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請教台灣網友 :道路名稱之疑問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10-2-2 11:28
标题:
請教台灣網友 :道路名稱之疑問
請教台灣網友 :道路名稱之疑問 衆所周知:台灣出了那個經常舉行遊行示*的“介壽路”被改名成···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路得名稱是以大陸城市名稱來命名···,那麽,以大陸城市名稱的路來命名到底有多少條呢?比如說:台北有什麽山東路、 湖南路···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8
。。。。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8
介壽路--->
維基百科
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前身為介壽路,是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的一條道路,全線位於總統府廳舍與台北府城東門之間。長約400公尺,路寬約40公尺,雙向共有10線車道,不設置分隔島。
歷史
此大道總前身為台北府城東門街,開闢於清朝時期。凱達格蘭是最初居住在台北地區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名稱。而「介壽」的名稱是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字介石)的壽辰而命名的。1947年,位於介壽路上的原台灣總督府亦更名為介壽館。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以介壽館作為總統府辦公場所,直到2006年3月25日,介壽館入口銜牌才正式復名為總統府。
1996年3月21日,陳水扁任台北市市長時,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改名為凱達格蘭廣場,以象徵對台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此後凱達格蘭大道就一直被賦予另一層政治意義,更成為民眾集會遊行抗議的聖地。但兩旁之派出所與公園仍沿用「介壽」之名稱。
早期總統府前曾經有嚴肅的氣氛時,民衆曾經必須低頭而過。總統府前的介壽路及重慶南路一段也曾經禁行機車及腳踏車。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時,也廢除了規定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及重慶南路一段禁行機車及腳踏車的相關交通標誌,是陳「空間解嚴」的主張。[1]並將總統府前廣場定名為凱達格蘭廣場,還曾經舉辦府前「飆舞」舞會。
2007年5月22日,台北市政府宣布把凱達格蘭大道加註改名為反貪腐大道,是取2006年倒扁運動之口號。[2]同時,大道東側之公園路至景福門間廣場加註反貪腐民主廣場;並且於即日生效[3]。但另一方向,此舉造成部分原住民激烈反對,媒體解讀此舉認為是郝龍斌反制中央政府將中正紀念堂改稱臺灣民主紀念堂的舉動。同年12月6日,市政府在上述大道東側的路燈柱懸掛「反貪腐民主廣場」的路標。市府發言人羊曉東表示掛牌是為配合12月9日聯合國國際反貪腐日活動。媒體則解讀是反制原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卸匾的爭議。[4]另一方面,反貪腐大道則未見任何標示。
凱達格蘭大道與總統府(面西)
凱達格蘭大道與景福門(面東)
反貪腐民主廣場標誌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8
路过!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11:28
各縣市多有中山路及中正路。
也有依大陸大的城市地理位置而命名,如我住的嘉義市有重慶路 漢口路就在嘉義市的西邊。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11:28
我所在的地方各市县都有一条中山路……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8
google地图搜索下,台北大概有南京路,大同区,长安路,昆明街,成都路,南宁路,西藏路,大理街,广州街,长江路,中正路(这厮也是个大陆人),中山路。
高雄有昆明街,河北河南1、2路,广州福建金门街,武昌路
不胜枚举……去中国化怎么没把这些改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8
中山路最早出现在南京、广州、上海、芜湖、南昌、青岛等城市,其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相继将原有或新建、改建的重要道路用中山路命名。(图为青岛中山路)
最早的中山路:
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不久,就开始筹备将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平移至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计划修筑一条迎陵大道,并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东至中山陵,称为陵园路,西往长江边的中山码头,称为中山路,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山大道”。1933年,以鼓楼、新街口为节点,中山大道又分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段,全长近13公里,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现在,中山大道是一道亮丽的民国建筑风景线:中央博物院、励志社等一大批优秀民国建筑尽收眼底,中山大道是一座民国建筑的博物馆。解放后,新街口以南的中正路改名为中山南路,中山系构成南京道路的基本框架。有人形象地称中山大道为“民国子午线”。
其他著名的中山路:
广州的中山路全长9公里,分为8段,从东端杨箕立交桥到西端的珠江大桥,分别以农林下路、东川路、越秀北路、北京路、解放中路、人民北路、荔湾路路口为节点依次命名为中山一路至八路,是东西横贯市区中心最繁华的重要道路。广州中山路的前身是清代以“惠爱”为名的通衢大道,1919年拓延道路,定名为惠爱东、中、西路(今中山四、五、六路)。此后,几经改造扩展,直至现在成为广州道路建设的新亮点。
