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初晓波老师《新中国对外关系》课程讲义 4
[打印本页]
作者:
lijinzhu2000
时间:
2008-1-28 13:59
标题:
初晓波老师《新中国对外关系》课程讲义 4
作者:
lijinzhu2000
时间:
2008-1-28 16:34
支持初老师
作者:
临风
时间:
2008-1-28 16: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临风
时间:
2008-1-28 16: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心灵笑窝
时间:
2008-1-29 18:26
:o
作者:
yxfsj
时间:
2008-1-30 10:59
丁
作者:
xiaoke
时间:
2008-2-1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oke
时间:
2008-2-1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oke
时间:
2008-2-1 14: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dlove
时间:
2008-2-1 20:44
谢谢
作者:
yangharrylg
时间:
2008-2-1 2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hongxia
时间:
2008-2-1 23:21
看看
作者:
惊飙飞鹰
时间:
2008-2-5 00:10
xiel^
作者:
cailingdream
时间:
2008-2-9 17:27
谢谢
作者:
robin_happy
时间:
2008-2-10 12:16
xiexie
作者:
sujun
时间:
2008-2-10 17:06
ding
作者:
pepsicoo
时间:
2008-2-11 17: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woya
时间:
2008-2-17 00:44
ha
作者:
kgccy2005
时间:
2008-2-23 16:01
thanks a lot!
作者:
kgbpl
时间:
2008-2-24 22:39
:hug: 好~~~
作者:
minakeke
时间:
2008-2-26 10:58
kankan
作者:
河大才子
时间:
2008-3-4 17: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下辈子做香蕉
时间:
2008-3-6 2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垭口的月光
时间:
2008-4-9 07:50
真的非常感谢楼主~~
作者:
yyxzhuxi
时间:
2008-4-9 15: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许颢辰
时间:
2008-4-10 03: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爱国的人是我
时间:
2008-4-13 01:28
:D
作者:
dali520119
时间:
2008-4-13 13:37
他他他
作者:
一诺
时间:
2008-4-19 17:13
:hug:
作者:
zhoulin8588
时间:
2008-4-20 1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ochuchu
时间:
2008-4-20 11:10
好
作者:
garfieldcat
时间:
2008-4-23 07: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elon20
时间:
2008-4-25 06:07
kankan
作者:
国关国政
时间:
2008-5-1 14:33
好啊
作者:
qilugirl
时间:
2008-5-9 18:49
:)
作者:
zhishanzhai
时间:
2008-6-9 1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考研男生
时间:
2008-6-10 21:38
:)
作者:
尊小倩
时间:
2008-7-3 20:46
谢谢
作者:
magicya
时间:
2008-7-4 21:28
标题:
谢谢
谢谢
作者:
popojj
时间:
2008-7-12 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eddy66393
时间:
2008-7-15 17:41
ddd
作者:
xiaoyun_le
时间:
2008-7-15 19:01
标题:
回复 1# lijinzhu2000 的帖子
好东西
作者:
hwp19870206
时间:
2008-7-19 01:56
标题:
费多少
十分大方输入法使得人
作者:
feng322168
时间:
2008-7-21 11:47
谢谢
作者:
zdbdr
时间:
2008-7-28 16:21
谢谢
作者:
dh850717
时间:
2008-8-9 17:05
kankan
作者:
杉杉
时间:
2008-8-9 22:05
标题:
撒酒风历史
撒反对撒分厘卡上
作者:
perrylu
时间:
2008-9-3 18:32
标题:
谢
Whole-heartedly thank you for your offering the download! I've never seen such a kind person as you!
作者:
121095580
时间:
2008-9-3 19:12
ggggggggggg
作者:
wmcn@sina.com
时间:
2008-9-21 17:55
标题:
回复 1# lijinzhu2000 的帖子
xiexie!
