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兰大国关博导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5:57
标题: 兰大国关博导介绍
杨 恕  
    杨恕,生于1947年9月,河北省清河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5月加入中国***。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起在该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2月获硕士学位 ,同年留校任教。1988年8月至1991年10月在驻苏联大使馆教育处工作,先后任三秘、二秘。1991年10月回兰州大学工作,1992年3月任外事处副处长,1993年5月任 外事处处长。1997年7月任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1年12月至今任兰州大学副校长,并兼任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
    杨恕教授现任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及该学会中亚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杂志编委、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高级顾问。
    杨恕教授长期从事中亚、地缘政治及区域经济等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自1997年以来,已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专(译)著6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2项及其它项目多项。

    杨恕教授是兰大国关最牛的人,在中亚问题研究、地缘政治学方面很有研究。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6:04
倪 国 良  

倪国良,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10月24日生,江苏无锡人,1985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1989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200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省委咨询专家组成员,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拔尖创新人才,省555创新人才;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成才奖;曾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参与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8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曾多次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

一、主要研究方向:
(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3) 国际问题与边疆学研究;

二、承担主要教学课程:

(一)本科生:
1、《国际政治概论》 2、《国际关系理论》
3、《世界经济学》   4、《思想政治教育学》

(二)研究生课程: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3、《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    4、《世界政治专题研究》
5、《世界经济专题研究》      6、《外交理论与实践》

三、主要科研项目:

1、兰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关系研究》1995年
2、国家九五重点社科规划项目:《黄河文化丛书.黄河人》1997年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少数民族小康文化建设研究》1998年
4、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贫困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1998年
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人文精神重塑: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的现代转型与西部社会主义新文化构建》2001年
6、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研究》2001年
7、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创新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
8、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与东中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条件模式和对策选择研究》2003年
9、985工程项目:《西部边疆发展研究》 2003年
10、福特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中的中国西部与中亚》2003年
11、横向委托项目:《社会和谐与司法公正》2005年
12、横向委托项目:《地方行政分区设置的可行性研究》2005年
13、横向委托项目:《全球化时代的西部边疆安全问题研究》2005年
14、横向委托项目:《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2006年
15、横向委托项目:《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研究》2006年

四、专著:

(一)《向西开放: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关系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二)《百年沧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三)《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中的经济与文化关系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四)《甘肃贫困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五)《合作与竞争: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六)《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副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七)《摆脱贫困:甘肃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八)《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九)《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
       边疆学理论丛书(2007年——2008年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出版)1、《边疆政治学》2、《边疆经济学》3、《边疆文化学》4、《边疆安全学》5、《边疆关系学》
(十一)《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现代转型与西部社会主义新文化构建》国家级权威出版社(正在出版中)

五、译著 :

《君主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六、合作:

1、《联合走西口,建设大通道》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
2、《黄河文化丛书•黄河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化集成·西部大开发中的中国西部与中亚》昆仑出版社  2005年
4、《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七、论文(部分):

1、《九七后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展望》(《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论》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人民大学《文化研究》1999年转载)
3、《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非障碍因素分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
4、《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1年)
5、《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
6、《西部大开发中的南北差异问题》光明日报理论版 2002年
7、《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的变革》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
8、《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联动发展的条件模式和政策选择》(《人文》2002年)
9、《对西部资源优势战略的重新认识》(《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
10、《民营企业的国际化》2004年1月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乡镇企业》转载
11、《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
12、《中亚局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困境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
共计发表约60多篇学术论文。

八、科研获奖:

1、《向西开放: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关系研究》获1996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

2、《百年沧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获1996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二等奖

3、《合作与竞争: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获1996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4、《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获1997年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5、《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中经济与文化研究》获200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二等奖

