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征集各大高校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帖子----奖励2000国关币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25 22:47
标题: 征集各大高校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帖子----奖励2000国关币
征集各大高校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帖子----奖励2000国关币


入围者 将 其 心得以及考研经验和广大学子一起分享  并放在 《完美国际关系指南》中,并附上其真实姓名和介绍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25 22:49
如下文所示   考研复习攻略之国际关系学院篇
考研之路再回首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坐在图书馆里,面对着成堆成堆的书和笔记埋头苦读,对生死未卜的未来不敢有任何奢求。那时的我绝对不会想到,也没有闲心去想,日后有一天自己来写什么考研心得。现在回过头来梳理这段交织着艰辛与快乐的回忆,我只希望能对后来人有些启发,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我也心满意足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关于如何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问题。我们常说学习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事实上,成功者的经验不一定都对,而失败者的不一定全错。关键是适合自己的才是需要采纳的。比如说,有人习惯自己在家里一个人看书,结果考了高分。而对于自制力不强的我来说,这就等于自己交枪…… 用套话讲,普遍真理必须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
我本科就是在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读的,与外校考生相比,能考取国关不可否认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我至今仍然觉得,本科期间无所事事的我通过半年复习能换来390多分的结果还是很幸运的。
一、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
1、关于学校的确定,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实力、二是自身水平。
首先,我建议各位考生报考全国重点大学,这对以后就业或继续深造都有帮助。当然了,除非你只想拿那张文凭。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大家都是对原来的状况不满意,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国际关系专业的。如果选择一个对就业或读博意义不大的学校,那还不如不上的好。国际关系专业在市场上属于典型的供大于求的专业。每年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指名要国关专业的比较少,报社、媒体也会有一些,其他的国私企业基本上不招(当然你可以去这些企业,但只靠专业肯定是no way)。在这个卖方市场下,只有名牌重点大学才更有优势(牌子是一方面,关键是它对你增长能力和学术水平能提供更大的帮助)。而对于想继续深造,今后有志于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工作的同志,这些一流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术造诣无疑是其它学校无法比拟的。
第二,要在学校和自身实力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名校无疑意味着更高的分数和更激烈的竞争,因此选择更好的学校时,你必须做好承担更大的风险的准备。不妨先问问自己:考不上怎么办?我准备花几年时间来考?我觉得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未雨绸缪。做任何事之前你必须想到它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包括最坏的结果,这才是正常的心态。神六上天之前,我们的科学家都在殚精竭虑的想: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谓不怕有问题就怕想不到。因为只有能预见问题才能去避免问题。
2、关于信息和资料的搜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决定考研成败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搜集信息和资料必须尽早开始,而且要贯穿于整个复习备考过程之中。本校考生可以向师哥师姐寻求帮助,而跨校跨专业考生最好能找到校内人士获取信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是很好的途径。学校的主页以及考研类的论坛,都会对你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向各位推荐纵横天下——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这是我们国际关系学院的几个研究生创建和负责的。其中国关考研版旨在为国际关系专业考生提供帮助和支持,为方便考生我们提供了大量免费资料。个人认为,它是目前国内国际关系类考研论坛中最好最有生命力的。可以说它对于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生,尤其是跨校跨专业考生是必上的网站。当然,由于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论坛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也希望各位仁人志士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共同推动论坛的发展,同后来人分享你的经验。让我们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分担你失败的忧愁。
也许有人认为,考研比的就是资料的占有。我不完全同意。拥有资料固然重要,但它不能取代个人的努力复习,能否掌握和充分利用资料对考研成败影响更大。因此,资料是需要互相交流的。相互封闭就好比坐井观天,永远无法了解全面,没有任何好处。我一向认为,考研不是零和博弈。相互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和提高。
二、复习备考
1、公共课
公共课的复习要放在平时,搞突击是没有用的。英语的政治都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才能提高,短期是看不出来进步的。有时你会觉得,怎么越做题错的越多?但过较长一段时间再回头看,你就会发现进步是明显的。
先说英语。国际关系学院比较重视英语教学,在国际政治系的本科阶段,英语课程占了将近一半。学校的要求是在大二下学期通过英语专业四级。由于03年非点的缘故,我在大三通过了六级和专业四级,之后就很少看英语了。
——真题、模拟题。这两个考试同考研英语相比,虽然有些不同,但整体上的难度相当,考研英语略难。因此我要做的就是把放了半年多的英语捡起来,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但也坚持每天做一些真题。真题是必须充分利用的,这一点同考四六级是一样的。真题的地位是任何模拟题都无法比拟的,它直接体现着考试的命题规律和思路。建议买一本有详细解析的历年试题。做一遍之后还要反复揣摩: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否则就没有提高了。而模拟题则是用来练手的,是为了保持状态和熟悉新题型(比如05年的七选五)。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为模拟题做得差而担心——这根本不能说明考试时会做得差,它同实际考试没有任何的必然联系。二是不要相信各类考前押题。什么名校老师密押几套题,考前最后几套题。想想你以前的四六级考试经验就知道押中的几率要比中500万彩票还低!
