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30部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看的非英语电影[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4-8-10 19:39
标题: 30部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看的非英语电影[推荐]
30部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看的非英语电影[推荐]
<br>
<br>1、《新浪潮》(Nouvelle Vague),
<br>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Codard),瑞士/FaGuo,1990,439分
<br>影片讲述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的生活,延续了戈达尔对性和政治问题一贯的关注,由FaGuo
<br>著名影星阿兰·德龙主演。
<br>2、《新桥恋人》(Les Amants du Pont Neuf),
<br>莱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FaGuo,1991,433分
<br>非常浪漫的一部电影,风格单纯而清新,FaGuo电影新巴洛克主义代表人物Leos Carax以
<br>旧式大布景拍摄方法将新桥的凄美和女主角比诺什的颓废尽显大银幕之上。
<br>
<br>3、《生生不息》(And Life Goes On),
<br>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astami),伊朗,1992,425分
<br>一位电影导演和儿子一起来到地震灾区,想找寻两个以前曾在他电影中担任角色的小男
<br>孩的经过。全片流露出一种纪实和质朴的美感。
<br>
<br>4、《冷水》(Cold Water),
<br>奥里维亚·阿萨亚斯(01ivier Assayas),FaGuo,1994,386分
<br>阿萨亚斯营造了一种青春期的美丽和动人悲剧性的情绪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静静地流
<br>淌出来,让人为之动容。
<br>
<br>5、《流云》(Drilting Clouds),
<br>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ki),芬兰,1996,385分
<br>电车司机失业后妻子也丢了工作,倒霉事接踵而来。导演郭利斯马基以出色的长镜头运
<br>用和场面调度具体化了一种芬兰式的幽默。
<br>
<br>6、《云上的日子》(Beyond the Clouds),
<br>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意大利,1995,341分
<br>二十世纪硕果仅存的电影大师在德国新电影代表温姆·文德斯的配合下再度将镜头对准
<br>了人最基本的渴望:沟通。
<br>
<br>7、《特写》(Colse-Up),
<br>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伊朗,1990,337分
<br>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由真实的人物亲自扮演,摄影机忠实地再现了德黑兰的家庭生活。
<br>
<br>8、《戏梦人生》,
<br>侯孝贤,台湾,1993,327分
<br>侯孝贤以非常特别的方式讲述了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的一生,从中观众可以体会到中
<br>国人共用的历史经验。
<br>
<br>9、《温勃权阳光》(Quince Tree Sun),
<br>维克多·埃利斯(Victor Erice),西班牙,1992,322分
<br>影片讲述了一个画家想画一树的故事,影片的动人之处在于,你可以感受到画家在把树
<br>的意象转化为艺术作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br>
<br>10、《亚伯拉罕流域》(The valley of Abraham),
<br>马诺尔· 德·奥利维亚(Manoel de 01iveira),葡萄牙,1993,291分,
<br>对人际关系之间的纠葛有精到而生动的描写。
<br>
<br>11、《南国,再见南国》
<br>侯孝贤,台湾,1996,255分。
<br>
<br>12、《喋血街头》
<br>吴宇森,香港,1990,253分。
<br>
<br>13、《倦鸟踟蹰》(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y),
<br>安哲洛普罗斯(Thes Angelopoulos),希腊,1991,219分。
<br>
<br>14、《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br>杨德昌,台湾,1991,217分。
<br>
<br>15、《东邪西毒》
<br>王家卫,香港,1994,204分。
<br>
<br>16、《夏天故事》(A Summer' Tale),
<br>艾利克·罗默(Eric Rohmer),FaGuo,1996,196分。
<br>
<br>17、《阿飞正传》王家卫,香港,1991,187分。
<br>
<br>18、《月亮之声》(Voices of the Moon),
<br>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意大利,1990,184分。
<br>
<br>19、《阮玲玉》
<br>关锦鹏,香港,1991,175分。
<br>
<br>20、《夕 袅袅情》(Madadayo),
<br>黑泽明,日本,1993,174分。
<br>
<br>21、《Le Garcu》,
<br>莫里斯·皮亚拉(Maurice Pialat),FaGuo,1995,171分。
<br>
<br>22、《堕落天使》
<br>王家卫,香港,1996,167分。
<br>
<br>23、《和死人们的小小和解》(Petits Arrangements avec les morts),
<br>帕斯卡尔· 费兰(Pascale Ferran),FaGuo,1994,153分。
<br>
<br>24、《吸烟/不吸烟》(Smoking/No Smoking),
<br>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FaGuo,1994,146分。
<br>
<br>25、《纯真时刻》(A Moment of lnnocence),
