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再融资惊市场 浦发行承认“正在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22 08:34
标题: 再融资惊市场 浦发行承认“正在研究”
再融资惊市场 浦发行承认“正在研究”

--------------------------------------------------------------------------------

2008-02-21 09:1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新闻】

  浦发默认再融资意图 否认高管被“双规”


  400亿融资传闻引疯狂抛售 浦发银行7年来首跌停


  该公司公告称,具体方案尚未确定,公司高管层正常履行职责


  酝酿中的再融资计划,让浦发银行(600000.SH)成为了近期第二家惊动市场的上市公司。


  昨日市场传闻称,浦发银行近期将公布增发不超过10亿股,融资400亿元人民币。从昨日午盘起,浦发银行就被巨量卖单牢牢封于45.98元的跌停板上,这也引发银行股板块集体跳水,上证综指受此拖累一度下跌超过104点。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多个渠道证实,浦发银行确实正在酝酿再融资计划。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浦发银行去年底资本充足率已接近8%的警戒线,今年确实有较为迫切的融资需求,实施再融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浦发银行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8.24%。


  上述知情人士称,浦发银行目前已就再融资进行了招标。投行的竞标方案中,最高的融资方案超过400亿元,但具体融资规模还没有定论。“相信还是市场最终决定融资规模,浦发银行说了不算。”


  浦发银行昨晚的公告也对公开增发进行了回应,称正在研究以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补充核心资本,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公司将在近期召开的董事会审议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目前业务经营活动正常,公司高管层正常履行职责,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浦发银行董秘沈思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董事会还未就公开增发事宜进行讨论,若有关于公开增发的消息,会正式予以公告。


  这也是近期继中国平安(601318.SH)后,又一起引发市场恐慌的“巨额融资”计划。中国平安在今年1月宣布,拟配售不多于12亿股A股,以及发行本金额不超过412亿元人民币附认股权证的A股债券,集资总额接近1600亿元人民币。这一计划随后被市场认为“恶意圈钱”,平安股价出现连续下跌。


  中信建投分析师佘闵华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以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看,有一定的融资需求,若真是400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但无论多少规模,前提必须是市场认同。


  相关基金年报显示,浦发银行是不少基金的重点配置品种。上海一位基金经理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若浦发银行真有400亿元融资规模,只能选择用脚投票。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22 08:34
另一位基金业内人士昨日则向本报记者透露,已经有几家基金公司致电浦发银行,对其巨额融资计划表示不满,希望浦发银行能缩小融资规模。


  浦发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一位人士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接了太多投资者电话,很忙。”


  佘闵华同时预计,浦发银行的融资和其推进综合经营、整合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的金融资产有关。


  浦发银行去年三季报显示,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股权比例超过30%。


  继中国平安之后,浦发银行增发募资400亿元传闻再次冲击弱市


  中国平安“再融资”事件余波未了,如今又出了一个浦发银行再融资传闻,如果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的传闻属实,那么,市场担忧的再融资多米诺效应是不是真的要出现了?


  权重股“再融资”被复制


  深沪股市步入弱势调整后,市场对任何利空都有放大作用。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布公开发行A股议案,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剔除可转债所附认股权证日后因行权而产生的融资,中国平安最多可融资近1600亿元。


  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方案一出,不仅中国平安股票21日、22日连续跌停,并引发了A股市场一轮大幅下跌,拖累上证综指走低至最低4200点,还打开了此类超级蓝筹的融资胃口。昨日正是坊间传言浦发银行计划增发10亿新股,募资400亿元人民币,从而导致浦发银行股票跌停,整个银行板块亦同步大幅下跌,当日金融板块大跌超过3%,成为空方打压指数的重要工具。与此类似的还有招商地产(000024行情,股吧),虽每股高达1.61元的业绩十分优秀,10送转5股的分红方案也的确不错,但其计划再融资80亿元的方案,吓退看好它的股民,昨天该股下跌6.15%。


  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引来市场一片质疑声。各方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再融资是不是一种对A股和广大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恶意“圈钱”行为?中国平安登陆A股市场时间不满1年,有必要提出如此大规模的再融资计划吗?