——题型、辅导班。阅读和完型是重头戏,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词汇部分我从网上下了份考研词汇辨析,没有单独背单词,只是背了一些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写作要在考前练一练,以免到时候手生,背一些常用句型会有帮助的。这一点我有些忽视了,以致考试时写作文感觉难以下笔。关于考研班如果对自己水平有信心就不用上了。而且像新东方那样的学校对训练应试方法可能会有些用,但对于基本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
——关于复试。总之,英语是必须要保证的。每年有很多通过六级的,考研英语没过线。所以必须引起重视。国际关系学院的英语复试线一般就是国家线。这里顺便提一下国关的英语复试,包括听力和口语,要求都不算高的(尤其与外交学院、人大相比)。听力比较喜欢出几年前的专业四级的真题(不包括听写,全是选择),如果没有练过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建议提前做几套专四听力题。口语要求不高,一般是朗读一篇新闻,听你语音如何,然后回答一两个与短文相关问题,再问一些基本情况和简单问题(比如,你在大学里最难忘的一件事?)。听力和口语各占50分,一般总分及格即可通过。如果不过的话,可能会被刷成自费生(如果还保留公费生的话)。
回到初试,到考前几天我把时间主要给了政治和专业课,看英语就比较少了,一般也就是做道阅读,保持状态。我考英语向来感觉不出好坏。我考完英语后,觉得做得很差,但应该能过。结果74分,已经超出我的预料了,比较满意^_^
再看政治。政治我是完全靠给了海天考研班。当时到网上查了一下,也咨询了师哥师姐,发现在北京任汝芬的名气比较大,于是和同学一起报了海天的暑期强化班。按网上各自的宣传,几乎每个班都声称在过去一年中直接间接押中的分值达到90分以上(当时心想哪怕学得差点,也能拿个七八十分吧……)。而之所以选择海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广告词比较诱人:“紧跟任汝芬,必定得高分”。04年暑假,我伴随着考研班的开课,我才开始了系统的复习。当时就想以上辅导班代复习。在这之前,我几乎说不出来政治总共考那几门课程……
上了第一节课,我和同学都想退班。这是因为发现所谓“任氏教学法”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划书。按照各考点不同的重要程度在他的《考点精编》里划出各种符号,时而加以补充和修改。当时我们商量只留下一两个听课证就行,大家共同分担费用,轮流来听,务必记好笔记,回头拿书一划就行了,能省去多少钱和时间啊。结果把听课证一翻才知道他们早有防备,明文规定了退班要在开课一周前……只好每天来听。为了占座,每天6点一刻起床,买好早点到公车上吃。中午回到学校已12点多,吃完午饭后,经常是一睡就到4、5点。就这样,坚持上完了强化班之后,觉得还不错,于是又报了冲刺班和点睛班(此时又发现三班连报有优惠,又亏了……)冲刺串讲班主要是讲解习题,并把各知识点穿成线。而点睛班则是以重点规整和考点预测(即押题)来吸引人,价钱也够可以的,半天90块!回想起来,哲学和马政经部分很有必要听,如果自己看的话是比较难懂的。
课下主要是靠练习题了。我只做了任汝芬三期辅导班的所有习题,再加上考前做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时事政策题。这些书好处在于是分阶段的,使你能够比较平均的安排练习。也就是上强化班,做习题,串讲班,再做习题,点睛班,最后四套题。这样安排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效果也不错,有利于循序渐进地稳步提高。光做题是不够的,必须从做题中找到一些解题的规律和思路。题做得多了,你就会发现各类题型都有自己的套路的,这一点必须自己来体会。这样不管遇见各种题目,见过的或没见过的,只要按照这个套路,都能拿到大部分分值。举个例子,最后一道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二选一分析题。对于我们考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考生不算什么,但须按照政治的解题思路。一般喜欢强调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只要是相关内容就往这方面答,就容易得分。而关于哲学的辨析题则比较像法律上的案例分析题了,不要说对错,先找相适应的哲学原理,接着列出相关知识点即可。