天津的中山路原名大经路。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以天津为基地试行他的“新政”,“开辟新市区”就是“新政”重要内容之一。1903年,新车站(俗称北站)落成通车,开始接待旅客,袁世凯下令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总督府的大马路,路宽24米,命名为“大经路”,作为“新河北”的主干线。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大经路更名为中山路。李鸿章祠堂、直隶总督府、李叔同碑林等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文化遗存均位于这条路的两侧。天津的中山路就是一座近代历史的博物馆。
厦门的中山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11月,中山路建成厦门第一条柏油路。现在的中山路全长1200多米,宽15米,是一条直接通向大海的商业街。中山路是“中华十大名街”之一,是厦门最繁华的街道。
南昌的中山路位于繁华的市中心,八一广场东侧。中山路的前身自东向西分段称为席公祠、石公祠街、百花洲街、万子祠街、府学东街、府学中街、府学西街、书街、甲戍坊、五把公所。1928年修建成南昌第一条水泥混凝土马路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定名为中山路,并沿用至今。现今,这里是南昌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大型商场超市、各类服装店共700余家。该路还是南昌市金融中心,并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公园等旅游景点。
青岛的中山路是城市“名片”,长1500米,堪称青岛的“母脉”。1897年11月,德国武力强占青岛,中山路原分为两段,南段是栈桥至德县路,名斐迭里街,属德国等欧美侨民居住,史称“青岛区”,也叫“欧人区”;北段自德县路至大窑沟,属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也称“华人区”,俗称大马路。1914年开始,日本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了8年的殖民统治,这条路改名为静冈町,至今还留下了日本商号的一些遗迹。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则更名为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沦陷时期改为山东路,抗战胜利后又复名中山路,直到现在。
中山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当然也有中山路。上世纪80年代中山城区迅速扩大,修建了一条全市最长的中山路,全长10.3公里,曾一度是广珠公路的组成路段。此外,中山市还有孙文路、民族路、民生路、民权路(三民主义)等道路,都具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特别意义。孙中山当年在《建国方略》中,曾计划在原中山县唐家湾建港,因此中山市还有一个港口也命名为中山港。
北京的中山路,现在已经并入长安街。1928年,**广场还未建,东长安门至西长安门之间(今国家博物馆西北侧和人民大会堂东北侧附近)东西走向的街道就曾暂名为“中山街”,后来又正式定名为“中山路”。后来,随着城市的改造和建设,东长安门和西长安门被拆除,将东单牌楼至西单牌楼的街道(包括**前的“中山路”)统称为“长安街”。北京的中山路其实就是长安街的一段。
哈尔滨的中山路在1925年时称“陆军街”。1931年日军入侵改为“土肥园路”(日本人名)。1946年5月28日,哈尔滨人民政府成立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条街改为“中山路”。现在的中山路,横跨南岗、动力、香坊三区。
上海的中山路几乎把城市包围了起来。有中山东一路、东二路;中山南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是内环高架线,构成上海的交通主干。中山路无疑是上海重要的道路。
海口的中山路虽然很短,也不宽,却是老城区最早的商业街,不仅在海南,就是在东南亚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在,中山路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海南历史的窗口。
乌鲁木齐的中山路全长2200米,这条路有着200多年历史,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该地段就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贸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原迪化市(乌鲁木齐市)政府将此路定名为中山路。
嘉兴的中山路始建于1983年,这条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种有广玉兰、香樟、石榴、红叶李、大叶黄杨等名贵植物,另外还有小灌木和地被植物近4500平方米,郁郁葱葱。这条景观大道风光无限。
芜湖市的中山路有百年历史了,1902年,2万两白银的投资,将一条窄巷改建成了中山路的前身——大马路。1912年,孙中山先生巡视芜湖,并在大马路上向芜湖市民做了演讲。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大马路改名为中山路,作为对伟人的纪念。
杭州的中山路分为中山北路、中路、南路。中山中路曾是当年御街,至今还保留着方裕和、状元馆、高义泰、九芝斋等十几家老字号。
北海的中山路是较有规模的骑楼大街,原名为牛车路,形成于清末。1927年拓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路分东、中、西三段,总长2015米,宽9米,路两侧有各3米宽的骑楼。
福州的中山路靠近福州的著名景区——福州西湖公园和福州的城隍庙。历史上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也生于今天的福州中山路旁(可参见词条福州林则徐出生地)。福州中山路上还建有“中山纪念堂”。
泉州中山路(图)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
重庆的中山路分为一、二、三、四路,由于山城重庆地势起伏,在几条中山路之间还辟有支路,均以“中山”命名。
台湾省境内的中山路:台北的中山路纵贯城市南北,分为中山北路、中山南路,许多著名建筑就在道路两旁。高雄市的中山路南北走向,分为一、二、三路,是连接火车站、市中心和外环线的主干道。台南市的中山路一端是火车站,一端在市中心与中正路相连。台中市的中山路与中山公园、中山堂连为一体。新竹市的中山路已有几十年历史,中山路与中正路垂直相交,构成城市框架。
