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10-2-1 03:42
标题: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价值
作者:肖永国
2009年2月25日,马英九在会见波兰众议院副议长倪秀斯基时表示,因为“宪法”的缘故,两岸虽然对“一中原则”的见解不同,但都承认“一中原则”。至此,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与中国大陆保持了一致。这也是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上任以来对两岸必须认同的“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的政治确认。
2009年2月26日是中国传统的“二月二”,即“龙抬头”的日子。而在此前夕,马英九对困扰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中国原则”做出政治认同,这对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带来了好的“彩头”。马英九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认同,无论是对台湾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两岸关系的推动,及对马英九政治地位的确立,都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一、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实现台湾可持续发展;
制约台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三个,即“两岸周边”、“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混乱”。长期以来,台湾执政当局把“防范冲突”的“重点”都放在了中国大陆身上,始终把中国大陆视作是制约台湾发展最大的“敌对势力”、“政治威胁”或“政治障碍”。
事实上,这是马英九执政当局严重的战略误判。
进一步说,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两岸是不可能发生任何政治冲突的。所以,直接冲击马英九执政当局政治根基、颠覆马英九政权的政治力量绝不可能是中国大陆,而只可能是“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台湾主张***中国的政治势力。
换句话说,在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中国大陆只可能成为“保持台湾稳定”、“服务台湾民众”和“促进台湾发展”的主导力量,只会完善和巩固马英九的执政基础、改善马英九的执政条件、优化马英九的执政环境,而绝对不可能影响、冲击或动摇马英九的执政基础,或者对马英九的执政造成政治危害或政治冲突(至于说,台湾执政当局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也就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了)。
马英九执政团队长期“紧盯”中国大陆,始终把中国大陆视作“敌对势力”、“政治威胁” 或“政治障碍”,反而对“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制造台湾政治混乱的的政治势力对马英九执政带来的执政危害熟视无睹。这是马英九最严重的“政治误区”或“政治盲区”所在。
进一步地说,“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与制造台湾政治混乱的政治势力两者相较之下,制造台湾政治混乱的政治势力对马英九执政造成的危害是短期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两岸周边”基于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冲突和政治威胁,对马英九执政的造成的危害则是长期和严重的,而且在两岸周边局势日趋恶化的政治环境下,获得和平政治解决的希望是渺茫的。
解决“台湾政治混乱”只需要做好四点就可以保持台湾政治稳定:
1、恢复和完善台湾“宪政制度”;
2、强化和突出台湾“法律”权威;
3、注重和加强主流舆论的政治导向;
4、改善和提高台湾执政能力和水平;
对于学法律出生的马英九在其执政团队的辅助下,做好以上四点,实现台湾政治稳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基于“两岸周边”各种主权和领土冲突日趋恶化的政治现实,防范“两岸周边”的领土和主权争议或冲突,就不是马英九执政团队可以控制和解决的政治问题。准确地说,这是两岸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完成的政治任务。基于此,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维护和实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唯一的政治出路。而这恰恰是两岸必须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本原因所在。两岸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把两岸之间发生政治冲突的“引信”彻底去掉,而且“两岸周边”的主权和领土问题即便在最坏的政治环境下,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也会得到最优的政治解决。
由此可见,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湾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有以下几个作用:
1、有利于加强和完善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基础;
2、有利于突出马英九“泛蓝”的“共主”地位;
3、有利于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4、有利于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
