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小马啊,你大胆稳健地往前走,莫回头,莫停留!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10-2-1 20:23
标题: 小马啊,你大胆稳健地往前走,莫回头,莫停留!
小马啊,你大胆稳健地往前走,莫回头,莫停留!
今天是马英九和萧万长当选周年之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两岸关系面临着森林覆盖原理的复杂考验。

一马生九子,九马各不同,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成长,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斗争过程。

两棵小树,相隔两三米,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存,共同成长,

十年以后,一颗已经是枝繁叶茂,另一只出现了未老先衰,萎靡不振的现象,

三十年后,一颗变成了参天大树,隆荫蔽日,而那颗瘦树已经老树病枝,在大树的阴影之下很艰难地挣扎者生存着,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丛林竞争法则。

这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不共戴天,鱼死网破的斗争,而是通过大树限制性的影响成长,使得邻树,产生了成长上资源的差距,最终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

两岸关于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就是以资源整合为代价,形成共同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过程,

今天面对全球化经济危机,两岸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台湾的企业有创新的活力,也有生产力成本偏高的制约。市场竞争的逻辑,是不能把鸡蛋装在一个筐子里。遵循这个道理台湾产业竞争正处在兵荒马乱的坚守地盘,占领地盘,维护地盘的创新优势的动荡时期。伴随两岸合作大门逐渐打开,市场地盘和产品混战,也将出现白热化的合作与竞争状态。

一些象富士康这样竞争力强的台资企业大举挺进大陆,立马中原,决战南北,如鱼得水,台湾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是两岸共建家园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大陆也是受益者,因为技术引进,科技创新和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是拉动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中国大部分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也处在提升生产力和产业升级的危机攻防转化的过程之中。同时,要得公道,就得打个颠倒,大陆已经开放三十年,台湾的确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08年双边贸易额接近1300亿美元,其中台湾顺差778亿美元,台湾在内地的企业多达3万多家,在这样的紧密联系下,两岸关系已经别无他路可走,只有顺其自然,合纵联合,不适应也得慢慢适应,否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丛林效应的结果。当然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加深,大陆资本和优秀产品,进入台湾那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香港和澳门,在这方面已经是先行了一步。他们由于短兵相接,冲击和影响的更快更大,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扩大开放,扩大与深圳和珠三角的整合,也就是真正的【合纵】,他们也会很痛苦,但这种痛苦,可能比台湾更容易忽视。当然在台湾一般也树立了一些贸易壁垒和保护墙,市场竞争和台湾社会需求转变是提升台湾生产力和人的适应能力的原动力。可以说不是大陆出类拔萃的企业也打不进台湾来,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两岸对建立两岸特色的综合经济合作机制是一把颠覆传统产业和传统观念的双刃剑。南山和蛇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先行先试的窗口,我们的经验就是下定决心,引狼入室,要把自己的孩子(企业)从被吃掉的羊,提升成为更优秀的【狼】,不但不能被吃掉,而且还要带着这种转变的经验,杀上世界大舞台,更多的自然动物园!台湾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必须和大陆联姻结盟,共同建设家园,共同携手走向世界,此时不做,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政治问题,现在已经降职为次要矛盾。台独问题没有生存空间,同样陆独问题也成不了游戏规则。我们两岸必须本着以民生为本,以争取最大效益彼此双赢的同路人姿态,投入高瞻远瞩的战略合作。这种战略结构,就是大陆成为代表中国法人政府的主体,承认台湾是非法人有有限自主权的合法经济主体和政治实体。这样通往世界的障碍就会畅顺很多,阳光下的资源和养分就会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和成长的推动力。尽管现有的社会认知和对此发展前景的争论很惨烈,就事论事的内外评论者,这些表面的得失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万般无奈,造成了马英九和萧万长政府的被动处境,这些都是老鹰再生的一种痛苦的自我挣扎,马英九对这场引火烧身的涅磐,表现出了决战决胜的勇气和信心,这是高瞻远瞩的一种胆识。关键的是,根深固本始能战,两岸经贸综合合作架构是总体结构的纲,抓好企业内功,树立忧患意识,提高政府对企业扶持的力度和引导这是最关键的执政能力和看得见的手的政绩。前面是宏观经济的运筹,后者是微观经济的具体操作,不能忽视多种方案分进合击,殊途同归地解决方案,最好就是提醒先行先试,取得经验以后,再做大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比较稳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美国的危机处理对策成效来看,奥巴马的对策并不太理想,大笔的投资和政府补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踏破铁蹄无觅处,大陆成败经验教训就是最好的参考和借鉴。要鼓励学习大陆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少走弯路,不战而胜。