到考前,知识点网络应该基本形成。我又印了其它考研班的最后几套题,却已经没多少时间来做了。在考前,资料有的是,缺的是时间。我只是背了几道点睛班力推的大题,就上了考场。结果吃惊的发现:居然没有一道题押中!心里暗暗叫苦:“紧跟任汝芬,没押中几分!”等出分的时候我又吃了一惊:82,很满意^_^ 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自己不大清楚该怎么复习,还是报个班吧,毕竟人家是靠这个吃饭的;如果你有考友,不要报同一个班,这样可以相互交流;要坚持做题,更要善于发掘题目后的答题规律。
2、专业课
如果说公共课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基础,那么专业课则是关系你能否胜出的关键所在。
——专业区别。首先介绍一下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国际政治专业和国际关系专业政治方向的区别,这也是在www.newslist.com.cn里问的较多的一个问题。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培养单位不同。整个国际关系专业是国际关系学院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因此国关专业的导师主要来自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被誉为中国的兰德公司),师资力量十分强大。而国际政治专业是国际关系学院单独培养的,导师也主要来自学校内部。再者,两个专业的第二门专业课试卷不同。国政专业都是学校老师出题,而国关专业是学校和现代院联合出题(一般是基础卷由学校老师出题,综合卷由现代院出题,有时也有双方共同出一张卷的情况)。因此,国际关系专业政治方向侧重现状问题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而轻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政治专业则侧重概论,理论和外交方面也会涉及。而国际关系史对两个专业来说都是重点。
——国际关系史的复习。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知识概览。这期间主要把几本国际关系史的参考书通读一遍。战前的看法律出版社王绳祖主编的那本,战后的几本书各有特点:北大方连庆版的史料翔实、知识点较细;顾关福的《战后国际关系》体例很有特色,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地区力量等方面的划分,条理清晰,便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而有些对整体影响不大的细节问题则略去了。我是选择了法律出版社的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1945-1980年)。主要原因是,这本书条理清晰;副主编是国际关系学院的著名教授张季良,事实上国关的本科国关史课程也倾向于法律版的这两本书;页数远少于北大版(我的时间不充裕)。然后看宫少鹏的《冷战后国际关系》。北大版放在第二阶段作补充。这一阶段的读书要尽早尽快。记不住没有关系,没有人能过一遍就记住的。关键是为下一阶段做准备。第二阶段:全面复习。按时间顺序将知识点以词条形式总结一遍,然后记忆。自己总结的好处在于便于记忆。自己总结过的即使不刻意去背,也能记个大概。如果精力有限可以借用他人现成的。但记忆是别人不能替你做的。要区分重点的记忆,举个例子,书中目录里就有的知识点肯定是要重点掌握的。而篇幅不大,影响较小的适当了解,能一句话说出怎么回事就行了。这一阶段是最艰苦最耗时的,是很需要毅力的。期间过一阶段记得小结回顾一下。如果这一阶段做得好,你就成功大半了。第三阶段:总体串联。这时候应该是考前一个月左右了。一是要把各个松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横向、纵向两条线入手。横向是指某一事件同时期世界其它地方有什么事发生,纵向则是某一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比如看到蒙特勒海峡公约你就要想,历史上该海峡还有哪些公约。二是掌握体系变迁这条主线。把具体事件放入国际格局的变化之中。