5、有利于创造适宜台湾长期发展的外部环境;
6、有利于两岸携手共同抗击影响和制约台湾发展的任何问题、困难和风险;
7、有利于构建和落实适合于台湾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规划;
8、有利于马英九站在“维护宪政”的政治高度治理台湾;
9、有利于马英九取得“两岸周边”的综合权益;
10、有利于马英九树立威慑周边的政治威信,进一步巩固马英九的政权;
基于篇幅,无法一一详述。
但必须说明的是:台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岸周边”、“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等各种严峻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境遇,这既是马英九执政必须面对的危机,也是马英九实现政治抱负的机遇。纵观两岸关系60年存续和发展的历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联合化“危机”为“转机”的唯一途径和条件。这也是台湾面对和处理各种危机所亟须的外部环境和政治基础。
二、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政治轨道;
由于受到李登辉及陈水扁的政治蛊惑,台湾经历了长达20年对“一个中国原则”政治妖魔化的过程。加之,两岸受到长期政治对立和社会隔绝的政治影响,及两岸之间政治交流和交往的缺乏,使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很大的政治干扰和社会制约。在马英九执政前后,尽管两岸沟通、交流和交往的政治格局发生改变,但是马英九执政当局受“前朝”的政治思路和政治理念的影响,在涉及两岸“一个中国原则”政治认同的问题上,始终出现不和谐的“政治腔调”,让中国大陆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顾虑加深,从而造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困扰。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化解“两岸周边”的政治危机,从而保障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深化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政治互信、扩大两岸政治共识;
3、有利于为创造两岸和平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4、有利于两岸构建军事互信机制;
5、有利于建立服从和服务于台湾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两岸经贸文化关系;
6、有利于促进两岸构建和平发展的政治框架;
7、有利于扩大两岸全方位的政治交流与政治合作;
8、有利于维护两岸同胞的国际权益,增强民族和中国的政治认同;
9、有利于杜绝两岸的政治内耗,增进两岸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政治实力;
中国大陆之所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非要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道路上增加什么政治障碍,而是两岸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经历了长达60年的政治考验。两岸六十年的政治缓和、政治对立或政治冲突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才会赢得存续与和平的政治基础;反之,如果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必然遭遇政治波折或政治反覆,直至两岸关系的彻底毁灭。
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原则”构建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由两岸任何一方的政治意志或政治力量所能改变的。
三、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马英九获得积极的政治评价;
两岸政治领导人在直接和善意的政治沟通、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随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和两岸政治共识不断提高,特别是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的认知上有了可喜的“质”的改变和提高,积极促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格局。马英九继承“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努力,积极致力于促进两岸和平的政治决心,是两岸中国人有目共睹的。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马英九获得积极的政治评价:
1、马英九成功去除了两岸政治冲突的“政治引信”;
2、马英九维护了平稳执政的政治原则;
3、马英九创造了中国国民党持续执政的政治环境和条件;
4、马英九为台湾创造了两岸长期和平发展的政治框架;
5、马英九在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树立了政治典范;
6、马英九赢得了两岸中国人的政治尊敬;
7、马英九实现了“取信于民”、“取信于两岸”的政治承诺;
8、马英九展现了“发展两岸关系”与“促进两岸和平”的努力和决心;
在马英九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马英九的执政危机,必然会成为马英九执政的政治转机及形成马英九历史地位的重要前提。对于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而言,并非每一位台湾政治领导人都具有实现崇高历史地位的环境和条件,但是马英九是具备的。
