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蒙着眼睛看世界,糊里糊涂过日子 [打印本页]

作者: dalilandy    时间: 2010-2-1 19:24
标题: 蒙着眼睛看世界,糊里糊涂过日子
评《中国时报》与《自由时报》的主权观点
吴琼恩
(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



前 言:美国的中国政策从未走回头路(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部份)


        马英九在接见日本学者若林正丈时,谈到外交政策,主张不从事双重承认,也不会推动两个中国。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访问时,再次定位两岸是「非国与国的特殊关系」。

        马总统的观点一出,引起绿营的反弹,早在预料当中,可悲的是,《中国时报》长期以来摇摆惯了,竟与《自由时报》沆瀣一气,蒙着眼睛看世界,糊里糊涂过日子,简直不知所云。该两报刊所谓「事实的陈述」,完全忽略了释义学(Hermeneutics)关于意义的诠释,受制于「动机」与「系络」(context)两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动机是搞台独,在主观上不承认国际政治「一个中国」的现实,当然就会有两报的奇谭怪论,对于美国不承认「+++国(请注意:不能用台湾两字)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美国政府照例通电所有驻外使领馆,不得出席台湾的双十国庆活动。这是美国「一个中国」政策,自然衍生的意义,那有像《自由时报》所说:「行政命令自缚手脚……美对台政策走回头路」(2008年9月11日A3焦点新闻版)。

        自1949年以来,美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只不过美国在1979年以前承认+++国代表这个「一个中国」,而1979年之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这个「一个中国」而已。美国所谓的「一个中国」即指中国的主权包括台湾加大陆,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所共识或共认,这也是1972年的《上海公报》所明确记载的。这才是真正的事实陈述,美国哪有走回头路?祇有那些台独份子,蒙着眼晴,一心一意希望中国早日衰亡,变成日本人与李登辉终日盼望的「七块论」,台独就有希望了。偏偏这种主观意志的希望,拗不过世界形势的快速变化,与中国惊人的崛起速度,自以为看不起衰世的中国,永远不会崛起,而思惟方式走回头路还不自知,糊里糊涂过日子,还以为理直气壮,诚不知今夕何夕一群可怜的顽固份子,硬拗太阳从西边出来,已到了不值争辩的地步。


民进党的谴责莫名其妙,马英九何必道歉

       李登辉在1999年7月9日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后,中美两大强国立即不予承认,理由是破坏两岸的现状,乃至于破坏世界的现状。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更谈不上什么特殊不特殊的两国关系,这种客观的现状,当然也是一种主观的认定,但却是全世界各国「互为主观」(intersubjectivity) 的认定,有23个国家认定+++国代表「一个中国」,而190多个国家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一个中国」。这种互为主观所认定的现状,至1949年迄今尚未为任何国家或任何政治团体所打破。

        因此,马英九不接受「双重承认」、「两个中国」、「国与国」的关系,正是承诺全世界各国互为主观的认定,是一种务实的作法,正是「维持现状」,没有什么争议好搁置,中、美、台三方领导人对「一个中国」取得共识,没有陈芳明所说的「屈辱退让主权」问题(联合报,08年9月11日,A4版)也没有吴钊燮所质疑「让主权倒退」问题。中国时报社论:「现在除了「一个中国」和「统一」,台湾还有什么牌可打」(08年9月11日)是的,除了「一个中国」和「统一」,台湾还有什么牌可打?因为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阿扁的「一边一国论」,都被美国强权所压制,牌都打光了,发出去的牌都被美国强迫我们吞进去。《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多见其不自量力,要学李登辉「打破国际社会的现状」、「向不可能挑战」,这对台湾为了选票喊爽或有用处,对国际社会的强权而言祇有撞墙去死(drop dead; pounding one's head against the wall)的悲哀,足见自不量力的愚昧。

