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人民日报老记者自曝摆拍历史 称是在演戏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3-19 09:58
标题: 人民日报老记者自曝摆拍历史 称是在演戏
人民日报老记者自曝摆拍历史 称是在演戏(图)

--------------------------------------------------------------------------------

2008-03-19 07: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1/4张)
  1975年3月在山东胜利油田摆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画面上毛主席语录的美术字都是我当时现写的,然后贴到墙上我认为合适的位置”,许林介绍说。



  明天,3月20日,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就要在上海开始了。至今,首届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注射禽流感疫苗》是否造假依然没有官方结论。最早质疑并一直强烈抨击《哈尔滨日报》记者张亮这幅照片涉嫌造假的《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痛恨如今新闻摄影界依然存在的摆拍、合成等造假现象,近两天在博客上把自己以前在《人民日报》当摄影记者时摆拍的故事详细加以披露。


  闪光灯营造阳光灿烂


  引起许林重提旧事的是另一个老摄影记者李振盛。


  李振盛,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后在《黑龙江日报》社任摄影记者,上世纪80年代调至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任教。“**”期间,他作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拍摄并保存了大量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照片。3月7日,他在博客上发了一张照片《又是一口优质井》,并明确告诉网友这是35年前的一张摆拍又造假的老照片,“从构图和用光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似乎比较完美,但实际上存在多处造假的地方。当年,我在摄影中赞同合理组织,合理加工,主张摆拍不露‘痕’,造假不露‘馅’,这幅照片算是一例。”他让网友们猜哪些地方有假。网友们果然从照片上看出了问题,包括窗框的明暗矛盾,电话悬空,人物面部光线不自然等。


  3月15日,李振盛公布答案,网友的火眼金眼让他佩服。他介绍说,当年为了拍这张照片,使用了两只闪光灯,制造了阳光灿烂的假象,电话是用细铁丝绑到窗台上的。为了看起来更真,把露馅的上窗框和电话下部裁掉。“当年,我这张照片参加过黑龙江省影展和东三省影展,从未遇到评委指出有假。这么多年以来,也未见有人提出异议。”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3-19 09:58
 李振盛35年前拍的《又是一口优质井》的原图。他使用了两只闪光灯,制造了阳光灿烂的假象,电话是用细铁丝绑到窗台上的。为了看起来更真,后来把露馅的上窗框和电话下部裁掉,然后发表和参加摄影展。



  首次网上公开经历


  这篇文章让许林感慨甚多。许林退休前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历任美术编辑、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文字编辑,《人民日报》社论的刊头就是他设计的。他看了李振盛的博客,也开始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摆拍经历。此前他就多次在摄影界内部作出反思和自我批判,但这一次他把历史摆到了博客上、摆到了网上。


  3月17日开始,许林在博客上连载《40年新闻摄影回眸与自我批判》,把自己在人民日报当摄影记者时摆拍制造新闻照片的内幕进行了详细披露,“在网络上回顾自己的新闻摄影之路,公开批判曾经的摆拍”。那些“完美”的照片背后都有各自的制造手法和故事。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