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博导考博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阿让
时间:
2009-11-27 22:16
标题:
博导考博有感
[原创] 博导考博有感
博导考博,我以为当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此博导对自己原有的学历不满,很想给自己正身!也是敢于挑战的精神!显示其自信,坚韧的一面!令人钦佩!大多博导年龄较大,还要啃大部头的英语,可敬可佩!另一方面,博导一般学识很高,学术上很有造诣!他们之所以没有博士学历,是由当时的考试制度决定的!那时还没有建立现在这样的考试制度!并非是因为他们的学识不够!我认为凡事不能一刀切!特别是人才!不能以唯一的博士标准来衡量是否高级人才!博导考博风一旦开启,那么谁来培养博士?博导把搞学术最黄金的时光都用来对付考试太浪费时光了!全民皆考!从小学考到中学,大学,研考,博考,都成了“烤民”了!整个社会的人才观都变得功利,浮躁!加剧了“唯学历论”的恶性膨胀!如此下去,只会产生大量的考试机器!而不是像诺贝尔,居里夫人等世界级人才!我不禁想起蒲松龄这位清代小说家,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可是像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才也成了狭隘人才观的牺牲品!考到了72岁!悲哀啊!如果他把考试的时间花在文学创作上,可能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那他为什么要考到老呢?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唯学历论”作怪!可是中国发展到现在却依然该不掉这毛病?“我劝天工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也许您还可能感兴趣:
社科院马研系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博导是哪几位?
考證 音乐学院70岁博导与女学生"那个"
哪位博导带在职学生?
博导从来惯胡解
求国史系博导信息
请教,各位,怎么知道所里的博士招生人数呢? 是有几个博导就招几个人吗?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