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1 04:33
标题: 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
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掌握“战略先机”?

作者:肖永国

  
4af207291dd87472d97e61416772b754.jpg (69.28 KB)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于2009年开始向全球纵深方向发展,直接导致全球“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面临困境。这对于缺乏及时经济转型资源、环境和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经济灾难。各个国家或地区尚未从惊慌失措中缓过来的时候,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试图寻求“自保”。殊不知,几十年全球化进程,已经使各个国家在经济上实现全球化分工。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到头来会发现,除了导致本国生产的“终端产品”缺乏有效需求外,会引发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持续上涨或耐用品持续低迷的双重困境。一旦各国或地区在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或地区带领下从金融危机的惊慌中走出来的时候,它们才会发现,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全球联合挽救世界金融危机的最好时机。

    于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必然有获得历史发展机遇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始终危机缠身的国家或地区。产生国家或地区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两极化发展的主导原因,完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地区对“战略先机”的创造、发现和把握能力。在此背景下,2007年至2017年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黄金十年”。

    一、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国家发展能力的选择;

    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各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能力面临新的转型和调整。在过去的几十年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在开放经济和统一贸易规则条件下,由国际分工形成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遭遇“国际分工断裂”、“贸易保护主义”、“生产要素匮乏”和“有效需求不足”等方面的多重打击。过去通行的国家发展模式与国际环境与全球现状产生冲突的现象日益明显。于是,寻求新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机遇点”和“经济增长点”的能力,成为新的国家或地区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基于不同的资源条件、国家或地区的协调能力、及国际生产地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如下几类国家或地区:

    1、创造“发展战略先机”的国家或地区;

    2、发现“发展战略先机”的国家或地区;

    3、把握“发展战略先机”的国家或地区;

    4、等待“发展战略先机”的国家或地区;

    5、丧失“发展战略先机”的国家或地区;

    这五类国家或地区能力的形成,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结束后,新世界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关系的主导因素。显然,具备不同发展能力的国家或地区,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将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和作用:

    1、具备创造“发展战略先机”能力的国家或地区,将成为金融危机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主导者;

    2、具备发现“发展战略先机”能力的国家或地区,将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并成为新世界格局的“主干”;

    3、具备把握“发展战略先机”能力的国家或地区,将成为金融危机的“受益者”,并成为新世界格局的“基础”;

    4、具备等待“发展战略先机”能力的国家或地区,将成为金融危机的“跟随者”,在新世界格局的国际地位将下降;

    5、具备丧失“发展战略先机”能力的国家或地区,随着原有的国际优势的消失,在新世界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将丧失。

    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最优整体战略选择应该是:努力创造“战略先机”的前提下,率先发现和把握“战略先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掌握战略主导权,实现金融危机后成为新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

    二、中国创造“战略先机”,这取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综合进展”及“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定位”;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只有“做好自己”和“放眼世界”,才可能把危机变成中国发展的历史转机和机遇。所以,中国创造“战略先机”取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综合进展”及“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定位”。

    (一)中国积极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综合进展;

    中国要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发展,必须在“保”、“增”和“长”等三个方面下功夫。换句话说就是“建立和完善适合城镇和农村人员流动的统一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积极构建以创业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互为基础,而且相互促进。

    1、只有建立完善的适合于人员流动的社保体制,才能激活城市与农村的消费能力,破除“存钱防老”、“存钱防变”、“存钱防病”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的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为主、人口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只可能通过国家统一规划制定适合于人口流动的社保体制的方式,实现农村人口的社保的健全和完善。同时,在城镇存在较大比例始终没有纳入社保体系的人员,这需要以“城镇人口”为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保服务体系。如果中国没有把农村和城镇人口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必然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发展埋下“政治隐患”和“社会炸弹”。

    如其地方政府急着通过发放“消费卷”的方式刺激经济,完全不如投入国家资金实现“全民社保”,为全体中国人提供一个生存和发展的“踏实”。这才是“刺激内需”和“保持社会稳定”见成效的根本和源泉。

    2、以“扩大内需”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本次“扩大内需”采取面向农村和政府补贴的方式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政策。但是还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因为中国农村的消费能力毕竟有限。可以采取“阶梯政府补贴”的方式,把扩大内需范围从农村延伸到城市。比如,在农村人口消费政府按照13%的比例补贴,城市人口消费可以按照8%或10%的比例补贴。如此以来,既照顾到了农村,又拓展了城市。

    在“增加基建”方面,重点应该执行“向农村及偏远城镇倾斜”的政策、“扶持农村及偏远城镇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扩大城镇保障住房建设”的政策。只有三管齐下才能使“增加基建”的政策既能够减少城乡差距,又能减少城镇之间的差距,是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在实处。中央政府出于各种原因,未将“住房”列入“振兴计划”,其目的是希望地方政府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因为要促使商品房价格下跌,必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和增开“物业税”,这样才能使“住房”回归“家庭用房”,而不是“投资产品”。除此之外,是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住房投资的产业化”的发展问题的。

