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h : 我的一个原则就是不重复,工作简单或者公司小都没关系。比如我在IDC就是做cold call,电话访问。这个活儿肯定好多学生觉得没意义,但当时除了四大没有别的机会,而我又不想再用一个假期去体验同样的行业,所以选择了IDC,同样有很多收获。当然,如果一旦确定了方向,或者有意向,就争取在找工作之前找相关的实习,这样对找工作比较有帮助,比如陶氏对于我就是这样的目的。
xinting :好,那下面来说说实习过程中吧 。作为实习生平时主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Sarah :那我分开说吧。一类是实习生专干的活儿。比如在IDC做的电话访问;一类是参与到正常工作中,能干啥干啥,这个可能大部分公司都这样,比如在德勤;还有一类,是专门为实习生准备了完整的项目,让你独立承担责任,并且可以有阶段性的成果,这个比较少见,陶氏是这样。我在陶氏的项目是一个供应链成本数据库的建立。
xinting :你觉得作为实习生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要怎么做才更合适呢?
Sarah :基本的心态是积极、乐观,抱着体验的态度来,就是再无聊的活儿也别让自己太消极。第二就是勤学好问。千万别怕给别人添麻烦,你不问出了错误那才是真正的麻烦。碰到困难时,要多和同事交流,别怕丢人,大家不会对你要求太苛刻,毕竟咱就是个实习生。比如我在德勤的时候,一开始写工作底稿毫无头绪,只能硬着头皮来,但老板修改并讲解后,一下明白好多,后来越写越好了。
xinting :你觉得作为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东西,或者说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
Sarah :一个是时间问题,比如实习期,一周能来几天。因为毕竟大家的第一身份是学生不能因为实习耽误学校的事儿,这一点公司都理解,但关键是要提前沟通,毕竟人家也得安排计划,你突然说不去了就不太好。还有就是利用资源,实习中可以认识很多人,可以通过他们了解社会。第三点就是给公司留下好印象。不管你是不是以后有意去那儿工作,至少是条后路,而且给你的师弟师妹铺好了路~ 所谓好印象,并不是要过分勤奋,拼命干活儿,而是要积极,别让人觉得你来了什么都不干;要遵守公司的各种制度,别懒散;少发牢骚,避免学生气太重,尽量职业化。
Sarah :我自己比较关注的是研一的寒假和暑假。我先是每天上网看,一般上水木的bbs。看见目标行业的就投,有了机会就搜面经,准备些问题。准备问题的时候最好自己多练练,特别是英语的。我常常在宿舍自言自语,不一定是面试问题,想到什么说什么,就是让自己适应不停说英语的感觉。还有就是常见的open question也要准备,有的出现在网申阶段,有的面试里会问。要好好发掘自己的经历。另外就是简历要反复修改的,隔一段时间看看,觉得哪儿不顺眼就改。
xinting :刚才你提到了陶氏的申请是最完整的,那就结合这个跟我们具体谈谈找实习的过程好吗?
Sarah :陶氏是网申的,网申时我是先看一下它的模式,比如有没有open question或cover letter,是不是必须要一次填完。然后很仔细的填好,最后不要有空的地方,要写仔细,检查一遍没错就行。
Sarah :然后有一天中午接到了电话说要电面,约时间;那个电话我第一次接没接到,人家又打了一次,所以一般好点儿的公司不会因为打一次没联系上就不打了,好多人担心这个是没必要的。
Sarah :还是看面经。我这次准备比较简单。对于内容上的准备,就是复习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想想一般的常问问题的答案,比如宝洁8道题那样的。但这次我只是想到用什么例子来说的程度,并没有去想怎么说,更没把答案写出来。然后是准备提问的问题,想了几个,其实也没太想,到最后好像都是当时确实突然想问的,最后就是练说英语。其实准备时间挺短的,因为有别的事儿要干,基本问题的内容、提问都是在前一天准备的,说英语是平时有兴趣且宿舍没人的时候就说说,一般都是看friends的间隙哈哈,我发现看美剧特别有让人说英语的欲望~ ~
xinting:在准备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Sarah :恩,因为问的问题都是关于你自己经历和看法的,而不是技术性知识,所以不用准备很久。毕竟人家不是给你一个问题提纲让你准备,所以只要想想大概你有哪些例子可以说就成。还有,就是说例子的时候要说最后事情的结果,你从中学到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有什么创新等等,当你不知道该如何丰满这个例子的时候,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xinting:
哦,对了,这次面试时在着装上?
Sarah :正装,化淡妆,盘头,有简捷的项链和耳钉,颇跟鞋,因为要长途跋涉哈哈~~~还有管我妈要的包。最后就是头天晚上准备好要带的东西,除了简历、笔和其他文件,我还多带了一双丝袜,这个特有用。如果在去面试的路上被刮了,到时候得愁死~~ 还有可以带上别针,因为有一次我到了面试那儿扣子掉了,只能管前台要了个东西凑合别了一下~~这些细节都解决了,是让你更投入更安心的去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