前天美国杜邦公司与深圳香港签订合作研发太阳能利用合作协议,这件事表明,当今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已经从原来的台湾和其他地方转移到大陆更具创造活力的巨大生产消费市场的地方。台湾的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方面的研发并没有独占鳌头。

这是一个信号,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强有力的手,政府不去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就必然失去了原来的竞争力。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比较优势,希望两岸举一反三,从中悟出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附件
杜邦合作.jpg (42.72 KB)
2009-3-22 18:17

杜邦合作2.jpg (193.84 KB)
2009-3-22 18:17

杜邦合作1.jpg (187.2 KB)
2009-3-22 18:17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3
合纵的视角,深刻的反省,逆向的思维,设身处地的洞察


啊,你大胆稳健地往前走,莫回头,莫停留!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ffice" />
今天是马英九和萧万长当选周年之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两岸关系面临着森林覆盖原理的复杂考验。
一马生九子,九马各不同,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成长,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斗争过程。
两棵小树,相隔两三米,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存,共同成长,
十年以后,一颗已经是枝繁叶茂,另一只出现了未老先衰,萎靡不振的现象,
三十年后,一颗变成了参天大树,隆荫蔽日,而那颗瘦树已经老树病枝,在大树的阴影之下很艰难地挣扎者生存着,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丛林竞争法则。
这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不共戴天,鱼死网破的斗争,而是通过大树限制性的影响成长,使得邻树,产生了成长上资源的差距,最终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
两岸关于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就是以资源整合为代价,形成共同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过程,
今天面对全球化经济危机,两岸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台湾的企业有创新的活力,也有生产力成本偏高的制约。市场竞争的逻辑,是不能把鸡蛋装在一个筐子里。遵循这个道理台湾产业竞争正处在兵荒马乱的坚守地盘,占领地盘,维护地盘的创新优势的动荡时期。伴随两岸合作大门逐渐打开,市场地盘和产品混战,也将出现白热化的合作与竞争状态。
一些竞争力强的台资企业大举挺进大陆,立马中原,决战南北,如鱼得水,台湾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大陆也是受益者,因为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第一大问题,社会需要是拉动经济成长的火车头。中国大部分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也处在提升生产力和产业升级的危机攻防转化的过程之中。同时,要得公道,就得打个颠倒,大陆已经开放三十年,台湾的确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08年双边贸易额接近1300亿美元,其中台湾顺差778亿美元,台湾在内地的企业多达3万多家,在这样的紧密联系下,两岸关系已经别无他路可走,只有顺其自然,合纵联合,不适应也得慢慢适应,否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丛林效应的结果。当然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加深,大陆资本和优秀产品,进入台湾那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香港和澳门,在这方面已经是先行了一步。他们由于短兵相接,冲击和影响的更快更大,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扩大开放,开放,扩大与深圳和珠三角的整合,也就是真正的【合纵】,他们也会很痛苦,但这种痛苦,可能比台湾更容易忽视。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台湾必须和大陆联姻结盟,共同建设家园,共同携手走向世界,此时不做,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政治问题,现在已经降职为次要矛盾。台独问题没有生存空间,同样陆独问题也成不了游戏规则。我们两岸必须本着以民生为本,以争取最大效益彼此双赢的同路人姿态,投入高瞻远瞩的战略合作。这种战略结构,就是大陆成为代表中国法人政府的主体,承认台湾是非法人有有限自主权的合法经济主体和政治实体。这样通往世界的障碍就会畅顺很多,阳光下的资源和养分就会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和成长的推动力。尽管现有的社会认知和对此发展前景的争论很惨烈,就事论事的内外评论者,这些表面唇枪舌剑,咬文嚼字的得失上,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万般无奈,造成了马英九和萧万长政府的被动处境。这些都是老鹰再生的一种痛苦的自我挣扎,马英九对这场引火烧身的涅磐,表现出了决战决胜的勇气和信心,这是高瞻远瞩的一种胆识。南山认为关键的是,根深固本始能战,两岸经贸综合合作架构是总体结构的纲,抓好企业内功,提高政府对企业扶持的力度和引导这是最关键的执政能力和看得见的手的政绩。大陆改革以后,多少企业倒闭,工人下岗,怨声载道,比当前台湾更是波涛汹涌。为了把羊变成狼,就要抓两头,带中间,搞培训,鼓励再就业,再创业,把矛盾化解转移到全力以赴提高全社会提高自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上,事在人为,全在于新民,不要因噎废食,尽管市场转型,社会有多困难,没有困难,就没有今后的英雄。今天可以把合纵的架构看成是一种逼上梁山的绝境,也可以看成是新生命每一天成长的新起点。前面是宏观经济的运筹,后者是微观经济的具体操作,化解危机为扭转乾坤的转机,不能忽视集思广益,多谋善断,备多种方案分进合击,殊途同归地灵活解决方案。最好就是提醒先行先试,取得经验以后,再做大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比较稳健。如果自己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一条路往往是走不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是介于大陆和美国之间的经济转型阶段,一方面,从美国的危机处理对策成效来看,奥巴马的对策并不太理想,大笔的投资和政府补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另外,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踏破铁蹄无觅处,大陆成败经验教训就是最好的参考和借鉴。要鼓励学习大陆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少走弯路,不战而胜。南山不久前提出一个四象限,化整为零,发挥上下两个积极性的对策。不久,南山将再赴台考察,入境问俗,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事非经过方知难。

