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教授1968年高中毕业于北大附中。1968年至1975年为内蒙古东乌旗下乡知识青年,
1975年为河南陕县下乡知识青年。1976至1978年在河南三门峡水电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
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进修,1983年获硕
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1991年9月调入中
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所长,1993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所长、研究员。2001年5
月起兼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
职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
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国防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美
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等。并在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太
平洋国际政策理事会(Pacific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Policy)、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东北亚安全
项目、加州大学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Institute of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
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等单位担任顾问。此外,王缉思教授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1982-8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
究所(1984-85)、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系(1990-91)任访问学者。2001年8-12月任美国
加州克莱蒙・麦金纳学院亚洲事务访问教授。2002年1-2月任新加坡国防与战略研究
所拉贾拉南客座教授。
王缉思教授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发表的主要代
表著述有:《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
》(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主编)、《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研究》(论文)
、《美国霸权的逻辑》(论文)、《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和中国的崛起道路》(论文)、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大三角”》(论文)、《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论文)、
《关于战争于和平理论的思考提纲》(论文)、《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与对华政策》(论文
)、《“遏制”还是“交往”?――评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论文)、《From Paper T
iger to Real Leviathan. China’s Image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9》(论文)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