综上所述,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务必进一步科学调研和分析制约台湾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适时果断地调整战略思路和政治思维,树立以“台湾为主”和“两岸共谋发展”的执政理念,努力把各种危机变成加强和巩固马英九执政的政治转机和政治机遇,实现“发展台湾民生”、“优化台湾政治生态”、“促进台湾社会族群和谐”及“保障国民党持续执政”等政治目标。这既是马英九做为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应履行的政治义务,也是深化两岸和平发展政治局面的基本要求,更是马英九形成中国历史地位的政治基础。
++++++++++++++++++++++++++++++++++++++++++++++++++++++++++++++++++++++++++++++++++++++++++++++++++++++++++++++++++++++++++++++++++++++++++++++++++++++++++++++++++++++++++++++
附件:《马英九:两岸见解不同 但都承认一中原则》
马英九:两岸见解不同 但都承认一中原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5 22:57:29
中评社台北2月25日电/马英九今天颁赠波兰众议院副议长倪秀斯基勋章时表示,因为“宪法”的缘故,两岸虽然对一中原则的见解不同,但都承认一中原则,因此波兰和“+++国”的交往并未违反这项原则。
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下午在“总统府”颁赠倪秀斯基(StefanNiesiolowski)“大绶景星勋章”,表彰倪秀斯基多年来致力于增进台、波友好关系的卓越贡献。
马英九说,“+++国”于1992年起在华沙设立经贸办事处,1995年波兰也在台北设立经贸办事处,自此双方互动密切,而波兰国会中也有很多台湾的好朋友,并成立友台小组,推展“两国”关系。
他表示,他就任以来便积极改善两岸关系,因此两岸紧张局势大为缓和,在外交上也推动“活路外交”,一方面表明不会和中国大陆进行不必要的恶斗,一方面也希望对岸能以相同的态度来对待台湾。
马英九说,因为“宪法”的缘故,“我们和中国大陆虽然对一中原则的见解不同,但都承认一中原则。”
马英九进一步指出,活路外交推动至今,深受各国肯定,最近欧盟与台湾关系大为改善,英国更给予台湾人民6个月观光旅游免签证的待遇,就是很好的例子。
马英九表示,如果未来有更多的欧洲国家能给予台湾免签证待遇,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台湾人民前往观光旅游。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2
马英九执政当局严重的战略误判
制约台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三个,即“两岸周边”、“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混乱”。长期以来,台湾执政当局把“防范冲突”的“重点”都放在了中国大陆身上,始终把中国大陆视作是制约台湾发展最大的“敌对势力”、“政治威胁”或“政治障碍”。 事实上,这是马英九执政当局严重的战略误判。 进一步说,马英九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前提下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两岸是不可能发生任何政治冲突的。所以,直接冲击马英九执政当局政治根基、颠覆马英九政权的政治力量绝不可能是中国大陆,而只可能是“两岸周边”恶意侵占中国的政治势力和台湾主张***中国的政治势力。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2
统一以后他个人可以捞个好待遇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3:42
他个人能力太差,你的要求又太高。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2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就不错了,考虑台湾内部的现实情况,这样就可打65分,及格了,这时候要求马英九得80分,不太符合现实。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3:42
难为他了,台湾的台独也不是一个小势力,虽然人不多,但是很有钱,用钱随便弄些人都能搞游*。国民党内的人虽然支持一中,但绝对不支持**。他要给这些人交代啊。这些都不是小势力。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2
楼主说的好!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3:42
只是开始,,,远没有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2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国共之争不应以***祖国为代价,不然怎么会有数次国共合作。当国家的利益需要两岸携起手来的时候,我希望两边都不要含糊。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3
.
附件
19120f61402a5b00703d7.gif (77.19 KB)
2009-3-3 15:23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3
,“一个中国原则”构建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由两岸任何一方的政治意志或政治力量所能改变的。
文章结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3
SOSO1969
我国虽然陆海兼备,具有广袤的海疆,四大海一体相连,但东有岛链锁国、南有马六甲困局!中国一直尴尬而无奈地受着“有海无洋”的困扰。中国的海洋战略在哪里?中国维护海权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主权、安全、利益和尊严又在哪里?龙困浅滩遭虾戏啊!如果说我们现在只是受困受堵而无动于衷不去改变的话,那受苦受难的日子就会接踵而至!如果那样,中国的复兴崛起就会是一句空话、一场春梦、甚至一个笑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3
很有道理啊 LZ聪明啊!!!顶!!!
