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5.14秦亚青教授:关系、过程与社会建构:兼论国际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scyo    时间: 2009-12-7 23:00
标题: 5.14秦亚青教授:关系、过程与社会建构:兼论国际关系
双周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十三)

关系、过程与社会建构:兼论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中的中国理念

秦亚青  教授

复旦高研院学术委员会创始委员
外交学院政治学教授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主持人:邓正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研院院长)
评论人:沈丁立(复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评论人:陈志敏 (复旦大学教授、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时间:2009年5月14日18:3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103报告厅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秦亚青,男,1953年10月出生于山东淄博市,汉族。
工作经历:
      1984年至今:外交学院教师。现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
      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语言文学学士(1982)。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培训部研
究生毕业(1983) 。美国密苏里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硕士(1987)。 美国密苏里大学政
治学系政治学博士(1994) 。
主要学术成果:
著(译)作: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译著(美)亚历山大•文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新时代汉英词典》(副主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论文:
      《霸权体系与区域冲突》,《美国研究》,1995年第4期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层次分析方法与国际政治研究》,《欧洲》,1998年第3期

      《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国际体系结构与进程》,《中国书评》,1998年8月号
      《国际政治的社会结构》,《欧洲》,2000年第3期
      《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年第10期
      《实证主义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春夏季号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双周学术论坛简介
“双周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IAS-Fudan)两大常规
性学术论坛之一,是高研院为强化学术研究中的中国问题意识,重新审视西方社会科学理
论之于中国问题的解释力与有效性,努力开掘出真正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问题而专门
设置的高级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意味着需要我们对既往的学术研究进行必要的反
思和批判,既限定了论坛的常规性主题,也烘托了创设论坛的学术主旨和问题指向。
“双周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将紧扣全球结构中的当代中国研究中重大理论问题,延
揽海内外一流的人文社科学者,为拓展中国研究的理论视野和推进中国学术的深度发展而
接续展开,她将与高研院另一常规性学术论坛——“社会科学高级论坛”一道,为提升中
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准,建构中国学术研究传统而发挥持续性的影响力。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