九、学术兼职

1、西北大学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2、省地州市党委中心学习组联络员

3、国际政治学会理事

4、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理事

5、甘肃省政治学学会副会长

6、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

7、甘肃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8、西部论坛理事

9、甘肃省咨询业协会理事

10、《政法论坛》编委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6:20
倪国良教授是兰大政治与行政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学术造诣深厚,对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及专业也有相当的研究,不过性格有些骄暴,还有倪老师对报考他的研究生英语水平要求很高。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6:53
更正,倪国良老师为教授,院里网站资料更新比较慢。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7:00
标题: 兰大国关硕导介绍
张新平  
    张新平,男,1964年8月生,甘肃武山人。法学博士,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生导师,政治与行政学院院党委委员。主要从事政治学、外国政治制度、俄罗斯中亚问题的研究
    一、主要工作简历
    1987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兰州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今政治与行政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93年9月被聘为讲师,2000年1月被聘副教授,同年,任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2004年9月起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2001~2004年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专业跨国民族方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做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央党校访学一年。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在中央党校政法部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4月被聘为教授。工作以来,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与世界》、《当代国际关系》、《新中国外交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石油大学学报》、《国际政治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4部,出版著作2部,主编“当代中国与世界年报丛书”(1999年—2002年版)共4部,参编著作3部。主持省部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校级教材招标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参加中央委托重大项目1项。兼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被聘为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
    二、目前从事的教学工作
1、承担的本科生课程:
《政治学原理》;《当代国际关系》;《新中国外交史》。
2、承担的研究生课程:
《政治学理论专题研究》;《新中国外交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公共课)。
   三、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主持200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中亚地区民族冲突及对我国西部安全的影响研究》(已完成)。
2、主持2006年度教育部外事司聘请外籍教师重点项目《俄罗斯中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思想渊源研究》。
3、主持兰州大学第二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当代国际关系》(在研)。
4、主持1999年兰州大学青年社科项目《新时期中俄关系研究》(已完成)。
5、主持2005年度兰州大学教材招标项目《世界各国政治制度概论》(已完成)。
6、主持2005年度兰州大学教材招标项目《政治学原理新编》(已完成)。
7、主持横向课题《外国政治制度研究》,(已完成)。
8、参加中央党校政法部中央委托重大项目《转换党的执政方式问题研究》,承担其子课题《转换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原则》(已完成)。
    四、主要科研成果
(一)出版的著作和编写的教材
1、《腐败与肃贪—冲击宦海的波澜》,(合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月版,(1/2)。
2、《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亚民族关系》,(专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1/1)。
3、《世界各国政治制度概论》,(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1/1)。
4、《政治学原理新编》,(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2/2)。
5、《当代中国与世界》,(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2/2)。
6、《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主编教材),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12月版,(2/2)
7、《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主编会议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2)。
8、《又是一年风和雨—世界政治经济年报(1999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
9、《世纪末的余响—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0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
10、《追求和平—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1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
11、《动荡中的秩序—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2年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2)。
12、《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参编。
13、《二十世纪世界政治风云钩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版,参编。
14、《现代政治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参编
(二)公开发表的论文
1、《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载《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1)。
2、《中亚五国政治转轨的特征》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1/1)
3、《论中日民间外交》,载《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1/2)
4、《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1/1)。
5、《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实践的思考》,载《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教学成果专辑,(1/1)。
6、《“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全国高校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丛),载《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6日,(2/2)
7、《关于突厥和“泛突厥主义”的探讨》,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
8、《和睦共处:中亚五国民族政策的主线》,载《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1)。
9、《中亚五国民族和睦政策形成的因素分析》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4期,(1/1)。
10、《论中亚五国的民族和睦政策》,收入梁守德,钮汉章主编:《伊拉克战争后的国际政治走势—2003国际政治高层论坛文集》,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年4月版,(1/1)。
11、《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1)。
12、《安全两难与中印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3期,(1/2)。
13、《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2004年全国高校国际政治高层论坛”会议综述》,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9期,(1/2)。
14、《中亚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地缘政治思考》,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2)。
15、《浅论邓小平外交思想》,载《青海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1/1)。
16、《寇松线质疑》,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1/1)。
17、《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焦点》,载《发展》1996年第4期,(1/1)。
18、《论抗战时期毛**关于与资产阶级联盟的理论和策略》,载《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1/1)。
19、《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载《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增刊,(1/1)
20、《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载《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版,(1/1)。
21、《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载《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版,(1/1)。
    五、获奖情况及社会工作
    1995年获得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的《当代中国与世界》获2001年度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甘肃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成才奖。兼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被聘为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7:07
张新平教授是我院四大名嘴之一,社会兼职很多,最重要的他是国政系主任。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7:08
蒙慧,女,汉族,生于1969年7月,籍贯陕西省泾阳县,经济学博士。1988年考入兰州大学,现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1995年经济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 2003-2006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俄罗斯与中亚问题。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物、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科研项目:2002年参加王维平教授主持的省级课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研究工作。2002年主持横向课题《甘肃IT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3年参与何苑副研究员主持的省科技厅课题《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生态建设的双赢战略》的研究工作。