文章结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3
LZ说的有道理 顶了........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3:43
马英九有很多政治经济上的难处和对立面
影子政府召集人谢长廷上午在“影子政府论坛”“CEPA,CECA,ECFA,一**同市场首部曲”记者会中指出,两岸交流必须互利,不可能台湾片面得利或单方面有利于大陆,两岸从经济观点来看是互惠的;但是,必须瞭解哪一项东西要开放,会不会轻率开放农产品?马英九先前承诺过“马上好”、633,还有一大推承诺,人民是不是要把台湾的生存寄托在他身上?要不要相信马英九的承诺?这些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生存,人民应有更多理性的政策讨论。
谢长廷认为,马政府认为签署很急迫、到底有多急迫,零关税对台湾影响多少?GDP或失业率影响多少?政府不是与中国大陆很有关系,大官不要争取自己的利益应取争取企业的利益,这些都很专业,应该有一些空间讨论这些问题,让各行各业有此常识。
今天的记者会还邀请前“行政院”副院长吴荣义、前WTO代表颜庆章、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向恺、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邱荣举等出席。
谢长廷被询及亲密光碟事件时表示,不要转移话题,马政府最喜欢打这些东西,完全假的东西不会存在很久,真的东西有一天会出来,只要压制的力量松了以后会出来。fficeffice" />
绿营指责马英九当局的说辞:
謊言一: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說,簽CECA是經濟問題,不是政治問題。
真相是:CECA涉及經濟主權以及政治主權,即先經濟統一,接著政治統一。
事實上,CECA或ECFA絕對不只是經濟和出口市場的問題,它牽動的是兩岸政治議程、經濟互動安全性、及產業與財富的重分配,絕對需要詳盡的評估與政策討論的過程。經濟整合在全世界都是政治問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當選擇與他國在經濟關係上建立更緊密、優惠的關係時,不可能沒有政治上的考量。連國際媒體都把CECA視為兩岸邁向統一的重大象徵,正顯示出外界的疑慮。馬政府對於這一點,可不能把頭埋在沙堆裡,假裝看不見。
謊言二:國民黨立院黨團說,民進黨反對CECA,就是意識形態。
真相是:CECA將影響每個國民的生活與就業,不顧一切簽CECA才是意識型態作祟。
事實上,兩岸簽訂任何經濟合作協議,都牽涉到台灣的主權與經濟自主,也關係到台灣每一位小老百姓的生活,絕不能被簡化成意識形態的問題。無論是CECA或ECFA,台灣社會從沒有充分討論過;馬政府也從沒有提供過完整的評估,告
訴社會:協議的實際內容是什麼?是以什麼條件來進行?是否有附加政治代價?做出什麼政治讓步或暗盤?在缺乏資訊公開的狀況下,一切都是問號。
當一切都模糊不清的時候,執政黨竟然只想用「意識型態」一頂大帽子,就想壓下所有質疑的聲音,甚至用粗話來形容反對的人。這種唯我獨尊、執意推動的態度,才真的是意識型態作祟!
謊言三: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其他國家簽FTA並沒有走向統一。
真相是:中國對台灣有政治野心,其他國家沒有這個問題。
事實上,別的國家在推動經濟合作時,都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自然不會有政治統一或併吞的問題。但「胡六點」中已明確表明兩岸簽訂綜合性合作經濟協議,必須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包藏統一的政治目的已經非常明顯。
中國早就明講過,兩岸經貿往來的目的是要促成「祖國的統一」。中國的策略就是「以經促統、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促使台灣對中國更高度的經濟依賴,就是中國規劃的統一途徑,讓台灣掉入中國的陷阱。
我們絕不能天真地以為,可以在經濟協議中輕易地迴避主權議題。因為依國際法院長期確認的剛性原則,台灣與中國在執行簽訂所謂「經濟議題」法律文件的過程中,任何涉及主權矮化的「默認」,都將會造成在國際法上對我們主權認定的不利結果。這種自我默認所產生的法律拘束力,比起中國外交上的政治壓力,可說更加可怕。
馬政府製造出的急迫性與必要性
謊言四:總統馬英九說,「東協加一」2010年就要實施零關稅,台灣將喪失競爭力,失掉11萬4000個工作機會,國內生產毛額會下降將近1個百分點。
真相是:馬英九危言聳聽,沒有任何學理與事實根據。