<br>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伊朗,1996,145分。
<br>
<br>26、《电影万分》(Salaam Cinema),
<br>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伊朗,1995,145分。
<br>
<br>27、《D'est》
<br>尚塔尔·阿克尔曼(Chantal Akerman),FaGuo/比利时/葡萄牙,
<br>1993,141分。
<br>
<br>28、《里斯本物语》(Lisbon Story),
<br>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德国,1994,138分。
<br>
<br>29、《耳语专页》(Whispering Pages),
<br>亚历山大·索科洛夫(Alexandre Sokurov),俄罗斯/德国,1993,135分。
<br>
<br>30、《我们已见到的麻烦》(The Troubles We've Seen),
<br>马赛尔·奥菲尔斯(Marcel Ophuls)FaGuo,1994,133分。
<br>
<br>
<br>入选的25位导演来自十一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中既有前辈的大师也有当代的新锐。这份名单也展示了90年代世界电影的几个重要的地区-FaGuo、香港、伊朗和台湾,这四个地区出产的电影在前30名中占去了20个位置。如果你有兴趣查阅林肯中心电影协会的网站的话,你会在另外一个由150部影片组成的大名单中发现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根廷(但有一个地区是这份名单所忽略的,那就是非洲)。这份名单综合了共83位影评人、各电影节、影展组委会的部分成员和艺术馆负责人的意见。评出这份名单的初衷是想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br>
<br>  有很多原因导致了这些出色的非英语影片无法在美国的电影院作公开放映,甚至连通过录影带发行的机会都没有。当然其中最明显也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美国的发行商们都不相信这些外国电影能为他们带来利润。(在戛纳电影节上,有一位美国发行商预测电影节的最佳电影是基阿鲁斯达米的《樱桃的滋味》,但他同时也表示他不会买这部电影的美国发行权)。但如果一味地指责发行商则未免太过肤浅,可以肯定的是,这份名单中的有些"非商业化"的外国影片确实只会亏本或只能赚到可怜的一点利润,毕竟,除了FaGuo(确切的说是巴黎),外国影片的发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几乎都一样糟糕。
<br>
<br>  约翰·鲍尔斯说的不错:"我简直要被逼疯了,为什么影评人们会将一个显而易见的体制性问题拼命归咎于像Miramax这样的大发行公司呢?诚然鲍勃和哈维的点滴行为玷污了\"专业"电影的发行:他们提升价格,让诸如《屋顶上的骑兵》这样的劣 欧洲电影充斥屏幕,使专业的电影制作者变得拘谨而为难-似乎有再多才智和信心都不可能为《橄榄树下的情人》和《重庆森林》在市场上打开销路,但发行商的不正当行为只是问题的一种外在表现,我们不能因此就轻率地认为Miramax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毕竟,给维曾经天真地花费了大量的投资企图使美国人相信他们会喜欢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br>
<br>  在评选中获得166分的库斯杜里卡的《地下》已经由《纽约客》取得了发行版权。与此类似的是,获得163分的安哲洛普罗斯的《尤利西斯的凝视》也已由它的录影带发行商福克斯·洛贝尔取得了电影拷贝的放映权。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世界艺术家》身上,它引进了墨西哥导演阿多罗·李普斯坦1993年那部长达三小时的《起点与终点》但遗憾的是,北野武1993年的那部《奏鸣曲》原本也一定可以获得高分的,但Miramax公司却迟迟不肯把它引进国内。
<br>
<br>  必须指出,无法看到这些非英语电影的情况是很复杂的,香港电影在美国的遭遇就很说明问题。吴宇森的《喋血街头》几年来获得了无数的订货要求,但它的指定发行上,也是香港电影在洛杉矶的指定代理商"边缘电影"却宣布以后将不再发行这部吴宇森最出色的电影。而也就在他们做出这一宣布后不久,他们又决定在九月份终止对这部电影版权的拥有权。
<br>
<br>  评选中凡英语片一律不得入选导致许多英语国家的优秀电影被排除在了名单之外,比如有很多人投票选了彼德·格林纳威的《Baby of Macon》,但由于我们考虑到非英语国家的电影更需要支持,所以只有忍痛割爱了。还有人选了戈达尔的《电影史》和克里斯·马克的《最后的布尔什维克》,但可惜的是未转成胶片的录像作品也不在我们的评选范围之内。当然现在我们也觉得把时间下限死死地定在1990年有些武断,如果当初对时间的限制稍微灵活一点,那么侯孝贤1989年的《悲情城市》和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被凯尼斯·特兰誉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电影)就也能入选了。当然安东尼奥尼的那部《一个女人的识别》也属遗珠之列。这次共有300余部电影参加评选,每位投票人以影片质量为序依次选出20部影片,我们按照每张选票中先后次序为每部影片打分,列在第一位的得20分,列在20位的得1分。如果有投票人弃权或没有为所选影片排序的话,那每部影片均得10.5分。根据统计结果,被列入首选位置次数最多的影片是《新桥恋人》,获得票数最多的导演为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作者: fool mouse    时间: 2004-8-10 21:08
惭愧,只看了东邪西毒,还看不懂的刚
作者: sherry    时间: 2004-8-11 1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everdeath    时间: 2004-8-15 17:45
好多哦!!
作者: fool mouse    时间: 2004-8-17 17:29
[QUOTE]<i>最初由 sherry 发表</i>
<br><b>红白蓝。三部曲看似独立,但又多多少少有些联系,非常微妙的感觉,其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要慢慢体会。本人最爱蓝。学校视听室有,录像带,就是颜色不大对 </b>[/QUOTE
<br>太深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