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台湾的历史、现状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10-2-1 11:18
标题: 台湾的历史、现状
台湾的族群
◆民族结构
    台湾有两个族群,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高山族(也就是原住民)占2%。台湾目前共有2300万人,其中,原住民有33万人。
◆所谓“四大族群”
    台湾的学术界和政界把台湾居民分成所谓“四大族群”:第一个族群,福建闽南籍,叫福佬,占光复(1945年10月25日)以前汉族的83%,这个族群人口最多。第二个族群,客家籍,占光复以前汉族的16%。第三个是原住民(即高山族),占2%。这三个族群在台湾又叫本省人,就是1945年光复以前就生活在台湾的居民,占总人口的87%。1945年以后,台湾光复了,大陆有很多人到台湾参与建设和经贸活动。特别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后,大概带了150多万大陆的居民赴台。这些光复后去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叫外省人。这是第四个族群,现在占总人口的13%。
    所谓“四大族群”,个人认为是一个错误的提法。在整体上,台湾所有的居民都属于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就民族区分上看,只有两个民族,结构比较单纯:一是高山族,二是汉族。至于汉族内部的所谓外省人,所谓福佬、客家人,实际上不是民族的概念,而是因祖籍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群体,说成是“族群”容易引起误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法呢?主要是日本统治台湾的时候,殖民政府把台湾居民叫做台湾人或本岛人,本岛人中划分出四个“民族”:一个是“高砂族”(即高山族),一个是“闽族”(把福建籍居民指称为一个“民族”),把客家人指称为“粤族”,还有就是没有加入日本籍的人,称作中国人。所以,后来“台独”分子以及台湾的学术界为了强调台湾的本土性和自主性,就移植和改造了日本殖民者的荒谬说法,形成了所谓“四大族群”的说法,我们大陆也有很多学者引用它。
    族群的含义是比较含混的,它是介于民族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定义。但就“台独”分子而言,其政治目的相当明确,就是要把台湾居民和大陆居民有意的区隔开来,界定为不同的民族,从而为“台独”制造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依据。所以,我们对“四大族群”之说应持谨慎和具体分析的立场。
◆族源分析
    就是台湾居民的来源问题,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原住民(大陆所称的高山族),通过考古和文献的考察,原住民实际上是从大陆迁移台湾的。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古闽越族,另一部分是古百濮族。古闽越族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渡过海峡移居台湾。古百濮族是从广东、广西一带移到东南亚(就是现在的马来人),然后到印尼、菲律宾,最后从菲律宾移居台湾。这两部分人组成的原住民,实际上根都在祖国大陆。
    二是汉族移民。唐宋的时候,大陆就开始有汉族居民迁往台湾。明朝后期,1625年,汉人在台湾只有5000 人,首领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他在那里组织移民、开垦土地和做生意。1662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的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他带去了大批汉族军民。及至郑氏政权末期,岛内汉族人口已达12万人。当时,台湾的原住民约有10~15万人,与汉族移民基本持平。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有很多汉族军民回到内地,所以台湾的汉族移民大幅减少,只剩下7万人,原住民的人口又超过了汉族移民。之后,因为中国的人口暴涨,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土地兼并趋势越演越烈。特别是福建和广东,多为山区,可耕地比较少,土地资源无法容纳人口急剧增长。两省的汉族居民纷纷渡海移民到台湾,出现了一波波移民潮。1763年,台湾人口有76.6万人。其中,10万人是住在平原地区的原住民,称为平埔人,他们或者与汉族通婚,或者模仿汉族习俗和语言,基本上都汉化了。汉族移民有56万人。实际上,平埔族和汉族基本完成了民族融合的过程。此外,有10万人是居住在台湾山地的原住民,他们仍然保持了本民族的语言和习俗,现在被称为山地原住民。 1782年,台湾人口增加到了91.3万人。1811年,嘉庆年间,更猛增到190.2万人。原住民并没有大的增长,只是汉族移民快速增加。1943年,日本统治台湾的末期,居民户口调查的结果是,汉族居民有581.6万人,其中,原住民有22.4万人,其中平埔人6.2万人,山地人(山地原住民)16.2万人,汉族与原住民的比率已经是96:4,显示岛内民族结构已经定型。1945年光复以后,特别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以后,又有大批的汉族移民跟随到了台湾,所以汉、原人口比例就变成了98:2。