作者:
greatzzy
时间:
2008-9-21 20:29
hao
作者:
juliana628
时间:
2008-9-23 14:55
我想看看哈
作者:
stonyw
时间:
2008-9-27 15:36
ding aa
作者:
cyyyuyu
时间:
2008-9-27 16:12
楼主是好人。。。
作者:
milanio
时间:
2008-9-28 20:12
dddd
作者:
KWAKJ
时间:
2008-10-7 20:10
作者:
脂粉绿苔
时间:
2008-10-13 13:21
顶啊顶啊
作者:
zidiaocanlang
时间:
2008-10-15 23:27
谢谢
作者:
liudehua1
时间:
2008-10-17 1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udehua1
时间:
2008-10-17 1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eleon
时间:
2008-10-18 19:08
标题:
asdasd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align="cente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8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规律总结<span lang="EN-US"><p></p></span></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特点之一、厚今薄古<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总体上厚今薄古,对于一战前的内容不出大题,也就是名词解释之类。</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特点之二、美国优先<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大题基本上都与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战后的政策有关。</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特点之三、重欧轻亚<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对于一战以来欧洲格局的演变、一体化进程、安全体系、欧美、欧俄关系关注较多。我想可能考虑到另有“中国外交史”科目,有意识地避开。</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特点之四:嫌贫爱富 <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国际政治基本上是大国政治,体现在题目中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很少受到关注,即使是一直作为新闻热点的中东地区也是如此。更不要说非洲、拉美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特点之五:信仰缺失<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呵呵,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是对于宗教信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span lang="EN-US">1979</span>年伊朗革命、伊斯兰教的飞速传播、<span lang="EN-US">1993</span>或<span lang="EN-US">1996</span>年来亨廷顿引发的文化冲突论没有太多关注。 <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20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以上只是一点小小的观感,由于出题目也是个比较个人化的事情换了出题人可能情况就有些不同,所以,仅供参考。<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
作者:
xieman503
时间:
2008-10-19 22:17
标题:
回复 1# lijinzhu2000 的帖子
henxiexie
作者:
zhanglulu223
时间:
2008-10-25 17:33
回个~
作者:
dolphincheng
时间:
2008-10-28 13:37
看看先^^^^^
谢谢^^
作者:
lingjianok
时间:
2008-11-3 04:44
作者:
florawee
时间:
2008-11-6 10:43
标题:
回复 1# lijinzhu2000 的帖子
作者:
stella127
时间:
2008-11-8 01:54
标题:
回复 1# lijinzhu2000 的帖子
好多。。。
作者:
cozig
时间:
2008-11-8 21:14
en hehe
作者:
cozig
时间:
2008-11-8 21:14
haha bucuo
作者:
jshese
时间:
2008-11-10 23:26
haha
作者:
夜船吹笛
时间:
2008-12-10 23:04
作者:
viviwho
时间:
2008-12-14 19:29
作者:
gaoxiangfudi
时间:
2008-12-23 12:41
顶~
作者:
huanghuiyuan
时间:
2008-12-23 13:23
1#
lijinzhu2000
谢谢
作者:
kacyuto
时间:
2009-1-31 22:21
新中国对外关系
第三讲
外交遗产与旧中国的外交活动
一、引言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传统、历史与现实外交的关系
“单极稳定论”
第一,当前世界是单极世界
某个国家具有超强的、没有对手的实力,在所有先导型关键领域,均占支配地位。
第二,单极结构有利于和平
