生命力量,带动社会
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要从基层开始,重振家庭伦理,建立社区意识,确立和谐感通的新社会,使民众能真正
享有家园生活之乐。我们也将从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倡节约简朴,珍惜现有资源,妥善规划
国土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育,让後代子孙永远保有乡土之美。我们更将本着促进社会和谐
与维护人格尊严的原则,加强关怀照顾弱势团体,并依据财政负担的能力,循序建立均衡公
平丶可长可久的社会安全制度,让全民享有免於匮乏的自由。
当然,我们全心全力在台湾建设+++国的同时,也不会忘记海外的中国人。我们将尽全力
,继续协助华侨在海外的发展。而港澳地区同胞的生活福祉,更是我们关怀的重点。我们将
随时伸出相互扶持的手,共同维护此一地区的民主丶自由丶繁荣。
今天,+++国在台湾的生存与发展,已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与尊重。在新的国际秩序之中
,讲求民主丶尊重人权丶崇尚和平,抛弃武力是共同遵守的信条,这与我们的立国精神,正
相一致。因此,我们将秉持善意,依循互利的原则,继续推动务实外交,使我们两千一百三
十万同胞,拥有必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在国际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与待遇。
各位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苦难的国家。先是外患不断,而後,五
十年来,又因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悲剧,积累了同胞手足间的对立
与仇恨。登辉一向主张,在迈进二十一世纪的前夕,海峡双方都应致力结束历史的悲剧,开
创「中国人帮中国人」的新局。
因此,六年来,在确保台澎金马安全与维护全民福祉的前提下,我们无时不以积极主动的作
为,务实双赢的思考,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国家统一大业。但是,由於**始终无视於中华
民国在台澎金马地区存在的事实,致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时生波折。
去年以来,为了反对民主,**对登辉个人发动一波又一波「欲加之罪丶何患无辞」的诬蔑
,但是登辉忍辱负重,不予理会。因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解决不了累积五十年的历史问
题。
为了影响我们第一次民选总统的选情,**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演习,但是我们表现了无
比的自制。因为我们知道必须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定,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中国
大陆改革开放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经济成果,前功尽弃。两千一百三十万同胞的坚忍,
不是懦弱。因为我们深信,和平宽容是化解对立仇恨的唯一手段。我们不会受威胁而谈判,
但是绝不畏惧谈判。我们主张,只有透过对谈沟通,才能真正解决海峡两岸的问题。
+++国本来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海峡两岸没有民族与文化认同问题,有的只是制度与生活
方式之争。在这里,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采行所谓「台独」的路线。四十多年来,
海峡两岸因为历史因素,而隔海分治,乃是事实;但是海峡双方都以追求国家统一为目标,
也是事实。两岸唯有面对这些事实,以最大的诚意与耐心,进行对谈沟通,化异求同,才能
真正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谋求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
今天,登辉要郑重呼吁:海峡两岸,都应该正视处理结束敌对状态这项重大问题,以便为追
求国家统一的历史大业,作出关键性的贡献。在未来,只要国家需要,人民支持,登辉愿意
带着两千一百三十万同胞的共识与意志,访问中国大陆,从事和平之旅。同时,为了打开海
峡两岸沟通丶合作的新纪元,为了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丶安定丶繁荣,登辉也愿意与**最
高领导当局见面,直接交换意见。
全国同胞们:今天我们在台湾实现了中国人的梦想!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奋力追求的是,建
设富强康乐的新中国,与实践 中山先生「主权在民」的理想。五十年来,我们在台澎金马
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完成了世人推崇的民主改革。百年以前,在
踏入二十世纪之初,曾被西方国家认定为专制丶封建丶贫穷丶落後的中国人,已经在台澎金
马地区开创了民主丶富足丶进步的新局,傲然面对世人的赞誉。这不但是我们两千一百三十
万同胞共同的光荣,更是中华民族振衰起敝,再创新机运的关键。我们相信,同样是中华民
族的一份子,在台湾做得到的,在中国大陆也可以做到。因此,我们愿意以建设的经验,导
引中国大陆发展的方向,以进步的成果,协助亿万同胞改善生活福祉,进而集合两岸中国人
之力,共谋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各位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登辉要再度对同胞们给予的信赖,表示衷心的感激。今天,登辉
以谦卑严肃的心情,在宣誓仪式中,接下+++国第九任总统的重任。我充分了解这项职务
的意义所在,也完全明白其所包含的责任,我保证将全力以赴,克尽职守,不负国人厚望;
同时,也恳求全国同胞真诚丶无私丶宽容地支持,让我们能携手并进,昂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登辉深信,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必能完成和平统一的历史大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善
尽更大的心力!
敬祝+++国国运昌隆!各位贵宾健康愉快!
谢谢大家!
附件
1.jpg (4.1 KB)
2009-7-1 19:07
2.jpg (4.62 KB)
2009-7-1 19:07
3.jpg (3.83 KB)
2009-7-1 19:07
4.jpg (4.64 KB)
2009-7-1 19:07
5.jpg (4.88 KB)
2009-7-1 19:07
6.jpg (4.65 KB)
2009-7-1 19:07
7.jpg (2.9 KB)
2009-7-1 19:07
8.jpg (6.46 KB)
2009-7-1 19:07
9.jpg (4.47 KB)
2009-7-1 19:07
10.jpg (3.71 KB)
2009-7-1 19:07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2:53
+++国第十任总统演讲报告
民国89年5月20日 公元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就职演说全文
台湾站起来 ——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
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貴賓、各位親愛的海内外同胞: fficeffice" />
這是一個光榮的時刻,也是一個莊嚴而充滿希望的時刻。
在這裡要感謝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以及全世界熱愛民主、關心臺灣的朋友,與我們一起分享此刻的榮耀。
今天,不只是爲了慶祝一個就職典禮,而是爲了見證得來不易的民主價值,見證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在二十一世紀來臨的前夕,臺灣人民用民主的選票完成了歷史性的政黨輪替。這不僅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更是全球華人社會劃時代的里程碑。臺灣不只為亞洲的民主經驗樹立了新典範,也為全世界第三波的民主潮流增添了以個感人的例證。
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選舉的過程讓全世界清楚的看到,****的果實如此得來不易。兩千三百萬人民以無比堅定的意志,用愛彌平敵意、以希望克服威脅、用信心戰勝了恐懼。
我們用神聖的選票向全世界證明,****是顛簸不滅的普遍性的普世價值,追求和平更是人類理性的最高目標。
公元2000年臺灣總統選舉的結果,不是個人的勝利或政黨的勝利,而是人民的勝利。因爲,我們在舉世矚目的焦點中,一起超越了恐懼、威脅和壓迫,勇敢地站起來!