南宁 中山路小吃一条街,是全国都很出名的小吃一条街。历史悠久,美食众多,是南宁人宵夜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到南宁旅游的朋友必去的一个地方。从南宁传统的小吃,芋头糕、圈筒粉、粉饺、油条、烧烤、田螺、海鲜、酸野、水果、凉茶、鲜榨果汁、花生糊、芝麻糊、汤圆、馄吞、牛肉丸、八珍伊面、老友粉、小炒、亚热带特色水果,到武汉的鸭脖子、香港的钵仔糕、北京的炒板栗、云南的汽锅鸡,真是应有尽有,美味异常
石家庄的中山路位于城市的中心,贯穿城市的东、西方向。中山路西起陆军学院,东至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长26公里。是石家庄市中轴线。烈士陵园、市政府、人民广场、长安公园、省委省政府、火车站、中国南三条、省体育馆、省博物馆、裕彤国际体育中心、河北师大河北医大等高等院校以及很多大的超级市场等都在中山路沿线附近。解放前,以京广线为界,以西叫中山路。以东叫中正路(日伪时期叫新民街)。解放后,改中正路为解放路,后来解放路延长部分叫长安路。1995年12月23日,原中山路、解放路、长安路合并为中山西、中、东路。
呼和浩特的中山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西段在回民区,东段在新城区,由西南至东北贯穿城市的核心区。其西段,即中山西路,为全市的核心商圈所在地。仅有1.8公里长的中山西路商业街,年商品销售总额超过50个亿,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被称为“青城第一街”。在中山西路两侧,商业建筑面积已近7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规模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有16家,如维多利商厦、北京王府井、天元商厦等;大酒店如假日酒店、国际大酒店、香格里拉等6家;临街店铺260多家;华夏银行、中兴银行、银河证券、平安保险、国美、苏宁等国内外企业相继进入。位于中山西路东端已基本竣工的海亮广场是迄今为止内蒙古的第一高楼、最大单体建筑和首家国际摩尔城,建成后将拥有首府中山路标志性建筑和商业领袖的重要地位。专家已建议在海亮广场拟建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内蒙古将获得煤炭交易的更大话语权,同时也将带动自治区的运输物流业、金融服务业、邮政通讯业、旅游业等的全面迅速发展。
全国各地的中山路还有很多,福州、武汉、宁波、徐州、无锡、镇江、宜昌、沈阳、长沙、南宁等城市均有,甚至还有些如桐乡、嘉善等小城也都有中山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8
中正纪念堂
未命.JPG (193.13 KB)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9
【凱達格蘭大道】
我知道的時候,就是因爲百萬紅衫軍倒扁···人山人海呀!非常壯觀!同時,也謝謝閣下的圖文說明,但維基百科據說是很多台灣朋友心目中的“葵花寶典”···哪個什麽101就在凱達格蘭大道嗎?還有就是什麽扁嫂經常買東西的大商店SOGO也在嗎?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9
去個頭!
就幾個流氓鬼嚎幾聲就要廢掉?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11:29
Q:維基百科據說是很多台灣朋友心目中的“葵花寶典”···
A:其他人我不知道,我到是常用他查資料,原因是資料多半完整正確。
Q:哪個什麽101就在凱達格蘭大道嗎?
A:不是,請參考~
维基百科
台北101(TAIPEI 101)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一栋摩天大楼。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楼(不含天线)与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楼类结构物(以建筑结构实际高度来计算)。在规划阶段初期,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英语译名:Taipei Financial Center)。
以实际建筑物高度来计算,台北101已在2007年7月21日时,被当时兴建到141楼的迪拜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所超越。但是由于迪拜塔在正式完工或至少有部份厂商、住户进驻之前,仍只能被视为是一座人工建筑结构而非摩天大楼;因此,台北101仍能暂时保有世界最高摩天楼头衔,直到新的对手完工并取而代之为止。
提示:您播放的地址是否正确?
Q:還有就是什麽扁嫂經常買東西的大商店SOGO也在嗎?
A:不是,請看圖。
附件
AAA-03.jpg (120.34 KB)
2009-6-10 16:17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11:29
中國東北省分的路名,在城市的北邊靠東,像是吉林路、松江路、合江街、長春路、龍江街等;中國西南省分的路名,在城市的西南角落,像是重慶南路、成都路、康定路、昆明路等;中國東南省分的路名,在城市的東南角落,像是金門街、廈門街、福州街、寧波街等等。大約是總統府為中心點來規劃吧。不過,台北市範圍,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大,現在看來,這些路名大都集中在台北市中心區域而已現在台北市街道666條,路名參考: 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p05.htm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11:29
这么看来台北成了小中国了!!
我们那有台北路!!!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2 11:29
不只台北
其他部份地區也是如此
另如台中市:有陝西路、瀋陽路、成都路、甘肅路、重慶路......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2 11:29
這是台灣最南端~ 屏東市
附件
AAA-04.jpg (222.06 KB)
2009-6-11 01:34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2 11:29
嘉義市西區~
附件
AAA-05.jpg (327.46 KB)
2009-6-11 01:46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