    前天美国杜邦公司与深圳香港签订合作研发太阳能利用合作协议,这件事表明,当今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已经从原来的台湾和其他地方转移到大陆更具创造活力的巨大生产消费市场的地方。台湾的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方面的研发并没有独占鳌头。
这是一个信号,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强有力的手,政府不去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就必然失去了原来的竞争力。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比较优势,希望两岸举一反三,从中悟出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附件
杜邦合作.jpg (42.72 KB)
2009-3-22 18:17
附件
A86587588.jpg (2.17 KB)
2009-3-22 19:13

等腰三角形.jpg (115.81 KB)
2009-3-22 19:13

战后台湾.jpg (53.53 KB)
2009-3-22 19:13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3
愿大陆和台湾发扬龙马精神,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3
台湾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必须和大陆联姻结盟,共同建设家园,共同携手走向世界,此时不做,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 ---南山的这篇说的有深度。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4
画蛇添足,南山与您有同一梦想


南山在马英九当选一周年之际,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ffice" />
根据台湾和大陆的实际情况,
拉开了中山传授南山见机行事【合纵】观点的攻心战术。
如果说【借东风】的话,
南山昨天(牛日)参加了一对新人的婚礼以后,

晚上转转反侧,梦里想着三国赤壁大战,

云里雾里,糊里糊涂,紧张的不得了,昨夜特别热,就像【火】一样。

梦到云林来了深圳,云林就是好像周瑜,
还有一个出神入化的天眼王毅就似孔明。

新华陷我于四面楚歌的围追堵截之中,版主更火上浇油,剥夺了南山的发言权。

鉴于[散兵]“见一面,问一句”让我开证明的情况下,

我什么话也没说,登上七星坛。抱着【三国】,一合眼就睡着了!

哪有什么【国台办】的证明信啊!
只有【同一梦想,同一目标】
我梦到,流言蜚语谣言四起,老将黄盖正受刑夜坐帐中。
陈王两人站在四季如春图的屏风后面,等闲不谋一面,春夜赶至,必有明旨授意。
给愚公伸过去的左右手的手心上各写了一个字 ;
什么字!?
原来似乎有一个看得见的手,
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各在我左右手心上,
写了同一个字
【心】【心】
不知是【将心比心】,还是【心心相应】,或是【攻心为上】!?
总之,南山心领神会,铭刻在心。
责任在肩,不负使命,不负众望。得民心者,心想事成。
以欲从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自助者天助。
附件
100789698.jpg (16.99 KB)
2009-3-22 22:08

