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台湾同胞应该这样认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10-2-1 15:18
标题:
台湾同胞应该这样认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
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期,也就是资本的国际化时期,其内容包括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快速流动和最具掠夺性的金融投机。这与其他许多事件一样,不是对资本主义成功的反应,而是对其失败的反应。美国动用了自己对金融与商业网络的控制机制从而推迟了它的国内资本的清算日,使其得以将压力转嫁别处,并使到处寻求获利机会,疯狂进行金融投机的剩余资本的流动得以从容。
种种条件被强加到发展中的经济体之上以使其适应这些新的需求。在随后被称作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中,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帝国政权要求“结构调整”并采取种种手段以使这些经济体在面对美国领导的全球资本的压力时变得更加脆弱。比如,强调出口型生产和取消进口限制,使得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形成市场依赖性,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当开放市场使其面对来自得到巨额补贴的西方生产者的竞争时就更是如此,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将会脆弱不堪,乃至以主要资本主义大国为背景的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取而代之;高利率和金融管理制解除为美国的业主创造了巨额收益,同时也在第三世界导致了债务危机(最终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之一,即国内帝国主义中心资本主义的衰退),诸如此类。
当然,故事并未到此为止,但此处我们不予探究资本主义的盛衰循环及其步入长期“低迷”与“停滞”的必然趋势。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美国所享有的这种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虽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种种矛盾,却可以通过操纵债务、贸易规则、对外援助及整个金融体系,迫使其他经济体为帝国霸权服务,被用来,而且也正被用来回应其国内资本不断变化的需求。一时间,它会强迫自足型农民转向出口型经济作物的生产;然后,它出于自身需要,就会抛弃这些农民转而要求开放第三世界市场,而对自己的农业生产者实行保护与提供补贴。它可以通过金融投机临时支持某一新兴经济的工业生产,而随后又会突如其来地通过抽出投机获得,或为减少自己的损失而走人,给其来个“釜底抽薪”。这些操纵行为正在反过头来侵扰帝国经济——这一事实只是这种帝国体系所固有的诸多矛盾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实际上,现行的“全球化”意味着附庸经济形式的市场开放及其面对帝国资本时的脆弱,而帝国经济则可能保持不受全球化反面效应的影响。全球化与自由贸易毫无瓜葛。相反,它应是出于对帝国资本利益方面的考虑而对贸易环境所做的“操控”。一些评论家认为:伴随“全球化”而产生的问题不是“全球化”程度太高了,而是还远远不够,穷国所需的当然是自由贸易和进入西方市场——这是对“全球化”根本上的误解。假如全球经济的开放是双向的,不论其最终结果怎样,它都不会与设计这种制度的初衷相吻合,而且不管在何种情况下,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危险不是帝国市场对它们的封闭,而是它们自身市场在面对帝国资本时的脆弱。
让我们弄清楚“全球化”到底是什么,特别是要弄清楚“全球化”不是什么。它起初并非真正的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无人会怀疑资本跨国界的流动在当今世界经济是频繁的并且是惊人地迅速的,也无人怀疑新的跨国机构不断涌现,使这些流动成为现实。但这是否便意味着市场从本质上较此前更加全球一体化?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首先一点,也是最基本的一点是:所谓的“跨国公司”必须要在某一具体的民族国家内有一个基地,同时拥有控股集团和董事会,并在许多重要方面依赖于此。除此之外,有评论家认为,根据种种一体化标准,“全球化”还远未达到“发达”的程度,在许多重要方面——例如,在作为国内生产总值一部分的国际贸易总量方面,或作为全球产值一部分的全球出口总量方面——都不及此前的几个时期。
不过我们应当承认:资本,特别是那些依赖于新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资本流动的速度与规模,确实催生了某些新东西。我们甚至也应承认世界变得更加“相互依赖”,至少,资本的中心地带发生的经济运动的效应更易被全球感知。还有一种最为重要的迹象,那便是全球市场远未实现一体化:即存在着工资、价格及劳动条件在全球仍然具有广泛的多样性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真正一体化的市场上,市场法则将依靠自身的力量普遍推开,迫使所有竞争者接近某种共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社会平均水平,从而在价格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 然而,全球一体化的这一明显“败笔”与其说是全球化的失败,倒不如说它是全球化的另一个“症状”。全球化一方面是在推动一体化,但同时更是在“阻止”一体化。全球资本流动需要的不仅是获得跨国界的劳动力通道、资源通道和市场通道,而且也需要得到保护以免受来自反向流动的侵害,以及使生产成本和生产条件产生差异从而增强获利能力的经济和社会的***。此处要再次予以强调的是,民族国家必须在对全球资本开放国界和阻止全世界工人阶级社会生活环境方面走的太远的某类和某种程度的一体化进程之间进行微妙的平衡。
甚至,也不能认为全球资本会从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者置于低成本劳动力体制的竞争环境之下,以降低劳动成本为手段获利。在某种程度上,这当然是对的。但是除了国内动乱的危险之外,一方面资本不断要求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扩大消费,这就要求人们有足够的购买能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不能解决的众多矛盾之一。但总的来说,全球资本从不平衡的发展中获益,至少,在短期内如此(而“短期主义”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特色疾病)。世界***为一些彼此独立的经济体,每个经济体都拥有自己的社会体制和劳动条件,且各自都处在不同程度的主权领土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一现状对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一点也不亚资本的自由流动。总而言之,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了资本的利益,强化“民族性原则”,以严格的边境管理和移民政策为手段对劳动力流动进行管理成为可能。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15:18
可不可以分段啊?这样看我眼睛疼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