事實上,「東協加一」、「東協加三」對我國的傷害,絕不如馬政府所聲稱的那麼大。所以實在不必為了簽訂兩岸經濟協議,而犧牲國家重大利益。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顧瑩華等,2005年),台灣的實質GDP在「東協加一」形成後,僅下降0.151%,若是「東協加三」則是下降0.707%;而且這還是假設政府什麼也不做的狀況下。至於因此造成的失業人數,更是誇大不實,缺乏合理的推論基礎,根本是在恐嚇人民。
另外,和中國簽經濟合作協議,並不等於台灣加入「東協加一」或「東協加三」。和中國簽訂CECA只能讓我國某些產品免稅進入中國,出口至其他東亞國家仍需納較高關稅,換言之,我們不只得不到其他國家的市場,反而要更加深對中國的依賴。所以,即使東協加一或加三對我們造成威脅,我們的對策也應該是和中國談判不阻擾台灣加入東協加三,而非只和中國簽加深依賴的經濟合作協議。
謊言五:馬政府說,「東協加一」各國以中國最大,和我國往來最多,所以先由中國開始簽合作協定。
真相是:中國應先承諾不阻止各國與我簽FTA,否則簽了CECA,台灣就成中國的禁臠,無法與其他各國自主交往。
事實上,中國尚未做出任何未來不排擠我國和他國簽訂FTA的承諾,只和中國簽CECA或是ECFA就是給中國高於其他國家的開放和優惠,而我們也是在其他國家被排擠而只能往中國發展,結果是更依賴中國。
台灣無法和其他國家簽FTA的原因,眾所周知就是因為中國故意在孤立我們,而絕不是我們沒有先和中國簽訂經濟協議。馬政府塑造先和中國簽訂協議就可以和其他國家正常往來的假象,根本是欺騙人民的作法。
台灣應該做的,是要求中國先公開承諾不排擠我們,讓我們加入「東協加N」,且和其他主要國家談FTA,當這些承諾都可兌現時,再同時與中國簽訂經濟協議,才不會中了中國的圈套。
謊言六: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CECA是救產業、救失業的非常重要手段。
真相是:CECA也許對少數產業有點好處,對其他產業(農業、製鞋、毛巾、傳統製造業等)則是大災難,失業將更嚴重。
事實上剛好相反,簽訂兩岸經濟協議才會造成大量產業外移和失業。
台灣若與中國簽訂經濟合作協議,進一步開放技術、人員、資金、勞務、商品等的自由流動,不僅僅是中國的勞工將直接排擠到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讓台商更方便到中國投資設廠。到時候不但把台灣原本的生產線整個移到中國,同時也會將產品回銷台灣與本土企業做低價競爭,造成更多的本土企業關廠歇業,衝擊內需產業的生存,讓更多的台灣勞工飯碗不保,造成國內失業問題的惡化循環。依經濟學中的國際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當兩國極密切往來時,兩國的生產要素價格將會拉得更接近。以前我國和美國密切往來,所以工資被往上拉,現在若和低工資的中國密切往來,工資必將會被拉下去。
謊言七:經濟部長尹啟銘說,明年「東協加一」形成後,台灣的石化原料到中國要課6.5%關稅,不利競爭,對台灣來講是產業生死存亡關頭。
真相是:石化業的關稅可以去談判,不應為此將台灣所有產業與人民都賠進去。
事實上,就算是東協加一形成,東協各國輸出中國的石化原料關稅也不是馬上降到0%,而是逐年調降。而且要幫助石化業,簽訂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也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其實兩國之間個別的產業貿易障礙,都可透過逐一談判來降低,不一定要簽訂內容包羅萬象的合作協定。像我國和美國迄今無FTA或CECA之類的合作協定,但幾十年來美國仍可不斷要求台灣,去降低個別項目的貿易障礙。如果石化業真的會受到東協加一的衝擊,馬政府應該和中國直接就石化業的關稅降低來談判,而不是把整個台灣的經濟拉進去。
我們一直強調,兩岸的協商應該更著重在排除各項嚴重的貿易障礙、排除台商在中國遭受的不合理待遇上。但馬政府卻完全不談這些實際可行的逐步自由化與公平化,而要去談較困難達成,且對台灣也有很多壞處的CECA或ECFA,根本是「頭痛醫腳」,搞錯重點。
謊言八: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CECA有其急迫性。
真相是:馬政府捏造CECA的急迫性來恐嚇人民。李光耀批評說,他愈急,跟中國議價的能力就愈低。
事實上,台灣當前最重要急迫的是和美國、日本簽訂FTA,而不是跟中國簽CECA或ECFA。台灣要發展,必須和全球市場接軌,而不是透過與中國連結來連結世界。台灣必須在WTO架構之下,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簽訂FTA,而非致力於簽訂由中國掌控的CECA或ECFA。馬政府一直強調所謂「急迫性」,但對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內容為何、為產業及人民帶來怎樣的利弊,從沒說清楚過。在缺乏社會共識、迴避國會監督、更沒有人民授權的條件下,卻急著私下與中國協商簽署,製造社會的對立氣氛,不禁讓人懷疑:難道馬政府已經和對岸談好了?
