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继续“稳”字当头 [打印本页]

作者: xizhang01    时间: 2010-1-5 18:28
标题: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继续“稳”字当头
——迎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述评之一
    据证券时报报道: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正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而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缘于宏观调控的有力支撑,所以中国宏观政策的未来走向是全世界密切关注的话题,这也是媒体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会期确定及背后含义争执不下的主要原因。
    政治局会议定基调
    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这些争论提供了标准答案,即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不变,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基调。

    根据以往的规律,每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会分析研究下一年的经济工作,而会议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工作的部署会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风向标。比如,2008年11月28日政治局会议确定“将保增长作为明年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0天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沿袭这一基调;2007年11月27日政治局会议定下“防过热、防通胀”的首要经济任务,“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复同样论断。
    除了正式会议所宣示的政策取向之外,中国领导人还在不同场合重申保持政策连续的重要性,最近一次是温Jiabao总理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的表态。温Jiabao指出,当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仍然应该是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过早“退出”会使成果得而复失。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在同一场合也强调,当前世界经济确实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是轻言“退出”的时候。
    经济复苏尚不稳固
    刚刚爆发的迪拜债务风波再次提醒世界,金融危机的余波仍然没有过去,虽然几乎所有的分析人士都认为迪拜债务风波无法同去年的雷曼倒闭事件相提并论,但在经济恢复基础依然脆弱的情况下,迪拜事件对信心的影响不容小视。全球金融市场在迪拜事件之后的走势也再次说明,以“扶梯速度”获得的回升随时可能以“电梯速度”回落,经济回稳缺乏坚实的基础。
    现在可以确认,中国经济复苏的“绿芽”已经成长为“小树”,不过目前阶段经济仍然难以承受剧烈外部冲击的影响。在刚刚步入复苏阶段的时候,需要政策支持以稳固上行基础。观察历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拉动因素可以发现,投资的拉动作用一直保持平稳,出口的拉动作用却在逐年提高。
    金融危机主要是在出口方面影响中国经济,今年投资和消费在政策拉动之下有效弥补了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但这种拉动作用能否在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得以维持,还不得而知,贸然退出刺激政策导致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过早退出有前车之鉴
    美国和日本都曾经有过政策过早退出导致经济再次探底的惨痛经历。美国的教训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大萧条之后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经济缓慢复苏,经济增速艰难地回到了6%以上,但是当时美联储担心通货膨胀重现,担心商业银行的大量超额存款准备随时可能对市场形成冲击,所以在1937年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正是因为这一政策导致商业银行不得不回收已经发放的贷款,最终引起货币供应的快速萎缩,随后便出现了经济的再次衰退。
    日本的教训则更为惨痛,上个世纪90年代房地产和股Shi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实施了非常宽松的宏观政策,到1995年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随后出现了关于政策是否退出的讨论,而日本政府终于在1997年开始提高增值税,接下来又提高了利率,彻底打乱了市场的预期,也就为“失去的十年”埋下了隐患。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美国和日本曾经的政策失误给中国宏观政策制定提供了反面教材。主张政策及时退出的人是希望政策制定者避免矫枉过正,但政策制定者同样需要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记者 闻 涛)

(责任编辑: 张洁 )

 新华视Pin >>


09年全球十大丑闻CEO

政府采购只选贵的?


第一夫人时尚对决

梁朝伟夫妇风光省亲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Pin 社区  



 相关报道


打好基础向未来——经济学家对话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学家热议宏观经济形势 11月PMI与上月持平
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性调整的动因与方式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维稳是主调

 图片精选 >>


   · 毛绒玩具当猫鼬“妈”
· 一小朋友脚被卡在便槽内
· 300余米超长香肠


   · 前阿根廷小姐因整形死亡

· 南京小学生生日宴捐出70万
· 日本机器人能与人类飙舞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