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关于国关的随想(四) [打印本页]

作者: 岸上的猪    时间: 2009-12-7 19:14
标题: 关于国关的随想(四)
遇到徐瑾老师,也是报到那天的事情。这个场景我也记得真切。当时已近傍晚,我把发
下来的棉被运回了家,又从家里取了些生活用品过来,已经累得不行了--呵呵,那时候
我可是把那个绿色的大包背在身上在大太阳底下骑了半小时的车才到家的。其实第一个
进我们寝室的非我们寝室的同学,是戴冠辉。那时候他人高马大,在给每个寝室送《复
旦人周报》之类的报纸,然后还很仗义地对我说,有什么事情要帮忙尽可以去找他。戴
冠辉走后不久,徐老师就来我们寝室了。当时我正准备出门回家,然后在门口碰到她。
记得当时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今晚住这儿吗?我心里面一怒,心想我回不回家关你

什么事,我又不认识你,还是个"女生"….然后接着她说:我是你们辅导员…当时还没反
应过来,下意识地应了句:哦,老师好。现在想来,当时心里有几个奇怪:其一、原来
大学里的班主任要管我回不回家的;其二,徐老师怎么看都像个女学生;其三,怎么事
情都发生的这么突然。

再次与徐瑾老师接触,是学校新生大会之后。她让我们去院里开寝室长会议。正是这次
会议,让我第一次认识了文科楼,第一次认识了学工组的办公室,第一次认识了干昂、
刘宇欣,仿佛还有胡晔、杨洁琼和黄士平也在。干昂、刘宇欣、我到的比较早,大家互
相介绍。说实话,干昂的姓名有够奇怪,当时刘宇欣把干昂叫成"干肠",而我却听成了"
肝癌",心里大为震撼,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彪悍的名字,后来才知道,一场误会。这是
徐老师第一次与我们正式接触,很干练的样子,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等等--虽然我还是
弄不清楚"辅导员"到底有多重要,不过我已经意识到:徐老师对于我们这个班级而言,
将会非常重要。

我第一次与徐老师的私人沟通,是开学之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刚进大学,什么都不懂,
于是就想找老师谈谈。在我的高中,老师们时常会和我们就未来的发展谈心聊天,所以
我想,大学里的辅导员大概也是这样的吧。一个下午,约好了徐老师,准时出现在学工
组的办公室中,相对而坐。我问:徐老师,我的大学四年大致该怎样安排呢?我已经忘
了她那时的表情,不过她的一句话让我一直记到现在:你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了,
有些事情需要经历之后才能做出判断。她还问了些诸如为什么要报考政治学专业、对政
治学的认识等等问题,我也忘了是怎么回答的。其实那次还是很失望的,因为那时的我
还并不能体会到她回答的深意,直到大三的时候,我才愈发感受到"体验"和"容纳"这种
生活态度的艰难和美妙。徐老师是我在大学里接触的第一个学生工作者,有些事情,一
辈子也忘不了。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