——其它内容。概论和理论的复习内容相对要少一些。概论主要把握概念的理解,对于国政专业考生一定要充分复习这一块。理论主要掌握当今主要四大流派,弄懂它们的逻辑即可,重要内容记一下(像摩根索六原则、安全困境等),其余大致了解就行。理论的内容虽不一定直接考,但对你学习国际关系会有指导性的作用。下面说一下短论。05年国际关系政治方向的综合卷只有三道题,两道论述,一道短论。个人估计这种形式还会延续下去。关于短论,相当于一篇小论文,一般2000字左右为宜(不要担心字数,就怕你真写起来就收不住了)。论点要正确、明确;论据充足,尽量选择自己较熟悉的史实;论证充分即可。入题要快,最好两三百字内就点出主题。语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用分析性的、严谨的、学术性的,而不要用宣示性的、表决心的、排比式的语言。记住这是学术论文,而不是考你的作文,华丽的修辞和词藻往往会适得其反。考前尝试自己写几篇练练手。
——出题规律。这不是在猜题,而是寻找不变的规律。要善于运用学校的历年试题,你会发现一些规律的。举个例子,重要名词不会顾及重复而不出;一战和二战期间的国关史必出题目;不喜欢出人名类名词等等。现状问题中国、美国是不变的热点。短论题目较大,国际体系、大国关系、地区力量经常涉及。对现状问题的复习建议参考近一年的《现代国际关系》(现代院刊物,要多关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知识》,最好自己总结出几个大的专题。
三、心态是关键
考研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考察,更是意志和心态的较量。
——自信。狭路相逢勇者胜!信心来自于实力,也可造就实力。没有实力做保证那是盲目的自信,而没有信心做保证,实力也就无从发挥了。不要担心千军万马的考研大军,那里面有n多是充数的,找到合适的工作便退出战场的、临阵脱逃的比比皆是。
——压力和寂寞。选择了考研,就要承受这种压力和寂寞。如果说没有压力,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记得在考试前,常常会有人问:考不上怎么办?我就很干脆的说,大不了复读嘛。还有,上考场前,几个兄弟哼着国际歌走出寝室的。你想,复读都不怕,考试又有什么可怕的。这种解嘲的方式其实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事实上,人在巨大的压力下爆发出来的潜能往往是十分惊人的。相信你们应该会体会到的。考研不仅要顶住压力,还需要耐住寂寞。整天相同的内容让人觉得枯燥难耐。记得有一天睡到9点半才起,看看同寝考研的同学都不见了,而不考的同学躺在床上很悠闲地吐着烟圈,说道“大四不考研,赛过活神仙~~”。你会是什么感觉?当然一笑了之,马上开始新一天的复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承受得住这份孤苦。此时,对“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效率。要注意劳逸结合、效率优先。考研中谁都有烦躁的时候,都有撑不下去的时候。这时就找个时间彻底放松一下吧,把考研扔到一边,回到电脑前拿起ak疯狂的冲锋吧,然后大吃一顿,睡个懒觉。第二天起来继续奋战,你会感到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状态。

无论成败与否,考研经历都将是一个人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总结起来一句话:定最切实际的目标,做最充分的准备,能够承受最坏的结局,尽最大的努力,你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作者: sophia727    时间: 2008-1-25 2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5566    时间: 2008-1-26 23:01
标题:
:(
作者: mutingzi    时间: 2008-1-28 04:03
标题: 呵呵
学长如果今年我最后考上了的话我向你投稿哈,我是三跨考生哦~~~
作者: 杨鑫鑫    时间: 2008-1-28 11:23
失败的也可以奖励的 啊!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28 15:30
没问题 成功的和失败的心得都可以分享 大家再接再厉  共同努力!