        这些绿营人士,包括经常摇摆的《中国时报》,你们为了选票和短期的现实利益,与李登辉1999年提出两国论时,国民党一群立即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政客,如出一辙,同一境界,同一水平。而今马英九不过承认或接受国际强权所界定的「一个中国」政策,你们就这样修理他,试问你们的牌,美国就能接受吗?马英九接受1949年以来国际政治的现实,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他那有「太早丢掉了太多牌」(《中国时报》社论标题,9月11日)是你们不信邪,自大无知,却要向「一个中国」原则或美国的政策挑战,你们为了自己的选票或短期利益不怕死,玩火自焚,我们还要和平安定的过日子。马英九所谓「不统不独不武」,诚如王作荣所说是一鬼混政策,但比起你们还封闭在20世纪初期,以为中国还是人尽可欺的时代,或像李登辉那样一直以为中国人又脏又贫,又愚又丑,不敢认祖归宗,要有出息有勇敢多了。美国之所以压制「两国论」或「一中一台论」,说穿了还不是中国已经和平崛起,不由得你不去面对他,台湾只有以和谐而非冲突的策略对待大陆,才有出路才有活路,这个和谐的罩门,不仅是马英九应自认为中华民族一份子,还要更勇敢地扫除身边或国民党一群「两国论」可以,「一边一国论」也可以,而「非国与国的特殊关系」更可以的小孬孬,要勇敢的提出能为「一个中国」原则辩护的有志之士,务实的坚持下去,台湾才有出路,除此之外,台湾已无牌可打。

       民进党昧于国际情势,过度膨胀「台湾主体性」,是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美国不必一天到晚强调自己的主体性,谁又敢把美国当被宰制的客体?台湾独立既然没有成立的条件与实力,则+++国的存在,可以免于**武力犯台,也就是目前保障2,300万台湾人最佳的屏幛。依据+++国宪法增修条文(第六次)(民国89年通过)前言,「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增修本宪法条文如左:……第11条 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间人民权利义务关系及其他事务之处理,得以法律为特别之规定。」可见+++国的主权始终涵盖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所谓自由地区包括台澎金马),所以马英九提及「+++国台湾地区」完全合乎遵守宪法的意义,那有主权倒退或主权掏空危机?如果再批人家「叛国」,笔者祇好问究竟台独叛国还是遵守宪法的人叛国。这其中不知谁是精神错乱者?何况北京并未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马英九「降格」为「大陆地区」而暴跳如雷,何等自信?更何况「台湾地区」能与「大陆地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对等而平起平坐,在全世界中也只有台湾何其有幸,有此对等的殊荣,套句阿扁的话「呒你是麦安呐」?马英九遵守宪法不必道歉,相反的,真正叛国而又经久无成的台独,则应向13亿中国人民(包括台湾2,300万人民)道歉与忏悔。


两岸主权问题是当代中国尚未完成的统一问题:不完全继承论

       民进党中常会对马英九的主权观发表声明:一、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改变,必须经过全体住民公投决定。二、民进党认为两岸是国与国关系,马英九身为民选总统,竟以「地区」自我定位,不但不符合现状,也违反现行宪法。三、马英九的「台湾地区说」,不仅无法将两岸诠释成两个对等地区,反将台湾降格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变相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四、马英九的说法,使总统职位沦为「地区特首」。五、民进党对马的台湾地区说表达最强烈抗议,要求公开向全民道歉,民进党也将组专案小组,采取必要的行动。

       看了民进党这五点声明,觉得他们的主观性、主体性甚强,阴极盛则阳生,主观性与主体性过强,则变成自我中心的偏执,十分可怜。兹批判如下五点:

       一、台湾是地区,现在这个地区,尚未成立****,何况还有金马澎湖、东沙、南沙等地区不叫台湾。你们想在台澎金马这四个地区,推翻+++国政府,消灭+++国这个国家,即是一种叛国的心迹与行为,千万不要在+++国体制内搞革命,不遵守宪法和法律,就不要领+++国纳税人供养的薪水,否则像阿扁那样对+++国无法无天,终究要被绳之以法的。台湾四百年来的命运,几乎是国际的强权政治所决定,岛上的台湾人从来没有实力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至今则是中国势力与美国势力的最后较量,台独人士如果执迷不悟,自甘为美日两国制衡中国的鹰犬,精神已失去独立性,何能谈国家独立的建国运动?早已无法赢得崛起中的中华民族的尊敬,欲求成功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二、两岸关系经李登辉的「两国论」与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早已为中美两大强权所抑制,+++国宪法规定「自由地区」(包括台澎金马四区)与「大陆地区」法理上平行对等,完全合乎现状,合乎宪法。民进党若要说太阳从西边出来,笔者只好说神经病才会如此。