学术论文:在《兰州大学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云南省委党校学报》、《科学·经济·社会》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学术著作:出版《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著作一部(合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电子邮箱:menghui1997@163.com



蒙慧科研教学情况明细

一、发表的论文文章

1.高速增长时期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兰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2.西部大开发:从农村选择突破口         《甘肃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

3.员工激励: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种思路   《渝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

4.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3期。

5.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科学·经济·社会》  2001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6.农村工业化的创新选择                  《兰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

7.中国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竞争力问题的理论分析《甘肃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

8.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缺陷及对策分析   《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1期

9.邓小平关于经济稳定发展的改革思路及其现实意义  《攀登》     2005年第3期

10.国内区际贸易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云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

二、出版的著作教材

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    合著,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年12月版。

三、主持的科研课题

2002年横向课题      甘肃IT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四、承担的主要课程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物                    国际政治专业    2000-今

1.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全校公共政治课   1995-今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7:10
蒙慧老师的资料自06年就再没更新过了,不过人还在我们院。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7:34
汪金国  
汪金国,男,民盟盟员,甘肃省甘谷县人,1971年1月出生。现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9~1993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获俄罗斯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93~1996年,在甘肃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工作,从事外贸俄语翻译。

1996~1999年,在兰州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学习东欧中亚史,获世界史硕士学位。

  1999以来,在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从事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

  2000~2003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民族学专业跨国民族方向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2~2003年,在哈萨克斯坦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历史系做普通访问学者一年。

2004~2006年,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国际关系方向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

2006~2007年,在哈萨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汉语中心从事汉语教学一年。

二、主要教学和科研工作
  自199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工作。
1.承担的主要课程有:

(1)研究生:《中亚概论》。

(2)本科生:《世界政治与经济》、《世界民族与宗教》。

2.完成的科研工作有:

(1)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国外期刊发表论文4篇。

(2)出版译著1部、专著2部。

(3)负责撰写研究报告4份,参与撰写研究报告3份。

(4)接受《纽约时报》、《人民日报》等重要报纸专访或约稿5次。

(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获博士后流动基金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三、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

1.《多种文化力量作用下的现代中亚社会》(专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

2.《哈萨克跨国民族社会文化比较研究》(合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2)

3.《阿富汗焦点和中亚安全问题》(合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2)

4.《阿富汗症结与中亚安全》(译著),待出。(1/2)

(二)课题

1.主持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文化力量消长与中亚政局变动研究》。

2.参与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子课题《战时苏联对华政策研究》。

3.2005年获第三十八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等资助金。

4.主持200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中亚五国有关民族立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5.主持200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文化研究》。

6.参与2001年度教育部社会规划项目《哈萨克跨国民族社会文化比较研究》。

7.参与199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初中亚格局变化趋势和我国与中亚关系战略》。