    3、积极构建以创业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是解决金融危机下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唯一出路。

    如今,从上至下都在关心大学生失业问题。据此还开展了“文理科”问题的社会讨论。但是“远水不解近渴”,这些“关心”或“讨论”不可能解决2009年500万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鼓励大学生投资创业。因为依照国际上通行的创业评价:“一个创业者可以平均带动五个就业岗位”。我们固然不指望500万应届毕业生都去创业,假如能有20%的大学生选择创业,除了解决了20%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外,还将新增500万个就业岗位。

    所以,大学生就业原本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大学教育的导向”和“大学就业服务的导向”。

    “大学教育”的本质问题不在“扩招”或“文理科”,而在以“研究性”、“应用性”和“创业性”的多元教育方向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如果该多元教育方向的问题一旦解决,即便大学生招收的再多,也不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和困境。所以,中国大学不是多了,而是“白痴大学”及“白痴校长”与日俱增的缘故。

    同样的,“大学就业服务导向”就是要确立“就业的目的就是创业”的方向和观念。这不仅是价值观的转变,更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如果一个大学生能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不是“消耗”就业岗位,其本身就是大学生价值的体现。这原本就是接受长达“4年”、“7年”,甚至“10年”、“13年”的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大学生应该回报社会和家庭的一个结果。而目前,却都成为中国普通家庭和中国社会严重的“负担”。这才是导致中国大学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类似地,中国其他社会群体,如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复转业军人等,需要政府投资由社会服务组织提供集体化“创业服装城”、“创业社区服务”及“创业餐饮城”等方式,提供批量政府资助的规模化、小型化扶持创业的途径。如果要讲相关的扶持创业的政策,中央人民政府都是齐备的,问题是“创新”和“落实”。这才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失业问题持续增加的“怪现象”的原因所在。

    (二)    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定位;

    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定位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美国的地位和价值。

    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经历了长达230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除了短暂的国内战争之外,国内外的战争、政治冲突、社会动荡等没有在美国本土大规模发生过。在美国建国160多年后,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机遇,美国不仅利用全球化的战争成为“唯一赢家”,成功实现“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科技中心”、“世界生产中心”的“美国化”。而且凭借无以伦比的国家实力,不仅拯救了全球,而且建立了国际政治、军事、社会等规则,形成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和“维护者”,一直持续到如今。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230多年的“和平发展”的历史成就了如下主要“世界成果”:

    1、创建了世界通行的规则和秩序;

    2、形成了维护世界秩序的综合实力;

    3、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

    4、主导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及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状态下,中国民族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对当今的世界缺乏全面、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极容易使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抬头,从而破坏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才仅仅60年,至少要在“无病无灾”的环境下再发展100年以后才会是当年“美国救世主”的“重建世界”的生命期。更何况,中国未必有那样的历史机遇。

    更可况,中国至少近十年(2007年至2017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

    1、促进中国大陆的稳定、改革和发展的综合进展;

    2、完成中国全球战略定位和布局;

    3、努力政治解决“两岸周边”各种冲突;

    4、实现“两岸统一”的历史任务;

    这“四件大事”的关系是:以促进“中国大陆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为根本,同时要抓住历史机遇完成“全球战略定位和布局”。在此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实现“中国统一”,遵循国际政治规则和中国综合实力有序处理“两岸周边冲突”。

    由此可见,让一个刚刚成立60年的共和国去承担中国上百年,乃至更长远的民族和历史责任,过于的沉重。也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科学认知和判断,这“民族和历史的责任”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法背负的“政治包袱”。

    所以,中国的“战略先机” ,除了积极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综合进展外,另一个方面就是处理好与美国战略合作问题。

    三、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战略先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综合实力持续的增强;

    2、美国遭遇战略性衰退和经济阶段性陷入低迷;

    中国把两者结合起来,中国的“战略先机”的内涵就是:在保持中国可持续性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的综合推进前提下,利用处于世界主导地位的美国遭遇“战略性衰退”和“经济持续低迷”的历史时期,中国妥善利用其综合实力,通过与美国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途径,增强对国际规则和秩序的控制和影响能力,努力创造“世界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环境和条件,在尊重美国主导地位和保障中国“既得利益”的条件下,积极扩大“中美战略合作”获取的“发展利益”,拓展中国对世界的“主导权益”,实现中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的形成、全球利益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及全球领导能力的增强。

    简单地说,中国创造和把握的“战略先机”,就是在“发展和建设好自己”的基础上,利用当前的国际空间,通过与美国合作的方式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保护国家利益和获取全球利益的能力,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历史贡献。具体地说,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有以下几个要点:

    1、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思维就是:“放眼全球”和“更好发展中国”;

    2、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前提是:保持中国可持续性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的综合进展;