       三、中国的主权包括台湾和大陆,主权并未***,但治权已分离快60年了。将来无论那一个政党,只要它统治中国,其主权范围均涵盖台湾加大陆,两岸如统一了,就是主权与治权完全一致了,目前则是主权重叠,治权分离的状态。

       四、民进党都想干掉+++国了,还担心总统职位沦为特首,实在有够滑稽。

       五、马英九的主权观,合宪合法有如前述,民进党可以骂马英九法奴、法匠,但说他叛国,简直是「太超过了」(over the top)。民进党想要采取行动,恐吓谁啊!大家依+++国宪法和法律来行动吧!

       其实,从历史观之,中国目前的主权问题,溯源于孙中山推翻满清政府,建立现代化的主权国家。因为中国的封建王朝(封建两字本来不妥,兹随俗姑用之)缺乏现代的主权观念意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种文化团体观念,领土边界往往还搞不清楚。1912年+++国成立了,主权与治权仅限于中国大陆,台湾被日本强索治理,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澎地区归还+++国,此时+++国的主权与治权包括中国大陆与台澎两大地区,+++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中国代表团还有共产党的董必武参加在内,没有所谓的「一国中国」问题。不料到了1949年,干坤变色,中国***推翻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退守台湾,直到蒋经国执政13年,1988年去世为止,蒋氏父子与北京当局,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为国际社会所共认,没有双重承认问题。我们有23个邦交国,如中美洲的多明尼加,迄今仍视+++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所以邦交国的大使馆称我为「中国台湾」,民进党等人以为+++国的主权与治权仅限台澎金马地区,可谓一厢情愿,蒙着眼睛看世界,糊里糊涂过日子,更奇妙者他们长期的wishful thinking早已使他们把空中楼阁的「****」视为具体存在物,形成一种观察外物,诠释意义的信念,一旦涉及主权问题,这种主观的信念也就或明或暗地投射到客观的世界,所谓「信念即所见」(believing is seeing),他们所见者其实早已是主观的信念所封闭的虚虚实实范围而不自知,台湾前途就被这些人所偏执、硬拗、乃至于煽动,所塑造的政治路线而蒙蔽而日趋向下沉沦。《自由时报》(9月11日)犹洋洋自得于最新民调:「五成一八的民众不能接受『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的说法。」试问连带头的菁英都不清楚复杂的国际问题,一般老百姓又如何表态呢?而且从审议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角度观之,你民调时,有没有给受访者一些问题的背景资料呢?凡此种种,笔者可以回溯两蒋时代的民意,独派很少,统派居多;笔者亦能推知,2008年北京奥运后,台湾人对**政权的好感会增加一些,对你们这些井底之蛙的偏执狂会「堵烂」一些。所以民调可以参考,但不可自欺欺人,视为真相,那就成为不幸之事。重点在于政客讨好民意,别无方向感;而政治家一方面重视民意,另一方面还要勇敢地领导民意,提出愿景,说服民众追随。马政府的危机是前者动作太多,后者太少,偶有正确或正当的理念,又无战斗的勇气!一遇舆论压力,只晓得乡愿妥协,进退失据。清干隆年间张船山有言:「今古茫茫貉一丘,功名常笑烂羊头」,台湾真是无出色的政治家,深夜扪心自问:你们从政是为了什么?为国为民?为名为利?还是深层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所说,掌握不住下意识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投射到意识层面对权力饥渴的追求,以为权力愈大愈能万古留名,获得永恒的生命象征?