台湾的历史
◆台湾的历史归属
    刚才在居民问题上已经谈到了,台湾居民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更不是“台独”分子捏造的所谓“台湾族”,它属于中华民族的汉族和高山族。台湾在三国的时候就有历史记载:东吴派了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到了台湾,隋朝的时候也有人去过。台湾真正被中央政府所管辖是在南宋,隶属福建晋江县。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曾派水军驻守澎湖。元朝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派驻水军,管辖台湾。明朝在台、澎派驻军队,延续元朝的巡检司制度。但是明朝后期比较腐败,特别是崇祯帝的时候,外有满族的入侵,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所以荷兰殖民者在1624年占据了台湾,直到1662年被郑成功驱逐。到了1683年,康熙帝重新统一了台湾。所以从宋、元开始,台湾在行政建制上就属于中国管辖。因此“台独”分子说,台湾是一个无主的土地等等,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列强侵略台湾史
    最早是西班牙和荷兰,在明朝末年入侵台湾。1626年,西班牙人占领了台湾北部,即现在的基隆、台北地区,荷兰人占领了台湾南部,即现在的台南、高雄地区。1642年,荷兰人把西班牙人赶走了,把台湾作为它的殖民地,结果被郑成功所驱逐,收复了这块领土。
    鸦片战争后,台湾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遭到外国列强的相继侵犯。首先是鸦片战争时,英军舰队从广州海面北上,途经台湾,并发起进攻,结果,遭到台湾道姚莹和总兵达洪阿的猛烈抵抗,英军没有得逞。1853年,美国海军中将培里率军舰驶到台湾,他发现控制台湾,就可以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于是,培理向美国总统提出建议,派海军占领台湾。美国总统因为实力不济,没有接受,后来培里就把矛头转向了日本。结果打开了日本闭关自守的大门,在1854年签定了《江户条约》,这是日本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很快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把台湾作为它的侵略目标。1874年,琉球的渔民遇到台风,渔船被台风吹到了台湾,与台湾的原住民发生了冲突,几十个渔民被高山族人处死了,这是琉球与中国之间的事情。琉球当时是中国的藩属国,与日本并无隶属关系。但是日本竟称琉球人是日本的国民,当时恭亲王奕訢和北洋大臣李鸿章都驳斥了日本的错误说法。
    但是,日本决定使用武力侵台。在美国前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的引导下由美国派船,日本派遣了3000名日军公然入侵台湾。可是,遭到台湾军民,尤其是高山族同胞的猛烈抵抗,日军损失沉重。而且林则徐的女婿、福建的船政大臣沈葆桢率领军队准备渡海援台。日本政府进退两难,遂由美国出面调解,与清政府谈判,签订了《台事专条》。当时清廷对日本的侵略并未重视,所以给了日本面子,承认这次出兵是所谓“保民义举”,还给了50万两白银的抚恤费,草率了结了日本侵台事件。结果1879年,日本就以“保民义举”为依据,指称琉球人是日本国民,公然地吞并了中国的藩属国琉球,设立了冲绳县。现在,日本不仅收回了琉球(冲绳),还占据了琉球南部我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列岛,而且,还藉美日安保条约的修订,把台海地区作为防卫的区域,其觊觎台湾的野心昭然若揭。
    日本侵略失败以后,1883-1884年,法国大举侵占越南领土,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遂向清廷告急求援。清朝派兵援越,为了发生了中法战争。法国的海军司令孤拔中将带领舰队进攻台湾的基隆、淡水,结果遭到淮军将领刘铭传迎头痛击。后来孤拔率领海军进攻浙江镇海,也没有得逞,最后他死在澎湖。
◆台湾的主权问题