臺灣站起來,展現著理性的堅持和民主的信仰。
臺灣站起来,代表著人民的自信和国家的尊嚴。
臺灣站起来,象徵著希望的追求和夢想的實現。
親愛的同胞,譲我們永遠記得這一刻,永遠記得珍惜和感恩,因為民主的成果並非凭空而来,而是走過艱難險阻、歴経千辛万苦才得以實現。如果没有民主前輩們前僕后継的无畏犠牲、没有千万人民對于****的堅定信仰,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自己親愛的土地上,慶祝這一个属于全民的光榮盛典。
今天,我們仿佛站在一座嶄新的歴史門前。台湾人民透過民主錘鏈的過程,為我們共同的命運打造了一把全新的钥匙。新世紀的希望之門即将開啓。我們如此謙卑,但絶不退縮。我們充満自信,但没有絲毫自満。
从三月十八日選舉結果揭曉的那一刻開始,阿扁以最嚴粛而謙卑的心情接受全民的付托,誓言必将竭盡個人的心力、智慧和勇氣,來承擔國家未來的重責大任。
个人深切的了解,政党輪替、政権和平轉移的意義絶對不只是“換人換党”的人事更賛,更不是“改朝換代”的権力轉移,而是透過民主的程序,把国家和政府的権力交還給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不是任何个人或政党所能占有;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的,从国家元首到基層公務員都是全民的公僕。
政党輪替並不代表對于過去的全盤否定。歴来的執政者為国家人民的付出,我們都應該給予公正的評价。李登輝先生過去十二年主政期間所推動的民主改革与卓越政績,也應該獲得国人最高的推崇与衷心的感念。
在選挙的過程中,台湾社会高度動員、積極参与,尽管有不同的主張和立場,但是毎一个人為了政治理念和国家前途挺身而出的初衷是一様的。我們相信,選挙的結束是和解的開始,激QING落幕之后應該是理性的抬頭。在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的最高原則之下,未来不論是執政者或在野者,都應該能不負人民的付托、善尽本身的職責,實現政党政治公平競争、民主政治監督制衡的理想。
一个公平競争、包容信任的民主社会,是國家進歩的最大動力。在國家利益高于政党利益的基礎之上,我們應該凝聚全民的意志与朝野的共識,著手推動國家的進歩改革。
“全民政府、清流共治”是阿扁在選舉期間對人民的承諾,也是台湾社会未来要跨越断層、向上提升的重要関鍵。“全民政府”的精神在于“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股東,政府的施政必須以多数的民意為依帰。人民的利益絶對高于政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
阿扁永遠以身為民主進歩党的党員為榮,但是从宣誓就職的這一刻開始,个人将以全部的心力做好“全民總統”的角色。正如同全民新**的組成,我們用人唯才、不分族群、不分性別、不分党派,未来的各項施政也都必須以全民的福祉為目標。
“清流共治”的首要目標是要掃除黒金、杜絶賄選。長期以来,台湾社会黒白不分、黒道金権介入政治的情况已経遭致台湾人民的深悪痛絶。基層選挙買票賄選的文化,不僅剥奪了人民“選賢与能、当家作主”的権利,更譲台湾的民主発展蒙上汚名。
今天,阿扁願意在此承諾,新政府将以最大的决心来消除賄選、打撃黒金,譲台湾社会徹底擺脱向下沈淪的力量,譲清流共治向上提升,還給人民一个清明的政治環境。
在活力政府的改造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争,為了確保台湾的競争力,我們必須建立一个廉潔、效能、有遠見、有活力、有高度弾性和應変力的新政府。“大有為”政府的時代已経過去,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与民間建立伙伴関系的“小而能”政府。我們應該加速精簡政府的職能与組織,積極擴大民間扮演的角色。如此不僅可以譲民間的活力尽情発揮,也能大幅減軽政府的負担。
同様的夥伴關係也應該建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間。我們要打破過去中央集権又集銭的威権心態,落實“地方能做、中央不做”的地方自治精神,譲地方与中央政府一起共享資源、一起承担責任。无論東西南北、不分本島離島,都能夠獲得均衡多元的発展,拉近城郷之間的距離。
当然,我們也應該了解,政府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人民才是経済発展与社会進歩的原動力。過去半个世紀以来,台湾人民靠著胼手胝足的努力創造了挙世称羨的経済奇迹,也奠定了中華民国生存発展的命脉。如今,面對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以及貿易自由化的冲撃,台湾的産業発展必然要走向知識経済的時代,高科技的産業必須不断創新,伝統的産業也必然要轉型升級。
未来的政府並不一定要継續扮演過去“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反而應該像民間企業所期待的,政府是“支援者”和“服務者”。現代政府的責任在于提高行政的效能、改善国内的投資環境、維持金融秩序与股Shi的穏定,譲経済的発展透過公平的競争走向完全的自由化和国際化。循此原則,民間的活力自然能够蓬勃興盛,再創下一个階段的経済奇迹。
除了鞏固民主的成果、推動政府的改造、提升経済的競争力之外,新政府的首要施政目標應該是順應民意、励行改革,譲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自信、更有品質。譲我們的社会不僅安全、和諧、富裕,也要符合公平正義。譲我們的下一代在充満希望与快楽的教育環境中学習,培養国民不断成長的競争力。
二十一世紀将是強調“生活者権利”、“精致化生活”的時代。挙凡与人民生活息息相関的治安改善、社会福利、環保生態、国土規劃、垃圾処理、河川整治、交通整頓、社区營造等問題,政府都必須提出一套解决方案,並透過公権力徹底加以落實。
当前我們必須立即提升的是治安改善与環境保護這兩大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建立社会新秩序,譲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安居楽業,生活没有恐惧。在生態保育与経済発展之間取得相容的平衡点,譲台湾成為永續発展的緑色礁島。
司法的尊嚴是民主政治与社会正義的堅強防線。一个公正、独立的司法体系不僅是社会秩序的維護者,也是人民権益的捍衛者。目前司法的改革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国人必須継續給予司法界嚴格的督促与慇切的期(目分),在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節制行政権力,還給司法独立運作、不受干擾的空間。
台湾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的資源,人才是国家競争力的根本,教育是“藏富于民”的百年大計。我們将尽速凝聚朝野、学界与民間的共識,持續推動教改的希望工程,建立健康、積極、活溌、創新的教育体制,使台湾在激烈的国際競争力之下,源源不断地培育一流、優秀的人才。譲台湾社会逐漸走向“学習型組織”和“知識型社会”,鼓舞人民終身学習、求新求変,充分発揮个人的潜力与創造力。
