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大陆的荣耀和目标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1 23:55
标题: 大陆的荣耀和目标
中国是个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的国家。是的从地图和总量上看,中国土地辽阔,许多资源基础储量都比较丰富。但如果按人均占有量计算,中国大多数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国土面积约占世界7.1%,耕地占世界7.1%,草地占世界9.3%,水资源占世界7%,森林面积占世界3.3%,石油占2.3%,天然气占1.2%,煤碳占11%。问题在于我们是在发达国家已占用大量资源后开始实现工业化的。占现今世界人口不到15%的西方国家,是靠消耗全球60%的能源、50%的矿产资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其它主要工业强国工业化开始时间分别是: 英国 1802~1873; 俄国 1890~1914;美国 1843~1860;日本 1878~1900;(这是罗斯托认定的)
        中国就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工业化的跋涉,毛**时代中国(1949~1979)经济发展成就:实行过两种经济体制: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特点为: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调节三者关存运行机制;“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主要靠国家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由于所有资源都集中到国家手中,必然会限制私人的资本积累、取消市场形成国家垄断。由于缺乏竞争这就导致了创新能力缺乏效率偏低。但也有好处,那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然而从1952年到1979年,中国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 增8%~9%,1979年与1949年相比,主要工农业产品数量增长的倍数分别为:粮食1.9,棉花4.0,油料1.5,原煤18.8,原油884,电量64.6,钢 217,水泥111,木材8.6,化学纤维1632(与1957年相比,此前为0),棉纱7.1,硫酸174.0,纯碱15.8,烧碱120.7,农用化 肥1774.7 按八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总产量对比,在1952年,美国只有粮食比中国低一点,其余七种分别相当于中国的2.27倍至703倍,平均111倍:到 了1979年,美国已有两种产品(粮食、布)低于中国,其余六种分别相当于中国的1.04倍至8.22倍,平均仅为2.5倍;28年间平均倍数下降了 97.7%。与印度相比,1952年印度有两项产品(钢铁、布)总产量超过中国,其余都低于中国,平均为中国的0.7倍,到了1979年,八项产品总产量 全部低于中国,平均为中国的0.32倍,平均倍数下降了54.3%。 谁又能说那不是个伟大的时代。
       从1979-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到2006年,中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到达了209407亿元,按照汇率折算经济总量列世界第 4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平均贡献率到达了13%,使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是什么因素驱动中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增长?答案是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不仅远 远高于2000年发达国家28.6%的水平,而且也远高于2000年发展中国家33.4%的比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9年的41%提升到 2005年的54.9%,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工业化引导的强烈趋势。
  从1995-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主要得益于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具体的“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来看,在“九五”时期,三次产业结 构的升级是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十五”期间,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中国及其绝大部分地区工业化推进的主要动力,尤其是2002 年提出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转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从以工业数量扩张为主逐步转向工业质量提高为主。
         中国的目标: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4%-5%,到2015-2018年,再经过10-13年的加速工业化进 程,中国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将达到100,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3.2 推算,到2021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也将达到10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从2000年到2020年,中国GDP将翻两番,达8万亿美元,人均GDP达6000美元左右。到那时日本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中国75%,国力逆转。
         海洋上,关注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15世纪初, 我国伟大的世界航海先行家郑和就指出:“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首夺取南洋,华夏危矣。”我国伟大的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曾写到:“昔时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 也。人云以我为主,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许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和革命先行者的思想和主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 导意义。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中国必将是海洋强国,海洋强国的概念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 洋军事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海洋经济强国。海洋产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使海洋开发总体实力逐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海洋科 技强国。在国内,推动科学发展,大力提高技术能力建设。“十五”期间使海洋科技贡献率从30%左右提供到50%左右,2015年提高到60%,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海洋军事强国。建设一支以海军为主体的海上综合力量,有能力保证台湾问题的解决,有能力反封锁反制约,有能力保护未来我国的海上运输线。此外,海洋 强国的概念还包括国际海洋事务强国,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等方面的内容。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台湾问题的解决,可以作为东部大海洋战略的切入点,台湾问题的解决关乎国运绝不放松。
        最后我想说两句话,对大陆同仁们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对台湾同胞说:“试看明日之宇内,是谁人之天下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3:55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3:56
岂止是要平起平坐?中国这样的国家注定不能走北欧式的小国寡民之路,想走别人也不会让你走。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那些盯着中国的眼睛什么时候眨过一下的?中国要生存,必然要富国强兵,想不争霸都不可能。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3:56
中国必须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3:56
中国发展之路艰辛,取得今天的成果不易,美好的未来可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23:56
中国,加油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23:57
这叫复兴,中国必将恢复为中央强国!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