单极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国之间在安全上的竞争
第三,单极结构具有持久性
让一国独大很好,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
——1999年威廉姆•霍尔弗斯
中国的霸权观
1、“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
——《六韬》
2、“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
3、“王道的干城,还是霸道的鹰犬”
一、以朝贡册封为特征的华夷秩序
(一)含义辨析
1、“朝贡体系”或者“朝贡制度”(tributary system)。
2、 “册封—朝贡制度”(investiture tributary system)
3、“天朝礼治体系”——黄枝连
4、“华夷秩序体系”——沟口雄三与浜下武志
(二)朝贡贸易体系形成发展
1、形成
华夷之说,缘起于我国上古华夏族体的形成时期。它所界定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族体同今日中国境内的其他族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一切问题。
为了维持我国中原地区正在形成中的华夏族体血统纯净的需要,即所谓“裔不谋华,夷不乱夏”。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空前规模的秦帝国。中国的对外关系,自此在理论上被提上日程, 汉承秦制,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发展。开始于现在的东亚地理环境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以中华帝国为中心,以周围夷狄各国为外围的一种等级秩序。
2、基本过程
自汉以来,面对北方民族,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守势,根本无法建立什么秩序,是有华夷而无秩序。
自张骞、班超父子经营西域,重要驱动力是出自对付北方民族的战略考虑。751年,阿拔斯王朝的呼罗珊总督阿卡•穆斯林和唐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一战,基本结束扩张。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将东南亚、南亚广大地区星罗棋布的邦国织在一起,以中国为核心组成一个海上贸易网。
隋炀帝、唐太宗征伐高丽,后唐助新罗灭百济与高句丽。此后高丽与契丹的敌对,自然加深了与宋的盟友关系。至明清都属于特殊关系。日本则始终在秩序中游移。
3、结构
4、手段
和亲(个人、家族关系的国家化)
使节(国家间关系的扩大与正式化)
“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朱棣
贸易
“无亲属贵人,奉献者皆行贾贱人,欲通货市买,以献为名” ;“实利赏赐贾市,其使数年而一至云” ——《汉书•西域传》
闭关自守
明清以后朝贡体系逐渐走向弱化、空洞化,“虽有和好,皆以贿求安”。
入贡国的利润
入贡国携来贡品同时还带有可以被允许进行贸易的商品,上岸贸易后带货物北上牟利。
例如:日本所携带腰刀出售买糖到北方
贡品作价一般有8-10倍于市值巨大空间
日本刀国内800文,官方收购为8-10贯。
对入贡国以及使臣个人的封赏和恩赐。
“赏赐物品堆积如山,叹为观止” 以赏赐之物在北方购买、换取物资南方出售。
以鹅、羊换取食盐到南方
在出国前购买入贡国内稀缺之物携带回国仍可10倍左右获利。
主要有便携的针、红线、白丝;以及利润丰厚的瓷器、书籍——每次大约30万贯的利润
5、特征
等级性
“夷狄奉中国,礼之常经,以小事大,古今一体”——《明太祖实录 》
内向性
“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朱棣《明史•外国志》
名分而非利益
“外而不内,疏而不亲,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縻不绝,使曲在彼,盖竖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汉书•匈奴传下》“天地之间,帝王酋长,因地立国,不可悉数,雄山大川,天造地设,各不相犯”——《明太祖实录》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而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明太祖《皇明祖训》
(三)华夷秩序崩溃
1、第一阶段为前产业革命阶段,时间是16世纪到18世纪。
这一阶段中,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到来,后为荷兰人占有上风。 1511年,葡萄牙人武力侵占马六甲 ;
西班牙人也不甘落后,1565年入侵菲律宾群岛,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
1629年,荷兰人击败了爪哇岛上马塔兰王国的大军,巩固了自己在巴达维亚的殖民统治。此后不断蚕食,建立了自己在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殖民统治。
华夷秩序体系被纳入正在准备和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处于康乾盛世。
2、第二阶段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的洪流掀起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第二次大潮。
1757年进行的普拉赛战役,标志着英国在南亚次大陆实施统治的开始。
英国1819年侵占了马来半岛与新加坡;1824年和1852年挑起两次英缅战争,占领下缅甸地区。
与此同时,FaGuo1862年迫使越南阮朝签订《西贡条约》占领了南圻地区。