目前在全国各地普遍発展的草根性社区組織,包括對地方歴史、人文、地理、生態的探索和維,展現了人文台湾由下而上的民間活力。不管是地方文化、庶民文化或者精致文化,都是台湾文化整体的一部份。台湾因為特殊的歴史与地理縁故,蘊含了最豊美多様的文化元素,但是文化建設无法一蹴可几,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累積。我們必須敞開心胸、包容尊重,譲多元族群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感通,譲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華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軌,創造“文化台湾、世紀維新”的新格局。
去年発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譲我們心愛的土地和同胞歴経前所未有的浩劫,傷痛之深至今未能愈合。新政府對于災区的重建工作刻不容緩,包括産業的復蘇和心靈的重建,必須做到最后一人的照顧、最后一処的重建完成為止。在此,我們也要對于災后救援与重建過程中,充満大愛、无私奉献的所有个人与民間団体,再次表達最高的敬意。在大自然的悪力中,我們看到了台湾最美的慈悲、最強的信念、最大的信任!九二一震災譲同胞受傷跌倒,但是在“志工台湾”的精神中,台湾新家庭一定会重新堅強的站起来!
親愛的同胞,四百年前,台湾因為璀麗的山川風貌被世人称為“福尓摩沙--美麗之島”。今天,因為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所締造的歴史新頁,台湾重新展現了“民主之島”的風采,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我們相信,以今日的民主成就加上科技経貿的實力,中華民国一定可以継續在国際社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持續加強与友邦的實質外交関系之外,我們更要積極参与各種非政府的国際組織。透過人道関懷、経貿合作与文化交流等各種方式,積極参与国際事務,擴大台湾在国際的生存空間,並且回饋国際社会。
除此之外,我們也願意承諾對于国際人権的維護做出更積極的貢献。中華民国不能也不会自外于世界人権的潮流,我們将遵守包括“世界人権宣言”、“公民与政治権利国際公約”以及維也納世界人権会議的宣言和行動綱領,将中華民国重新納入国際人権体系。
新政府将敦請立法院通過批准“国際人権法典”,使其国内法化,成為正式的“台湾人権法典”。我們希望實現聯合国長期所推動的主張,在台湾設立独立運作的国家人権委員会,並且邀請国際法律人委員会和国際**組織這兩个卓越的非政府人権組織,協助我們落實各項人権保護的措施,譲中華民国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権的新指標。
我們堅信,不管在任何一个時代、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自由、民主、人権的意義和价値都不能被漠視或改変。
二十世紀的歴史留給人類一个最大的教訓,那就是--戰争是人類的失敗。不論目的何在、理由多 冠冕堂皇,戰争都是對自由、民主、人権最大的傷害。
過去一百多年来,中国曾経遭受帝国主義的侵略,留下難以抹滅的歴史傷痕。台湾的命運更加坎坷,曾経先后受到強権的欺凌和殖民政権的統治。如此相同的歴史遭遇,理應為兩岸人民之間的相互諒解,為共同追求自由、民主、人権的决心,奠下厚實的基礎。然而,因為長期的隔離,使得双方発展出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从此阻断了兩岸人民以同理心互相對待的情誼,甚至因為隔離而造成了對立的圍墻。
如今,冷戰已経結束,該是兩岸抛棄旧時代所遺留下来的敵意与對立的時候了。我們无須再等待,因為此刻就是兩岸共創和解時代的新契机。海峡兩岸人民源自于相同的血縁、文化和歴史背景,我們相信双方的領導人一定有足(句多)的智慧与創意,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条件,共同来処理未来“一个中国”的問題。
本人深切了解,身為民選的中華民国第十任總統,自当恪遵憲法,維護国家的主権、尊嚴与安全,確保全体国民的福祉。因此,只要**无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証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動兩国論入憲,不会推動改変現状的統独公投,也没有廃除国統綱領与国統会的問題。
歴史証明,戰争只会引来更多的仇恨与敵意,絲毫無助於彼此關係的發展。中国人強調王霸之分,相信行仁政必能使“近者悦、遠者来”、“遠人不服,則修文徳以来之”的道理。這些中国人的智慧,即使到了下一个世紀,仍然是放諸四海皆准的至理名言。
大陸在鄧小平先生与江澤民先生的領導下,創造了経済開放的奇迹;而台湾在半个世紀以来,不僅創造了経済奇迹,也締造了民主的政治奇迹。在此基礎上,兩岸的政府与人民若能多多交流,秉持“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則,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排除不必要的種種障碍,海峡兩岸必能為亞太地区的繁榮与穏定做出重大的貢献,也必将為全体人類創造更輝煌的東方文明。
親愛的同胞,我們多希望海内外的華人都能親身体驗、共同分享這一刻的動人情景。眼前開闊的凱達格蘭大道,数年之前仍然戒備森嚴;在我身后的這棟建築,曾経是殖民時代的總督府。今天,我們斉聚在這里,用土地的楽章和人民的声音来歌頌民主的光榮喜悦。如果用心体会,海内外同胞應該都能領悟這一刻所代表的深遠意義--威権和武力只能譲人一時屈服,民主自由才是永垂不朽的价値。
唯有服膺人民的意志,才能開拓歴史的道路、打造不朽的建築。
今天,阿扁以一个佃農之子、貧寒的出身,能夠在這一塊土地上奮斗成長,歴経挫折与考驗,終于贏得人民的信頼,承担起領導国家的重責大任。个人的成就如此卑微,但其中隠含的寓意却弥足可貴。因為,毎一位福尓摩沙的子民都和阿扁一様,都是“台湾之子”。不論在多 艱困的環境中,台湾都像至愛无私的母親,从不間断的賜予我們机会,帯領我們實現美好的夢想。
台湾之子的精神啓示著我們:尽管台澎金馬只是太平洋辺的蕞尓小島,只要兩千三百万同胞不畏艱難、携手向前,我們夢想的地圖将会无限遠大,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的尽頭。
親愛的同胞,這一刻的光榮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恩典都要帰于台湾--我們永遠的母親。譲我們一起對土地感恩、向人民致敬。
****万歳!
台湾人民万歳!
敬祝中華民国国運昌隆!
全国同胞和各位嘉賓健康愉快!
附件
1.jpg (4.05 KB)
2009-7-1 19:18
2.jpg (5.87 KB)
2009-7-1 19:18
3.jpg (4.76 KB)
2009-7-1 19:18