(三)研究报告(略)

(四)论文

1.《论俄罗斯帝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伊斯兰教政策的变化》,《世界历史》,2006年第2期。(1/1)

2.《从1897年全俄人口普查看俄罗斯帝国的穆斯林阶层分布与社会状况》,《世界民族》,2006年第1期。(1/2)

3.《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及相关理论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2/2)

4.《1916年中亚起义直接起因辨析》,《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历史〉》,2005年第10期。(1/2)

5.《多种文化力量作用下的现代中亚社会——加强在中亚主动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及值得思考的问题》,《国际关系:呼唤中国理论》(郭树勇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

6.《多种文化 交互影响——影响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的外部文化力量因素》,《跨文化交流》(加拿大),2005年第1期。(1/2)

7.《1916年中亚起义直接起因辨析》,《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2)

8.《影响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的内部文化力量因素》,《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2期。(1/2)

9.《继承、纠偏与发展——多种文化力量作用下的现代中亚社会》,《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哈萨克文明》,阿拉木图凯纳尔大学,2003年,第292~295页。(1/1)

10.《中亚社会的俄罗斯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2期(新论集萃)作为原创观点转载;原文为《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概念的理论探讨》,《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1/1)

11.《中亚社会的俄罗斯化现象》(俄文),《哈萨克文明》,2003年第2~3期。(1/1)

12.《中国与中亚跨国民族关系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世界民族》,2003年第3期。(1/1)

13.《评中亚独立国家内政转型》,《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1/1)

14.《反恐战争前后的阿富汗周边地缘政治形势》,《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1/2)

15.《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社会力量因素》,《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1/1)

16.《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概念的理论探讨》,《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1/1)

17.《里海石油和中国能源》,《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原载《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58~63。(2/2)

18.《苏联解体后阿富汗在中亚地缘政治转变中的影响》,《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5期。(1/1)

19.《中亚安全和阿富汗毒品》,《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4期。(2/2)

20.《里海石油和中国能源》,《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2)

21.《1916年中亚起义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1/1)

(五)重要报刊专访或约稿

1.《China Courts Uzbek Leader with a Full State Visit》(中国盛迎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纽约时报》(专访)2005年5月25日。

2.《中亚动荡背后的影子》,《人民日报海外版》(专家访谈), 2005年05月21日第五版。

3.《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2月20日第九版理论版。

4.《未来中亚  多种文化力量的集散地》,《人民日报(专家评说)》,2002年7月26日第7版国际版。

5.《美国进入中亚与里海油气》,《人民日报(专论)》,2002年5月13日第7版国际版。)

(六)科研奖励

1.2004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

2.《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概念的理论探讨》(《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2004年获甘肃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苏联解体后阿富汗在中亚地缘政治转变中的影响》(《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5期),2003年获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汪金国老师注重研究工作,治学教学严谨,中亚问题的国家级智囊。
作者: lytg仲    时间: 2008-2-12 17:38
还有马云志教授(女),她的治学和做人会让你钦佩不已,他的观点会让你醍醐灌顶。不过马“姐”近几年已经很少收研究生了。
作者: calaquendi    时间: 2008-2-13 18: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ckymonkey    时间: 2008-2-29 19:48
ding
作者: lingxiao    时间: 2008-3-1 09: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reencloudy    时间: 2008-3-27 21:38
标题: 兰大国关优势在中亚研究
我是兰大外语系毕业的,工作好多年了,对国关很感兴趣。上学期间,多次聆听杨恕对全球化、中亚、国际形势和加拿大研究等方面的讲座或报告,后来也听过倪国良的讲座,总的来讲,兰大国关还是比较注重基本理论研究,最多就是处于中亚研究的前沿,与其他国关研究机构相比,在大国研究、国家战略、国际交流、外交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滞后或欠缺。另外,兰大国关参与或主办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很少,学生与国关大家、外交家、政要接触的机会太少了。希望有机会和兰大国关的校友聊聊,我的QQ,154350559
作者: 许颢辰    时间: 2008-4-10 0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nalseed    时间: 2008-10-4 14:16
我个人还是喜欢张新平。至于马老师,我肯定她的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但一直都不太赞同她的学术观点。当然这毕竟只是学术观点不同,马老师确实是个很厉害的人。