西方殖民主义者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大清帝国。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3、第三阶段
19世纪下半叶,第三次殖民统治大潮伴随着资本主义向早期帝国主义的过渡而展开,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1883-1885年,中法战争使FaGuo正式吞并了整个印度支那半岛。
1885年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将缅甸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日本1871年吞并琉球;1874年入侵台湾;在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次年在马关条约中迫使清廷承认朝鲜“独立”,中朝藩属关系告终——李鸿章
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中华帝国完全沦为列强半殖民地。华夷秩序寿终正寝——慈禧与光绪。
二、+++国——屈辱外交的继续
孙中山就职
1、孙中山先生的外交历程
2、袁世凯称帝
3、巴黎和会——五四导火线
顾维钧与西园寺公望
4、国民党蒋介石的外交
国内根基不稳,安内重于攘外
抗战爆发后外交困境
抗战相持阶段全面出击
抗战胜利新的挑战
结 论
过去的政府,无论是慈禧、李鸿章,还是蒋介石都是跪着办外交。
弱国无外交
三、新中国成立前的外交经验与准备
(一)“迪克西使团”
1、缘起
1942年周恩来与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范宣德、谢伟思、戴维斯等接触,建议去延安看一看。
1943年1月23日,谢伟思向美国政府提出“**军队的价值不容忽视”,“美国应要求国民党解除封锁,并将租借物资分配给共产党”,“应当派代表访问**根据地”。
1944年1月15日,戴维斯将对中国国内事务备忘录,以建议形式递交给史迪威将军,将副本交给了罗斯福总统的助手霍普金斯等人,希望他们能提请总统注意中国局势。
1944年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与蒋苦斗3天,终于以美国驻中国大后方的B—29远程轰炸机队需要根据地情报为借口,迫使蒋答应美方向延安派遣观察组的要求。
2、主持人物
史迪威——包瑞德——谢伟思
毛**——叶剑英——杨尚昆
十八集团军参谋部下设立外事机构,负责相关业务。实际上是中央军委外事组。叶剑英领导,杨尚昆任组长,下面设立联络、翻译、研究和行政四个科室。抽调黄华、凌青等后来中国外交的领导人。
“这次……美军人员来我区及敌后根据地……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中央委员会《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3、中方的原则
要积极主动地协助美军观察组进行工作,“他们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凡属我们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就不要回避,要坦率地、正面地解答,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在生活上,我们要热情、周到,给予优待和照顾”;
要“广交朋友,建立友谊”,“既要表现出中国***人的胸怀、气魄,又要不卑不亢,掌握好外交分寸”。
4、具体活动
1944年8 月1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战友们》的社论,称美军观察组的到来“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
谢伟思同毛**一共进行了50余次谈话,并据此撰写了100余份有关延安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报告秘密呈送美国政府。
主要将领彭德怀、 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等分别向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八路军的发展、序列、部署、军事行动、战略战术等综合情况。
参观了由日本战俘组成的“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和359旅的军事学习。
5、影响
“在1945年,许多美国人认为,如果当权的政府****,中国人还好过些。”
“我在延安看到的是一次具有政治和经济纲领的、组织得很好的运动,它正在能干的领导人领导下成功地完成着”。
“**早晚会成为执政党,……中国的命运不决定于蒋介石,而决定于他们。”
6、尾声
1944年11月7日,赫尔利飞抵延安,形成了以成立联合政府为中心内容的五条协议。10日,毛**与赫尔利分别在协议上签字。但被蒋介石反对后转而劝说毛**接受蒋介石的条件。
1944年12月初毛**委托观察组成员海军上尉希契转交朱德给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的信件,配合美国在山东半岛登陆作战。
1945年1月9日毛**想绕过赫尔利,直接同罗斯福会面。不久事露,包瑞德被“坚决**” 的耶顿上校取代。4月2日,赫尔利在华盛顿发表反对**的声明。4月4日,美军观察组离开延安。
(二)“紫石英”号事件
1、背景知识
1949年 4月20日上午8时30分,排水量1430吨的“紫石英”由东向西沿长江疾驶,悬挂着皇家海军军旗和英国国旗,舰身也涂着米字旗。
驻守在这里的是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纵炮兵第3团, 当时配属于陈士榘第8兵团,其中2个炮兵连位于三江营,分别配置了日式75野炮和105榴弹炮各3门。
2、战斗经过
我炮兵误认为来的是美国军舰,遂向该舰鸣炮示警,但“紫石英”号置之不理,继续西驶。双方对射,互有伤亡,“紫石英”号中弹在南岸玫瑰岛附近搁浅。
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马登海军中将命令“伴侣”号从南京增援,下午1时45分靠近,立即交火。“伴侣” 受伤严重,开往上海。
