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报紫金:辞职跨专业考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与教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1-21 15: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上午得到消息,真不知道当时的心情该怎么描述,想想自己几个月来的生活,想想结果,就觉得也算对得起自己了。从准备考试开始,一直在得到紫金上大家的帮助,现在也把我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向大家汇报一下,以便以后的同学少走弯路。首先说明的是这只能代表自己的情况,也只是这次考试的经验,希望大家火眼金睛,别被误导,毕竟考研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呀。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以便大家在看下面的文字的时候不会被误导:工作3年,07年十月辞职,在家专职考研,本科时是英语专业
下面是我在初试复试过程总结的几点经验教训
1 有关工作与考研:决定考了就一心一意地去考,别再给自己留后路,不破釜沉舟不容易达到目标,尤其是对于已经工作几年的人来说,尽快找回在学校那种单纯的心态。
2 初试:
a:英语:英语专业的同学如果本科学得比较扎实,可以在这上面少花点时间,我们是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上,我只在考前两周做了三年的真题,买了一本作文书,找找感觉就可以了,但是千万不可大意,考研英语和专八的风格不太一样,不能冒险。
b:政治:不说了,全国人民一个样。
c:专业一:现代汉语和语言学一定要踏踏实实地看,买几本练习做做,由于我是自学,当时对怎么答题,答到什么程度一无所知,看了几本习题集才知道原来中文的答题是这样的模式。这里的语言学和英语专业本科时所学的英语语言学不是一回事,把指定参考书看透,每一句话都仔细想想,自己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多思考总是没有坏处的。注意:考试时注意答题速度,简答就要简,才会有时间答大题,我考试时在前面过于恋战,结果前面50分的题用了2小时,后面100分只剩1小时了,最后不光字都快飞起来了,连一道13分的大题看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考完之后我觉得自己铁定挂了,现在想起来真是胆战心惊!

d:专业二:古代汉语主要是踏踏实实看一二册,三册过一遍(但文化常识今年复试考了),四册没时间可以简单翻翻(但诗词名句今年复试考了),也要找练习做做,找感觉很重要。文学史就把指定参考书上比较重要的作家作品自己整理个提纲,今年的考题不偏。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连续三年的现代文学史填空题都出自一本《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书,好像题目就是书上的原话,只不过把空挖去了,大家看完指定参考书之后可以拿这本书检验一下复习成果,尤其是小知识点,反正多看总比少看强吧。

复试:
1 英语口试:英语专业的同学不用太担心,感觉比专八难度低(对了,好像专八口试是一部分学校考,一部分不考,我本科时考了),老师特别和蔼,就当和外教聊天就可以了。
2 专业面试:我自己最大的感觉就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太差,毕竟我们这些跨专业的考生没法和那些中文的根正苗红的考生比,但不要担心,一来考汉教的半路出家的和尚数不胜数,二来老师也会考虑到考生的学术出身(复试时一个老师在我回答不上来问题的时候就对我说:我知道你不是学中文的,我问你一个别的问题吧),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专业基础差的借口,因为这样太危险了,很容易被淘汰,我复试面试出来之后真是心灰意冷了,因为觉得自己实在答得太差了,连最基本的问题都开始胡说八道了,唉,现在想起来心有余悸啊!所以,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认认真真学汉语的专业知识,马虎不得,教训呀!

其它:
1 有关信心:这是个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谁在准备过程都会经过一个自信逐渐消失的过程,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考试前重新找回来。我在考前三个月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看完一遍书,看看练习题,就开始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考前一个星期就忽然豁然开朗了,考不考得上不在于你自己的想法,而是看你能不能在那两天把那四张卷子答好,所以多把注意力放在知识上就可以避免自己胡思乱想。
2有关坚持:没的说,一定坚持下来,每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就拼谁能坚持到底,不用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没用,就一门心思看书,准备把那四张卷子答好。
3有关公平:从我个人的经历看北师挺公平的,我什么人也不认识,也不是北京人,还是压线进入复试,最后还是被录取了,还是半公费,对于我这样的初试分数来说已经很幸运了,大家就一心想复习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你足够强,老师自然会看出来的。
4有关求助:家人的支持是很有营养的能量食品,我考研过程中我男朋友就是支撑我的登山杖,没有他的信任,我可能早就放弃了,真是感谢这个小朋友啊!还要善于向在读的师姐求助,我复习时间短,底子薄,多亏了07级两个师姐的帮助,引导我没有迷失复习的方向。再次谢谢她们。

就这些了,毕竟自己成绩不是特别突出,希望这些小感受能够帮助大家。给09界的师弟师妹们打打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3:3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