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1 02:26
标题: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马英九2009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gaomi_xiao

    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正式代表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政权以来,对外努力恢复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对中国大陆依托“两会平台”和“两岸论坛”收获两岸关系长期沟通和发展的成果,对台湾内部试图稳定台湾政局、发展台湾民生。回顾马英九的2008年,为我们更好的展望台湾地区2009年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马英九能安然度过充满混乱的2008年,除了台湾上下的努力和中国大陆积极善意的支持外,还得益于陈水扁家族贪腐转移了社会视线,使马英九面临的机遇扩大了,风险减少了。但是,回顾台湾地区2008年的发展,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台湾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若干特征或问题:

    一、台湾社会族群长期对立;

台湾社会族群对立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无论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九”当权,都不可能短期内解决,而只有在台湾新的历史中逐渐化解。台湾的2009年,台湾社会的族群对立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1、台湾历史问题和政治议题会遭遇不断的政治纠缠;

2、台湾民生议题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发酵;

3、通过台湾特殊政治生态的演变,台湾的各种问题就变成了:“民生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极端化”、“极端化的政治问题血腥化”。

如果说以上过程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恐怕就是:传统的政治议题除了进一步被操弄为极端化之外,解决民生问题的台湾政治力量必然会得到台湾民众拥护。同时,当台湾民生议题成为台湾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时,中华民族的融合和统一的历史机会就出现了。两岸,尤其是中国大陆不要丧失这难得的历史机会。

    二、台湾政党政治长期冲突;

    台湾政党的冲突历来就不是什么“统独之争”或“民生之争”,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政治脱序之争”。台湾冲突的政党都是打着“尊重台湾民意”的旗号,做着“狗屁倒灶”的背离台湾人民利益的事情。争执的双方“相互比烂”的政治表演,其实质,都是在等待台湾民众给予他们最后的政治判决。台湾政党冲突的时间越久,台湾民众的政治分辨能力就会越强,政治参与热情就会越弱,抛弃台湾政治的民众就会越多。所以,从中华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发展历史角度来看,两党政治冲突对实现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而言固然是一个悲哀,但是也未必一点价值都没有。

    三、台湾“政府”行政能力长期弱化;

    在台湾政党冲突、社会族群对立的现实环境下,台湾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台湾“政府”对社会的主导能力日趋弱化是必然的结果。同时,台湾“政府”怕被“扣政治帽子”,必然就不敢为了台湾民众的利益而改革创新;台湾政治部门“怕出问题”,必然就不敢承担责任,也不敢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台湾政治官员“怕出乱子”,就不敢依法行政而宽容或纵容社会问题。所有的一切,最终导致马英九“政府”仅仅能勉强做到维持社会现状、适应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危机。这距离马英九的执政目标、台湾民众对“政府”的期待和需求相差甚远。所以,台湾“政府”的行政能力长期弱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最终,“累死一匹‘马’,闲死一群官”就会是台湾“政府”的真实写照。当然,在此期间也会出现个别不同气象和风格、注重政绩和民众利益的“政府”官员,这些“年轻的干将”必然就是台湾未来的接班人。

    四、台湾民间力量长期发展;

    推进台湾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就是由台湾企业单位和社团机构形成的民间力量。在台湾,唯一可行的落实或实现两岸任何目标的方式只可能是“政府倡议,民间推动”。中国大陆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过程中,也要正视台湾“政府”主导能力长期弱化的现实,尊重和遵循民间推动的力量。积极促进台湾民间力量的蓬勃发展才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具体体现。可以断定: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时期,“扶植台商”和“陆资入台”是否有效将关乎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成败。

    纵观2009年台湾必须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台湾岛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两岸关系积极的发展势头,2009年对马英九“政府”而言,是一个艰难的时期。

    马英九“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金融危机在2009年(尤其是上半年)将对类似于台湾的外向型的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需求的下降导致生产过剩,引发大量失业,致使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两岸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二、台湾政治冲突进一步恶化。2008年陈水扁家族贪腐转移了在野党对马英九“政府”行政不力的关注,但是在2009年将促使民进党全面的政治反扑。民进党蓄意恶化台湾政治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随着09年5月台湾加入WHO的破局,民进党会掀起反对“搁置争议”的声浪,蓄意挑起“主权”争端。其目的就在于恶化两岸民众进一步融合的发展趋势,削弱马英九的执政基础,制造两岸的矛盾和冲突;