结 语:唤起民众,掀起认同「一个中国」的文化思想浪潮

       如前所述,两岸当前的主权问题,是当代中国现代化主权国家的建国运动尚未完成的统一问题,中国的主权在国际法上,至今尚未***,也不可能再有帝国主义强行瓜分中国的主权。民进党已日薄西山,随着中国政经文化实力的日益崛起,台独想要瓜分中国的主权,已愈见自不量力,他们所要者,不过是掌握统治权,以满足权力的虚荣,并藉台独麻痹人心以巩固权力。「台独」已非理想目标,沦落为追求权力或巩固权力的工具与手段。

       20年前,他们看不起中国,鄙视中国人,喋喋不休嘲笑中国时,可敬可爱的中国人忍辱负重,默默无言地拚命干活,终于在1996年外汇存底超过台湾;1999年GDP世界第七,2005年外汇存底超过日本,世界第一,GDP世界第四;2007年广东一省的GDP首次超过台湾,这一年也是二战以来,中国第一次对全球经济成长贡献最大的国家,首次超过历年的美国;2008年的GDP成为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一年的世界奥运会,由中国人首次举办,第一次获得金牌51面,世界第一,洗刷东亚病夫的恶名。这一年的9月25日,神舟七号三人升空,第一次漫游太空。种种的第一次,和世界纪录,终于使中国人能够抬头挺胸,有尊严的做个中国人。中国的建国运动最后将在中国人不断地突破中,凝聚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而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统一运动,完成「一个中国」主权和治权的最终统一,结束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残暴欺凌,超越400年来中国文化衰退的局面,而开启人类新的文化方向,使西方文化霸权宰制非西方国家的形势扭转回旋,而有了《易经》「地天泰」的新局面和新世界。

        在这样的趋势下,台独过去在中华民族晦暗不堪,不见天地光明,大家在拚死拚活中,你们却落跑,不愿和民族同胞一起奋斗者有之,在一旁说风凉话者亦有之,更糟者自惭形秽,不愿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却抛弃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去做那个假日本人或假美国人,搞了一辈子台独运动,愈搞愈难看,在世界舞台上丢人现眼,至今两位前总统扁李互咬洗钱扯不清,原来搞台独不是理想,只是工具,最终目标只是名利两头烧,真是莫名其妙的烂羊头。

       寄语迷失的烂羊头,今后的出路,只有下列最低的要求,才能迷途知返:

       注意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均衡:中国已是全球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且有可能使全球化走向「再国家化」。从长远观之,这一变化可能比冷战体制崩溃更为重大。台独不足惧不足以成事。中国建国整合的力量将愈来愈大,使台独终将消失在沛然莫之能御的中国建国运动的大潮中,所谓台湾的本土化也将回归到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怀抱中。

       从「分离意识」回归到「整合意识」;放弃「冲突」策略,改采「和谐」策略:人类早期文化发展源头,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印地安文化大抵默合于「天人合一」的预设,当近代西方文明在西元第八、九世纪兴起,而崛起于1600年左右,即走上「天人对立」的预设,履霜坚冰至,累积400年左右的发展,乃惊见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疏离,世界各国社会普遍诚信衰退,重视分离意识的多元价值,而鄙弃整合意识的一元价值,驯至从选举中,制造冲突以获取多数利益,一旦执政又失去建构和谐社会的能力,如此***冲突永无宁日。其实,一元与多元原可辩证地统合,常与变互相依恃。台独份子在中国近百年内忧外患中,不愿与民族同胞共同奋斗,以振兴中华,依恃西方势力,企图背离家园,另辟蹊径。当中华民族逐渐崛起于东方,这一股分离势力也将逐渐消失,对西方人而言,也将逐渐失去利用价值。

        我们因此要呼吁全世界的华人大团结,向伟大的中华民族老祖宗的文化源头预设回归认同,再次担负起领导人类文化的新方向、新契机,以和为贵,克服人类各种各样疏离的困境,这个任重道远新文化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就必须首先落实到「一个中国」主权与治权的完整统一,才有能力担负人类未来命运的开拓,告别400年来人类围绕西方文明而旋转的日子。西方文化的贡献已留给人类成为可贵的历史文化资产,同样的,她的极限与灾难,早已证明她的文化精神已不足以领导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19:24
好文啊!强顶!!!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