很好奇地问问,楼上的都是兰大的吗? 我是07国政的。

对了,在我印象中,马云志老师好像和国政没关系啊?关系最近的一门课也就是政治文化
作者: MHBCYY    时间: 2008-10-17 20:30
标题: 老倪这么牛?

作者: MHBCYY    时间: 2008-10-17 20:31
标题: 斑竹貌似是小洋人?

作者: lzdxzyyjs    时间: 2008-10-17 22:18
兰大没有国际政治博士点,现在招收的博士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义下说招收的。带国政博士的只有杨恕一人,2007年只招了一个,2008年没招。不是没有人报,而且没有合乎资格的。杨恕学术水平比较高,不是纯粹理论型,而是应用型的。他现在的研究方向为三块,一为中亚,二为反恐,三为反***。中亚研究是兰大的传统优势,这自然不用说。他招收学生不分学术背景,但要求语言水平比较高(他本人会英俄双语),尤其希望能有俄语水平比较高的人报考。另外他要求学生要有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由于他目前正在做几个大项目,所以他希望学生能尽快上手帮助干活,至于学生的得益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学术资源和经费使用上都会享有在其他导师门下说享受不到的优势。由于出书较少,杨恕的学术水平得到认可的程度比较低,然而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会让成为他学术的人受益良多。
作者: lzdxzyyjs    时间: 2008-10-17 22:18
兰大没有国际政治博士点,现在招收的博士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义下说招收的。带国政博士的只有杨恕一人,2007年只招了一个,2008年没招。不是没有人报,而且没有合乎资格的。杨恕学术水平比较高,不是纯粹理论型,而是应用型的。他现在的研究方向为三块,一为中亚,二为反恐,三为反***。中亚研究是兰大的传统优势,这自然不用说。他招收学生不分学术背景,但要求语言水平比较高(他本人会英俄双语),尤其希望能有俄语水平比较高的人报考。另外他要求学生要有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由于他目前正在做几个大项目,所以他希望学生能尽快上手帮助干活,至于学生的得益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学术资源和经费使用上都会享有在其他导师门下说享受不到的优势。由于出书较少,杨恕的学术水平得到认可的程度比较低,然而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会让成为他学术的人受益良多。
作者: lzdxzyyjs    时间: 2008-10-17 22:18
兰大没有国际政治博士点,现在招收的博士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名义下说招收的。带国政博士的只有杨恕一人,2007年只招了一个,2008年没招。不是没有人报,而且没有合乎资格的。杨恕学术水平比较高,不是纯粹理论型,而是应用型的。他现在的研究方向为三块,一为中亚,二为反恐,三为反***。中亚研究是兰大的传统优势,这自然不用说。他招收学生不分学术背景,但要求语言水平比较高(他本人会英俄双语),尤其希望能有俄语水平比较高的人报考。另外他要求学生要有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由于他目前正在做几个大项目,所以他希望学生能尽快上手帮助干活,至于学生的得益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在学术资源和经费使用上都会享有在其他导师门下说享受不到的优势。由于出书较少,杨恕的学术水平得到认可的程度比较低,然而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会让成为他学术的人受益良多。
作者: 不会说话的鱼    时间: 2010-3-18 11:03
回复 10# lytg仲

马老师每年都招硕士研究生啊
作者: albak12358    时间: 2010-10-25 12:33
楼主真的太帅了
作者: nsiqfu    时间: 2011-3-26 08:09
这贴回与不回 我很纠结





















麦拉宁祛斑套装最有效的减肥药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