4.jpg (4.92 KB)
2009-7-1 19:18
5.jpg (3.86 KB)
2009-7-1 19:18
6.jpg (3.72 KB)
2009-7-1 19:18
7.jpg (3.88 KB)
2009-7-1 19:18
8.jpg (5.31 KB)
2009-7-1 19:18
9.jpg (3.05 KB)
2009-7-1 19:18
10.jpg (4.96 KB)
2009-7-1 19:18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2:53
+++国第十一任总统演讲报告
民国93年5月20日 公元2004年5月20日
陈水扁就职演说全文
陈水扁就职演说全文
各位友邦元首、使节及代表团、各位贵宾、亲爱的国人同胞:
感谢来自海内外的各位贵宾,共同参与+++国第十 一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今天我们在
这里所见证的,是台湾民主前进的脚步,也是两千三百万人民共同写下的一个难能可贵的故事。
在此欢欣的国家庆 典中,个人承受人民所赋予的庄严使命。此时此刻,在我的心中与脑海浮现的
并不是华丽的赞词,而是更大的责任、更多的谦卑、更深的省思。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台湾跨越了首次政 党 轮 替的历史门槛,迈向民主发展的新里程。随着
新旧世纪的交替,我们同时走过一段崎岖艰难的民主道路。在世纪首航的惊涛骇浪之中,旧有与
新生并存、脆弱与坚强共生、危机与转机同在。
对于华人社会以及其它的新 兴民 主国家而言,台湾的民主不仅是一个试炼、也是一个示范。西
方的民主政治经过千锤百炼才有今日的水准,身为年轻的民主国家,历经挫折磨练的台湾经验更
显得弥足珍贵。台湾的经验证明:民主不是坐享其成的乌托邦,也没有一步到位的直达车,必须
一点一滴的耕耘,才有一步一脚印的前进。
在第一波的民主化过程当中,从解除戒严、国会全面改选到总统直接民选,我们确立了主权在民
的价值观以及台湾的主体性。第二波的民主工程,重点在于公民 社会的建立以及国 家共同体的
再造。
从社区公民意识的形成,到国家公共政策的参与,包括公民投票的实践,都是公民社会权利义务
的确认和提升,也促使我们发展更成熟、理性、负责的民主内涵。透过公民社会的建立,经由偕
同参与、集体创造的土地认同与共同记忆,才能超越族群、血缘、语言、文化的局限,迈向一个
新的国家共同体的重建。
当前的台湾社会确实存在认同与族群的严肃课题,我们不需要掩饰,更不能够漠视。身为执政
者,包括阿扁个人和民主进步党,都愿意率先反省、坦诚面对,并且寻求有效的化解。
回想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跨越黑 水沟,渡海来台寻找安身立命的所在。不论先来后到,尽管来
自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语言,甚至怀抱不同的理想,最后都在这里落地生根,彼此命运相
同、休戚与共。不管是原住民、新住民、旅居海外的侨胞、注入新血的外籍配偶,包括在相同的
太阳底下辛勤流汗的外籍劳工,都对这一块土地有不可抹灭的奉献,也都是台湾新家庭不可或缺
的一部份。
不同的族群或许因为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而有认同的差异,但是彼此应该相互包容、用心理解。
在过去威权戒严的时代,曾经存在族群地位的不平等和语言文化的压抑,但是我们必须认知的
是,除了极少数的当权者之外,所有的族群都是相同的受害者。在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当中,
受难者同时包括本省籍和外省籍,其成因要归咎于当权者权力的滥用,而非族群的压迫。
台湾是一个多数 移民的社会,不是少数殖民统治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族 群应该背负莫须有的
历史包袱。在今日的台湾,不管你出生在广东或者台东,不管我们的母亲来自越南或者台南,每
一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地位和尊严。阿扁认为,不管是认同台湾或者认同+++国,其实都是相同
的归属。「族群多 元、国 家 一 体」是台湾这一块土地上最美好完整的图像,没有本土和外来
之分,也没有少数和多数之别,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应该是一个命运相同、荣辱与共的整数。
这一次的总统大选空前的激烈,选举结果揭晓之后,在野党的候选人提出了质疑和诉讼。身为
现 任的总统,阿扁以最大的诚意表达完全尊重司法的独立公正,不论结果如何,个人绝对愿意坦
然接受。阿扁相信,遵循法治、信任司法是解决争端唯一的路,如果因为一次的选举而推翻了人
民对民主法治与司法独立的信任,最后只会导致全民皆输的结果。
今天的下雨来得正是时候,让我们的激QING降温,让我们冷静下来,也让我们头脑更加清楚。
民主政治定期选 举的设计,除了实践主权在民的原理之外,也是人民意向与社 会价值的具体检
视。激烈的竞争,可以对政治人物有最直接的检验和启示。包括阿扁个人以及执政的团队,都在
这次的选举当中接受最严格的考验,并且因此而反省改进。不同的阵营之间,难免有理念的差
异、政策的辩论,甚至民众的动员,但是,民主选 举的结果,不是成王败寇的结局,更不应该演
变为民众之间的对立。政党政治监督制衡的设计,乃是民主健全的根基。负责的执政党以及忠诚
的反对党,都代表国民意志的一部分,也都是国家人民的政治资产。不管扮演执政或者在野的角
色,都是人民所赐与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责任。
个人认为,此次选举最终的考验,已经不是跨越多数门槛的问题,而是朝野全民如何跨过对立的
围墙、如何超越信任的鸿沟。不能够因为选票的距离拉近,而使得社会的矛盾扩大。纵使无法消
弭于一时,个人仍将继续秉持「倾听、理解、法理、团结」的用心,弭平选举的对立、重建朝野
的信任。
团结台湾、稳定两岸、安定社会、繁荣经济,这些都是当前人民殷切的期待,也是政府未来施政
的首要。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一人、一党所能独力完成,所以我要恳请在野政党以及社会舆论
共同支持鞭策,更要祈求人民赐给阿扁力量。
相信台湾,必须持续创造国家的竞争力,打造一个人文关怀、生态环保的永续家园。坚持改革,
是要让政治、司法、教育、金融、财政、媒体及社会的改革,响应人民长久的期待。相信就有力
量,坚持才能实现理想。现在付出的一切努力,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符合社会正义、
经济正义、司法正义、性别正义、以及国际正义的公义新台湾。
当前,台湾面对全面、激烈、快速的国际竞争,如何凝聚全民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效能已
经是攸关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以及历史的因素,使得政府效能的改造,