马登乘坐 “伦敦”号会同护卫舰“黑天鹅”号再次试图靠近遭受重击返回江阴。
英国在长江事件**计死亡45人、失踪1人、伤93人,其中“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身亡; 除了“紫石英”号搁浅外,“伦敦”号损失最严重,舰身被打穿12个大洞。
3、双方矛盾冲突
4月26日开始,英国国会下院进行辩论, 其一,英国军舰的航行是否“合法”与必要。 其二,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危机。丘吉尔声称唯一保护方法就是保持有效的报复力量。
中央军委还是明确了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事件的方针,即“必须英方派出正式代表和我方代表举行谈判,成立英方承认错误的证明文件之后,方予释放”。我方要求英方必须承认错误的内容是“不得我方许可擅自进入人民解放军防区,且与国民党兵舰及南岸陆军勾结一起,向我军进攻”。
4、解决方式
第一阶段:初步接触。26日,第8兵团派炮3团政委康矛召来到英舰提出抗议,要求英国应向中国人民及人民解放军道歉、赔偿损失、严惩凶手等要求。
第二阶段:英方推诿与我方的有限让步。考虑到我军当时的主要任务,不想与英国长期僵持下去。袁仲贤奉命作出让步,采取了将道歉和赔偿分开的灵活方针。
第三阶段:英国拒不认错导致僵局出现。布兰德25日致电袁仲贤,承认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了解和同意令人遗憾地“不幸进入”了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前沿地区,并对双方的人员伤亡“深感遗憾”;中央判断“紫石英”号可能会逃走,下达不予拦截密令。
5、意义
“紫石英”号事件标志着列强炮舰政策在中国的终结。
培养了中国处理对外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
积累了与外国进行谈判的经验和教训。
显示了坚定的原则性与高度灵活性。
锻炼了一批与外国打交道的中坚干部。
(三)新外交部门的准备
1、抗战时期
1938年4 月**中央长江局在武汉成立国际宣传委员会
在重庆的南方局中设对外宣传组,1940年12月改称外事组
1942年在延安成立了俄语学校,1944年9月, 俄语学校增设英文班,改称外语学校
1944年8月 “迪克西使团”,中央军委成立外事组
2、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月成立由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三方代表周恩来、张群(后为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三人委员会,下设军事调处执行部,处理有关国共军事冲突事宜。
1947年3月,**中央转战陕北。认为现有外事干部不能失散,把原南京**代表团及上海、重庆办事处、原军委外事组、原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及其做过外事工作的干部集中起来组成一个队,过黄河去晋绥地区。5月,成立了**中央外事组。
1948年党中央机关迁西柏坡,中央外事组迁至离西柏坡不远的陈家峪。周恩来亲自兼任外事组主任。党中央迁北平时,外事组也随之来到北平,成为新中国外交部的前身。
周恩来和外交官员在重庆宴请美军
课后作业
复习本课所学习的内容,重点是古代以及近代中国外交历史的总体把握。
预习下节课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
作者:
sparkfirst
时间:
2009-2-1 21:05
zxvsxv
作者:
雪国征服者
时间:
2009-2-8 23:17
1#
lijinzhu2000
初晓波老师《新中国对外关系》课程讲义 4
作者:
tokyou1888
时间:
2009-2-19 10:52
hhhhk
作者:
bukeyun
时间:
2009-2-19 16:49
好呵呵
作者:
书生归来
时间:
2009-2-20 19:58
感谢
作者:
qiao881121
时间:
2009-2-22 1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ckak
时间:
2009-2-23 00:10
作者:
dailijuan
时间:
2009-2-27 20:58
作者:
幸福的企鹅
时间:
2009-2-27 22:16
有用哦!
作者:
dailijuan
时间:
2009-2-27 22:43
作者:
flyer8
时间:
2009-3-26 13:59
多些!!
作者:
sinceseven
时间:
2009-3-26 17:42
谢谢好人
作者:
sharpeagle
时间:
2009-3-28 11:24
Thank you !
作者:
像鹰一样飞翔
时间:
2009-4-5 16:56
再次顶你,楼主!
作者:
逍遥游ouc
时间:
2009-4-17 23:04
谢谢la
作者:
大会
时间:
2009-4-18 19:44
看一下啊
作者:
大会
时间:
2009-4-18 19:45
看一下啊
作者:
大会
时间:
2009-4-18 19:45
看一下啊
作者:
飞逝的枫叶
时间:
2009-4-19 02:47
hg jjghj
作者:
linyipsq
时间:
2009-4-20 1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wxbelinda21
时间:
2009-4-21 22:24
thank you
作者:
lixxxx
时间:
2009-5-6 1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uin
时间:
2009-5-16 10:48
haode
作者:
ayabill
时间:
2009-5-25 16:55
谢谢师兄
作者:
harrypotter
时间:
2009-5-26 11:12
thank u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