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大陆若发放全民消费券,离大危机不远
[打印本页]
作者:
入主中原
时间:
2010-2-1 01:34
标题:
大陆若发放全民消费券,离大危机不远
2009-03-03 10:26:02
作者:刘俊霖 法国 学生
近期很多人提出要发放全民消费券,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这是坏政策。抛开本身有可能推高通胀不谈,国家如果采取了这样非常偏激的做法,会离大危机不远。理由有如下几点:
1.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核心目的是带动额外消费。若消费券仅仅是取代原有消费,而消费者将原本应支出的现钞继续储蓄起来,则拉动经济成长的效益等于零。
简而言之,如果经济没有“从坏到好”的“逆转性预期”,人民依然会在花光消费券之后,紧紧捂住荷包。这个部分就如同美国07年底减税的短暂效应,让美国08年二季度经济成长达到2.8%,但由于缺乏经济转好的预期,第三季度又立即摔回-0.5%!降幅高达3.3个百分点之多,这就是消费者提前预支购买力的典型案例。
再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当民众知道要发放消费券后,11月份,12月份的台湾消费指数居然以两位数狂泻!大家都想憋住、忍住,等着消费券发放过后再行消费。而结果大家都知道:台湾08年四季度经济成长-8.36%,创半个世纪以来历史最惨!09年预期成长-2.97%,依然是五十年来最差。而一月份消费者指数,即便在消费券效应的强力加持下,还是创近十年来最低,比08年12月份还下跌0.5%。
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难理解:台湾1月份出口维持40%以上衰退,财政收入暴跌55%,工业产值暴跌45%,失业率破5%,几乎样样都创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差记录。所以,当经济预期持续向坏,而人民都在放无薪假之时,他们又岂敢消费呢?
这样的结局,简而言之就是“发放消费券之前忍住消费,而用完消费券之后不敢消费”,实际上带动的购买力极为有限。现在几乎所有外资,皆预期台湾本年度经济成长为-6%左右,里昂证券更是预测到惊人的-11%。
所以,很多大陆人执拗于一项看不到效果的所谓消费券政策,甚至是很有可能是失败的政策,用意为何呢?
2.我国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战略应该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人民的就业机会。这才是人民敢花钱的最大保障。
一个人发1000,花完之后怎么办?没有工作,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他必然还是不敢花钱。也就是说,除了提前预支购买力,这笔钱对于人民是没有效果的。对拉近贫富差距更是没有丝毫意义!
相反,如果一个人有工作,国家又投入巨资完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这样人民才有持续消费的动力跟魄力,若仅仅是发一笔小钱,有什么用?
就拿我国4万亿投资来说,很多项目是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翻新,以及农田水利建设。这些可谓都是最基本的良政!这些举措,首先能够吸纳大量失业农民工,让他们可以在家乡就近工作,并节省其生活成本;同时,由于农民工大量在农村就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必然得到快速改善,农田灌溉等基本农业设施得到更新,对降低失业率,稳住农业的大局面,守住耕地红线,减少抛荒更是利多。而最关键的,当农民有固定就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才会持续花钱!如此用投资来制造就业机会,比单纯发1000元不是好很多么?
3.花1.4万亿巨资的举债,会造成财政恶化,赤字扩大;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还会影响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银行的生存。
这里不得不提到所谓的“排挤效应”。
我国09年将追加政府投资7000亿以上,快接近赤字政策上限,这还仅是增加政府投资的部分。若算上维持正常的财政支出,包括国防、教育,医疗,又突然举债1.4万亿发消费券,这将是什么结果??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乃是大量的工厂倒闭潮。所以,稳住企业就是稳住就业机会。如果企业一倒,大批的工人就要失业,这时候哪怕发个2000块,他们也不敢消费!因此,唯有国家让这些钱流入活力强的中小企业,稳住他们不倒闭,继而挺过难关继续运作,国家财政的税源才不至于大量死亡,失业率才能够不大幅度攀升。简单的说,有工作,保住饭碗,那些具备基本保障的工人、农民工,才敢去消费!
如果把这笔企业的救命钱拿来发消费券,相应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会失去的宝贵的贷款,这就与直接逼死几十万家企业无异。如果每人发数额不疼不痒的消费券,却会害几百万人失业,得失如何,这笔帐算得过来吗?
况且,现在全球的银行系统都极度困顿,第一是缺少流动性,第二是由于经济收缩,企业贷款欲望下降。而银行贷不到款,只付利息给储户,就相当于一个只出不进的庞大系统,以我国如此高的储蓄率,和庞大的总储蓄额而言,利息就是天文数字,因此想也知道:银行系统是稳死的!
所以,只有银行能够贷款给企业,才有后续的收入,才能支持银行系统的运作。这个时候挪一大堆钱去发消费券,银行吃不到贷款利息,其运作将会异常困难。而中国的银行如果再出问题,我国经济就会真的雪上加霜,甚至万劫不复。
4.发放消费券,只能解决与民众生活有关的轻工业,食品业,甚至是旅游之类的服务业。而占我国经济总量大半壁江山的工业行业,将因此陷入绝境。
众所周知,人民消费东西,只会买生活必需品,或者是旅游消费品。人民不会去买钢材,不会去买水泥,不会去买液晶面板,不会去买大型机电产品,也不会去买电子设备,尤其是不会用1000块买到汽车。
如此一来,就会使得各行业热的更热,冷的更冷,热的部门爆棚,而冷的部门甚至会掉入冰窖。如果借用郎咸平的经济理论,就是所谓“二元经济”,即:服务业,轻工业,食品业将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消费能力而产能不足;但是,占国家经济比重更为巨大的钢铁,水泥,IT,重型机械,航电设备,电子设备,汽车业,将大部分因为现金,贷款的挤压效应而面临绝境!
举个例子来说,国家现在拿巨额财政补贴清洁能源电动车的开发。如果比亚迪,奇瑞可以做好了,技术成熟了,这个市场将不仅是中国,而且会是全世界,几乎有上看几万亿美元产值的潜力!而且,还能极大程度解决污染排放,温室效应的问题,可以说功德无量,经济潜力亦无量!
如果现在鼠目寸光,把补贴新技术的钱,都给老百姓发钱了,老百姓1000块买得起比亚迪么?买得起奇瑞么??这样做的的客观效果,就是延缓了中国人开发出清洁型轿车的时间,延缓了该项技术成熟,并推向市场的时间。但是,棋差一着,就会酿成致命的失败!可以想见,若真的慢上一两年,日本丰田的技术会更趋完善,而中国车在全世界拼的过丰田的销售网络吗?名气会比丰田更大么?
现在贪图尚且未知能否成功的小利,而丧失未来几万亿美元的大市场,划得来么??美国的奥巴马刚刚上任,尚且在8000亿美金的新纾困案中,力推1500亿美金用于绿色能源研发,希冀以新技术开发的方式制造就业岗位。难以想象:美国人会笨到全民发放消费券,挽救金融危机?
所以,作为笔者而言,坚决反对祸国殃民的发放消费券政策!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