立即面临宪政体制的难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也是政府与人民的契约书。我国宪法囿于当初制订的时空背景,绝大多
数的条文早已不符台湾当前及未来所需。推动宪政改造的工程,重建宪政秩序,不仅是人民的期
望,也已经获得朝野政党的共识。
宪政改造的工程是为了政府的良好管理及效能的提升、为了确立民主法治的根基,更是为了国家
的长治久安。其中,立即而明显的问题包括:三权分立或五权宪法、总统制或内阁制、总统选制
为相对多数或绝对多数、国会改革及相关的配套条文、国民大会的定位与存废、省政府组织的存
废、投票年龄的降低、兵役制度的调整、基本人权与弱势权益的保障、国民经济条款......等,可
以说是工程浩大、影响至深。
为了避免重蹈过去十年内六次修宪的覆辙,宪政改造的工程不应该由一人或一党主导,更不能只
着眼于一时之便。未来,我们将邀请朝野政党、法界、学界及各领域阶层的代表,共同筹组宪政
改造委员会,针对宪政改造的范围及程序寻求社会最大的共识,并且接受人民及舆论的监督。
在2008年阿扁卸任总统之前,能够交给台湾人民及我们的国家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
这是阿扁对历史的责任,也是对人民的承诺。基于相同的责任与承诺,阿扁也深切了解,涉及国
家主权、领土及统独的议题,目前在台湾社会尚未形成绝大多数的共识,所以个人明确的建议这
些议题不宜在此次宪改的范围之内。至于首次宪改的程序,我们仍将依循现行宪法及增修条文的
规定,经由国会通过之后,选出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的任务型国代,同时完成宪政改造、废除国
大、以及公投入宪,为民主宪政长远的发展及未来人民公投复决国会宪改提案奠定开阔的基石。
过去四年,全球政经情势产生明显的变化,台湾面对国际新秩序的变动,除了必须自我提升、站
稳脚步之外,在全球化的竞争与国际的合作之间,也必须寻求新的立足点。
长久以来,台湾与美、日及许多国际友邦的友谊基础,不仅在于维护共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建
立在自由、民主、人权与和平的「价值同盟」关系。
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对于这些天涯若比邻的友谊,个人要代
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台湾人民爱好和平,我们绝对比任何人更关心自己的
国家安全,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朝野全民应该凝聚坚强的国防意识,积极强化有
效的防备,提升自我防卫的能力,也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
稳定。
在此,阿扁号召大家、朝野全民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国际友邦的友谊及真情。
台湾愿意持续以积极奉献的角色参与国际社会,这是两千三百万人民应有的权利,也是我们做为
世界公民的义务。在全球反恐的浪潮以及国际人道援助的行列中,台湾一直没有缺席。过去这几
年,我们筹设民主太平洋联盟、成立民主基金会,积极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地球村的其它成
员共同分享并维护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
台湾目前是世界第十五大贸易国,各项国际竞争力的评比都名列前茅,我们仍然经过十二年的努
力,才得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4个会员国,其中的艰辛不可言喻。如今,我们仍在锲而不舍
的努力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去年SARS疫情蔓延的殷鉴不远,基于医疗、卫生、防疫无国界以及基
本人权的普世价值,台湾理应获得更公平的对待。
在此,阿扁呼吁大家,我们更应团结同心,继续努力,希望在未来两年之内完成加入世界卫生组
织的心愿。
不久之前,欧洲联盟热烈的庆祝十个新会员国的加入。欧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尊重个别国家
及其人民自由意志的选择之下,成功整合了欧洲人民共同利益的宝贵经验,对于新世纪的全球局
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区域整合不仅是当前、也是未来的趋势。这种区域整合加上全球化的
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原有的国家主权原理,乃至于国界的藩篱,都产生结构性的变化。世界大同
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海峡两岸新世纪的领导人,为了创造人民最大的福祉,应该都能前瞻这个新趋势,并且以全新的
思维和格局,共同来面对和处理两岸未来的问题。
两岸人民曾经拥有共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也都遭逢强权的欺凌和专制
的统治。如今,两岸人民都有站起来当家作主的坚强意愿,这一点应该能够获得彼此充分的理
解。
我们可以体会海峡对岸源于历史情结与民族情感,无法放弃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相对
的,北京当局也应该要充分了解,台湾人民要民主、爱和平、求生存、求发展的坚定信念。如果
对岸不能够体会两千三百万人民单纯良善的心愿,继续对台湾施加武力的威胁和政治的孤立,无
理的将台湾阻绝于国际社会之外,只会让台湾的民心和海峡的对岸越离越远。
+++国在台澎金马存在、台湾在国际社会存在的事实,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否定,这
就是台湾人民集体意志之所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两千三百万人民胼手胝足所创造的台湾经
验,不仅印证了+++国存在的正面价值,也应该是华人社会及两岸人民的共同资产。
历史的缘故让两岸发展出相当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两岸发
展的「异」与「同」,应该可以善加利用,走向进一步合作互惠的关系。台湾是一个完全自由民
主的社会,没有任何个人或政党可以代替人民做出最后的选择。如果两岸之间能够本于善意,共
同营造一个「和平发展、自由选择」的环境,未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台湾与中国之
间,将发展任何形式的关系,只要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同意,我们都不排除。
过去十几年两岸人民的互动交流,已经发展出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于两岸关系的进展具有重要的
价值与意义。未来,我们希望在既有的基础之上,持续放宽并且扩大两岸新闻、信息、教育、文