  虽然上市公司再融资十分正常,但不顾及市场的承受力而“狮子大开口”,那真是把股市当成了自家“提款机”。中国平安推出巨额融资计划后,市场担忧这个特别坏的先例一开,必将导致其他上市公司竞相效仿,如果浦发银行增发传闻属实的话,便这么快就印证了此前市场的这一担忧。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22 08:34
再融资对弱市冲击较大


  天相投顾金融行业分析师石磊表示,从中国平安推出巨额融资计划,到浦发银行增发融资400亿元传闻,其再融资规模均明显大于市场预期,多融来的资金将来如何用也是未知数。上市公司这种巨额融资的扩容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资金面压力,这也是投资者纷纷抛售拟融资股票的原因。


  中信证券(600030行情,股吧)银行业分析师杨青丽认为,浦发银行增发传闻,可能对短期市场造成非理性恐慌。在中国平安巨额融资计划被质疑为“恶性圈钱”后,投资者对这类大规模融资计划心有余悸。


  民生证券张志民认为,中国平安巨额融资事件,以及昨日浦发银行增发传闻,对当前弱势反弹的深沪股市冲击不小。市场担忧蓝筹类公司竞相推出再融资方案,因为甲公司能推出再融资方案,乙公司也可能推出类似再融资方案,投资者只好抛出手中的蓝筹类股票,导致整个银行股板块出现大跌。由于金融板块是市场权重板块,银行股全线下跌挫伤了市场人气,令深沪股市出现了较大跌幅。张志民认为,上市公司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急于推出不切实际的再融资计划,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和投资者心态。不然,到头来可能不但融不到资金,还要背负一个恶意“圈钱”的骂名。


  主力或为打压找借口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有关权重指标股的“再融资”事件已令投资者相当厌恶,无论是中国平安增发A股还是浦发银行再融资,均对目前“从紧”货币政策环境下构成严重的资金分流压力;加上大盘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后,市场信心仍未得到充分恢复,而银行股全线杀跌则更加剧了市场的恐惧心理。


  广州万隆认为,浦发银行增发传闻是主力故意打压股指的借口。浦发银行再融资只有400亿元,其影响力不应该有那么大。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22 08:35
  49笔千万大单狂砸浦发银行


  大单减仓847家


  周三A股大单增仓403家,大单减仓847家,主动买单成交量高于卖单的有1114家。大单增仓率超过5‰的有60家,分别涉及14类行业,增仓个股家数超过5家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化工(14家)、农牧业(9家)、机械仪表(6家)、食品饮料(6家)、金属材料(5家),其中大单增仓率前5位的个股分别为:丰乐种业(97.424‰)、N联合(62.435‰)、大立科技(58.265‰)、海亮股份(56.395‰)、南宁糖业(55.164‰);大单减仓率超过5‰的有48家,分别涉及18类行业,减仓个股家数超过4家的行业分别是:机械仪表(8家)、金属材料(6家)、造纸印刷(4家)、石油化工(4家)、电子(4家),其中大单减仓率前5位分别为:N三全(103.814‰)、天润发展(26.016‰)、南洋股份(19.753‰)、国统股份(16.563‰)、达意隆(16.172‰)。大单增仓超过5‰的个股家数较减仓个股高25%,主力多方稍占优势。


  沪市特大减仓266家


  周三沪市A股特大增仓股(特大增减仓:单笔成交大于50万股或100万元的买入和卖出之差占总成交的比例)234家,特大增仓股前5位分别为:ST北生(65.60%)、*ST花炮(57.90%)、三峡新材(41.10%)、开开实业(25.00%)、氯碱化工(23.40%);特大减仓股266家,特大减仓股前5位分别为:S*ST中纺(36.20%)、浦发银行(28.90%)、湘邮科技(18.20%)、建设银行(17.60%)、中远航运(14.50%)。


  千万大单291笔


  周三最大单笔成交金额为N三全早盘第一笔6220.82万元大单。周三出现单笔成交金额超过百万元的个股有822家,百万大单共出现19446笔,较周二增长13.08%。百万元大单出现超过460笔的个股有5家,分别为:辽宁成大(740笔)、浦发银行(687笔)、中国联通)(513笔)、招商银行(500笔)、中信证券(600030行情,股吧)(460笔);周三单笔成交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个股有50家,其中千万大单成交超过17笔的分别为:浦发银行(49笔)、中国联通(45笔)、招商银行(36笔)、中国石油(17笔)。


  行业26类下跌


  周三板块监测显示各行业总流通市值较周二有5类上涨26类下跌,涨幅最大的两类行业是农林牧渔和外贸,涨幅分别为:2.33%和0.56%;跌幅最大的两类行业是银行类和券商,跌幅分别为:5.07%和3.23%。各行业个股总成交额较周二有19类增长12类缩减,总成交金额增长率最高的两类行业是银行类和有色金属,增长率分别为:67.82%和37.81%;总成交额缩减率最高的两类行业是旅游酒店和煤炭石油,缩减率分别为:23.03%和17.22%。(证券日报 子强)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