    3、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历史时机是:处于世界主导地位的美国遭遇“战略性衰退”和“经济持续低迷”;

    4、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基础是: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5、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基本途径是:建立与美国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6、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关键是: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和秩序的控制和影响能力;

    7、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趋势是:努力创造“世界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环境和条件;

    8、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条件是:尊重美国主导地位和保障中国“既得利益”;

    9、  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利益是:积极扩大“中美战略合作”获取的“发展利益”,拓展中国对世界的“主导权益”;

    10、中国创造和把握“战略先机”的政治目标:实现中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的形成、全球利益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及全球领导能力的增强;

    站在中国发展的战略角度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孕育着许多积极的“中国信号”,但是也有许多潜在的“政治隐忧”。中国只有全面、科学地分析,才会正确认知和把握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战略先机”。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3
在世界层面来说,中国做“二当家的”“三当家的”是适合的,“不当头”的告诫没有过时。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3
相信中国的实力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4:33
中国的“战略先机”的内涵
中国的“战略先机”的内涵就是:在保持中国可持续性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的综合推进前提下,利用处于世界主导地位的美国遭遇“战略性衰退”和“经济持续低迷”的历史时期,中国妥善利用其综合实力,通过与美国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途径,增强对国际规则和秩序的控制和影响能力,努力创造“世界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环境和条件,在尊重美国主导地位和保障中国“既得利益”的条件下,积极扩大“中美战略合作 ”获取的“发展利益”,拓展中国对世界的“主导权益”,实现中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的形成、全球利益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及全球领导能力的增强。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4:33
“增加基建”
在 “增加基建”方面,重点应该执行“向农村及偏远城镇倾斜”的政策、“扶持农村及偏远城镇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扩大城镇保障住房建设”的政策。只有三管齐下才能使“增加基建”的政策既能够减少城乡差距,又能减少城镇之间的差距,是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在实处。中央政府出于各种原因,未将“住房”列入“振兴计划”,其目的是希望地方政府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因为要促使商品房价格下跌,必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和增开“物业税”,这样才能使“住房”回归“家庭用房”,而不是“投资产品”。除此之外,是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住房投资的产业化”的发展问题的。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3
很有道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4:33
楼主遗漏了中华崛起最关键的一环:对内的政治改革,目前我们最主要的阻碍我们前进步伐的因素。我们目前的民主集中还是集中有余,民主不足!内部矛盾过于尖锐。当有一天躲猫猫不再是必然,俯卧撑不再盛行,华南虎不再复生,人民不会去火烧公安局的时候,才会有中华民族的崛起。当执政者的权利有一定的监督时,中华民族才会崛起。否则,阿三崛起了的时候我们还会是趴着的民族!个人认为,直选国家领导人不会是最适合中国的政治体制,但是县长市长应该直选,全国人大代表应该直选。否则内部矛盾想从上向下解决,何其难以!!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3
拿着“华南虎”的鸡毛当令箭。看看美国的“斯坦福”,“麦道夫”吧。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4:33
楼主高见值得深思,想谋强国于永世必有此胸怀与眼光.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3
“华南虎”等事件不过是皮肤之癣,可以根除。是个案。看中国的主流还是好的。我们需要的是时间与发展。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4:33
这只是冰山一角!知道什么叫:一叶而知天下秋吗?

贪污腐败,官官相护是不是个案,搞面子工程,乱花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不是个案,公款吃喝是不是个案,政府官员子女海外留学成风是不是个案,四川地震倒得最快的是学校,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

如果各位觉得以上都是个案,都可以接受的话,我只能说:我无话可说了,我跟不能实事求是的人没有共同语言,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

我提到以上问题,并非为了玩个性,或者不支持现在的政府。我认为我们的高层已经很努力了,这几年政府为老百姓也做了很多好事,农民生活水平上去了,更多人可以上大学了,都是这一届政府最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光看到好的一面,不看到不足的一面,否则无法进步。   政府不进步,整个民族谈不上什么崛起不崛起,不要被人揍趴下就不错了!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3
顺便想对既得利益群体(可能还包括我自己)说几句:你这一代是站在了优势一面,你能保证你的子女能跟你一样站在这一面吗?这世界变化快,说不定哪一天你或你的孩子成了躲猫猫的被游戏的对象,或者成为俯卧撑事件中的落水者,或者成为压在倒塌的学校的瓦砾中的冤魂,不知道你们的态度又会怎么样。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4
还需要再考虑了 像楼主说的那个补助 这样的话会不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为农村的生活水平比城镇低,城镇的低收入者更可怜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4:34
经济不懂的,但愿中国越来越好。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4
跟楼上的一个想法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4:34
。。。。。。。。。。。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4:34
愿中国尽快崛起~~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4:34
支持楼主
观点谁都懂,只是困难比理想大啊.但愿中国越来越强大,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4:34
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处理好一切事情的
文章结束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4:34
自信的走过去吧。
文章结束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