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人民网: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多些宽容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10-2-1 05:11
标题: 人民网: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多些宽容
恢复繁体字再次成为“两会”热门话题,并在社会上引发诸多争议。大多数人认为,恢复繁体字则显得有些食古不化,挞伐的文章也多见报刊、网络。

 可以肯定一点,繁体字和简体字各有优点,哪一种都可以使用并传承。试想,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等,文字在不断地演化。相对于今天的简体字来说,那都是繁体字,并沿用了数千年。

   有人会说,文字就是取其简洁,只要笔画不繁琐,容易推广就行了。简体字的推行,的确在普及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那些笔画很多、很难写的字,一夕之间删繁就简,很多人不再视写字为畏途,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其功不看没。

  一个民族的文化,那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固然不只是在文字之中。但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繁体字,若在我们推陈出新地不断简化中,最终成为历史的遗迹,我们是不是有愧于先人,有愧于他们一笔一画刻凿出来的古老文明?

  繁体字的彻底没落,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如今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海外的华人,依然亲近并使用繁体字。香港所有的报刊,港人从小写的字,都是繁体字,但随着内地文化的强势蔓延,两地经贸联系地更为密切,简体字的风行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此时,我们对那些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不应责难,而是要多一份宽容。任何一种文化,要出现断层容易得很,但在断层之后再行补救,就难上加难。从古到今,许多民族的文字消亡,附着在其上的历史也随之湮灭,令人触目惊心。如今,少数人也许还能看懂繁体字,再过十几年、几十年,还会有谁知道繁体字背后那丰满的内涵?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5:11
那些政协委员应该提议恢复甲骨文。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5:12
赞同!另外还要恢复男人们的独长辫。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5:12
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不能宽容~~可以学术内讨论甚至做些变化。但是不能背道而弛~`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