DSC03601.JPG (145.22 KB)
2009-3-22 22:08

爱心同行.jpg (62.71 KB)
2009-3-22 22:08

四季如春.jpg (97.07 KB)
2009-3-22 22:27
各写了一个字:【心】,攻心为上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20:24
这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不共戴天,鱼死网破的斗争,而是通过大树限制性的影响成长,使得邻树,产生了成长上资源的差距,最终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


-----------------------

南山老儿反动之处可窥一斑!!!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作大树,把台湾比作邻树!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作打压台湾限制其生长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4
这样的烂也置顶,

难怪台海无人气!!!!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20:24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空。
南山自有信心,有勇气,争当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排头兵!
苟利国家生死已,一马当先,九马合纵,南山放马,焉知祸福!

  

附件
攻心为上是硬道理.jpg (157.87 KB)
2009-3-23 09:42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4
呵呵,大胆的往前走,你也不让他看看方向,走哪去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4
笑展经纶补天手;胸有成竹分奇正,
南山此行,随缘,随亲,随情,随时,随地,随民,随篮,随心,gf

随天,随地,随南,随北,随中,随东,定不负苍天在上,

胡六点,温向往,林南巡,王弘毅,为我们整合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关系指明了渐进推进的合纵联合前提。

哪怕就是天大的困难,

南山也能化干戈为玉帛,

哪怕就是挨打拍砖头,

南山也能尽心尽力岿然不动,

笑展经纶补天手;胸有成竹分奇正,

乐见合纵安乾坤,五湖四海珠联璧。
附件
温向往是台湾.jpg (127.82 KB)
2009-3-23 15:08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4
这老狗日的还把自己当个人,你球都不是,还开道呢,你有什么资格?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4
统一是趋势。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4
原来老单位宝鸡钢管厂书记来访,今陪他去东部华侨城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附件
宝鸡钢管走向辉煌.jpg (126.83 KB)
2009-3-24 07:42

宝鸡石油钢管厂.jpg (105.8 KB)
2009-3-24 07:42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4
两岸何患无才,惟贤明悉心求之


滚滚长江东逝水,
fficeffice" />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
两岸关系战略整合的成败在于建设,不在于摧毁对方

经济是一切政治目的的社会基础。

经济的目的在于建设共同有效有序的大市场。

在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过程中,

香港和台湾都是其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市场主力军,

伴随资本的引进和企业的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一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和市场经营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把中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僵化的管理模式从大锅饭的“羊群”,培养出了“与狼共舞”的强手。反过来,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经济上的摩擦和争夺支配市场的地位,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不可能在市场中把对方经济实体彻底摧毁。因为对方的经济到了崩溃的地步,这对于胜方也是不利的结果。

     大陆为何现在不但扶持自己的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还要帮助台资企业共度难关,就是因为,大陆和台湾以及香港的经济是一个共同体,一损俱损,大陆不可能独善其身,没有合作和竞争的市场,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大陆的经济停滞下来,台资港资的商品也就难于销售,反过来影响港资和台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香港和台湾经济崩溃了,对大陆也没有好处,一来大陆的商品买不出去。二来区域性的保护主义抬头,排他性、歧视性政策和社会情绪将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经贸合作正常开展下去,并将造成社会的对立和对抗!

  故商战和兵战一样,善战者,求之于大势和环境,管理者和决策者是把握这个大势和社会环境的环境培养着和大海航行的舵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美国金融危机出现崩溃迹象,而不去用偿还债务的手段去摧毁美国。

因为我们在六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苏联趁人之危,在我们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之时,还逼我们偿还在朝鲜战争中的军火债务。让我们雪上加霜,经济几乎崩溃。

台湾的经济也一样,我们不希望马英九的领导之下,经济倒退,台湾经济崩溃,也是大陆的灾难,对两岸关系那将是大倒退。因此,故能择人任势,因势利导,求同存异,创造双赢。以进和解,以推双赢,以促合纵,以进共和!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5
希望马英九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20:25
破坏两岸团结,***祖国就是中华民族的灾星!


我们是大陆的台湾人,谈的是台湾回归祖国的历史事实,
这就是南山在新华台海清明期间名正言顺的化独促合的最佳,


在这个新华坛子里目前还没有人能比南山这个更符合历史事实和两岸真人真事的实际,

在大陆没有什么人能比历史事实更能说明和解释六十年来两岸造成悲欢离合的人为灾难!

