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不统不独”的“骑墙派”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10-2-1 19:24
标题:
“不统不独”的“骑墙派”
中国国民党退居台湾以来,一直以光复大陆、实现国家统一为己任。然而,如今的国民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公开追求统一,而以维持现状与偏安为归依。
李登辉执政时期,尽管疯狂致力于实现台湾的实质独立,但表面上还坚守“+++国宪法”,不改动“宪法”总纲,还曾有对一个名义上的两岸统一追求(《国统纲领》)。但后来,李登辉连名义上的两岸统一也不再追求,开始批判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大力推动本土化政策,提出更具独立倾向的「两国论」,进而让国民党丢掉政权,他自己也被赶下主席台,最终成为一个名不符实的“台独教父”。连战继任国民党主席后,致力于党的改革,但为了国民党的重新执政与东山再起,在一个中国与统一问题上也变得十分保守,不敢大胆地讲两岸统一,只能以“爱台湾”、“追求本土”为口号,以图争取民心,登上权力大位。然而“3·19枪击案”彻底粉碎了连战的政治梦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连战果断决定访问大陆,进行“和平之旅”,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共之间的关系,国共从“政治对手”转变为“政治同盟”,也为两岸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即使如此,连战在大陆访问期间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对“台独”,更没有勇气讲中国统一,讲两岸统一,可见统一在国民党领导人中成为一种政治的忌讳,避谈免讲,以免惹祸上身。可以说,在民进党强烈反统一、搞台独的民粹氛围下,逼得国民党退缩到只知维持台湾现状,而不再有追求统一的理想与目标。
连战交出党主席大权后,在党内激烈的竞争中,马英九战胜王金平成为新一代国民党的领导人。然而,受国民党“爱国**”教育的马英九,同样在台湾社会政治现实下,在统一问题上犹豫不决,不知未来方向。在任党主席后不久,马英九先后提出有关统一与独立的种种论调,包括“台独选项论”、“台湾人民决定论”、“两岸共同决定论”与“终极统一论”,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肯定的立场,呈现摇摆之势。可以说台湾的政治现实,让马英九处在台湾政治定位的统独两难境地:统不是,独也不是。最后,为了夺取政权,马英九提出了“不统、不独、不武”的政治主张。“不统”是给美国人讲,“不独”是给大陆讲,“不武”是给台湾人民讲。其核心是维持现状,坚持“+++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尽管在理论上没有排除统一,依然维持《+++国宪法》,实际上是追求变相的台湾事实独立。现任的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同样认同马英九的政治主张,不讲统一,不讲一个中国,只讲两岸和平,只讲「一中各表」,只讲维持现状。这就是今天中国国民党的统独立场。
统派与“反独派”不同,岛内的统派,与我们过去理解的统派有很大不同,与大陆在两岸关系发展与统一等诸多问题上有一定区别。岛内少数统派认同“一国两制”的统一,甚至认同大陆社会主义。这些人基本上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者。大部分统派则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派,而且是岛内统派的主流。他们认同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的统一,认为台湾的前途在大陆,但他们肯定台湾民主成就,主张大陆民主发展,希望两岸实现民主与统一。但不论是哪种统派,目前力量都很小,没有任何政治资源与社会力量,而且严重青黄不接,中坚力量基本上都是50、6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老年,青年人甚少,这让人十分忧虑。
统派反对台独,但反对台独的却不一定是统派。岛内许多维持现状派或绝大多数人反对台独,国民党也反对台独,但他们却不一定是统派。国民党反对台独,实际上反对“法理独立”,是为了与民进党争夺政权,而不是为了追求国家统一,是现实主义者,是民主主义者,而不是完整意义的中国民族主义者。国民党可变性大,未来也许会变为统一的对立面,尽管不完全是独立派。反对台独也不追求统一的现状派,其实其中绝大部分是实质独立派,只是考虑到中国大陆不放弃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而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这可以从台湾大量的民调中发现,即大部分民众希望维持现状待将来有机会再实现台湾独立。在这种背景下,岛内的统派像中国统一联盟更感人至深。台湾岛内的统派保留了岛内追求国家统一的一支血脉,延续着数千年中国人追求大一统的梦想,必将有一天可以壮大为燎原之势。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