化、经贸交流的相关措施,推动两岸恢复对话与沟通的管道,如此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互
信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不仅是台湾要全面向上提升的关键转型期,也是中国大陆迈向民主化及
自由化的机遇期,双方的政府理应掌握机会全力打拼,放眼于全球竞争的趋势,不要再虚耗于政
治争辩的僵局。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领导人近来一再强调稳定发展的重要,强调十三亿大陆
人民的福祉,并且选择「和平崛起」做为拓展国际关系的基调。我们也相信,北京当局应该认知
维持台海和平的现状,对于两岸各自的发展以及亚太区域稳定的重要性。
个人深信,唯有两岸致力于建设与发展,协商建立一个动态的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共同确保台海
的现状不被片面改变,并且进一步推动包括三通在内的文化经贸往来,才能符合两岸人民的福祉
与国际社会的期待。
身为+++国的总统,接受台湾人民的付托,个人必须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尊严,兼顾国家
的永续发展及台海的和平稳定,汇聚全民的意志和共识,妥善处理两岸未来的关系。今天,个人
愿意在此重申,公元2000年520就职演说所揭橥的原则和承诺,过去四年没有改变,未来四年也不
会改变。在此基础之上,阿扁将进一步邀集朝野政党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成立「两岸和平发展
委员会」,凝聚朝野的智能与全民的共识,拟定「两岸和平发展纲领」,共同策进两岸和平稳
定、永续发展的新关系。
各位贵宾、亲爱的国人同胞,摊开世界地图来看,台澎金马只是太平洋边的几个小岛,但是如果
仔细检视这些岛屿上美丽的山河、多元的族群、多样的生态,细数两千三百万人民过去几个世纪
所写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篇章,你会发现犹如进入一部精彩丰富的百科全书。海洋国家的包
容,世界岛的开阔,让这一块土地上的子民,视野和胸怀随着地平线无限的延伸。
台湾的故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天生丽质,而是历经挫折砥砺、苦难锤炼之后,所蕴含散发的光
彩。这就是「台湾精神」,从我们的祖先一直流传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如今,历史的火炬再一次交到阿扁的手上,也握在每一位国人同胞的手中。未来四年,阿扁自我
期许能够做到讲诚信、存慈悲、大公无私、中道治国,更希望国人同胞给我支持、给我鞭策。
阿扁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一直相信,没有伟大的总统,只有伟大的人民可以成就伟大的国家。援
引人民的力量,为民主永续、改革永续、人文永续、和平永续的国家发展奠基,让台湾+++国
迈向团结和谐、公平正义、富足均衡、生生不息,这是历史赋予阿扁的责任,也是人民交付的使
命。
今年的228,上百万的民众站在福尔摩沙这一块土地上,不分族群、年龄、性别,手牵着手,筑成
一座长达五百公里的民主长城,完成一幅最美的台湾图像。台湾不但要站起来,还要勇敢的走出
去,在世界地图上永续发展、屹立不摇。
亲爱的国人同胞,让我们一起对土地感恩、向人民致敬!让我们继续团结台湾、守护台湾、牵手
向前,再一次写下二十一世纪动人的台湾故事。
最后,敬祝+++国国运昌隆!各位乡亲朋友及各位嘉宾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附件
1.jpg (3.71 KB)
2009-7-1 19:27
2.jpg (5.33 KB)
2009-7-1 19:27
3.jpg (4.08 KB)
2009-7-1 19:27
4.jpg (5.44 KB)
2009-7-1 19:27
5.jpg (4.17 KB)
2009-7-1 19:27
6.jpg (3.97 KB)
2009-7-1 19:27
7.jpg (4.44 KB)
2009-7-1 19:27
8.jpg (4.13 KB)
2009-7-1 19:27
9.jpg (3.81 KB)
2009-7-1 19:27
10.jpg (4.45 KB)
2009-7-1 19:27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2:53
第12任总统就职演讲报告
民国97年5月20日 公元2008年5月20日
马英九就职演说
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贵宾、各位侨胞、各位乡亲父老、各位电视机前与网络上的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二次政党轮替的历史意义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国总统选举,台湾人民投下了改变台湾未来的一票。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庆祝政党或个人的胜利,而是一起见证,台湾的民主已经跨越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我们的民主走过了一段颠簸的道路,现在终于有机会迈向成熟的坦途。在过去这一段波折的岁月里,人民对政府的信赖跌到谷底,政治操作扭曲了社会的核心价值,人民失去了经济安全感,台湾的国际支持也受到空前的折损。值得庆幸的是,跟很多年轻的民主国家相比,我们民主成长的阵痛期并不算长,台湾人民却能展现日趋成熟的民主风范,在关键时刻,作出明确的抉择:人民选择政治清廉、经济开放、族群和谐、两岸和平与迎向未来。
尤其重要的是,台湾人民一同找回了善良、正直、勤奋、诚信、包容、进取这一些传统的核心价值。这一段不平凡的民主成长经验,让我们获得了「台湾是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的赞誉,值得所有台湾人引以为傲。显然,+++国已经成为一个受国际社会尊敬的民主国家。
不过,我们不会以此自满。我们要进一步追求民主质量的提升与民主内涵的充实,让台湾大步迈向「优质的民主」:在宪政主义的原则下,人权获得保障、法治得到贯彻、司法独立而公正、公民社会得以蓬勃发展。台湾的民主将不会再有非法监听、选择性办案、以及政治干预媒体或选务机关的现象。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也是我们下一阶段民主改革的目标。
在开票当天,全球有数亿的华人透过电视与网络的直播,密切关注选举的结果。因为台湾是全球唯一在中华文化土壤中,顺利完成二次政党轮替的民主范例,是全球华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实验。如果这个政治实验能够成功,我们将为全球华人的民主发展作出史无前例的贡献,这是我们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新时代的任务