事实胜于雄辩。

南山不知道讲真话什么地方不尽人意!?

南山不知道分享两岸历史事实有什么错误!?

任何一个不学无术,也不了解历史的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言论,

只能是自欺欺人,误国误民,指鹿为马,瞒天过海,假话就是假话,事实终归是事实。

让我们回到事实和法律面前,我们完全可以用事实战胜谎言,

用两岸同心同国,共建家园的和平发展去团结两岸同胞!

不要让那些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唯恐天下不乱的极端***分子,

以偏概全,非此即彼,煽风点火,招摇惑众,那些极端言论就是悲剧的灾星!

我们务必抓住和遵循两岸一中,同心同国,共建家园,和平发展的合作机遇,

目前两岸在金融危机面前,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可操作性,

也是化干戈为玉帛,上善若水,攻心为上的最佳机遇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明确这一点很重要。

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必然会陷入就事论事,

鸡毛蒜皮的一时一事之争的陷阱。

识时务者为俊杰,

能得民心者得天下!

南山愿为两岸和解和谐和平发展,班门弄斧,抛砖引玉,引火烧身,赴汤蹈火,肝脑涂地,这一点南山是有最困难准备的。

在申请赴台探亲扫墓和寻根之旅之前,

我就胸有成竹地把这次因私赴台申请看成是【连心之旅】。

君子务实自重,重诺求真,守信随缘,入境问俗,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说实话,做实事。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凤必摧之。

好在南山脚踏实地,胸怀坦荡,以正做人,以奇应变,

一不存幻想,二不谋私利,三不贪小便宜。

所以,有错就改,看准了就试,邓小平说得好,闯出一条血路来!

南山愿意成为改善两岸关系谋和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社会实践先行先试的先行者,

配角有时的作用虽然比不上主角的影响力,

但是配角的灵活机动性远远胜于主角的权威性。

要得公道,打个颠倒,这句谚语,用于待人接物,

就是要多想想对方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

我应该有一些必要的准备,这就是南山身在改革开放第一线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锻炼和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自信和成熟。

我相信自己,我也相信台湾2300万人民是和大陆13亿人民一样

认同两岸一中,国同心同,民生为本,建设为主的和平发展共识。

同心同国是纲,和平发展,合纵联合是目,纲举目张,一举两得。

只要我们上下有了这个共识,

南山单枪匹马,千里走单骑,

也能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20:25
马英九率文武百官赴忠烈祠遥祭黄帝陵
马英九率文武百官赴忠烈祠遥祭黄帝陵

2009-04-03 12:18:11  



马英九3日在台北圆山忠烈祠主持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马英九向“中华民族远祖皇帝”献花致祭。(中央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4月3日电/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今天在圆山忠烈祠举行,“总统”马英九一改过去由“内政部长”代表“总统”主祭的惯例,亲自主持遥祭典礼,也成为国民党政府迁台后,第一位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的元首。

    中央社报道,“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表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政府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基于“慎终追远”对中华民族有重要的意义,马英九决定亲自主持,表达政府对相关传统文化的重视。

  马英九去年参加台北市孔庙的祭孔大典,也是光复以来首位亲临孔庙参与祀典的“国家元首”。

    清明节将届,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上午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马英九亲率中央部会文武百官参与,遵循上香、献花、三鞠躬礼等仪式,遥祭黄帝陵,“行政院长”刘兆玄、“司法院长”赖英照等出席陪祭,三军将领也首度到场,典礼庄严肃穆。

    国民政府为纪念黄帝的功绩,将清明节订为“民族扫墓节”,1935年4月7日,中央派代表至陕西的黄帝陵谒陵,举行首次民族扫墓典礼,此后中央每年都派代表谒陵。

    国民党政府迁台后,改于国民革命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在马英九这次亲自主祭之前,过去都是由“内政部长”代表“总统”主祭。


马英九3日在台北圆山忠烈祠主持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马英九向“中华民族远祖皇帝”灵位致祭。(中央社图片)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20:25
歌颂马英牛,好贴要顶。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