作者: 临风    时间: 2008-1-28 17: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28 19:32
支持!!
作者: croton1985    时间: 2008-1-28 19: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28 20:07
你怎么知道没考上啊
作者: twlei    时间: 2008-1-28 22:09
考上了再来装比 现在忐忑ing...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29 16:50
祝福各位!!
作者: jingerfei    时间: 2008-1-29 19:39
也许自己的失败可以给后来者一点点帮助
作者: croton1985    时间: 2008-1-29 2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1-30 11:37
支持 大家把心得 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作者: 1314911    时间: 2008-1-31 19:27
学长说得很对.
我要加油ing!
ding!
作者: feiliao2019    时间: 2008-2-1 09:52
标题: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无论怎么样都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好好的对待考岩。最好将考岩作为认识的一次磨砺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总之要理性还要有激情!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1 12:30
有机会就要把握 不要放弃希望!
作者: 一诺    时间: 2008-2-1 17:25
呵呵~~各位好好总结啊~~~顶啊!!!我也是09级的三跨生啊!!等候各位的经验教训哦!:o :o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1 19:26
我也是09届的考生 :(
作者: 惊飙飞鹰    时间: 2008-2-2 19:19
等偶考上了偶也来写……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3 22:05
支持支持!!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3 22:06
支持支持!!
作者: selina_li    时间: 2008-2-4 22:23
标题: 现在真的不确定
我的传播学专业课考的非常糟糕
作者: lovehebei2008    时间: 2008-2-15 1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月光晒谷    时间: 2008-2-16 15:55
我要是能早点看到就好了
作者: dingyihang    时间: 2008-2-17 17: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2-17 22:18
不迟  什么时候都可以发 有合适的 会组织编辑成册  给将来的考研人 做服务  而且署上作者的姓名
作者: zinka    时间: 2008-2-21 01:00
可是要怎样选学校啊  好痛苦
作者: 丑丑    时间: 2008-2-22 17:01
是啊,有没有哪位师兄师姐指点一下怎么选学校呢
作者: 萨燎布    时间: 2008-2-23 19:04
出了成绩就投稿,不管考上没考上!我也是三跨考生,跨专业,跨校,跨学科。还是边工作边考!!!
作者: lkfcz    时间: 2008-2-23 23:03
顶!
作者: 厩户    时间: 2008-2-26 16:15
希望一年后能发出个值得一说的经验谈,嘿嘿
作者: wbylfy365    时间: 2008-3-12 01:09
:$ :$ wo xiang yao qian mai hao wen zhang 行不?
作者: wyin0702    时间: 2008-4-9 17:06
好的
作者: 475010267    时间: 2008-4-19 17:37
顶!!!
作者: 475010267    时间: 2008-4-19 17:40
我09年就要考了 ,呵呵,考完也写,我估计很可能会写篇 我是怎么失败的 哦~~~;P ;P ;P
作者: gujianqing4    时间: 2010-10-9 22:46
天哪 版主出手果然不凡 我倒是收集了不少但是不知现在这悬赏过期了没有?
作者: zdcgy    时间: 2010-10-10 21:39
红宝书+真题+努力=成功
作者: zdcgy    时间: 2010-10-10 21:39
红宝书+真题+努力=成功
作者: zdcgy    时间: 2010-10-10 21:39
红宝书+真题+努力=成功
作者: candy汤    时间: 2011-4-16 18:21
很有用!
作者: zzqq05    时间: 2011-4-18 13:39
zaishuoba
作者: 暖暖的石头    时间: 2012-3-13 23:08
谢谢啦!