連李光耀都批評,馬政府把對中國談判的牌都打出來,所以談判一定會輸。台灣愈急、對中國愈獻媚,議價能力只會愈低,中國更加不需要在與台灣簽署任何協議之前,對不封鎖台灣參與東亞經濟整合(含東協加一、東協加三、甚至金融與貨幣合作機制等)或台灣與中國以外的國家簽署FTA做出承諾。
依賴中國就是放棄經濟自主
謊言九: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依賴中國沒什麼不好,中國不讓我們依賴才是問題。
真相是:過度依賴中國已經使台灣成為這次經濟海嘯中受傷最重的國家,依賴中國真的沒有什麼不好嗎?
事實上,依賴中國絕對是不好的。既然「中國不讓我們依賴」必將造成嚴重的問題,我們不是更應該要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以免受制於人?
2008年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佔對外總投資的比例已高達68.8%,同年台灣的對中國出口佔對外總出口的32.4%,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關係這麼密切。如果這種依賴因為簽署了合作協定而更加強化,中國將可以利用減少往來或經濟制裁,來威脅我們的廠商和政府。
台灣近期經濟的表現,不論是整體經濟成長或是對外出口表現,都被國際機構評為最糟的國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馬政府過度傾中的經貿政策,喪失了台灣經濟自主性。今年一月台灣對外總出口之所以衰退44.1%,最大的原因就是對中國的出口部分衰退了58.6%;而反觀同期中國的出口則僅衰退了17.5%,其中有許多台灣商品或是關鍵零組件已被中國製品替代掉。所以說台灣應該要依賴中國的官員,不但沒有說出實情,也沒有拿出良心!
謊言十:總統馬英九說,CECA/ECFA是在促成兩岸經貿正常化,挽救台灣經濟。
真相是:我們不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但反對過度依賴中國,犧牲台灣利益。因此我們反對CECA的密室談判。
事實上,我們雖不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但卻堅持少部分的大企業財團的利益絕對不代表台灣的整體經濟利益。建立更緊密的兩岸經濟關係,台灣必須要付出打開市場的代價,讓中國2,309項不准進口、501項有條件進口的產品進來;一旦台灣淪為中國低價商品傾銷的市場,中小企業和農業在市場壓力下將退出生產,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輸家,勞工與農民跟著受害,而兩岸的大企業集團則成為贏家。經貿開放及合作一定有利有弊,馬政府卻只誇大其利而隱匿其弊。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定,紡織品與石化業雖可獲利,但關稅比較低的運輸工具產品、非鐵金屬製品、電機及電子產品則會受害,這些企業的損失,馬政府看不見嗎?