未来新政府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带领台湾勇敢地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巨变之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我们必须快速提升台湾的国际竞争力,挽回过去流失的机会。当前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将是我们振兴经济必须克服的困难。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的战略正确、决心坚定,我们一定能达成我们的预定目标。
台湾是一个海岛,开放则兴盛、闭锁则衰败,这是历史的铁律。所以我们要坚持开放、大幅松绑、释放民间的活力、发挥台湾的优势;我们要引导企业立足台湾、联结亚太、布局全球;我们要协助劳工适应快速的科技变迁与产业调整;我们还要用心培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国际视野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排除各种意识形态对教育的不当干扰。我们在响应全球化挑战的同时,一定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与发展的机会,也一定要兼顾台湾与全球生态环境的永续经营。
新政府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导正政治风气,恢复人民对政府的信赖。我们将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尊重人性、崇尚理性、保障多元、和解共生的环境。我们将促进族群以及新旧移民间的和谐,倡导政党良性竞争,并充分尊重媒体的监督与新闻自由。
新政府将树立廉能政治的新典范,严格要求官员的清廉与效能,并重建政商互动规范,防范金权政治的污染。我希望每一位行使公权力的公仆,都要牢牢记住「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这一句著名的警语。我们将身体力行诚信政治,实践国民党「完全执政、完全负责」的政见。新政府所有的施政都要从全民福祉的高度出发,超越党派利益,贯彻行政中立。我们要让政府不再是拖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而是领导台湾进步的发动机。
我坚信,+++国总统最神圣的职责就是守护宪法。在一个年轻的民主国家,遵宪与行宪比修宪更重要。身为总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宪法的权威与彰显守宪的价值。我一定会以身作则,严守宪政分际,真正落实权责相符的宪政体制。我们一定要做到:政府全面依法行政,行政院依法对立法院负责,司法机关落实法治人权,考试院健全文官体制,监察院纠弹违法失职。现在是我们建立优良宪政传统的最好机会,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
我们要让台湾成为国际社会中受人敬重的成员。我们将以「尊严、自主、务实、灵活」作为处理对外关系与争取国际空间的指导原则。+++国将善尽她国际公民的责任,在维护自由经济秩序、禁止核子扩散、防制全球暖化、遏阻恐怖活动、以及加强人道援助等全球议题上,承担我们应负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全面融入东亚经济整合,并对东亚的和平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要强化与美国这一位安全盟友及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我们也要珍惜邦交国的情谊,信守相互的承诺;我们更要与所有理念相通的国家和衷共济,扩大合作。我们有防卫台湾安全的决心,将编列合理的国防预算,并采购必要的防卫性武器,以打造一支坚实的国防劲旅。追求两岸和平与维持区域稳定,是我们不变的目标。台湾未来一定要成为和平的缔造者,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今天开始,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一九九二年,两岸曾经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系顺利的发展。英九在此重申,我们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协商,并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协商的准备。希望七月即将开始的周末包机直航与大陆观光客来台,能让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未来我们也将与大陆就台湾国际空间与两岸和平协议进行协商。台湾要安全、要繁荣、更要尊严!唯有台湾在国际上不被孤立,两岸关系才能够向前发展。我们注意到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
ersonName>先生最近三次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分别是三月二十六日与美国布什总统谈到「九二共识」、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提出「四个继续」、以及四月二十九日主张两岸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些观点都与我方的理念相当的一致。因此,英九愿意在此诚恳的呼吁:两岸不论在台湾海峡或国际社会,都应该和解休兵,并在国际组织及活动中相互协助、彼此尊重。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本应各尽所能,齐头并进,共同贡献国际社会,而非恶性竞争、虚耗资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台湾与大陆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英九坚信,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最近四川发生大地震,灾情十分的惨重,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表达由衷的关切,并愿意提供实时的援助,希望救灾工作顺利,灾民安置与灾区重建早日完成。
三、台湾的传承与愿景