作者: 坚韧    时间: 2012-4-3 19:30
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历程总结  之二

隔了一天,思路就乱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原本想像复旦经验的那个帖子一样,把具体十三本书我怎么看的也认真回顾一下,但是后来决定还是不那样写了,因为那13本书中,不少书在我开始认真准备考研之前就已经看过或者大致了解过,比如《政治学十五讲》、《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学概论》、《政治科学》、等,要么是我之前本科学习时的教材,要么就是老师推荐过要看的书。我并不是开始复习考研才接触这些书,所以复习起来(特别是第一遍)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担心写出来之后反倒会对有些同学产生误导。当然即使很多同学是现在才开始复习也不用担心,毕竟现在动手比较早的话时间是完全充裕的,大家努力就好。
关于战后国关史和新中国外交的参考书,北大推荐的那几本都是写得比较详细的,看起来可能得多花一点时间。我个人认为,关于这些基本的史实,国内出版的这些书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所以也可以用写得比较概括一些的书,比如刘德斌的《国际关系史》,谢益显的《中国当代外交史》等。我去年复习时找王泰平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费了很大的力,找了很多书店都没买到,最后第三卷只能请同学帮忙借了北大图书馆的书出来去复印。所以要是有同学现在也在很费力的找着几本书的话,现在完全可以用别的外交史的书代替了。除了谢益显的那本之外,还推荐一本杨奎松主编的《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论坛里好像有这本书电子版的下载。
以前很早就听说过,说北大考研的参考书也就仅仅是参考而已,实际经历考试之后,对这句话深表赞同。大家可以看一下近几年的考题,除了国关史中的名词解释之类的题能在参考书中找到答案之外,很少有其他题的答案是会原原本本的在参考书中找到的。这也就是说,对于要考北大的同学而言,只看参考书是完全不够的。当然北大推荐的那些参考书都是很好的专业书,但是对于考研而言,那些书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我个人感觉,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应该是北大老师的讲义、课件或者老师给自己本科学生的内部资料这样的东西。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看许振洲老师的《政治学原理》的讲义比看其他那几本参考书的收获要大很多。当然,如有有时间和机会去听课并且认真做笔记是最好的,但是对于很多外地的同学来说可能并不现实,所以给大家推荐一下我自己知道的获得这些讲义和资料的渠道:第一个当然就是这个国关论坛了,北大版里有很多讲义、课件,第二个是北大国关院的网站,在介绍许老师的那个网页里就有他的《政治学原理》的讲义,牛军老师的个人主页里也有《新中国外交史》的大纲。这两个方法是最简单的,可能很多同学早就有了,那我就火星了啊……总之一句话,尽量弄到老师的讲义之类的资料。PS:非常认同复旦经验帖里对白鹤大哥他们编的那本国关考研红宝书的评价,绝对是一本很有用的复习资料,虽然有些地方还有改进的余地,但是瑕不掩瑜,那本书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我也向大家推荐一下啊,顺便感谢下白鹤大哥他们。
除了讲义和参考书之外,我觉得还应该在平时注意看一些学术期刊,北大的题总体说来还是比较注重联系实际的,而且平时看一些学术论文也有助于培养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和对特定问题多元化的思考角度,个人认为这对于专业课的答题,特别是论述题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去年主要看得期刊有《世界知识》、北大出的《国际政治研究》、还有人大复印资料系列里的《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当然有时也看《外交评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期刊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一般都会有,每周花一个下午左右的时间就能大概翻完。当然翻看得时候也得注意一点方法,就是前一个帖子里说过的,在分析前几年的考题之后应该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能对常考或者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敏感性,那样的话看期刊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至于对于每篇文章都认认真真地一字一句的看,还是那句话,效率最重要。除了期刊之外,也推荐大家看一些时政类的电视评论节目,比如凤凰卫视的一些时政分析、评论节目还是可以看看的,没有条件看电视的同学可以上凤凰网。