謊言十一: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中國大我們小,所以合作對我們有利。
真相是:中國大台灣小,市場統一後,小國的工資與生活水準就會趨近於大國。但中國工資低,台灣工資高,依賴的結果就是台灣人民會變窮。
事實上,大國市場雖大,但我們卻無法全部吃下;而大國具國際比較利益的東西較多,廠商規模較大,反有更多產品可進來而更普遍威脅到我國的產業和勞工。因此加速與中國合作,反而將使台灣面臨空洞化危機。
由於中國內部還有很多產業政策及貿易障礙,我國的資金和技術很容易移去中國,而中國便宜的土地和人力卻不能移來台灣,因此更密切的往來和開放,將使更多資源和產業移去中國。過去二十年產業一步一步移去,台商回台採購比例快速下降就是明證,馬政府忽視這種動態逐步被掏空的問題,將加深台灣被淘空的危機。
謊言十二:總統馬英九說,不會出賣台灣,只會出賣台灣的水果。
真相是:馬英九的水果神話已被戳破,讓中國產品傾銷台灣就是賣台。
事實上,在兩岸經濟更加密切後,絕對不會只對台灣有利。馬總統一再說直航可以幫助台灣農產品更方便地賣去中國,卻故意避談中國農產品將會有更多賣來台灣的事實。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都是賣去的少買進的多,光是去年逆差就將近新台幣一百億元。以生鮮水果為例,馬政府上台後,自2008年6月到12月底期間,台灣自中國進口806萬美金,出口145萬美元,中國賣給台灣的水果是台灣賣過去的5.6倍!一旦簽了經濟協議,就算比例不變,但金額的差距勢必大幅增加,台灣農民反而會流失更多內需市場的生意。
國會審查與人民監督
謊言十三: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說,兩岸未來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政策已經定調,未來會透過海基會與對岸進行談判。
真相是:如此重大政策,沒有獲得國內共識就「定調」,就是一意孤行的獨裁。
事實上,一項還沒有充分討論、評估的政策,絕對不應該輕易「定調」。民進黨執政時期,包括大三通直航等重大政策,事先都會作好機會與風險的完整評估報告,針對不同產業、不同群體的利益損害影響進行評估,並從小三通開始試行。馬政府迄今未公布協議的具體內容,也沒有與台灣社會內部做好充分對話,就直接對外宣稱政策已經定調,凸顯決策跋扈與一意孤行。
謊言十四:總統馬英九說,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簽署後「送立院實質審查」。
真相是:先簽後審,就是獨裁,立法院廢掉算了
事實上,完成簽署後才送立法院,怎能說是「實質審查」?兩岸之間的任何協議都是國家
重大的對外協議,絕對不是行政部門可以完全主導、獨裁。
無論是簽訂CECA或ECFA都必須經過「社會辯論
」、「國會監督」及「人民公投」同意三個階段,民進黨堅決反對國民黨「先簽後審」的作法。我們不僅主張兩會間的談判應該透明公開,也認為立法院應該在簽署協議前實質審查,而且牽涉到主權的重大內涵,更應該由政府主動交付公民投票,才不會讓人民利益被兩岸政客的密約白白犧牲。
謊言十五:總統馬英九說,公投花錢且曠日廢時,兩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沒有必要訴諸公
投。
真相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涉及國家前途,當然應該公投。
事實上,公投本來就是直接呈現人民意願的方式。如果公投程序「曠日廢時」,那國民黨
主導的立法院大可以修正公投法,把門檻降低、把流程簡化。
對台灣民眾而言,最關心的事項就是與中國的關係,如果不交付公民投票,就是違背「台
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的承諾。加入歐盟的國家,都是在國內經過全民公投通過的。既
然歐盟能,台灣又為什麼不能?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3
就看马英九第二个任期能不能加快脚步。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3:43
楼主,说的不错
文章结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3
马英九坚持“一个中国”就不错了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3
让台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加盟自治民主国 就想俄罗斯的印古什共和国 让小日本瞧瞧
文章结束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3:43
请相信我的推断——统一不会在和平的方式下进行的!历史证明,国际上任何一次合并任何一次***,都是在战争或颠覆的手段下实现的。大陆在统一的蓝图上是决不允许台湾的军队存在,而台湾则不会自行解除武装。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