从宣誓就职的这一刻开始,英九深知个人已经肩负二千三百万人民的付托,这是我一生最光荣的职务,也是我一生最重大的责任。英九虽然不是在台湾出生,但台湾是我成长的故乡,是我亲人埋骨的所在。我尤其感念台湾社会对我这样一个战后新移民的包容之义、栽培之恩与拥抱之情。我义无反顾,别无悬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四百多年来,台湾这块土地一直慷慨的接纳着先来后到的移民,滋养、庇护着我们,提供我们及后代子孙安身立命的空间,并以高峻的山峰、壮阔的大海,充实、淬砺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继承的种种历史文化,不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延续,更得到扩充与创新,进而开创出丰盛多元的人文风景。
+++国也在台湾得到了新生。在我任内,我们将庆祝+++国开国一百周年。这一个亚洲最早诞生的民主共和国,在大陆的时间只有三十八年,在台湾的岁月却将超过一甲子。在这将近六十年间,+++国与台湾的命运已经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共同经历了艰难险阻与悲欢岁月,更在追求民主的曲折道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国父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孙中山">孙中山
ersonName>先生的民主宪政理想,当年在中国大陆没有能够实现,但今天在台湾终于生根、开花、结果。
面对台湾的未来,英九充满了信心。多年来我走遍台湾各个角落,在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当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善良、正直、勤奋、诚信、包容、进取这一些传统的核心价值,不但洋溢在台湾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湾人的本性里。这是台湾一切进步力量的泉源,也是「台湾精神」的真谛。
盱衡时局,环顾东亚,台湾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珍贵的文化资产、深厚的人文素养、日渐成熟的民主、活力创新的企业、多元和谐的社会、活跃海内外的民间组织、遍布全球的爱乡侨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只要我们秉持「台湾精神」,善用我们的优势,并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则,我们一定可以将台澎金马建设为举世称羡的乐土、我们引以为傲的美丽家园。
台湾的振兴不只要靠政府的努力,更要靠人民的力量;需要借重民间的智慧、需要朝野协商合作、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积极的投入。各位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们,我们要从此刻开始,卷起袖子,立即行动,打造美丽家园,为子孙奠定百年盛世的基础。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大家一起来奋斗!
最在,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呼:
台湾民主万岁!
+++国万岁!
fficeffice" />
附件
1.jpg (5.38 KB)
2009-7-1 19:37
2.jpg (4.54 KB)
2009-7-1 19:37
3.jpg (5.93 KB)
2009-7-1 19:37
4.jpg (5.35 KB)
2009-7-1 19:37
5.jpg (42 KB)
2009-7-1 19:37
6.jpg (38.68 KB)
2009-7-1 19:37
7.jpg (34.36 KB)
2009-7-1 19:37
8.jpg (50.71 KB)
2009-7-1 19:37
9.jpg (48.19 KB)
2009-7-1 19:37
10.jpg (28.05 KB)
2009-7-1 19:37
11.jpg (16.74 KB)
2009-7-1 19:37
12.jpg (11.33 KB)
2009-7-1 19:37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2:54
李登辉 和扁扁 竟然会说出一个中国果然是政客的嘴脸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2:54
李登辉早期确实致力于统一,不 过后来老共逼得他搞台独。
包括国统会和 国统纲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2:54
实现大中国统一一体化!兄弟姐妹是一家!请投票http://go.sohu.com/dream2009/?q=list2支持我们共同的伟大事业!谢谢!李成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2:54
怎么投票?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22:54
很精彩,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攻心为上!
很精彩,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攻心为上!
兄弟登山,望再接再厉!
附件
胡吴握手.jpg (84.72 KB)
2009-7-3 20:37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2:54
谢谢,南山加油,南山百折不挠的精神加油!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从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一路走来,台湾的 政治生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李登辉:两岸都是中国人,21世纪中国必将统一。
陈水扁:台湾人和 华人。主权由2300万人决定。
马英九: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这辈子看不到统一,不 统,不独,不武。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22:54
8#贴。投票请点击http://go.sohu.com/dream2009/?q=list2输入李成功、或标题:成功世界统一网,造福全人类,实现大中国统一。全人类兄弟姐妹互爱互助成功基金会。请您投票支持我们共同的伟大事业!为两岸同胞兄弟姐妹们谋福祉。为全人类兄弟姐妹们生存与发展做出我们的伟大贡献!请多多指点,并请投资合作。谢谢!李成功。邮箱:cggjtzjt@sina.com请多联系。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22:55
怎么是中国民生银行。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