    1894年,日本蓄意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清朝军队一败涂地,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被迫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才光复。台湾在日本的血腥殖民统治下度过了整整半个世纪。1937年,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但一直到1938年4月1日,蒋介石才公开表示要收复台湾。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国民政府向日本正式宣战,废止中国与日本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包括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
    1943年,美英中三国首脑召开开罗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宣布“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国。”当时罗斯福还希望蒋介石能够收复琉球,但蒋没有表态。应该说蒋介石对收复台湾有贡献,但在琉球问题上绝对是失策。后来苏联政府也在《开罗宣言》上签了字,所以它是具有国际法效力的一个文件。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诏书。国民政府任命陈仪出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并主持接收台湾日军投降事宜。10月25日,陈仪接受了日本的投降,签署了受降书,庄严地宣布台湾光复。
    所以,历史事实和法理都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的行政管辖权和国际法都是如此认定,这就是台湾主权归属的历史真相。
台湾的政治演变
    光复后,台湾的政治演变经过了两个时期:
    1945—1999:国民党执政时期
    国民党执政时期,从政治体制上看,分为两个阶段:
    1945年到1986年9月是国民党在台湾**的时期。1986年9月28日,民进党成立,蒋经国承认民进党的合法化,接着开放了“党禁”、“报禁”、“出版禁”,进行了第二轮的政治改革。台湾的政治体制就由国民党的**转向了政党政治阶段。
    1986年9月28日到2000年5月19日,是国民党在政党政治体制下执政的时段。蒋经国在启动政党政治体制后,于1988年1月13日去世,李登辉作为“副总统”继任了“总统”职位。他主导了“宪政改革”,一共六次修改了“宪法”,基本上构建了台湾政党政治的法理架构。
    由于李登辉当政时期,不断向大陆挑衅,恶化两岸关系,特别是李登辉集团代表了本土的财团、地产主的利益,所以国民党和财团、黑道勾结在一起,形成了所谓“黑金政治”,弊案连连,天怒人怨。民进党这时候提出了“政党轮替”、“反黑金”、“改造政治与社会”等口号,利用了台湾民众对“黑金政治”的不满,以及国民党阵营连战和宋楚瑜的***,在李登辉的支持之下,陈水扁仅仅以39.3%的得票率就当上了台湾的“总统”,于是就开始了台湾政治演变的第二个时期。
    2000—2008:民进党执政时期
    陈水扁当初上台的时候标榜清廉,形象相当好,他要搞“全民内阁”,民意支持率高达80%。纯厚的台湾民众把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希望都寄托在阿扁身上。无论他到哪儿演讲都有众多听众,非常叫座。陈水扁很得意,觉得台湾民众很好蒙骗,于是胆子越来越大。不仅他和夫人吴淑珍,而且“总统府”里他的秘书、医生、律师都在疯狂捞钱,结果形成了比国民党更加贪腐的政权。国民党五十多年的贪腐,民进党五年不到就超过了。陈水扁夫妇的手伸得太长,连一个民营企业收购一个民营的大型百货超市,他们也要插手干预,从中收取贿赂,而且同时收几家的钱财,甚至收礼券,自己用不了,还托人九五折转售。同时,以吴淑珍为首,“总统府”利用内线,大肆炒股,卖官,关说,被岛内媒体称为“黑金中心”。
    2002年以前,民进党政权还没有多少弊案,2002年9月以后,陈水扁开始放开手脚,大把捞钱。因为“总统”任期只有四年,他要在任期结束前大捞一把。“总统”每年有5000万新台币的“国务机要费”,被陈水扁误认为“首长特别费”,结果被他用假发票大笔贪污了,后来是提供假发票的李慧芬把这件事情抖了出来。陈水扁只得承认伪造文书罪。从道德层面来说,陈水扁已经是道德完全沦丧;从法律层面上说,他是一个罪犯。在他的治理下,台湾的经济居“四小龙”之末,人均收入连续两年倒退。所以民进党现在的处境比当初的国民党还要惨。陈水扁是****派起家的,只知道造国民党的反,上台后比国民党更坏!现在他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正在进行苦苦挣扎,或者说垂死挣扎。民进党的政权现在已经迅速沉沦。台湾有23个县市,该党只有6个,还有17个都被国民党拿走了。这样下去,民进党可能是历史上一个匆匆来去的过客,是一个泡沫党。