    2、  抓住两岸民生合作项目做政治文章。其目的是破坏两岸正常的交流和交往。毕竟疯狗咬人是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一切后果只能由两岸民众和中国大陆承担。

    3、  以台湾行政能力低下为借口,把台湾民生问题政治化。其目的就是利用台湾失业、经济下滑、政府主导项目失误等问题,激化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政府”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解决台湾2009年的困难和问题,是马英九“政府”“难以承受之重”,需要中国大陆积极施以援手,帮助台湾“政府”度过难关。做为马英九“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应对工作:

    1、  站在维护台湾“宪政制度”的政治制高点上应对民进党的政治攻击;

    2、  积极与中国大陆沟通,共同履行“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政治承诺,密切涉及两岸敏感问题的政治沟通和协商,共同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

    3、  两岸协商确立台湾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作用和经济发展规划,共同创建人民币自由兑换或结算中心;

    4、  加快推进两岸经贸框架协议的制定,共同开发两岸市场,推进台湾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5、  制定发展台湾的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开放“陆资”来台,以基建项目、区域开发项目和发展台湾优势产业做为台湾新经济增长点;

    6、  立足两岸市场,培养、引导和开发两岸有效需求,积极创建大中华经济圈;

    7、  发展台湾优势产业,扩大全球市场;

8、  开发大陆资源,鼓励和倡导台湾民众积极创业,带动台湾就业;

9、大力开放“陆生”来台的两岸教育交流,有利于促进台湾经济的倍增效益;

    10、稳定台湾社会,倡导积极的两岸论述,便于大力发展台湾旅游业,吸引大中华市场;

    2009年不仅是台湾的困难年,更是中国大陆的困难年,但是中国大陆会履行“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千方百计与台湾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多见的历史机会,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2:26
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2:26
2009年不仅是台湾的困难年,更是中国大陆的困难年,但是中国大陆会履行“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千方百计与台湾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多见的历史机会,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288 精华16 积分216 威望274 个 金钱22399 元 RP3 点 查看详细资料
文章结束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2:26
两岸协商确立台湾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作用和经济发展规划,共同创建人民币自由兑换或结算中心; 这条2009年达成,又往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2:26
但是中国大陆会履行“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的政治承诺,千方百计与台湾一起共克时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多见的历史机会,希望马英九“政府”能善待中国大陆的善意,为台湾在困难时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一年。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2:26
阅读完毕~~~~~~~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2:26
为了‘马上’坚定地拿出办法处理和消化部分内外部的矛盾,中国政府会在‘一中’的前提下给予充分的支持!要不,在现今环境下,强行登陆的理由非常非常多滴~~~~~~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2:26
老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2:26
二和四都讲得很好

民主的大幕一开,就应该承认“民粹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但是随着闹剧的反复上演,观众自然审美疲劳。

想当初,对日关系的开展就是以民促官,民间先行。所谓的民主社会,就是行政弱化,工商浮出。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2:27
馬英九,先派"台灣艦艇",去保護"商船"吧!
作者: 阿让    时间: 2010-2-1 02:27
呵呵,对于这个决定,竟然是由陆委会的副主委透露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2:27
其实我觉得马英九很可怜,他上台以来,一心一意想为台湾人民谋福祉,可是绿营很陈水扁却一直在扯后腿,不少台湾民众被利用,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之前绿营的那个“呛马大游*”,有很多人走上街头,也许他们是想让马知道他们的心声,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马英九这个“总统”并不容易当,他必须在陈留下的烂摊子中起步,还要想办法摆脱且达到飞跃。试问有谁那么厉害能够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解决遗留8年的问题呢?就算在这段时间没有爆发其他乱子还说得过去,可是又刚巧碰上金融海啸,加上某些人不停地闹事、捣乱、扯后腿.......神仙也难以挽救吧?!再说了,绿营不停要马下台,说白了不就是想自己“执政”嘛!可是他们能保证他们就能让台湾经济复苏?8年了,他们把台湾搞成那样,今天还好意思在那指手画脚,而且还挺“理直气壮”的,有些台湾民众也相信,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汗~~)给台湾同胞一个好心的建议:与其跟着绿营瞎闹,不如考虑与马一起努力共度难关!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2-1 02:27
“累死一匹‘马’,闲死一群官”的真实写照
“累死一匹‘马’,闲死一群官”就会是台湾“政府”的真实写照:

中国时报社论----逾越宪政分际 就是不成体统

2009-01-11

 中国时报11日社论:交通部长毛治国一周前向媒体表示,民众如果买不到火车票就打电话给总统,那是「不成体统」。所谓体统,是指「官有序、职有司、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民众买不到火车票,可以找站长、找台铁主管、找民代关说、找媒体抱怨,但若是穿过千山万岭而找上总统,完全打乱官职司序,那不只是不成体统,也会使行政管理治丝益棼。在此,我们也要用同样的逻辑,去评论总统府财经谘询小组近日的运作。  

 总统府一月八日发表正式的新闻稿指出,财务会计准则第十号与第三十四号公报,值此金融海啸、各国经济衰退之非常时期,恐造成企业难以承担,建议暂缓实施。巧的是,金仁宝公司董事长三天前才对记者说,十号公报像是「在水井裡丢炸药」,大声呼吁暂缓实施,而三天之后,总统府财经谘询会议就通过正式的建议,更以「总统府新闻稿」的方式公布,给金管会莫大的压力。金管会主委在得知讯息后表示要再与财经谘询小组沟通,而十号公报如期实施的原则亦未更改,但未来事件的发展,值得进一步观察。  

 对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大家都弄不清楚十号公报的内涵,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此细说其分由。粗略地说,十号公报要求公司如实地反映存货的跌价损失,以使财务报表更透明、更真实。这号公报早已被国际先进国家採用,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都已实施,韩国亦已跟进,唯有台湾目前仍未更新。在经济萧条时期,有些企业家担心推行十号公报会使财报盈馀难看,但是在「真实的萎靡」与「虚假的壮观」之间,小股东其实更希望看到实情。此外,在任何会计准则更替之际,财务报表都会同时列出旧准则与新准则下的两组比较数据,因此也根本不可能因实施新公报而误导银行或专业投资人。企业大老闆不希望因新公报实施而使帐面利润缩水,只因为那会影响他们当下的董监酬劳。除了红顶商人之外,几乎所有专业会计师都认为,十号公报实在没有什麽值得挑剔的缺点。  

 我们对于这麽专业的议题,不愿意在此细论是非;但是对于总统府一个体制外小组只经短暂的讨论,就仓卒提出结论、发布新闻而感到遗憾与错愕。金管会主委陈?上任不到一周即对外宣布,十号公报将于今年元月如期实施。金管会的决定经过对公司做大规模问卷调查、也经过会计专业者评估,无论如何是个审慎的决定。然而总统府财经谘询小组之中没有一位会计专家,却有好几位关心报表帐面数字的大老闆。他们没有问卷调查、未与行政院沟通,且只做仓卒讨论,就以总统府文稿的方式发布做出建议,这就是「不成体统」。金管会是独立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即便是其直属长官行政院长,都不能对该会政策指三道四,怎麽会轮到一个体制外、在宪政分际上毫无地位、成员角色溷淆的谘询小组去做这麽粗暴的建议呢?更何况,金管会已经对外正式宣告政策,总统府财经谘询小组以正式新闻稿指指点点,那就是完全不把行政院放在眼裡的逾分举措。  

 依本报日前民调,财经部会首长中只有中央银行比较得到台湾人民的信赖,也真正称得上是独立机关;其馀如金管会、公平会等,都只空有独立机关之名,实质上却是小媳妇。放眼全世界各民主先进国家,我们从来没有看过在独立机关宣布政策之后,又由总统府财经谘询小组出面公开提出「建议」,要求改变的。两个月前,总统府经济谘询小组也率先发布「遗产赠与税降至十%」的新闻稿,其后果就是正式终结了马总统政见中的赋税改革委员会。如今,这个财经小组更毫不避讳地继续对各种短期政策提出公公婆婆式的意见,形同财经太上内阁,甚至连金管会这种独立机关都不放过。这种权力大、责任小、乱建议、勤放话的戏码,放在宪法架构下看,还真只能用「不成体统」四字去形容。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0-2-1 02:27
!!!!!!!!!!!!!!!!!!!!!!!!!!!!!!!!!!!!!!!!!!!!!!!!!!!!!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