复习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大家要随时关注相关的考研信息,还有国关院的老师最近的动态等(动态主要指发表的论文、参加的学术活动之类的,这些东西估计还是会对考研出题有影响的,特别是10月份以后的)。信息的话可能会涉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的变化、试卷结构的调整之类的,不过因为去年刚改过政治学概论的参考书和试卷科目构成,所以今年再变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刚才提到答题,就说一下具体考试时候的问题吧。专业课试卷打开以后,首先应该对整个试卷各部分的时间做一下大概的安排,比如名词解释一个要用多少时间,全部做完名解要多长时间,一道简答多少时间等,最主要的是要给简答题和论述题留出足够的时间,特别是论述题,是最关键的部分,毕竟一道题的分值很大,答好了可能就多得五分八分的了。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两道论述题,我个人建议是每道论述题至少应该有40分钟的时间来答题,答论述题之前,可以先用一点时间大概整理一下思路,尽量保证答题时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切忌想到一点写一点,当然也不可能安全排除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考场上要灵活应变,至少表面上还是要让自己的答案看起来比较有条理性。至于具体要答满多少页答题纸的问题,考虑到不同人根据字体大小、行间距不同等会有不同的标准,所以说自己答了多少页也不太有参考意义,总之尽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完整就好了,考完专业课之后手疼是肯定的。有时候还没答完手就开始疼也很正常,所以平时也应该注意练习,特别是写字速度相对慢一些的同学。
说完了初试说复试。北大今年是3月12日下午出的成绩,同时研招网上出通知说3月22日上午全校统一进行英语听力考试。所以准备复试的时间也就是八九天。这里要说明的是,按北大国关院的规则,不是所有达到学校分数线的同学都能进复试,还要根据排名,按实际招生人数的130%的比例确定进复试的考生名单。所以,考北大国关院从来就不是要上分数线的问题,而是需要考前几名。初试成绩出来大致能确定自己可以进复试之后就开始准备复试了,但是国关院的速度似乎要慢一些,复试的具体规则和方法等信息是要等几天之后才会知道的。根据我了解的去年复试的情况,复试是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没有笔试,这会减轻一点压力,但是具体面试包括些什么内容我刚开始也并不知道。由于担心自己的英语,所以我刚开始的两三天基本上就是准备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直到后来联系到老师才知道面试中是没有英语口语面试的,这个时候才开始抓紧复习专业课,时间就显得有些紧迫了。复习专业课就主要是看学术论文,看一些热点问题的资料,当时可能是忙得有些乱了,我居然没去复习中日关系这样的大问题,结果吃亏不少。复试当天是上午考全校统一的英语听力,下午面试,有五个老师参加面试,每人问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大概有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第一道是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和伊拉克目前局势的,我准备过,但是可能有些紧张,答得并不好。第二道是联合国改革,也准备过,但回答得一般,主要是想回答得全面一些,所以可能时间没把握好,答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老师开始在看表,意识到自己可能超时了,所以匆匆结尾。第三道题是关于东盟宪章的,哈哈,我的毕业论文题,问这个问题的是国际政治教研室的主任,张锡镇老师,他也是面试的负责人吧,所以感觉自己有些幸运,而且之前看过张老师写的对东盟宪章的分析,所以这道题回答得应该不错。正有点得意时就立马栽了跟头,第四道题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道题是08年公共政治课选做题的第一题,完全没想到会这么巧合的再遇到一次,更没想到的是,我之前居然没想到要复习中日关系这样的重要内容,结果回答就很惨,只能靠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去答了,而回答的过程中自然避开了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和提出时间,结果回答完之后老师就追问我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和提出的时间,本着诚实的原则,我回答说自己没太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内涵不太清楚,时间就按自己大概推算的说了一个时间,老师听后笑了一下,真不知道那笑是什么意思,极度担心……好在后来查资料,时间自己还是说对了……。接下来第五个问题,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在受第四题的影响,回答得也很一般。
把复试的过程写得很详细,是希望大家能吸取一点教训,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而且回答时不要紧张或者尽量不要紧张。面试出来之后,还有等候面试的同学问我英语难不难,有些意外,直到面试前几分钟都还有些同学不知道具体复试方法,这也说明了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的重要性。
面试结束,又开始了焦急的等待,国关院的速度确实有些慢,直到11号才出最后结果。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