    所以民进党执政时期,辜负了台湾民众对他们的期待,外搞“台独”,内搞贪腐,把台湾折腾得不像样子。“倒扁运动”就反映了台湾民众的怒火,他们要自己起来结束这样一个贪腐政权,为台湾开辟一条新的振兴和发展之路。
        民众对两党深度失望,媒体积极介入政治,中间民众积极参与倒扁。

朝野高度缺乏政治共识,政党恶斗,政局动荡。
    这两个党把台湾人民的政治共识都搞乱了。最重要的共识:台湾叫什么名字?有的说叫“+++国”,有的说叫“台湾国”。还有“+++国在台湾”、“在台湾的+++国”、“+++国(台湾)”,“台湾(+++国)”。台湾人属于哪个民族也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中国人,有说不是中国人、而是台湾人,有说是台湾人、祖籍是中国人,还有的说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两岸关系未来怎么发展?有的说和大陆统一,有的说要“独立”,有的说维持现状。维持现状还分三块:先维持现状,如果大陆不攻打台湾就“独立”;永远维持现状;先维持现状,如果大陆发展得非常好,对台湾有好处,就统一。所以蓝、绿政治恶斗把台湾民众的意识形态都搞乱了,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是国家认同问题,民族认同问题,台湾前途和命运问题。本来,根本没有这个问题,这都是从李登辉到陈水扁这两个“台独”政权有意操弄的。李登辉执政13年,阿扁6年,19年连续地“去中国化”、鼓吹“台独”,搞乱了民众的民族和国家观念,所以造成了高度缺乏政治共识的种种乱象。
    陈水扁上台后,岛内政局一直混乱,一年换一个“行政院长”,最短的是谢长廷,三个月都不到。所谓“经济部长”、“交通部长”也像走马灯一样地换,在位的不知道自己在台上能干几天。所以,他的政策没有延续性、规范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当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因此深受干扰和影响。
    施明德倒扁走中间路线,不打政党旗帜,包括所谓“国旗”,也不要搞具有政治色彩的标语,因此,吸引了大批中间民众、尤其是中产阶级民众参与倒扁。另外,红杉军不是政党花钱雇来的,而是自己掏钱参加的。从年龄层上讲,不仅有老人、小孩、年轻人,还有帅哥、辣妹、黑社会。大家都在反贪腐“倒扁”这个大目标下聚集起来,而且非常和平与理性。原来,谢长廷说这种活动一场大雨就散了,结果非但没有散,反而人气越来越旺。这说明了台湾的中间选民已经间接地介入了政治。他们不愿意被蓝、绿政治人物所忽悠、所蒙蔽、所主导,要自己当家作主。所以这场运动不是国民党主导的,马英九并不热心支持,而且派警察驱离了*会民众,使红杉军相当失望,马英九的支持率因此大幅下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媒体积极参与和介入了政治进程,像TVBS、中天、东森等电视台,各大报刊,这些主流媒体每天报道陈水扁的弊案。找几个名嘴讲解分析,老百姓天天看,看了以后对事件的真相有了清楚的了解。对于蓝、绿阵营,媒体都加以监督和批评,不问颜色,只论是非,显示了政治民主和开放的特色。
◆政治转型期综合症
    为什么台湾会出现贪腐、政党恶斗等等情况?个人觉得,这是由**向政党政治转型期的一个综合症。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从原来的封建君主制到现在民主体制都经过了两三百年的转变才成熟。台湾从1986到2006仅仅只有20年,所以必然会出现转型时期的种种不适应的政治乱象。
    有一首歌,“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台湾的情况是什么?政党还是那个政党,政客还是那个政客,选民还是那个选民,他们都长期生活在旧体制和旧环境之中,虽然进入了新的政党政治环境,却保持和延续着旧式政治思维、理念和行为,以致患上了政治转型期综合症。所以台湾的政党、政客及民众如何应对和适应新的政治体制?这需要一个时期。从这一次倒扁运动,我觉得台湾多数的民众相当觉醒,他们有能力也有智慧监督执政当局和朝野政党,使台湾民主政治走向一个更加规范和稳定的阶段。所以,在转型期,台湾出现现在的混乱状况是很难避免的,像俄罗斯、东欧、印尼、菲列宾等,好多国家到现在也不稳定。不过乱象具有一些台湾特色,像“统独问题”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在海峡两岸关系方面,我们要从战略大局考量,就是为了争取更长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稳定海峡两岸的现状,最好能建立双方和平发展的架构,缩小两岸差距,促进统一的条件和时机逐渐成熟。在两岸人民都有比较多的共识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经济共同市场,或者经济共同体,逐渐实现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然后再进入政治一体化,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